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612)

[北市中正].台北植物园.布政使司衙门.南海学园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台北植物园

台北植物园位于台北市的西南区,面积达数万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苗圃花园。植物园创设于1896年(明治29年), 当时台湾总督府在南门町征收土地,辟为林业苗圃,初名“台北苗圃”,由殖产局“林业试验场”管理。 1911年,“台北苗圃”改称为“林业试验地”。

1921年,林业试验场改属于新成立的“中央研究所”,改名为“中央研究所林业部” 。1939年,中央研究所改组,林业部独立为“林业试验所”。位于南门町 的“林业试验地”改称为“台湾总督府林业试验所植物园”,简称“植物园”,名称沿用至今。

日据时期,植物园内培育的植物,除了台湾本地植物之外,也派员前往世界各地收集树种,运回台湾栽种。 园内栽种植物高达1120种。二次大战末期,由于日本战局失利,园区一度荒废,树苗因乏人照料而多有枯死。 战后,林业试验所进行复育,才恢复旧有规模。目前植物园内植物种类多达1500种。植物园现隶属于“行政院农委会 林业试验所”。

“林业试验所”设有的植物园及植物研究中心,分布于全台各地,其中只有台北植物园位于市区,是最容易亲近的一座植物园。 对于台北市民来说,不必远赴偏远的福山植物园,就可以在台北市区的这座植物园 里欣赏到一千多种的奇花异草及树种。

图:植物园苗圃温室

植物园内,植物依学术分类或观赏主题而辟成不同的植物区,设有步道迂绕其间,每种植物之前,竖立名称解说, 以供游客认识及观赏。

园内步道的铺设随地形变化,或铺石阶,或铺枕木,或高架栈道,园区面积大,树木又繁茂, 走在其间,周遭绿意环绕,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园内植物众多,各区各有特色,漫步其间, 短短时间内,即能体验不同的植物景观的风情变化。

植物园吸引我的地方,不仅植物而已,这里也蕴藏丰富的人文色彩。植物园也是史前遗址之一,新石器时代 的“植物园文化”遗址涵盖了整个园区,而国家二级古迹“布政使司衙门”就位于植物园内。

日据时期,总督府也在植物园内陆续兴建武德殿、商品陈列馆、建功神社等建筑,使植物园区成为多元化的公众 活动空间。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接收植物园,也陆续将这些建筑设施,做为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科学教 育馆、教育资料馆等用途,而与植物园合称为“南海学园”。这些日式的旧建筑大多在1950年代改建为传统中国式的建筑, 历经半个世纪,如今都也已被列为古迹或历史建筑。

今天来游植物园,除了逛园观赏植物,也是为了探访植物园及南海学园的历史古迹。

植物园苗圃及池塘。 植物园内的人行栈道。

椰林步道。 枕木步道(蕨类植物区)。 仿佛人在山林中。

图:布政使司衙门(二级古迹)

植物园的历史古迹,最著名的就是布政使司衙门了。“布政使司”是清代台湾建省之后 新增设官职,职掌全台钱粮饷项等内政事务。

1888年(光绪14年),布政使司衙门完工,座落于台北城西门内的西门街北侧,是当时台湾规模最大的 官厅建筑,衙署内有18幢建筑。

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巡抚唐景崧在布政使司衙门的西辕门附近的厅舍,设立“筹房局”,以加强台北城的防务。 现保存于植物园内的布政使司衙门即是当年的筹防局大门及部份厅舍建物。

清代在台湾所建的官署建筑,能够保存至今的寥寥无几。布政使司衙门所以能够幸运得到保存,是因为这栋建筑物对 日本殖民统治者而言,也有纪念的意义。日本领有台湾的初期,台湾总督府的办公厅就设置于布政使司衙门的“筹防局” 。台湾总督府新厦(今总统府)在1919年(大正8年)落成以前,这栋建筑物是台湾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台湾总督迁至新厦后,这栋旧官署移供盲哑学校使用。1927年,总督府为庆祝昭和天皇即位,决定选择 此布政使司衙门旧址兴建“公会堂”(今中 山堂);1931年,将布政使司衙门的筹防局门厅、布政使司大堂与部份厢房,迁于至植物园的现址,加以保存。

布政使司衙门的外观朴雅,乍看之下,宛如一般民间的祠堂。屋脊有燕尾翘脊,大门三间开,中门有彩绘武官门 神,两侧为文官门神。中门两侧的抱鼓石,壁堵有古朴的雕饰,左龙右虎。现存的布政使司衙门建筑,大约仅是原有规模 的三十二分之一,而我今天却只参观了这三十二分之一的六分之一而已。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抵达这里时,才发现今天是休馆日。一般的公共展览馆,大多选在周一休馆, 很少选在周六休馆,我却选择周六来访,而事先没注意这讯息,所以只能站在门外参观而已。

