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港山登山步道(慈惠堂起登)
最近天气酷热,懒于登山远行,多只在住家附近爬爬小山,保持体力,等待秋风凉爽时。想起六、七年前,
刚开始爬山,倒是未太在意酷暑热天,顶着三十几度的高温,山照爬,路照走。现在年纪渐长,得兼顾现实,
爬山不能只拚体力,也要开始注重养生了。
今天起个大早,也是爬附近的南港山。清晨阳光和煦,气温适宜,决定爬远一点,纵走南港山。山界所谓的
“南港山大纵走”,是东起南港区研究院路三段的中华技术学院,西至信义区三张犁的挹翠山庄,但我家住
于南港山的中段,若想南港山东西大纵走,路线反而不顺,只能选择纵走东半段或西半段。
今天的行程是“南港山西半部纵走”,简称“南港山纵走”。即使只纵走南港山的西半部,对我来说,
还是挺新鲜的经验。家住南港山下三十几年,这是我第二次走这条路线。
我以往的行程都只到拇指山而已。由拇指山可循
着主要步道走往象山,途中可
绕走狮山、豹山、虎山返家,刚好走一圈O形路线。
但若由拇指山续走至三张犁的挹翠山庄,则离家愈远,而且没有山路可衔接,
就得走一大段马路或者搭公车回家。所以我很少这么走,只有四年前走过一次。
图:南港山九五峰
出发前,买早餐,带着上路,从福德街251巷底的慈惠堂起登,爬走至半山腰的山神庙,在二楼的观景台休息及享用早餐。
上次来这里时,
山神庙被林务局贴了告示,说这里侵占国有林地,将要拆除违建;这次来,林务局的告示已不见,却见庙方贴了新告示,
说山神庙一楼遭火焚损部份建筑,恳请信徒踊跃捐款,协助重建。前后的告示,时间相差三个月而已。不知是政策改变
,还是另有原因?
用餐完毕,然后再上爬,今天只缓步慢行。平时训练脚力,从山脚下爬上
南港山的九五峰,约50分钟路程,今天则爬了70分钟。
这海拔落差300多公尺的南港山石阶路,放慢步调,闲情以对,走来竟不觉得疲累。
九五峰,海拔375公尺,是南港山的最高峰。这次登顶,却发现巨石上的“九五峰”刻字,已被喷漆涂鸦,
岩石上还有其它的涂鸦。南港山是热门步道,又位于首都地区,每当政局纷扰、政治对立或选举激烈的时候,
步道沿途的电线杆或树干,总不时会出现政治涂鸦标语。登山民众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却苦了清洁队员,
还得辛苦上山洗刷清除。寄语这些涂鸦者,倘若爱土地、爱人民,则不宜破坏山林、为难劳苦的清洁人员。
南港山的主峰与九五峰相邻,略低一、两公尺,山顶插满天线,设有基地台。这里有一颗三等三角点基石,编号
六九五号。基石原位于天线基地台围篱内的不远处,所以常被山友剪铁丝网,钻进去摸基石。
后来管理单位顺应民心,重修时,
将围篱改成“ㄇ”字形,让基石位于围篱外,从此山友不必再钻洞,就可触摸到基石。
过了南港山主峰,先下后上,又爬上一峰,为南港山南峰,基石位于主步道旁的小丘上,有一“市325”精干点。
下一座山头,就是拇指山了。过拇指山,步道脱离棱线,折往北行,石阶陡下,通往象山。下行不久,抵达
一座观景平台,可眺望象山、台北101摩天楼、信义计划区,也可瞥见信义快速道路“象山隧道”穿过象山的景象。
|
|
南港山基石(三等三角点六九五号)
|
拇指山附近观景台上,眺望象山及台北101摩天楼
|
图:往“妙高台”途中的南港山棱线山径
观景平台的左侧,另有一条山径,可爬回南港山棱线及通往挹翠山庄。入口处并无正式指标,仅有山友在入口旁
的树干钉着“往妙高台”的标志。进入这条山径,就再也看不见南港山的花岗岩石阶步道,而变成传统的质朴山
径。
前行约5钟,抵达“益寿园”,山径又绕回到南港山的棱线上。益寿园为早觉会山友所辟建的休憩平台,
在此可眺望象山、三张犁一带的山陵及台北市区。挹翠山庄就位于下方山腰的青山绿丛中。
续行,走往“妙高台”,这段棱线山径,坡度缓,泥径踏踩舒适,是南港山棱线步道仍保持原味的泥土路,可惜游客多
忽略这段山路。约7、8分钟,抵达妙高台。妙高台约位于信义快速道路“文山隧道”的上方,视野绝佳。
此地腹地虽小,但绿树荫亭,又处于棱上,空气畅通,山风吹拂,暑意顿消。
