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541)

重读高中历史课本(附录)-日治时代事件年表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前言
最近整理及发表高中历史课本“日治时期”的课文,于是顺便再 整理一份《日治时代事件年表》,以编年体方式,依年度时间顺序表列日治时期的事件,以供读者参考。 由于教科书受限于篇幅,许多历史事件未被纳入课文中介绍,因此我尽可能地多搜录一些史事,以汇集于此。 有兴趣的读者可透过网路搜寻,进一步了解这些事件的详情。

由于匆促整理,疏漏在所难免,欢迎不吝指正,我也会随时补充及更新内容。(更新日期:2008.04.02)


《日治时代事年表件》

图:李经芳移交台湾图

1895年(明治28年)
.日本军比志岛支队占领澎湖 ﹝03/26﹞。
.清廷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群岛(04/17)。
.日本成立“台湾总督府”,桦山资纪就任第一任总督(05/10)。
.“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05/25)。
.日军于三貂角澳底(盐寮海岸)登陆(05/29)。
.清廷代表李经芳在基隆外海船舰上,将台湾移交给日本(06/01)。
.“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逃亡厦门﹝06/06﹞。
.总督府举行“始政仪式”(06/17)。
.成立“大日本台湾病院”(后改名台北病院)(7月)。
.总督府实施军政(8/6月)。
.“八卦山之役”,吴彭年吴汤兴等人战死(08/26)。
.刘永福离台,逃亡至厦门(10/19)。
.日军占领台南,台湾民主国瓦解(10/22)。
.日军近卫师团司令官北白川能久亲王死于疟疾(10/28)。
.制定《台湾度量衡规则》,统一岛内各种不同的度衡方式。
桦山资纪总督向大本营报告全岛敉平(11/18)。
.总督府在士林芝山岩成立“国语传习所”,教导台湾居民学习日本语文。

图:芝山岩“学务官僚遭难之碑”

1896年(明治29年)
.发生“芝山岩事件”,民众袭击芝山岩学堂,击毙日本教职员6人。
.结束军政,恢后民政,公布《总督府条例》、《评议会章程》等官制(03/31)。 .设立台北、台湾(台中)、台南三县及澎湖厅(三县一厅)(3/31)。
.各主要城市设立“国语传习所”(“公学校”的前身)。
.大阪商船经营神户-冲绳-基隆航线,为台日航线的开始。
.实施《六三法》,日本国会授权台湾总督府得以发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03/30)。
.第二任总督桂太郎就任(6月)。
.公布《国语学校规则》(09/25)。
.设立“国语学校”,培养“国语传习所”的教师。
.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就任(10/14)。

图:开山神社(原延平郡王祠)

北投温泉区开设日本人经营的旅馆。
.“恒春国语传习所分教场”设于猪胜束社,教育“生番”(09/06)。
.“延平郡王祠”改为“开山神社”(12/13)。

1897年(明治30年)
.公布《台湾阿片令》,实施鸦片专卖制度(01/21)。
.实施全台戒严令。
.玉山改称“新高山”。
.《台湾日日新报》创刊﹝05/01﹞。
.台湾住民的国籍选择最后期限﹝05/08﹞。
.“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设女子分教场,为日治时代女子教育的开始(5/26)。
.改设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凤山六县及台东、宜兰、澎湖三厅(六县三厅)(05/27)。

图:后藤新平

1898年(明治31年)
.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就任(02/26)。
后藤新平就任总督府内务局长(03/02)。
.日文报纸《台湾日日新报》开始发行(05/01)。
后藤新平就任总督府行政长官(06/20)。
陈秋菊同意归顺,总督府回报以北宜公路的开垦权(8月)。
.公布《台湾地籍规则》、《台湾土地调查规则》(07/14)。
.公布《保甲条例》(08/31)。
.公布《地方税规则》。
.“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成立,开始进行全岛土地测量(09/05)。
.公布《匪徒刑罚令》(11/05)。
.实施《地方税规则》。
.成立“台北市区计划委员会”。
后滕新平提出“财政十二年计划”。
.发布《教育令》。除恒春、台东除外,所有“国语传习所”改称“公学校”。

