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21)

寺廟古蹟欣賞-以鹿港龍山寺為例(上)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鹿港的古蹟,十之八九與寺廟有關。我這次的鹿港之旅, 行程以欣賞古蹟為主,因此事前花了一些時間涉獵寺廟建築相關的資料,先閱讀,後旅遊,果然獲益不少, 使旅行不致流於走馬看花。這篇文章整理出我閱讀過的資料,並配合鹿港寺廟照片,簡略介紹寺廟古蹟的欣賞重點, 以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我對寺廟建築的認識只有粗淺的認識,所以這篇文章算是「外行人」寫給「外外行人」看的。 野人勇於獻曝,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先進不吝指正。

鹿港的寺廟,以龍山寺為第一,因此本文的圖例,以鹿港龍山寺為主,同時也援引鹿港其它寺廟的圖片, 以作補充說明及對照。未曾接觸過寺廟古蹟建築的讀者,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對寺廟的建築元素及藝術表現有一概要的認識, 日後遊覽寺廟時,將可把握住基本的參觀要點。


圖:龍山寺空間配置

【寺廟的空間配置】

寺廟的空間配置,是要讓信眾可以進行祭拜祈福的活動,同時也要營造出祭拜神明的宗教氣氛。空間的配置或規模的大小, 則視主祀神祇的神格等級而定,神格地位等級愈高,則可擁有較多的廟門及較寬敞挑高的空間。像層級較低的土地公, 通常只是單殿式的廟宇,甚至廟宇狹窄簡陋,只能安放一尊小神像而已。

位於熱鬧市街的廟宇通常採兩殿式,前殿、正殿以廊道相連,而較具規模的寺廟則為三殿式, 分前殿、正殿及後殿,彼此之間除了有廊道相連,甚至還有左右護龍(護室)。寺廟常見的空間配置, 我們就以鹿港龍山寺為例,分述如下:

山門(或牌樓):獨立於寺廟建築之前,做為凡界與仙界的界線,具有地標的作用。 門外是紅塵世界,進入山門,就是莊嚴清靜的佛門寺廟了。一般佛寺都設有山門,道教廟宇則設牌樓。

廟埕:各殿前鋪設石板的空地廣場,做為廟會活動或搭建臨時戲台的空間。 依寺廟的格局大小,可分為前埕、中埕、後埕。過去寺廟常使用壓艙石來鋪設廟埕。所謂壓艙石,是昔日船隻航行於台灣海峽時, 常以石板塊鎮壓於艙底,以穩定船艙的重心,避免船隻因風浪而翻覆。船隻到岸後,這些船艙往往移作寺廟或民宅的建材使用。

前殿:是寺廟的第一殿,可說是寺廟的門面,因此外觀的設計最為華麗, 各種雕琢裝飾也都集中於此。前殿如開三個門,則俗稱「三川殿」。三川,即是「三穿」的意思。前殿側面牆壁(稱壁堵), 左邊刻龍、右邊刻虎,因此左門稱「龍門」,右門稱「虎門」。信眾進廟拜拜,應由龍門進, 由虎門出,採左進右出的方式。而前殿的廟門數,與寺廟主神祇的神格等級有關。土地公是地方神,通常只能開一個門; 將軍或王爺級的寺廟則開三個門;帝后級的神祇,如玉皇大帝、保生大帝、天后媽祖,則前殿可以開 五個門以上。

戲台(亭):台灣民間有演戲酬神的風俗習慣,因此大型的寺廟都設有戲台(或戲亭), 至於小型的寺廟則臨時搭戲台於廟埕來演戲。因為是酬神演戲,所以戲台必須朝向正殿。 廟宇設置的戲台(戲亭),有的獨立設置於廟埕前方,與正殿相對;有的則是與前殿的背面連接,鹿港龍山寺的戲亭就是採用這種形式。