原来布政使司衙门文物馆是周休二日,选在周六及周一休馆。我只好自我解嘲,这果然是“衙门”作风,但也没有 很失望,毕竟植物园近在市区,交通便利。今日虽吃闭门羹,改日再访即可。

布政使司衙门(筹防局大门)。 布政使司文物馆(周六及周一休馆)。


武官门神。 文官门神。 右侧抱鼓石(虎雕图案)。

图:国立历史博物馆(历史建筑)

“国立历史博物馆”与植物园的荷花池相邻,中国宫殿式的建筑,青瓦红墙与荷塘水色相映, 略可比拟为小小圆明园。历史博物馆的原址是日据时代的“商品陈列馆”,以展览商品,促进贸易为目的,功能 类似于现在的世贸展览中心。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将“商品陈列馆”改设为“历史文物美术馆”。1958年(民国47年),改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 接收河南省博物馆迁台的文物及战后日本归还的中国古物。

原有商品陈列馆为木造建筑。1970年(民国59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将老旧的建筑拆除,改建成中国宫殿式的6层楼建筑, 重檐式的屋顶,铺以绿色琉璃瓦,搭配褚红墙身,尊贵典雅,以表现中华文化的建筑特色。  

周六的上午,历史博物馆的门口游客大排长龙,等着购票入场,观赏法国奥塞美术馆来台展出的米勒名画《拾穗》与《晚祷》。 历史博物馆似已被这项展览包下,看不到别的参观入口,只好在外头拍摄建筑外观而已。

国立历史博物馆旁,南海学园内的“台湾科学教育馆”是一栋模仿北京天坛的建筑,建造于1957年(民国46年)。 似天坛的圆顶设计,醒目的外观,总能吸引经过这里的路人注意。这栋建筑已被市政府登录为市定古迹。 科学教育馆已迁往士林的新馆,这栋旧建筑目前已移拨给文建会管理,正进行修复工程。 “台湾艺术教育馆”与科学教育馆相邻,也是建造于1957年(民国46年),也被列为历史建筑。

国立历史博物馆石狮。 排队购票的人潮。


国立历史博物馆(历史建筑)。 台湾科学教育馆(市定古迹)。 仿天坛的圆顶设计。

台湾艺术教育馆(历史建筑)。 台湾艺术教育馆大门。

图:台湾教育资料馆(前栋)

更往里面走,过了一座水泥桥,跨越小荷花池,来到了“台湾教育资料馆”。我对这栋建筑物较感兴趣, 因为这里是日据时代“建功神社”的旧址。

建功神社,创建于1926年(昭和元年),用以祭祀日本领台以来对台湾具有贡献的人物, 不分日籍或台籍人士,性质类似于现在的忠烈祠。

建功神社的建筑形式在当时颇具特色,因为它采用迥异于传统日本神社的建筑设计,混合了 中国、日本及西洋的建筑样式。例如神社的屋顶为西洋式的圆顶,而鸟居则是中国牌坊的型式。

台湾光复后,建功神社的鸟居、石灯笼都因神社色彩浓厚而遭到拆除, 建功神社则移作中央图书馆暂时的馆所。1960年(民国49年),政府将旧建筑改建为中国宫殿式的建筑, 前后两栋,旁侧增建两层楼的建筑,整体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据说,当时并没有拆除建功神社,而是保留主体结构,另外加盖及整修成新的建筑。从现场观察, 这确实是可能的。教育资料馆后栋屋顶的圆顶,可能就是原来建功神社的圆顶改建的。目前教育资料馆 后栋建筑前侧左右各有一排古朴的石栏杆,即是当年的建功神社的遗迹。

此外,教育资料馆前栋前面的 小水泥桥,也是昔日建功神社的石桥改建的。 对照旧照片,就可以发现到,今日“台湾科学教育馆”及“台湾艺术教育馆”的位置,就位于昔日建功神社 鸟居前的左右两侧,而两栋建筑物之间的柏油路,正是昔日建功神社的参道。

1950年代,政府在南海学园建造了这几栋富于中国建筑风格的建筑,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如今都已被登录 为古迹或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特色,也蕴含着时代的历史记忆。教育资料馆前竖立了一块大理石 石碑,刻写着当年政府的“教育宗旨”,引起我的注意。它写着:“中华民国之教育 依据三民主义...”,现在读来觉得有趣,字字句句传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精神与社会政治气氛。

旅游日期:2008.07.26(写于2008.07.28)【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台湾教育资料馆后栋(原建功神社)。 建功神社旧照片(日据时期)。


石栏杆,建功神社遗迹。 建功神社的鸟居,类似中国的牌坊。


[旅行照片]

清朝台湾省布政使司衙门(位于台北城西门内西门街北侧)。


布政使司衙门西辕门(筹防局)。

日据时期植物园内的商品陈列馆(今国立历史博物馆)。

植物园内的建功神社(今台湾教育资料馆)。

建功神社全景(石栏杆遗迹至今仍在,神桥的外观略有改造)。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