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51)

[基隆市].松山、八堵、基隆火車站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松山車站舊貌(翻拍自導覽資料)

前幾天搭乘火車出遊,從松山站出發,在八堵站下車,越嶺獅球嶺至基隆市區, 然後從基隆火車站搭火車返回松山。

一日之內,進出三座火車站,而三座車站都有景點或心情可述。

這三座火車站,松山站是我最熟悉的,記憶及感情最深。民國73至74年(1985)間, 我每個星期日收假時,都在松山站搭乘晚上10時16分開往宜蘭蘇澳的平快車。抵礁溪火車站時,大約凌晨12時過後。

當時的松山站還是傳統日式木造車站,20幾年間,松山站已變了兩次新貌,如今月台已地下化,而成為一座新穎的現代車站。 昔日的舊貌,已無可追尋。這似乎是位於繁華都會區的舊車站難以避免的命運。

第一次進入新完工的松山站,最驚喜的,其實不在於現代化的硬體設施,而是我站內看到展出的車站資料及老照片。 闊別多年,我又看見了熟悉的松山車站的身影。

當年進出這座老車站,卻不曉得它的歷史。松山車站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17年(1891), 基隆台北段的鐵路竣工通車,在這裡設立「錫口站」註1。 日據時代大正9年(1920),「錫口」改名為「松山」,錫口站也更名為松山驛。 昭和15年(1940)10月25日松山站改建為木造站房。這棟木造車站營運至台灣光復後,直到民國74年(1985)7月, 我退伍的前一個月,才被拆除掉,改建為新式的鋼筋水泥車站。

看到松山站的老照片,想起了年輕時代的自己。

松山站地下月台。 太魯閣號通過松山站。

圖:八堵站罹難員工紀念碑

八堵車站,是縱貫線與宜蘭線的交會點。

宜蘭線由八堵循基隆河岸,經暖暖、四腳亭、瑞芳、猴硐、三貂嶺, 往雙溪、貢寮、福隆、頭城而去。

八堵站,就是一般常見的台鐵中型火車站而已,建築並無特殊之處。特殊的地方在於這座車站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往事, 這裡是二二八的悲劇地點之一。

出車站大門的左側,在機車停車場旁的小廣場上,豎立了一座「八堵站罹難員工紀念碑」, 以磚造橋栱為碑座,以蒸汽火車頭為碑頂,悼念二二八事件罹難的十八名八堵站的鐵路局員工。 紀念碑的碑文詳載了事件的始末註2

六十年後,讀碑文,仍然可強烈感受到當年在八堵站衝突混亂的場面。這十幾名鐵路局八堵站的員工, 既非出於義憤而參與反抗而遭鎮壓,也並非好事在街頭看熱鬧而遭到流彈波及,純粹是在日常工作的工作崗位上, 卻無辜遭到殺害的悲劇。

六十年過去了。八堵車站外,藍藍的天空,青青的山巒,不時駛過的火車,稀疏上下車的旅客,氣氛安靜, 已嗅不出悲情的氣氛。隨著時間愈遠,罹難者的家屬及其後代或許已逐漸撫平傷痛, 而整個社會歷經了一甲子的歲月,用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以及用賠償、道歉、立碑、建館的方式,來消弭這悲劇所造成的歷史陰影。

站在紀念碑前,想起前人的遭遇與苦痛,這一代的知識份子更應牢記自己的責任,勿使這樣的悲劇在我們的土地重複發生。

八堵站月台。 火車頭通過八堵站。

圖:基隆火車站號誌樓(歷史建築)

基隆,是縱貫鐵路的起點。

在車站月台的北端,我終於看到了聽聞已久的「基隆火車站南北號誌樓轉轍站」, 這座號誌樓完工於日據時期的昭和2年(1927),距今已有80年歷史。

民國93年(2004),基隆市文化局將號誌樓登錄為歷史建築。

號誌樓,現在稱為「行控室」,用來控管及導引列車進出站,以避免發生火車碰撞的車禍。 我最早曾在平溪線(宜蘭線)的三貂嶺站見過這種舊式的號誌樓。

在科技進步的今天,火車站的號誌已採電腦化控制,車站的傳統的號誌樓多已功成身退,被拆除或移做它用, 基隆火車站的號誌樓曾見證了台灣鐵路的發展史,所以被列入歷史建築。