龍山寺的山門。 龍山寺前埕及前殿(開五門)。 龍山寺戲亭(與前殿的背面相連)。

拜亭:位於正殿及後殿的前方的一塊平台,略高於廟埕,並築有屋頂,以遮避風雨, 提供信眾祭拜的活動空間。拜亭前側通常置一個大的香爐。

正殿:又稱「大殿」,是寺廟中的主要祀祭空間,通常室內面積最大、建築最高, 殿內光線則稍為幽暗,以營造出莊嚴神祕的宗教氣氛。大殿內的宗教文物最多,包括匾額、鐘鼓、神龕、桌案、香爐、燈座、執事牌、籤筒等。

廂廊(或護室、護龍):位於寺廟左右兩側,做為前殿、正殿、後殿之間的廊道。 通常都設有廂房,做為寺廟管理人的辦公室,或者做為陪祀神明的偏殿。做為偏殿使用時,有時會在廂廊前增設拜亭, 以方便信眾祭拜。早期一些以地域族群為主的「人群廟」,也將廂房提供做為同鄉會館使用。

後殿:位於寺廟最後方的殿宇,建築的形式與正殿大致相同, 通常祀奉陪祀神明,所以建築的高度及內部空間略小於正殿。

龍山寺拜亭及正殿。 龍山寺廂廊。 龍山寺後殿。

圖:鹿港龍山寺典雅精緻石雕與木作

【寺廟的工藝欣賞】

寺廟建築為了禮敬神明,大量使用木雕、石雕、彩繪、泥塑、剪黏或交阯陶等的雕琢裝飾, 來表現寺廟的莊嚴與宏麗,這些工藝的藝術表現,正是寺廟建築引人入勝的地方,也是我們欣賞寺廟古蹟的重點所在。 接下來就一一介紹這些寺廟的建築裝飾或元素,這些裝飾或元素,有的具有建築的功能,有的是純粹為了表現美感的目的。

寺廟常見的石雕作品有御路抱鼓石門枕石壁堵柱礎龍柱石獅等, 分述如下:

御路:位於寺廟殿宇的中軸線,是神明專用的斜坡道,上面通常雕刻正面的雲龍圖案, 禁止踩踏。為何稱「御路」呢?這是源自宮廷的建築設計。由於宮廷的中軸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而皇帝進出宮,多乘坐轎子,因此中軸線不設石階,而鋪石塊(御路石),石面雕刻雲龍圖案,以象徵天子。 後來寺廟也採用這種設計,以表達對神明的崇敬。

抱鼓石:又稱「石鼓」,位於中門的兩側,具有鞏固門板的作用。 因為廟門是裡向外關,抱鼓石可以抵消關門時,門柱所承受的碰擊力量。抱鼓石的形狀,上部如鼓,下部有台座, 所以得名。而鼓的兩面常刻有螺旋紋圖案,因此抱鼓石又被稱「石螺」或「椒圖」(註:據說椒圖是龍王之子, 排行第九,形似螺蚌,性好閉,常立於門舖。)

門枕石:又稱「石箱」,功能同抱鼓石,雕成枕形,並刻上各種吉祥圖紋, 以增加美感。門枕石經常被人當坐石椅,被戲稱為「乞丐石」,因為從前的乞丐常整日坐於寺廟的門枕石, 向進出的寺廟的信徒乞討。乞丐霸佔門枕石做為坐椅,趕也趕不走,有時就連廟公(寺廟管理者)想坐在門枕石歇息一下, 也會被乞丐趕走。於是產生了「乞丐趕廟公」的這樣的台灣諺語。

御路龍雲圖案(彰化孔廟) 門枕石(鹿港龍山寺) 門枕石(鹿港武廟)

抱鼓石(鹿港龍山寺) 抱鼓石(鹿港天后宮) 抱鼓石(鹿港武廟)


