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539)

重读高中历史课本-日治时代的台湾(四):近代化影响下的文学、剧戏、歌谣与美术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续前期
◎台湾新文学的诞生
日治时代初期,台湾的文学仍以传统的汉文诗社为主,随后由于教育日益普及,识字人口比例提高,提供了新文学创 作的环境。作家初期以中文写作,中期则中文、日文兼有,后期的作家则以日文写作为主。日治时代的台湾文学家 经历殖民统治,因此擅于反映弱势族群的心声,以及殖民地人民的悲哀。其中著名的两位代表作家,一是具有医师背 景的赖和,一是出身教师的吴浊流。

图:“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

赖和(1894-1943):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透过冷静、客观、写实的文笔, 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问题,他认为台湾人民的痛苦既来自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也源自于民众的愚昧,被奴役的封建思想 所束缚,因此透过文学,深刻描写现实问题,破除陈旧的社会观念,作品充满反殖民统治的民族情感与人道精神。

1925年,赖和发表了台湾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无题》;1934年,被推举担任当时 台湾最大的文学社团“台湾文艺联盟”的委员长注1, 在台湾文学史上,赖和影响了许多后起的作家,而被尊为“台湾新文学之父”。

吴浊流(1900-1976):出身于师范学校的吴浊流, 写过不少长短篇小说,作品主调反映出台 湾人在殖民统治下,永远无法摆脱被欺凌的宿命。他著名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将台湾比喻为国际孤儿, ,反映出台湾人在殖民统治下的悲哀与无奈。吴浊流主要以日文写作,战后才陆续有一些中译本出现。成长于日治时期的台湾作家 ,由于接受日本教育,因此后来多以流利的日文从事写作注2


◎文化剧的诞生与发展

日治时期,总督府对于台湾传统的戏剧活动,并没有采取严格的规范或限制, 因此许多中国的传统的地方戏剧,例如歌仔戏、布袋戏、皮影戏、九甲戏、四平戏都流行于台湾。 直到日治晚期,总督府推展“皇民化运动”,才开始打压本土戏剧。

1920年代,由于受到近代西方文艺的影响,当时亦逐渐流行西方戏剧,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戏剧型态, 被泛称为“新戏”。其中以台北的“星光剧团”为代表。这种新型态的戏剧,主题内容较深刻,且较 具艺术性,加上票价不便宜,一般民众较不容易接受,因此流行于文化及知识界。一般民众则还是 以欣赏传统的戏曲为主。

当时“台湾文化协会”(文协)为从事文化启蒙工作,除举办各种演讲之外,也采用话戏的方式以介绍新思想观念 给社会大众。1923年“文协”就增列了“为改弊习,涵养高尚趣味起见,特开活动写真会、音乐会及文化 演剧会”的条文。“文协”推行的“文化剧”,属于所谓的“宣传剧”,作品内容较缺乏艺术性,而是 以宣扬社会改革及政治目的为主,因此常受到总督府的关注与监控。

1920年代起,出现了一些以商业考量的“改良戏”,例如传统的歌仔戏在这一时期经过改良后,风靡全台,成为当时 大众流行文化,而文化剧曲高和寡,对大众的影响反而有限。

看野台戏,当时流行的大众娱乐。 “台湾新舞台”(大稻埕)-当时重要的表演场所。


图:台湾创作歌谣的作曲家-邓雨贤

◎近代流行歌谣的兴起

台湾的传统歌谣多属于自然衍生出来的民间歌谣,传唱已久,不知作者何人。1917年,总督府曾搜集 各地民歌、童谣,编成《台湾的歌谣及名著故事》,成为台湾第一本歌谣选集。后来,《台湾民报》亦 曾倡导整理台湾传统歌谣。直到1943年,吕泉生才第一次以西洋的五线谱记录了台湾传统的自然歌谣,而 吕泉生所带领的“厚生合唱团”,也是第一个演唱台湾民谣的 合唱团注3