進入基隆火車站的月台,在剪票口附近的月台柱子上,有「縱貫路起點」的標誌及導覽資料, 標示這裡是台灣縱貫鐵路的起始點。台灣鐵路始建於光緒13年(1887),台灣巡撫劉銘傳先完成了基隆至新竹段, 而後日本人接手,在明治41年(1908),完成縱貫全島的鐵路;北起基隆,南至打狗(高雄),全長400.4公里。

基隆火車站號誌樓。 基隆火車站一景。 台灣鐵路縱貫線起點。

圖:基隆火車站舊貌(建造於1909年)

基隆火車站, 曾經與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火車站並列為台灣五大經典車站,而基隆火車站更 是被譽為台灣最美的車站。

紅磚構造、馬薩式樣(Mansard Style)屋頂、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基隆火車站,如今只能在舊照片中找尋了。

這是基隆火車站及基隆人的遺憾。當然,遺憾的不只基隆一地,台北車站及台北人也有此憾。

舊車站或舊建築的拆或不拆,常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或許有人認為,像台北、基隆這麼狹窄的都會空間, 若舊車站不改建成,則無法容納與日俱增的旅客人潮,勢必阻礙車站及都市的發展。對此質疑,或許可以舉東京火車站為例, 這座位於日本最大都會的車站,每天進出數十萬至百萬的人潮,然而車站擴建時, 卻仍然保存了1914年(大正3年)那紅磚構造、馬薩式樣屋頂及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舊車站。

22年前,我初遊日本東京時,曾進出東京車站,當時對這座車站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覺。後來才明白, 台灣有不少公共建築物是在那個時代建造完成的,都出自於受過相同訓練背景的日籍建築師之手, 因此兩地的同一時代都擁有極相似的建築風格。

基隆車站,曾是台灣最美麗的車站,消逝的倩影只能在老照片中尋找。雖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究, 然而前事不忘,可以為後事之師,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為這已不存的基隆火車站寫一篇旅記。

旅記日期:2008.12.10  


註1: 錫口,源自平埔族Malysyakkaw社,漢譯為「麻里錫口社」(或貓里錫口),平埔族語為「河流彎曲處」的意思。 1920年地方改制,日本人認為「錫口」用語不雅,日文含「女性陰戶」的意思,而改名為「松山」,沿用至今。

註2:八堵站二二八事件罹難員工紀念碑文如下: (碑文中括弧內西元紀年為筆者附記)

三十六年(1947)爆發的二二八事件,三月一日澳底駐軍搭車引發民眾不滿,而發生互毆, 車至八堵火車站,軍人誤信火車不再前駛造成誤會,民眾與軍人衝突愈烈,乃至尋釁。

三月十一日澳底砲台士兵包圍八堵火車站,進站後發生射殺事件,站員五名張水連、鄧順兼、 湯振平、謝清鳳、陳境棋罹難,經勸阻後以點名方式強制載走當日在站執勤之站長李丹修、副站長蘇水木 、許朝宗、黃清江、總務周春賢、司事王貴良、廖明華,作業工蘇兩城、蘇水井、林天助、林輝龍父子。 據事後傳出消息已被槍殺於獅球嶺,許炎山被槍殺於上班途中,綜合此次事件先後受難者共十七人。

如今事故情況既已大白,為鑑諸未來今後企盼避免再度發生此一誤會,並期受難者眷屬諒解摒除積怨, 共同走向安祥、和樂、民主、自由、充滿愛心與寬恕的社會,謹立碑以誡之。補遺:受難著蘇水井先生, 因戶籍遷移,而未及登錄碑文。受難子孫補壁于后。

受難著籌建委員會 識


台灣最美麗的車站-基隆火車站。

[交通地圖](可使用左側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