图:北门附近(台北市)埋设地下排水沟

1899年(明治32年)
.制盐业、樟脑业改为专卖制。
.台北市自来水、排水沟系统完工。
.公布《治安警察法》(03/09)。
.公布《师范学校官制》(03/31)。
.“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台大医学院”前身)成立(04/01)。
.公布《台湾穷民救助规则》(08/06)。
.“台湾银行”开业(09/26)。
.“台湾储蓄银行”开业。
.“台北师范学校”开校(10/02)。
.制定《台湾事业公债法》,发行“事业公债”,以投入“四大事业”(纵贯铁路、土地调查、基隆筑港、建设总督府办公厅)的建设。
后藤新平将“奖励糖业”定为振兴台湾产业的基本政策。

图: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桥仔头)-台湾最早的新式糖厂

1900年(明治33年)
.“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成立。
黄玉阶倡“天足会”,鼓励妇女勿缠小脚(02/06)。
.阿里山发现大森林。
.台北-台南电话开通。
.台北设立“台湾银行”总行。
.“台湾守备队”完成“台湾史料”编篡(03/25)。
.公布《保安规则》。
.公布《土地收用规则》,以征收土地,供糖厂使用。
.台湾总督府成立“惯习研究会”(10月)。
.台南、高雄间铁路通车(11/28)。
.“大阪商船公司”开辟台湾定期航线。

图:台湾神社

1901年(明治34年)
.“台湾文库”在淡水成立,为台湾首座现代化图书馆(01/27)。
.“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成立。
. 传教士马偕博士逝世(06/01)。
.公告《台湾公共埤圳规则》,重组台湾水利事业。
新渡户稻造提出《糖业改良意见书》。
.颁布《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规则》 ,成立“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10/25﹞。
.“台湾神社”落成(10/28)。
.改正地方制度,设20厅
.鼠疫流行。
.完成“淡水线”铁路。
.农学博士新渡户稻造来台,协助糖业设备革新及引进新蔗糖品种。

图:载运甘蔗的火车

1902年(明治35年)
.市场使用新度量衡(02/01)。
.在归顺仪式袭杀林少猫等122名抗日份子(05/30)。
.台湾制糖厂开始制造蔗糖(8月)。
.基隆开始供应自来水(10/01)。
伊能嘉矩编著《台湾志》(11/01)。

1903年(明治38年)
.“台北农会”成立(02/09)。
.“台中公园”落成(10/28)。
.台湾首座水力发电所于龟山落成,1905年开始供电。
.成立“台北电气作业所”。
.阿里山开始伐木。
颜云年创立“云泉商号”,承揽日本“藤田组”瑞芳矿山开矿工程。

1904年(明治37年)
.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在中国东北。
.总督府在嘉义达邦社成立第一所“蕃童教育所”。
.公布《蕃人公学校规则》。
.公布《币制改正令》,“台湾银行券”(简称“台银券”)。
.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登阿里山,撰诗追念吴凤(02/25)。
.台南、斗六间铁道通车(02/27)。
.嘉义、斗六、彰化、盐水等四厅发生大地震(11/16)。
.拆除台北城墙,只保留城门。
.总督府印制二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台湾堡图》。
 
图:彰化银行台中总行

1905年(明治38年)
.解除全台戒严令。
.从本年度起,台湾总督府财政独立,不再需要接受日本中央政府补助款。
.公布新竹都市计划。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通过台湾海峡。
.首次完整的原住民调查报告出炉。全岛蕃社总数748社,人口103,360人。
.台湾第一座发电厂“龟山发电所”启用。
.“日俄战争”发生,台湾全岛实施戒严(05/13)。
.台北市街开始装设电灯(09/11)。
.台湾实施户口普查(10/01)。
.吴汝祥先生邀集台湾中部地方士绅,成立“株式会社彰化银行”,是台湾第一家民营银行(06/05)。
.烟草列入专卖。
.发行“台湾银元券”,统一全岛货币。
.颁布《土地登记规则》,使土地买卖及转移须以登记为规准。

图:巡守山区的日本警备队

1906年(明治39年)
.公布《台湾彩票律令》。
.公布彰化都市计划。
.日本国会通过以《三一法》取代《六三法》。
.台湾总督府在警察本属设置“蕃务课”,以负责原住民政务(04/14)。
.新任台湾总督佐久间马太到任(04/23)。
.太鲁阁原住民袭击花莲港支厅,23名官吏被杀(08/01)。
.兴建打狗港(今高雄港)。

1907年(明治40年)
.拓展隘勇线,与原住民冲突加剧。
.公布基隆都市计划。
.澎湖因咸雨和虫害而闹饥荒(2月)。
.台湾总督府发布“命令航路”以保护日商权益(04/01)。
.“浊水溪铁桥”通车(06/20)。
.新竹爆发“北埔事件”(11/14)。
.成立“台湾总督府中学校”。

