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65)

[台北泰山] .頂泰山巖.崎頭步道.義學坑步道.明志書院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頂泰山巖(國家三級古蹟)

頂泰山巖是泰山最古老的廟宇,創建於清乾隆19年(1754),福建安溪移民李氏由原鄉迎奉顯應祖師神像來台, 在現址興建了一座寺廟,名為「福山巖」,以庇佑拓墾順遂平安。

咸豐三年(1853),台北盆地發生漳泉大械鬥,福山巖遭漳州人焚毀。鄉人集資重建之後,改名為「泰山巖」。

光緒元年(1875),因信眾漸多,於是在泰山的溝仔墘另建一座泰山巖, 分祀顯應祖師巖,於是而有「頂泰山巖」、「下泰山巖」的稱呼以做為區別。

頂泰山巖,又稱「頂廟」,因為位於「崎仔頭」台地的山腳下,所以又稱「崎仔腳廟」,至今已擁有250幾年的歷史,而被列入國家三級古蹟。

頂泰山巖的格局恢宏,正面九開間,二進二廊,左右帶二護龍。可惜今日造訪的時機不對, 正值新春期間,廟埕搭起篷子,放置供桌,以便利信眾祭拜,因此無法拍出廟身全景。

廟內的楹柱木雕、古碑、古匾則頗有可觀。廟內的木造及木雕,是日據時期 昭和7至10年(1932-1935)泰山巖大修時,由著名匠師陳應彬率領徒弟黃龜理所完成的。 陳應彬是著名漳派匠師的代表人物,國家二級古蹟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即是其重要代表作品。

1853年,泰山巖毀於漳州人的手上,漳泉互不往來,八十年後,泰山巖的修廟工程交由漳州匠師主持,亦間接可推想漳泉兩百年的族群衝突至此時已消弭於無形。

頂泰山巖,右護龍及鐘鼓樓。 頂泰山巖,九開間的建築格局。

出自陳應彬師徒的木作雕飾(1) 出自陳應彬師徒的木作雕飾(2)

圖:崎頭步道

頂泰山巖的右側有一條「崎頭步道」,可通往山上的「大崎頭」,這條山路是昔日大崎頭居民往來泰山巖及市區的古道。

古道途中有兩座土地公廟,從泰山巖往上走,先後會遇到「下土地公廟」(崎頭福德宮)和「上土地公廟」(大崎頭福德宮)。

崎頭步道全程為石階路,卵石鋪成的石階路,寬闊好走,是昔日大崎頭居民往來市區的重要道路。 近年來,石階路已用水泥黏固,以防止石塊鬆動,不過隱然可以感受到古道古樸石階路的痕跡。

古道前段左臨「明志技術大學」的校舍圍牆而行,右側臨坡谷,上行約七、八分鐘, 抵達「下土地公廟」,廟旁老樹成蔭,廟前有坐椅,可供休憩,樹蔭涼爽。過土地公廟後,步道漸離校區範圍, 無冷硬的圍牆梗阻,綠意更盎然,古道愈幽雅,約五、六分鐘,抵達「上土地公廟」。

略休息後,續往上走,又約五、六分鐘,遇右叉路,可通往「山頂公園」。若續前行,約數分鐘, 即可抵達步道終點的大崎頭。大崎頭因為於崎嶇陡峭的林口台地而得名。早期這裡約二、三十戶人家, 大崎頭福德宮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居民每年農曆八月初一,都會相約每戶派人,共同整修這條崎頭步道, 以方便山上各戶住家往來頂泰山巖及市區的交通往來。民國五、六十年代南亞塑膠廠在大崎頭設廠,當地住戶才遷往他處。

崎頭步道前段,步道沿著明志科技大學圍牆。 下土地公廟(崎頭福德宮)。

崎頭步道,也是一條先民古道。 上土地公廟(大崎頭福德宮)。

圖:義學坑步道

我沒走往崎頭步道的終點,而是轉入右叉路,進入山林小徑。

泥土路的林間小徑,頗幽致怡人, 途中遇幾位小朋友,原來前方不遠處就有卡拉OK餐廳,並有山泉水可泡茶。

經過餐廳之後,山徑隨即接產業道路,取左行上坡,不久就接大馬路,山頂公園的入口就在右側不遠處。

山頂公園入口旁另有一條蝴蝶花廊步道,兩條路殊途同歸,都可通往山頂公園。 我選主線,走石階路,直登山頂公園。約數分鐘,來到稜線高處的公園,這裡有各種運動健身休憩的設施。

續前行,即遇右叉路,右往「義學坑步道」,通往山腳下的「明志書院」, 直行則可續登瓊仔湖山及尖凍山(山腳頂山),路程約一小時。我打算造訪明志書院,所以取右行,進入義學坑步道。 義學坑步道是一條高架的木棧道,沿途森林蓊鬱,一路上,聽到五色鳥「郭、郭、郭」鳴聲傳響於林間, 捎來幾許春意。「義學坑生態公園」位於步道中途的山腰空曠處,設有賞鳥木亭,並展出當地常見的鳥類及蝴蝶資料。 附近已可看見零星蝴蝶飛舞於叢草。

