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族正气”匾额(蒋中正题)
3月初,游锦西街的蒋渭水纪念公园,
至今还有部份的旅记尚未写完。当时参观蒋渭水纪念碑,纪念碑旁,墙壁橱窗内展出的纪念图片中,
有一幅醒目的匾额,吸引了我的目光。
匾额上写着“民族正气”四字,落款人“蒋中正”,这三个字颇令人感到突兀。
“蒋渭水”与“蒋中正”怎么会有历史交集呢?我心里纳闷着。
解说资料这么写着:
1951年,蒋中正赠“民族正气”匾。
蒋渭水逝世二十周年,国民政府盛大举行纪念会,政府高官云集题赞辞。“民族正气”
最能代表蒋渭水为民族尊严的不妥协精神,坚持到底,直到生命燃尽的最后一刻。
原来民国40年时,国民政府就曾经举办过盛大的纪念会,以悼念蒋渭水逝世二十周年,
当时我还未出生,自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政府若果真如此慎重纪念,为何长年来蒋渭水的事迹却少为人知呢?
就我记忆所及,年轻时却不曾听过蒋渭水的事迹。例如,民国70年(1981),蒋渭水逝世50周年,理应是重要的周年
纪念,我当时已就读大学三年级,且关心政治,也没有听闻政府有举办蒋渭水的逝世纪念会。
民国40年(1951年)时,为什么又会高官云集,盛大举办纪念会,且由总统蒋介石(蒋中正)
颁匾旌扬蒋渭水呢?而为什么后来却又不再纪念蒋渭水了呢?颇启人疑窦。
图:蒋渭水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台上演讲者:蒋渭川)
对这块匾额透露出的历史线索,我好奇地寻求合理的历史解释。
透过阅读资料才明白,蒋介石所以纪念蒋渭水,是出于时代的特殊需要。
时间得拉回至1949年。
当时,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惨败,丢掉中国大陆,中央政府被迫播迁来台,
时局风雨飘摇,而此时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政权腐败无能,难以避免覆败的
命运,于是发表对华政策白皮书,宣布不再介入国共内战。
美国随即停止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导致国府雪上加霜,情势至为险峻。
美国驻台领事甚至悲观评估,若无美援支撑,蒋介石政权可能在几个月之内
崩溃。
当时,蒋介石为争取美国改变心意,不得不展现革新的气象,于是任命具有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政治博士背景的吴国桢出任台湾省主席,也任命毕业于美国维吉尼亚
军校、受美国信赖的孙立人将军出任陆军总司令,以争取美国的信任与支持。
吴国桢出任台湾省主席后,鉴于“二二八事件”之后,台湾人对于国民党统治的失望,因此
主张重用本省籍政治菁英出任省政府的要职,以争取民心。于是吴国桢延揽蒋渭水的弟弟
蒋渭川出任省政府民政厅长。隔年,蒋渭川转任内政部常务次长。
图:蒋渭水纪念公园
民国39年(1950),韩战爆发,中共抗美援朝,毛泽东派兵进入朝鲜半岛,与美军作战。韩战促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杜鲁门总统于是下令美军第七舰队巡防台湾海峡,以防止共军渡海,并恢复对台的军事及经济援助。
台湾因此转危为安,获得了安全保障。
然而,美国对蒋介石能否有效治理台湾仍有所疑虑,国务院内部亦有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
要求蒋介石离台,将台湾交由国际托管,并另外扶助孚众望的政治领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国40年时,蒋介石盛大举办蒋渭水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会,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随后,韩战陷于胶着,形成东西冷战的国际情势,台湾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围堵共产主
义的最前线,美国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对于蒋介石的态度也由原先的犹豫而转为坚定支持。
随后,蒋介石政权稳固,吴国桢难以施展抱负,民国42年(1953)4月坚辞省主席,随即以养病为由,赴美滞留不归;
民国44年(1955),又爆发“孙立人事件”,孙立人将军遭到撤职软禁。
这个时候的国民政府,自然没有纪念蒋渭水的必要了。纪念蒋渭水反而会踩到国府威权体制的痛处。
蒋渭水在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竟然能够组织政党,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自由中国”反而禁止人民
组织政党。纪念蒋渭水岂不是自打嘴巴?
从此之后,蒋渭水不再是“民族正气”的象征,反而成为一种政治禁忌。戒严时期,蒋渭水的家族也都避免谈及往事,
以致于后代子孙都不太清楚蒋渭水的生平事迹。
图:蒋渭水纪念碑
民国41年以后,蒋渭水被执政当局长期遗忘。即使在后来风起云涌的本土反对运动中,蒋渭水也
没有受到太多的注意。
原因并不难理解。战后的“二二八事件”,成为深刻的历史伤痕,也成为台湾人反抗
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动能来源,至于蒋渭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则为更久远的事,
不如二二八的悲情那么可以舞动人心。
而部份政治人物因为强烈仇恨国民党的统治,反而赞扬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治绩,则蒋渭水反抗日本
殖民统治的历史形象就不易得到这些政治人物的青睐。
蒋渭水那个时代的台湾知识份子,在1920年代掀起了台湾文化启蒙及政治社会运动,这
段辉煌的历史遗产,长期不被台湾社会所认识,固然是因为国民党执政时期对于台湾历史的漠视,
另一原因则在于台湾本土反对运动人士历史眼光的短浅近利,只聚焦于二二八事件及随之而产生
的台独情感。
对于日本殖民时期台湾知识菁英多元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右派或左派思想,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与
了解。被忽略的历史遗产,岂止是蒋渭水而已?
直到民国65年(1976年),宜兰籍的党外运动者黄煌雄才写出台湾第一本关于蒋渭水
的著作-《台湾的先知先觉者:蒋渭水先生》。
而半个世纪之后,国民党终于认识到蒋渭水的历史价值,并急起直追。在马英九市长任内,曾多次接触蒋渭水的
家属,且亲自出席黄煌雄最新改版的《蒋渭水传-台湾的孙中山》说明会,并为国民党长期忽略蒋渭水的贡献表达歉疚之意。
民国95年(2006年),蒋渭水逝世75周年,蓝营执政的台北市政府将“锦西公园”更名为“蒋渭水纪念公园”,
并立碑纪念。绿营的民进党人一向只将历史的镁光灯聚焦于“二二八事件”,岂料到国民党竟然溯向台湾历史的
更前源,找到了蒋渭水。不甘心之余,只能以口水批评国民党是在“消费”蒋渭水。
次年(2007年),蒋渭水逝世76周年纪念日,蓝营在“蒋渭水纪念公园”举行追思纪念会,
绿营则来到六张犁的蒋渭水墓园前,向这位民主前辈献上鲜花致敬。
无论绿营或蓝营,我都欣见台湾的政治人物能珍视曾经为这块土地而牺牲个人幸福的台湾民主前辈。
只要诚心真意,不像蒋介石那样“消费”蒋渭水,我相信,台湾人民都不会吝啬地给予政治人物应有的掌声与肯定。
旅游日期:2008.03.24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footbar_his.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