图:纵贯铁路(山线)完工

1908年(明治41年)
.奖励日本农民来台。
.公布高雄都市计划。
.高雄港第一期筑港(04/01)。
.纵贯铁路(山线)全线通车,基隆至高雄全长405公里(04/20)。
.台湾首座洋式饭店“铁路旅馆”落成(10/04)。
.嘉义建立北回归线标塔(10/08)。
.纵贯线铁路举行通车典礼(10/24)。
.开始建设“官设埤圳”。

1909年(明治42年)
.总督府新设“蕃务本署”(由警察总署独立出来),专责理蕃事宜。
.“台湾瀛社”成立,鼓吹汉诗(02/15)。
.“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成立(06/15)。
.“基隆石版文库”开馆,为基隆市立图书馆前身(10/01)。
.“日本参谋本部”来台测量地形,开始制作台湾地图(10/12)。
.台湾总督府废止本岛惯用的农历(11/30)。
.改正地方制度,设台北、宜兰、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阿猴、台东、花莲港、澎湖十二厅。
.新竹制糖厂成立。
.黄玉阶倡“断发会”。

图:日警收缴原住民的武器

1910年(明治43年)(同年七月改元为大正元年)
.首次全台撞球比赛在铁路旅馆举行(02/09)。
.总督府制定“五年理蕃计划”。
.日本第一批移民进入东台湾吉野村。
.日人实施官营移民政策,鼓励日人东移台湾(2月)。
.“台湾私法”完成(04/01)。
.总督府限制设立新式制糖工厂(08/05)。
.“台湾商工银行”成立(08/12)。
.日本“三井”、“三菱”、“藤山”三大财阀,几乎垄断了台湾首要产业制糖业。

图:阿里山铁路

1911年(明治44年)(同年七月改元为大正元年)
. .阿里山铁路全线通车,全长71.9公里,以运送木材为主(02/08)。
黄玉阶等创立“断发不改装会”(02/11)。
.东部铁路全线通车(05/11)。
.日本《货币法》适用台湾,禁止旧有银币及其它货币流通。

1912年(明治45年)(同年七月改元为大正元年)
.因“三菱制纸所”投资案,引发“林杞埔事件”(03/23)。
.“土库事件”爆发(06/27)。
.“马偕纪念医院”开幕(12/26)。
.台湾总督府新厦动工。
.农业技师矶永吉(台湾蓬莱米之父)来台,引进日本米种以改良台湾在来米,发展新品种。

图:北投温泉公共浴场

1913年(大正2年)
.台北至圆山之间的客运通车,为台湾第一条运行的汽车客运路线(01/02)。
.“北投温泉公典浴场”兴建完成(06/17)。
.“苗栗事件”爆发,罗福星抗日失败被捕(12/16)。
.马力埔农民反抗殖民剥削(11/22)。
.屏东至九曲堂间铁路开通,纵贯铁路延伸至屏东全线完成。

1914年(大正3年)
.罗福星等六人被处死。
.“淡水长老教会”创办的“淡水中学”开学(04/01)。

图:九份八番坑

.“六甲事件”爆发(4月)。
.台湾爆发“六甲事件”,罗臭头兵败自杀(05/07)。
佐久间左马太总督亲自督军扫荡太鲁阁原住民。
.日本对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颜云年以每年三十万日圆取得日本“藤田组”瑞芳矿山开矿权。
.日人来台表演飞行,飞机首次出现于台湾。
林献堂倡议设立“私立台中中学”。(台中一中的前身)
板垣退助创立“台湾同化会”,争取台湾人与日本人平等的权益(12/20)。

图:台湾总督府博物馆

1915年(大正4年)
.“台湾总督府图书馆”创设。
.台湾总督府解散“台湾同化会”(02/26)。
.为纪念前总督儿源玉太郎及民政长官后藤新平而建的总督府博物馆落成(今国立台湾博物馆)。
.“西来庵事件”爆发。余清芳及同党800多人被判死刑。日皇颁特赦令,四分之三改判无期徒刑。


1916年(大正5年)
.举办“台湾劝业共进会”(博览会)(04/10)。
.“台北圆山动物园”举行开园式(04/20)。
.台北举行台湾全岛围棋比赛(04/22)。
.《台湾日日新报》举办全岛马拉松大赛(04/23)。
.中南部强震,南投、嘉义、台中厅均有灾害(8月)。