include('../adsense2.php');
?>
妙高台园内立有一块“行乐碑”,为辟园志记,取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之句,云:“人生犹百代过客耳,
诚宜及时行乐。”;又取孟子“独乐乐不若众乐乐”之意,因此修筑妙高台,及时行乐,并与山友同乐。
碑铭曰:“妙景高台,出彼莽蓁。襟山带河,挹翠钟灵。大风飞云,伫望干城。”
妙高台建于民国75年(1986),由几位荣民所建,这些老兵曾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军远征缅印。碑文字句古雅,
可得知这些老兵,都出身知识青年,当时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妙高台园内还建有一座“汉寿亭”祠,祀奉武圣关公。亭旁还有一旗杆座及小广场。
第一次来时,旗杆上还悬挂着一面国旗;这次来,已不见国旗,或许老兵已随岁月而凋零。
|
妙高台附近眺望台北市区
|
|
|
往“妙高台”途中的质朴山径
|
兴建中的信义快速道路象山隧道(档案照片-2004年)
|
图:往剑头山的标志
过妙高台,约五分钟,即抵达一叉路口,左往研究院路四段(富德公墓),右往挹翠山庄。直行原本无路。这次来,
已出现一条小径。登山团体钉牌写着“剑头山 3~5分钟(墓区)”。剑头山仅3、5分钟的路程而已,
不禁怦然心动。虽然是前往墓仔埔,也想向前一探。
山径先通过一片竹林区,路径清晰。不久,山径往左陡上,登上之后,果然来到一片墓区。这传统的墓区,坟墓座落
方向不一,因此路径变为纷歧,而又无登山条可循。虽知剑头山就在附近,
但墓园冷清,还是撤退为妙。
据说山友已打通这条山径,可从剑头山续行至粜米古道,但这条山路可说是“试胆路”,
恐怕难以获得山友的青睐。返回叉路口,改走往挹翠山庄。一路下坡,先陡后缓,约十一、二分钟,即抵达挹翠山庄。
接着就是走马路了。这处位于半山腰的社区,道路迂回,路程比我想像的远,下山之后,接信义路五段150巷471弄,
走出来后,接松仁路,再接信义路五段。然后从五段走到六段,再接福德街。
这时太阳已高升,一路炎热,足足走了一个小时的马路,才回到家。途中当然有悔意,今天的行程其实应该
以妙高台为终点,然后折返至拇指山下的观景台,然后取道往象山,或由狮山、豹山或虎山下山皆可。
何必舍近求远,而又舍山路、走马路呢?此一经验可供山友参考。
|
|
走往挹翠山庄途中
|
挹翠山庄
|
日期:2008.08.31 (写于2008.09.02)【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include('../sitetag.php'); ?>
【路程时间记录】
慈惠堂登山口(福德街251巷)---70分钟---南港山九五峰---3分钟---南港山---8分钟---
南港山南峰---14分钟---拇指山(未登顶)---2分钟---观景平台(往妙高台叉路口)---5分钟---
益寿园---8分钟---妙高台---5分钟---揖翠山庄叉路口(往剑头山约3-5分钟)---12分钟(下坡路)---
揖翠山庄---60分钟---中坡南路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
慈惠堂登山口。
|
|
南港山棱线步道。
|
|
拇指山(远观)。
|
|
拇指山。
|
|
泥土路小径(往益寿园途中)。
|
|
望眺台北101、象山,俯瞰信义山区快速道路。
|
|
抵达挹翠山庄、剑头山叉路口。
|
|
往挹翠山庄,石阶路陡下。
|
|
往挹翠山庄,途中一景。
|
|
造型奇特的大树。
|
|
从挹翠山庄走马路下山(信义路五段150巷471弄)。
|
|
三张犁(松仁路底附近)。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
include('../footbar.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