当时的台湾在近代教育的洗礼下,培养出一些具有西洋乐理基础的音乐人才。1930年代,因运社会的需求而 开启了台湾创作流行歌谣的时代。台湾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记》在1932年问世,当时因一部中国电影 “桃花泣血记”在台上映,为电影宣传而做的宣传歌曲,不料却到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当时的“古伦美亚(Columbia)唱片公司”看好这个市场,于是将这电影歌曲灌录成唱片,推出后销售创下佳绩。 古伦美亚唱片公司于是网罗音乐人才,大量制作流行歌谣,因此开启了台湾创作歌谣的年代。 这个时期的台湾作词、作曲家,创造出不少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谣作品,例如《望春风》(1933年)、《雨夜花》(1934年) 等歌谣注4


图:陈澄波作品《淡水夕照》(局部图)

◎台湾美术地域色彩的形塑

日治时代的台湾画家,接受近代教育的洗礼,除了传承中国绘画以外,也加入西洋画、日本画的风格及技巧, 进而逐渐发展出具有台湾地域色彩的美术画风。

1927年举办的“台湾美术展览会”(简称台展),是台湾第一个大型美术展览会,以后每年定期举办。 主办单位(台湾教育会,隶属于督府文教局的外围法人组织)的审查员主张,位于亚热带台湾,自然环境景色 呈现独特的南方色彩,因此不必一味追随日本的绘画潮流,应发展出具有台湾地域色彩的美术作品。 这种宣示,使得台湾的美术受到鼓舞,朝向着重“地域色彩”(local color)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总督府及审查员的评审规范下,日治时期的台湾画家多以生活周遭的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台湾乡土的地域色彩取胜, 作品较少触及社会写实。虽然处于总督府的威权统治下,台湾画家默默地为台湾的近代美 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5。(~待续

日期:2008.01.29【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图:“台湾文艺联盟”成立大会(1934年5月6日)

注1:1934年5月6日,“台湾文艺联盟” 成立于台中,是台湾最早具有全岛规模的文艺团体,成员公推赖和担任为委员长,赖和固辞, 于是改推张深切为委员长。随后,《台湾文艺》于1934年11月5日创刊,前后发行16期, 大量刊载当时的台湾新文学作品,几乎网罗了全台湾的重要作家。

1935年,因《台湾文艺》逐渐偏重文艺性,注重文艺政治功能的杨逵于是结合日本左翼作家及 赖和、杨守愚、吴新荣等人,于1935年11月另外创办《台湾新文学》杂志,至1937年6月停刊, 对当时台湾文学界亦有不小的影响。

至于台湾第一本普罗文学杂志(以劳动及无产阶级为主),则是由日本作家倡导, 于1931年8月发行的《台湾文学》,有台湾作家王诗琅等人加入,但由于不断遭到总督府 查禁,只发行6期就被迫停刊。

注2:台湾光复后,由于政府推行国语运动, 不少活跃于日治时代的台湾作家无法学习及灵活使用中文,加上历经二二八事件的打击,而纷纷停止文学 创作。战后新生的一代,不谙日文,因此不易承袭或欣赏日治时代的台湾文学作品,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些作品被台湾社会所遗忘。直到1970年代,台湾文坛发生影响深远的“乡土文学论战”, 日治时期的台湾文学作品才陆续被大量翻译为中文。

日治时期的台湾作家,除课本所介绍的赖和、吴浊流之外,其他例如王诗琅、 张我军、杨云萍、张文环、吴新荣、龙锳宗、杨逵、吕赫若、杨守愚、王昶雄等。

图:台湾画家陈澄波作品-《嘉义街外》

注3: 吕泉生,台中人,赴日本学习音乐,1943年返回台湾后,开始搜集台湾民谣, 采集《六月田水》、《丢丢铜》、《一只鸟仔哮啾啾》等民谣,以五线谱记录, 并整编为合唱曲,制成录音带,以记录及保存台湾民谣。吕泉生创作的歌谣, 知名的有《摇婴仔歌》、《杯底不通饲金鱼》、《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等歌曲。

注4: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第329篇旅记-《龙潭大池.邓雨贤纪念铜像.台湾创作歌谣的回想》一文。

注5:日治时期的画家中,陈澄波以《嘉义街外》入选第七 回“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帝展),为台湾以油画入选该展的第一人。廖继春则以《有香蕉树的庭院》 入选第九回“帝展”(1928年),成为第二位入选的台湾画家。战后,陈澄波不幸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 中遇害,他的作品《淡水夕照》于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卖会, 以2.1亿新台币(港币5072余万元)成交,创下台湾画家油画作品拍卖最高价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