1917年(大正6年)
.“静修女中”创校(04/16)。
.“台南高等女学校”举行开校典礼(5/26)
.《台湾新闻纸令》公布(12/18)。
.日本“早稻田大学”棒球队来台,与台北棒球队比赛,掀起台湾棒球热(12/29)。

图:“台阳矿业株式会社”(九份)

1918年(大正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孙中山先生抵来。
明石元二郎出任台湾第七任总督(06/06)。
黄玉阶逝世(07/26)。
.台南孔庙修建完成(09/27)。
.中央山脉横贯公路完成,开始递送邮件(10/01)。
.“台湾文社”创立(10/19)。
潘炳烛说服藤田组与颜云年合资,组成“台北炭矿株式会社”(“台阳矿产株式会社”前身)。
.旅日学生组织“启发会”,推林献堂为会长,商讨台湾解放运动,以撤废《六三法》为目标。

图:台湾总督府

1919年(大正8年)
.总督府制定台湾教育令,实施日台共学(01/04)。
.台湾总督府新厦落成(今总统府)(3月)。
.台湾首座高尔夫球场(淡水高尔球场)开幕(06/01)。
.“华南银行”设立。
.“台湾电力株式会社”设立(07/31)。(台湾电力公司的前身)
.第八任总督田健治郎就任,成为首任的文官总督。提出“内地延长主义”,强调“日台融合”为基本决策方针。
.公告《台湾教育令》。

1920年(大正9年)
.旅日台湾留学生扩大组织“新民会”,以林献堂为会长(01/11)。
.旅日台湾留学生发行《台湾青年》杂志(07/16)。
.地方制度改革,设五州二厅(次年新增澎湖厅,成为五州三厅)(10/01)。
.台湾第一位飞行员谢文达从事访问飞行(10/01)。
.公告修订《台湾教育令》,实施“台日共学制”。
.“台阳矿业株式会社”成立。
连横着《台湾通史》出版(11/12)。
.着手兴建嘉南大圳,由总工程八田与一规划。
.“台阳矿产株式会社”正式设立。

图:台湾文化协会理事合影

1921年(大正10年)
林献堂等人向日本帝国会议提出“台湾议会设置请愿书”,从此展开14年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01/30)。
.台湾总督府附设“评议会”,提供总督行政谘询(06/01)。
.“台湾文化协会”成立(10/27)。
.“平溪线”铁路完工。
.公布《台湾水利组合令》,以取代“公共埤圳组合”及“官设埤圳”。

1922年(大正11年)
.“台湾酒类专卖令”公布实施(07/01)。
蒋渭水石焕长组织“新台湾联盟”(10/17)。
.日本议会通过法律第三号(简称为《法三号》),取代《六三法》。
.公告修订后的《台湾教育令》,实施日台“共学制”。
.设立“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前身)。
.设立“台湾总督府高等农林学校”(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前身)。
.设立“台湾总督府高等工业学校”(国立成功大学工学院前身)。
杜聪明获得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台湾首位博士。(12/16)。
.实施《台湾治安警察法》(12/28)。

图:太子宾馆

1923年(大正12年)
.总督府罢评议会员林献堂(03/10)。
.《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04/15)。
.日本皇太子裕仁(日后的昭和天皇)来台巡视(04/16)。
.日本发生规模7.9级的“关东大地震”。
.蔡培火在“台湾民报”发表〈台湾新文学运动与罗马字〉(04/11)。
.总督府成立亲日的“台湾公益会”,以对抗“台湾文化协会”。
.爆发“治警事件”(违反治安警察法),蒋渭水等四十九人被捕。次年,蔡培火蒋渭水被判 处四个月有期徒刑,其余五名(林幼春、陈逢源、林呈禄、蔡惠如、石焕长)被告判处三个月。
.日本关东大地震,10几万人丧生(09/01)。

图:宜兰线“草岭隧道”

1924年(大正13年)
.无政府主义者范本梁许地山组织“新台湾安社”(二月)。
蒋渭水《入狱日记》刊于“台湾民报”,为最早的报导文学(04/11)。
.台湾抗日团体“台湾自治协会”在上海成立,鼓吹台湾独立(05/31)。
.“台湾文化协会”首届夏季学校于雾峰林家召开(08/10)。
.基隆、苏澳北回铁路通车。
.兴建“桃园大圳”。

