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过水云吊桥后,爬往虎山的山径
过水云吊桥之后,开始爬坡路。先是一段高架栈道,爬上约百来级的木梯,抵达上方的 支棱空地,遇叉路,右下往水云瀑布,左上往虎山。路口空地设有木椅供游客休憩。 取左行,进入森林幽径,沿途就只有登山条做为向导,相伴而行了。 一路上坡,路况良好。虽然上坡路,但这还不是虎山最陡险的主升段, 事前的体能训练在此时发挥效能,我踩着坚定的脚步,在泥土坡路上一步步往上爬。 冬季爬虎山,身体水份耗损少,体力负荷较轻,便能多了一分赏景的逸致。 夏日爬虎山,或许可听见喧闹的蝉鸣鸟语,可看见红花叶嫩的繁茂,而冬日虎山行, 山路落叶缤纷,树上枯枝残挂,林间寂然萧瑟,也自有一份雅致幽意。 因为树头枝枯叶疏,于是抬头不时可望见树梢之外的蓝天,冬阳也能轻易泼洒入林, 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明亮的气氛,则幽寂的山林又不致过于萧索寂寥。视线穿过林 间疏落处,也时时可瞥见汶水溪对岸“水云三星”之一的上岛山。 沿途看见不少昔日的拓垦遗迹,例如姑婆芋一路零星蔓生于路旁的空地。看见一丛 高长的竹子时,表示这段爬坡程即将结束。过了竹丛,不久就爬上一处棱肩, 有小空地可休憩。由水云吊桥至此,路程约30分钟,约爬升250公尺的海拔高度。
图:虎山平缓的山腰路段
过了这处棱肩,虎山变为温婉,上坡路变为平缓的山腰路。路况更好, 坡度更缓,原来山径正迂回绕着虎腰,走往虎背,所以才有了这段难得舒适怡人 的山路。 踏踩着柔软的枯叶泥径,一路惬意而行。山径之幽雅,路径之平缓,让人一时忘却 是来爬虎山,而仿佛是走在怡人的古道幽径上。 沿途偶遇小溪涧,但多因缺水而成干涸的岩沟。过了一处溪沟后,进入柳杉林,不 久就抵达一处较开阔的溪谷处。这段美好的山腰路至此终了。不知不觉就走了50分钟,但爬升 还不到200公尺,可见山路的平缓程度。 include('../adsense2.php'); ?> 溪谷处的对岸隐约可见一条小径,可通往加里山。不须过溪,沿着溪畔的路往上走 约50公尺,溪谷有一小瀑水池,是沿途难得的休憩处。河床干涸,不见瀑布,仅剩微微一洼 池水而已。 在这里提前用餐,并充份休息,以准备迎接虎山最后的“主升段”。从登山口至此, 含途中休息,已走了2个小时,已爬升480公尺,路程及海拔高度都已过半。 不过真正困难的挑战才正要开始,接下来的山路,变得起伏陡险,得不时拉绳攀爬,虎山在此展现虎威。
图:虎山峭壁
约20分钟之后,爬抵一处空旷的棱肩,终于又见到虎山巨大壮丽的裸岩峭壁了,过水云吊桥之后, 走在林间山径,只缘走在虎山中,不识虎山真面目。至此地才又见到虎山的面貌。 来到这处棱肩,虽然虎山已在望,但路程还很遥远,稍休息之后,继续上爬,专注于脚下踏点, 时间分秒在踏踩间悄悄流过。 “主升段”虽然陡急险峻,但有绳索可供攀爬辅助,若曾爬过台北近 郊的五寮尖、笔架山、 皇帝殿或北插天山,那么对 这种又攀又爬山径,当能适应,不会觉得奇险难攀。只是有一小路段,走于 碎石岩沟,土石干松,踏踩时,脚下碎石易松滑而滚落,若有山友跟行,须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发生危险。 辛苦攀爬一个小时,才终于抵达虎山的主棱叉路。到达这里,离登顶就仅剩几步路了。棱线叉路,右 往加里山(约350分钟),左往虎山,循棱而行,一路平缓,约3分钟,登顶虎山。 虎山,又称“虎子山”,或称“虎头山”,海拔1492公尺,展望仅有一隅,与上岛山 隔着汶水溪遥遥相对。虎山的峭壁雄姿,站在山脚下远望一览无遗,站在虎山的山顶,反而无缘欣赏虎山本身的壮丽, 展望普通,感觉只像一般山头而已。然后登顶之际,心中的自得与感动却是难以言喻。登虎山,岂是为了山上的 风景?历尽3.5小时辛苦登爬的自我挑战,而终于成功登顶,这种心情的满足才教人回味不已。 两个月前,我登上“水云三星”之一的横龙山,今日成功登顶虎山,现在 的心情则准备要移往上岛山了。
旅记日期:2009.01.17 (写于2009.01.27)【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注1:水云三星,是泰安温泉(亦称水云山庄) 附近的“龙”、“虎”、“凤”三名座山,龙指“横龙山”(1318公尺),虎指“虎山” (1492公尺),凤指“上岛山”(又称鸟嘴山,1437公尺)。其中以虎山的海拔最高,是水云三星的老大。
【路程时间记录】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交通资讯】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