壁堵:指寺廟立面的牆壁,匠師通常將傳統的立面牆, 以擬人化的方式,將立面牆比擬為人的身體,分成數段部位,每段稱「堵」或「垛」,由上至下依次為水車堵頂堵身堵腰堵裙堵櫃台腳,而各堵的雕琢都有慣用的題材及表現方式。

因此各段牆堵往往以雕刻的題材來命名,例如,「左青龍,右白虎」是中國佛寺的傳統牆堵做法, 所以身堵通常是左雕青龍,右雕白虎,所以身堵又稱「龍虎堵」。位於龍虎堵下方的裙堵,最常雕刻的題材是麒麟, 公的為麒,刻於左裙堵;母的為麟,刻於右裙堵,所以裙堵又稱「麒麟堵」。

其它部位的壁堵,有時也雕刻旗、球、戟、磬圖案,以取「祈」、「求」、「吉」、「慶」等吉祥的寓意。 水車堵是位於屋簷正下方的牆面,則經常內鑲嵌著交阯陶、泥塑、剪黏或其它雕塑作品,題材則多以中國戲曲故事,如封神榜、三國演義等。

側面的壁堵多採石雕,而立面的壁堵,有的全為石雕,有的只有櫃台腳裙堵採用石牆, 上方則改用木作雕飾。例如鹿港龍山寺,自櫃台腳以上全採用木作,牆面以兩面透光的透雕,精雕出太極八卦窗, 兩旁更以古錢及葫蘆為圖案,雕琢出48種圖案交錯變化的花窗。

柱礎:柱珠 亦稱「柱礎」、「石珠」,為柱子最底部露出地面的礎石, 其功用是防止木柱與直接與地面接觸受潮,具有防潮及防腐損的功能。早期的柱礎僅有簡樸的雕飾,後來則發展成配合柱子的外形而有圓形、 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甚至蓮座形等多種變化的柱礎,而雕刻的圖案也愈為繁複。

鹿港龍山寺前殿壁堵(頂堵) 虎堵(身堵) 麒麟堵(裙堵)及櫃台腳

龍山寺木作壁堵(八卦窗及花窗) 鹿港天后宮立面透雕壁堵 鹿港天后宮前殿側面壁堵

龍柱:又稱「蟠龍柱」,指龍盤繞於柱。 台灣寺廟的龍柱雕刻,有幾百年的歷史,隨著年代的演變,發展出不同階段的風格。大致而言,早期的龍柱,柱身直徑較小, 雕工較樸拙,而且龍的身體與石柱緊密相連,而發展至愈近代,龍柱愈粗大,雕工愈複繁, 龍身之外,龍柱還增添許多人物、花鳥或水族動物等裝飾,而且龍的身體部位,例如龍鬚或龍爪逐漸脫離柱身,呈漏空狀, 龍身的造形亦愈為複雜,愈趨變化與華麗。鹿港龍山寺的龍柱屬於清代中葉作品,造形樸拙,最大的特色是左右兩根龍柱, 一陽一陰,陽龍頭在上,陰龍頭在下,彼此相望,上下感應。

石獅: 多位於前殿入口中門兩側,具有鎮邪的作用,建築的功能則與抱鼓石相同。石獅左公右母,立於台座,彼此相望。 公獅通常戲弄彩球或撥弄雙錢,雌獅則懷抱小獅。中國石獅有分南北造形,台灣的石獅源自閩粵,大鼻子,嘴的弧度也大,鬃毛捲曲,造形較可愛。 北方獅則外形較為剛猛。寺廟的石獅除放於前殿中門兩側,也有放於廟前空地。例如,鹿港龍山寺的石獅放置於前埕的左右前側, 青斗石刻成的石獅,石頭顏色會隨著天氣變化而變化,太陽光下呈灰色,下雨過後則變為墨綠色。(∼待續

鹿港龍山寺龍柱(前殿) 鹿港龍山寺龍柱(正殿) 鹿港天后宮龍柱

鹿港龍山寺石獅(公) 鹿港龍山寺石獅(母)

日期: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