1925年(大正14年)
.打狗改称“高雄”。
.台湾、日本海底电话线通话。
.花东铁路通车。
.闷葫芦生发表《新文学的商榷》,引发新旧文学之争(01/05)。
.“台湾妇女共励会”成立,女权运动在台萌芽(02/08)。
花冈一郎入台中师范,为原住民入师范学校之始(02/23)。
.蔗农争取权益,爆发“二林事件”(10/22)。
.台湾新剧风行一时(10月)。
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散文《无题》。

图:蓬莱米的栽培地-竹子湖

1926年(大正15年)(同年12月改元昭和元年)
.花莲、台东铁路通车。
.嘉南大圳乌山头堰堤兴工。
.“台中教育博物馆”开馆(06/17)。
连温卿王敏川蒋渭水等举办“台湾文化讲座”(06/17)
.第十任总督伊泽多喜男将改良米种命名为“蓬莱米”。
.“台湾农民组合”成立,简吉担任组合长(06/28)。
.“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成立(12/19)。
.陈澄波以《嘉义街外》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帝展),为台湾以油画入选该展的第一人。
.设立“宜兰农林学校”。

1927年(昭和2年)
.《台湾民报》在台湾发行。后改名为《台湾新民报》
.“台湾文化协会分裂”,连温卿等人取得主导权(01/03)。
.“台湾黑色青年联盟”(无政府主义者)瓦解(02/01)。
蔡培火蒋渭水等筹组“台湾自治会”(02/10)。
.“台湾民众党”成立(07/10)。
.举办“台湾美术展览会”(简称台展),是台湾第一个大型美术展览会。

图:台湾共产党主席谢雪红(前排右二)

1928年(昭和3年)
.“台湾民众党”提出“地方自治改革案”(02/02)。 .蒋渭水组织“台湾工友总联盟”(02/19)。
.“台北帝国大学”创校。(04/01)。
.“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立(04/15)。
.基隆台北纵贯公路通车。
.日本国内发生金融危机。

1929年(昭和4年)
.“台湾共产党东京特别支部”苏新萧来福返台,筹画工运(3月)。
王敏川出狱,重振“台湾文化协会”(05/30)。
.《台湾民报》改名《台湾新民报》。
矢内原忠雄着《帝国主义下的台湾》出版(10/10)。
.“台湾工友联盟”提倡房租降价运动(11月)。

图:莫那鲁道-“雾社事件”发起人

1930年(昭和5年)
.“台湾民众党”向“国际联盟”控告日本当局允许台湾人吸食鸦片(01/02)。
黄石辉发表《怎么不提倡乡土文学?》(08/16)。
.“嘉南大圳”完工,开始供水。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成立(08/17)。
.台湾文化三百年纪念会召开(10/26)。
.“雾社事件”爆发(10/27)。
.“桃园大圳”完工。

1931年(昭和6年)
.“台共改革同盟”成立,批判谢雪红(01/27)。
.“台湾民众党”被禁止结社(02/18)。
.高雄设立“台湾海洋观测所”,为首座热带海洋研究所(04/01)。
.台湾民族运动领袖蒋渭水逝世(08/05)。
.台湾第一本普罗文学杂志(以劳动及无产阶级为主)《台湾文学》创刊。
.台湾话文改革运动展开(08/29)。
.“九一八事件”,日本攻占中国东三省。
.第二次“雾社事件”。
.“台北广播电台”成立,开始无线电广播。

图:台湾第一家百货公司─“菊元百货”

1932年(昭和7年)
.安平热兰遮城址设“台湾史料馆”开馆(后改称“台南历史馆”)(04/01)。
.大湖武装抗暴失败,多人被捕(04/12)。
.《台湾新民报》改为日刊(04/15)。
.台湾第一家百货公司─“菊元百货”开幕(11/28)。
叶清耀获得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头衔的台湾人。
.第一首台湾流行歌谣《桃花泣血记》诞生。

1933年(昭和8年)
.“答马乌社”原住民被征服,是台湾最后归顺的原住民(04/22)。
.实施《台、日人通婚法》。
.“台湾日日新报”举行创设卅五周年纪念典礼(05/01)。
.日本政府否决台民提出《台湾地方自治案》,并对台民所提设《台湾议会案》表示反对。(06/14)。
.《福尔摩莎》杂志创刊(07/15)。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于台中举行全台大会(07/23)。

1934年(昭和9年)
.“台湾文艺联盟”成立(05/06),张深切为委员长。
.“日月潭水力发电厂”(第一期)竣工(06/03)。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停止运作(09/02)。
.“台北帝国大学”增设“热带医学研究所”,致力热带医学研究。
.《台湾文艺》创刊(11/05)。
.台北“松山机场”兴工。

