圖:從大南澳遠眺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山巒最高處為南澳嶺)
「蘇花古道」,是聯絡蘇澳與花蓮之間最早的一條官道,建造於清朝同治13年(1874)。
「牡丹社事件」之後,日本出兵台灣,促使清廷改變改策,轉而積極進行「開山撫番」。
同治13年,清廷派遣官兵同時修築北、中、南三路,通往台灣的後山(花蓮及台東)。
當時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領兵營,負責開闢北路,北起蘇澳,南至花蓮港北岸,長約二百里。
短短數月即闢建完成,僅是寬約三尺,能容步卒行軍的山路而已。
北路完工後,由於沿途原住民部落的反抗,難以維繫,因此約一年多就陷於荒廢的狀態。後來官府試圖重修,
但始終難以為繼。直到日據時代,曾整修這條舊路,稱為「大南澳路」;後來闢建為道路以供車輛行駛,
於昭和7年(1932)完工,命名為「臨海道路」,即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
蘇花古道距今一百三十餘年,當年就已陷於荒廢,又歷經百年歲月滄桑,舊跡早已煙滅難尋。近年來,
政府委託學者調查,勉強找出其中的三段舊路,規劃整建為國家步道,既可以見證蘇花道路的開拓史,
又可提供民眾做為登山休閒的用途。「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即是其中的一段(註1)。
|
|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南口登山口。
|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
圖:大南澳天后宮(大南澳越嶺段南口)
大南澳越嶺段全長約4公里,北端入口位於烏石鼻戰備道路約3.2K處,南口位於大南澳朝陽社區的天后宮。
古道呈南北縱向,地勢北高南低,因此由北往南走,多為下坡路,路程較輕鬆,
若由南往北走,則海拔落差幾達七百公尺,路程頗具挑戰性。
今天獨自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交通接駁不易,考慮之後,決定由南口的大南澳天后宮起登,然後原路來回。
古道入口就位於大南澳天后宮的右側後方,從廟旁小路走進去,約幾十公尺即可看見蘇花古道登山口的標誌。
去年林務局才剛整修完成大南澳越嶺段,每兩百公尺設里程路標,步道寬三尺,路徑清晰,路況良好。
初入古道,山路即盤升陡上,最初是以圓木鋪設的土階木梯,隨後變為泥徑及以石階路。
走於雜樹林間,一路爬坡。約25分鐘,抵達第一座休息平台。平台位於林間,無展望。
續行,仍是一階階爬升的山路。「哪像在走古道?」我心裡喃喃自語:「這簡直像在爬七星山了。」
約十二、三分鐘,抵達一處較平緩的空曠處,與一已廢棄的道路橫向交會。路旁還有廢遮的碉堡,
碉堡旁有一刻著「道」字的石柱,附近地面有一水準點基石(編號9951)。道路旁還有水泥護欄,林間佇立著一座殘破的反照鏡,
是一般道路轉彎處常設置的交通設施。
這看似不起眼的廢棄道路,屬於舊蘇花公路。公路原本經由烏石鼻,迂迴繞過南澳嶺。民國72年(1983)「新澳隧道」完工後,
僅單向通車,北上車輛仍走這條舊路;民國74年(1985)舊路發生嚴重崩坍,難以修復,道路於是廢棄,至今已20幾年。
爬山至此地,還沒看到蘇花古道的歷史遺跡,卻先見到蘇花公路的舊路滄桑。雜草、姑婆芋及土石逐漸佔據路面,
公路的痕跡逐漸消失,將土地還給了山林。
|
|
一路上爬的石階路。
|
昔日防衛蘇花公路的軍事碉堡。已廢棄。
|
|
|
舊蘇花公路,已廢棄。左為水泥護欄。
|
廢棄的蘇花公路,已被土石半掩沒。
|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第二休息平台附近的巨樹
過了舊交會口,抵達3K的里程標示處。
里程標示是由北口0K起算。「3K」即表示還有3公里的路程要走。
走至此處,才走了四分之一路程而已。
續行約5分鐘,路旁有一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此處即是南澳嶺西南峰,但這裡並非山頭,而是爬坡途中,
因此若沒留意,可能就會錯過這塊基石。
續往上爬,翻過前方的小山頭(西南峰),山路稍緩,然後又開始爬坡。一路仍是無展望的林間小路,僅有一小路段,
可以隔著樹林間隙,遙遙望見汪洋大海。整整花了40分鐘,才抵達位於2K處的第二座休息平台。在這裡休息一陣子。
休息平台附近有一棵巨碩的大樹,這棵巨樹是否曾經見過當年來此開闢北路的清兵呢?我猜想可能性並不高。
我並不是懷疑這棵樹的樹齡不夠,而是古道滄桑已久,今昔路線未必相符。當年清兵所開闢的北路,
很早就荒廢了。日據時代開闢的臨海道路,是供車輛行駛,需求不同,路線並不會依循清代的蘇花古道。
古道煙滅既久,而現存的古道沿途又無清軍營盤或歷史遺跡可資佐證,林務局整理出來的蘇花古道,或許僅是後來形成於蘇花之間的舊山徑而已。
即使如此,也應無妨。走古道,只是一種歷史情懷的感受,並非強求得完全正確的踏在前人踏過的足跡之上。
蘇花古道確實存在於歷史,今天所做恢復古道舊貌的努力,只是就我們已知的事實盡心追尋而已,
自無需過於苛求現代版的蘇花古道與一百三十幾年前的舊路相符程度如何。