更往下走,從途中的觀景台,俯瞰泰山市區,大片的鐵皮工廠,形成泰山特殊的市景。一路下山, 抵達「義學坑」。附近仍可看見幾間紅磚老厝。出了254巷巷口,就看到右側的「明志書院」了。義學坑的地名, 即是來自明志書院。

山頂公園步道。 義學坑步道,高架的木棧道。 義學坑步道,可俯眺泰山市區。

圖:明志書院

明志書院是北台灣第一所正式的書院,卻不是來自官方的設置,而是民間自發的力量。

乾隆28年(1763)原籍福建汀州的貢生胡焯猷,鑒於新莊平原已繁榮發展,當地卻無教育機構, 學子須遠赴彰化求學,因此捐出瓦屋一進五間,旁有廂房十二間的屋舍,做為學舍,成立義學。胡焯猷並且捐出80甲水田做為學產,以佃租收入供應書院的開銷。

這項義舉獲得淡水廳同知的讚賞,並呈報上級,閩粵總督楊廷璋聞報,而將義學命名為「明志書院」。 明志書院於是成為當時淡水廳(包括大甲溪以北的北台灣)的第一間書院。比北台第二所書院「學海書院」整整早了80年。

乾隆34年(1769)時,新莊墾首郭宗嘏響應義學,也捐出160餘甲水田作為學產, 明志書院的規模愈為宏大,盛名遠播。由於當時淡水廳衙門設於竹塹(今新竹),後來官府於是以「士途不便」為由, 於乾隆46年(1781)將明志書院南遷至竹塹,原來學產亦隨之移轉。原明志書院被地方人士稱為「舊書院」,後來經官方正式定名為「新莊山腳義塾」。

明志書院遷至竹塹後,舊書院的經費愈少,規模就漸漸縮小為地方義塾了。 至清同治年間(1862-1874),舊書院僅存正屋三間而已。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雖暫時容忍舊私塾的存在,但隨著統治穩固,大正(1912)之後, 公學校(小學)更為普及,明志書院就失去功能而房舍逐漸凋敝了。大正9年(1920),胡焯猷的後代胡全發起募款重修, 但限於經費,只建了一進三間,並題字「明志書院」於門額。然而此時書院功能已式微, 只做為祭祀的祠堂而已。

明志書院,重修於民國94年(2005) 。 明志書院,列為歷史建築。

圖:明志書院整修前的舊照

台灣光復後,隨著時間,明志書院的建築逐漸老舊,民國76年(1987),還曾一度因欠繳地價稅而遭到法院查封。 由於欠缺維修,房舍的結構日漸脆弱。

民國92年(2003),明志書院因屋後山黃麻倒塌的重壓而坍塌,嚴重毀損。幸經地方人士的奔走, 獲得政府的重視,以古蹟修復工法施工,於民國94年(2005)恢復書院舊觀,並被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整修之後的明志書院,恢復了大正9年(1920)重修時的一進三間格局,正廳主祀儒學宗師朱熹及陪祀明志書院的創辦人胡焯猷。 廳內還保存數塊古碑,左廂展出書院的歷史沿革,右廂則有胡焯猷、郭宗嘏這兩位對於明志書院有貢獻者的生平事蹟。 兩人都是拓墾新莊平原而致富的墾首,而都熱心興學,慷慨捐輸, 以嘉惠地方子弟。

展出資料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片,就是明志書院遭大樹壓覆後的殘破景象,明志書院幾已成廢墟, 若非地方人士疾呼搶救,恐怕早已被夷為平地,而不留一絲痕跡了。古蹟之保存,只在一念之間而已。

有「北台首學」之稱的明志書院,終於得以在原址長存於世。這是泰山人的歷史驕傲,而泰山鄉也多了一處可以讓旅人流連緬懷歷史的景點。

旅記日期:2009.02.01 (寫於2009.02.07)  

【路程時間記錄】
頂泰山巖---8分鐘---下土地公廟---8分鐘---上土地公---25分鐘---山頂公園---25分鐘(下坡路)---明志書院---8分鐘---頂泰山巖,含休息拍照約2小時


[旅行照片]

頂泰山巖牌樓(明志路二段、應化街路口)。
頂泰山巖鐘鼓樓。石燈籠為昭和9年(1934)設置。
廟內樑柱木雕。
崎頭步道,沿著明志科技大學圍牆旁,通往大崎頭。
卵石與水泥黏合的古樸石階路。
循叉路,走往山頂公園。
出山路,接馬路,山頂公園的石階入口在不遠處。
義學坑自然步道,採高架棧道。
義學坑自然公園,賞鳥木亭。
俯瞰泰山,大片的工業廠房。
明志書院(歷史建築)。
敬文亭(惜字亭),建於同治13年(1874),已非原貌。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

【交通資訊】
中山高五股交流道下,往新莊方向(新五路),右轉楓江路,遇明志路左轉,直行至明志路二段明志派出所,再右轉應化街,即抵達頂泰山巖。 頂泰山巖備有免費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