图:台中、新竹发生大地震

1935年(昭和10年)
.台中、新竹发生大地震(又称“关刀山大地震”)(04/21)。
.“台湾凤梨株式会社”成立(06/16)。
.台湾总督府发表台湾现居人口数为531万5642人(08/28)。
.台北市大稻埕“台湾第一剧场”落成(10/05)。
.总督府举办“始政四十年纪念台湾博览会”。
.板桥、万华间复轨铁路完成。
.杨逵创办《台湾新文学》杂志。
.台湾举办第一次的地方(市街庄)议员选举(11/22)。
.南回公路竣工(10/25)。

1936年(昭和11年)
杨逵办《台湾新文学》杂志创刊(01/01)。
.台北市“松山机场”落成(03/30)。
.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成立。
.督府鼓励日人移民台湾(06/23)。
.公布《台湾拓殖株式会社法》(6月)。
.官商合办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成立,以推行“南进政策”。
.第十七任总督小林跻造就职,提出“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的口号。
.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落成(11/26)。

图:“皇民奉公会”的讲习活动

1937年(昭和12年)
.全台报纸禁用汉文(04/26)。
.“芦沟桥事件”爆发,中国、日本爆发正式战争(07/07)。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召开第四次全岛大会后宣布解散(07/15)。
.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
.总督府设立“国员总动员本部”
.首批的台湾人军夫被调往中国战场(09/27)。
. 各地掀起改革陋习运动(12/09)。

1938年(昭和13年)
.台湾总督府实施台民“志愿兵制”,并彻底推行皇民化(1/22)。
.台湾开征战时特别税(04/01)。
.总督府正式在台湾实施“国家总动员法”。

1939年(昭和14年)
.“新南群岛”(南沙群岛)并入总督府辖内(04/18)。
.首批“台湾农业义勇军”(军农夫)720人自华中战地返台(08/20)。
.全面管制米谷输出(11/01)。
.《台湾社会运动史》出版。
.工业产值占台湾总生产45.9%,首次超过农业生产,占台湾产业的首位。

1940年(昭和15年)
西川满组织“台湾文艺家协会”,创刊《文艺台湾》(01/01)。
.台湾总督府禁止台湾人使用阴历(02/08)。
.推行改姓名运动(02/11)。
.台湾银行票券发行额达一亿七千四百万,破历年纪录(04/30)。

图: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昭和16年)
.废除小学校,公学校之别,一律改称为“国民学校”。
.设立“皇民奉公会”,以总督为总裁,厉行“皇民化运动”(04/19)。
.“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12/12)。
.日军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台湾环岛公路完成。

1942年(昭和17年)
.实施《陆军特别志愿兵制》,招募台籍日本兵。
.首批台湾志愿兵入伍(4月)。
.“中途岛战役”,日本海军被美军击败,战争局势开始逆转(6月)。
.台湾区长老教会加入日本教团,成立“台湾基督教奉公会”(08/05)。
.“高砂义勇队”出发前往菲律宾(12/17)。

图:台湾总督府征集学生兵

1943年(昭和18年)
.台湾开始实施六年义务教育制度(04/01)。
.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8月)。
.台湾总督府征集学生兵(10/25)。
.在中国的美国航空队攻击台湾新竹,是盟军首次对台湾本土空袭(11/25)。
.台湾总督府公布《战时市街地养猪实施要纲》,准许民众在街道养猪,以解决肉荒问题(12/05)。
.“高千穗丸”被美军击沈,千名乘客遇难。
.吕泉生开始搜集台湾民谣。

1944年(昭和19年)
.日本情报局宣布简化手续,鼓励台湾民众改为日本姓名(02/14)。
.台湾所有报纸合并为《台湾新报》(04/01)。
.开始实施《台湾人征兵制》。
.台湾进入战争状态(08/22)。
.台湾最后一位总督安藤利吉就任(12/30)。

图:广岛原爆景象

1945年(昭和20年)
钟理和发表《夹竹桃》(4月)。
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完稿(5月)。
.台北市遭到美军空袭,总督府被部份炸毁。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斯坦宣言》。
.美军先后在广岛及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6日-8日)。
.日本政府发出通告,接受《波斯坦宣言》的条件。
.日本天皇透过广播,发表终止战争的诏书(08/15)。
.国民政府登陆台湾基隆(10/17)。
.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日本受降典礼(10/25)。

日期:200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