|
|
南澳嶺西南峰圖根補點,位於石階路旁。
|
第二休息平台(2K處)。
|
圖:觀景平台(0.6K處)
過了第二台休息平台,開始爬向南澳嶺主峰,山路變為更陡峭,踏踩石階路上爬,
走來倍覺路途漫長。
面對這種路長又連續的上坡路,我則學會了運用「烏龜精神」來因應。
烏龜行進,雖然龜速緩慢可笑,但只要每踏出一步,你距離終點就更接近一步。
只要抱持這種信念,別想路途還有多麼遙遠,別看眼前山路還有多麼陡長,只默默低著頭,專注於腳下的步伐,不求快,但求穩。
以自己體力能負荷的種度,設定每走多少步便停下來休息,
等喘息穩定,再續前行,默數步伐,達到預設的步數時,就停下來休息。
如此規律前進,隨著時間,自然愈走愈遠,愈爬愈高。沿途一路看著路旁的里程路標,數字變得愈來愈少。
龜速上爬40分鐘,終於抵達第三座休息平台(1.2K)。這裡即是南澳嶺的主峰所在。
南澳嶺,又稱「大南澳嶺」,海拔702公尺,無基石,是古道最高處。
雖是主峰所在,不過平台位於林間,並無展望。續行變為下坡路,路好走。先下一小鞍部,再爬上一峰,
抵達南澳嶺北峰,基石位於路旁,並不明顯,大約在過0.8K里程路標後約10公尺處。
續行不久,抵達0.6K附近的觀景台,古道來到這附近,才豁然開朗,東澳灣及烏石鼻岬角一帶的碧海藍天盡在眼前。
這一路而來付出的辛苦與汗水,在此得到了美好的回報。
|
從觀景台眺望東澳嶺、東澳灣、烏石鼻戰備道路上的軍營。
|
圖:羅大春開路紀念碑(遠處山巒為蘇花古道行經的南澳嶺)
觀景台是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展望最佳的位置。
若僅為了欣賞風景,則這裡是理想的終點及折返點。
後續至北口,只剩0.6公里,雖然路已不遠,卻是先陡下至鞍部,然後再爬坡至烏石鼻戰備道路上的登山口。
這一去一回,風景不會更好,卻得再爬升海拔150公尺以上。
既然僅剩這麼一段路,今天又已爬升海拔700公尺,就不在乎多這150公尺的高度了。
於是續往前行,走至古道北端的起點。總計4公里長的大南澳越嶺段,連同中途休息,花了3個小時。
休息半個小時後,循原路折返。辛苦爬回南澳嶺主峰之後,回程多為下坡路,才能輕鬆走古道。
不過到了最後一公里路,大腿已隱隱肌肉酸疼,不得不放慢腳步。回程只花不到兩小時的時間。
走完蘇花古道,順道前往朝陽路上震安宮旁的「羅大春開路紀念碑」,實地感受一下歷史的氣氛。
民國95年(2006)6月我初訪南澳,見到此碑時,蘇花古道大南澳段仍隱於山林,未為外界所知,
如今已成為完善的國家步道。
當年羅大春率軍開闢此路,縋幽鑿險,宿瘴食雱,終於越過南澳嶺,抵達大南澳,立此碑以為永久紀念。
至今仍有三百多具清兵的遺骨供存於蘇澳的金字山忠靈塔內,見證了這段艱辛闢路及守疆的歷史往事。
而我今天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總計來回5小時,沿途不見任何登山客,也未遇清兵幽魂,
只見滿林的陽光綠意。
旅記日期:2009.03.17 (寫於2009.03.20)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路程時間記錄】
大南澳天后宮---25分鐘---第一休息平台---12分鐘---水準點(蘇花公路舊道)---5分鐘---
南澳嶺西南峰---40分鐘---第二休息平台----40分鐘---第三休息平台(南澳嶺)---10分鐘---
南澳嶺北峰---5分鐘---觀景台---12分鐘---戰備道路(北口)
註1:另外兩段蘇花古道分別為:
一.蘇花古道和中段:約位蘇花公路162K附近。由已廢校的和平國小和中分校旁的道路進入。
二.蘇花古道石硿仔段:登山口約位於崇德隧道南口,終點至匯德隧道北口,長約4公里。
【附記】
蘇花古道大南澳段的路程規劃建議:
可搭火車至南澳站,轉搭計程車至烏石鼻戰備道路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北口(車資400元),由北往南走古道,
路程較輕鬆。抵達大南澳天后宮後,可再連走「朝陽國家步道」,然後走朝陽路
返回南澳火車站,沿途可順道參觀「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旅行照片]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的南口-大南澳天后宮。
木梯土階,一路上爬。
石階路。
遇見已廢棄的蘇花公路烏石鼻段舊路。
爬向南澳嶺。一路陡上。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南澳嶺主峰,海拔702公尺,設有休息平台(1.2K處)。
南澳嶺北峰基石(0.8K處)。
觀景台眺望東澳嶺及東澳灣(0.6K處)。
觀景台眺望烏石鼻岬角(0.6K處)。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北口(烏石鼻戰備道路約3.2K處)。
回程,爬向南澳嶺。
返抵大南澳天后宮。
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回望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