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538)重读高中历史课本-日治时代的台湾(三):近代社会运动的发展 |
include('../leftbar_db.php'); ?> |
(~续前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民族自决”的理念, 影响所及,世界各地被列强欺凌国家或殖民地,纷纷兴起民族复兴或追求独立的 运动。此外,列宁领导的苏联革命成功(1917年),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国家,并输出革命,鼓舞世界各国 处于贫穷、被压迫的工农阶级,联合起来推翻政府,处于殖民地的台湾知识份子受此思想潮流的影响, 纷纷组织各种社团,投入政治及社会运动(注1)。
图:台湾议会设置请愿团
◎“新民会”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当时日本受到世界民主思潮的影响,也开始走向政党政治,国内充满较自由的社会气氛, 史称“大正民主时期”。日本知识份子对于台湾人处于殖民地所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 投予关注与支持。 当时留学日本的台湾学生,受到这股民主思潮的鼓舞,首先起而抗争,成为1920年代的台湾社会 运动的先驱。 为什么是由旅日的台湾学生首先发难呢?这是因为“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在1927年成立以前, 台湾的学生完成中学教育之后,无论日籍或台籍学生,都只能前往日本本土继续 深造。1920年代,东京的台湾留学生约2400人,吸收了当时“民族自决”、“社会主义”、“自由民权” 等新思潮,于是成为倡导台湾政治改革的先峰。 1920年,旅日的台湾知识青年100多人,组织“新民会”,共推林献堂为会长,出版《台湾青年》 杂志,以推动台湾的政治改革。改革的行动之一即是推行“六三法撤废运动”,要求取消这项法案赋予 台湾总督的立法特权,促使台湾适用日本内地的法律。 “新民会”同时主张,由于台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求日本帝国议会同意台湾设置自己的议会,于是 展开“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1921年开始,持续14年,每年都提出请愿运动。这是台湾民众以社 会运动在体制内争取民主权益的开始。 1919年,日本首次改派文官背景的田健治郎来台就任第八任总督。田健总督提出“内地延长主义”, 希望使日本本土的法律能适用于台湾,逐步取消殖民地体制。 1922年颁布新的《台湾教育令》,台湾中等学校以上的学制完全比照日本本土 的学制(注2)。然而,总督府对于“议会设置请愿行动”仍 抱持着敌意 与反对的态度。 ◎治警事件 1924年,“新民会”有人认为,每年一次的请愿行动收效不大,须另组常设的机构以长期抗争,于是蒋渭水等人 组织“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这个组织违反了当时日本的《治安警察法》,立即遭到禁止。请愿的代表不屈服, 随即在日本东京重新组织这个同盟会。1924年,总督府在台湾逮捕及起诉相关的运动人士,史称“治警事件”, 事后12人被判有期徒刑。
图:台湾文化协会演讲团(1925年于新竹《台湾民报》批发处)
◎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民报 当台湾留日学生推展“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之际,台湾岛内则在蒋渭水等人的倡导下,于1921年成立“台湾文化 协会”(简称“文协”),展开台湾文化启蒙的运动。 “文协”透过各种文化活动,例如发行会刊、读报社、演讲、讲习、文话剧等活动,以启迪民智,改革社会 文化,传达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解放的目标,当时提出了“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台湾是世界的台湾”等口号。 后来,“文协”因内部成员路对发展路线争执而发生分裂。 1927年,右派出走,另外成立了“台湾民众党”(注3)。 1923年,旅日台湾民族运动的人士在东京创办《台湾民报》,做为一份为台湾人民发声的言论机构, 1927年,《台湾民报》正式在台发行周刊,后来增资改组为《台湾新民报》。1932年,改为日刊, 获得总督府发行许可,成为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与代表官方立场的《台湾日日新报》分庭抗礼。 虽然不时受制于总督府新闻检查的箝制,但仍担负起批评时政及反意民意的功能。 ◎政治团体的出现与竞争 1920年代,在自由民权与社会主义的思潮冲击下,台湾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政治团体,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的组织,依成立时间先后,分别有“台湾农民组合”、“台湾民众党”、“台湾工友总联盟”、“台湾共产党”、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等。 台湾农民组合(简称“农组”): 1926年在高雄凤山成立,全岛共有23个支部, 拥有2万4千名会员。经常巡回农村演讲,并积极组织农民,举行各种抗争以争取农民权益,并希望结合农、 工力量,完成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目的(注4)。 台湾民众党: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因路线主张而分裂,左派在理事改选中取得领导权 (新文协),于是蒋渭水等“旧文协”干部脱离协会,另组“台湾民众党”,以“确立民主政治, 建设全理的经济组织,改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诉求,成为台湾历史最早出现的近代型态的政党。在蒋 渭水领导下,台湾民众党以民族及劳工运动为主,并继续从事文化启蒙工作。后来“台湾民众党”因 路线逐渐左倾,积极发展工农运动,引发路线之争,造成内部分裂(注5)。 台湾工友总联盟:“台湾民众党”与左倾的“新文协”都积极发展劳工运动,1928年,在“台湾民众党”干部 努力下,将岛内各地的劳工团体联合起来,共同成立“台湾工友总联盟”,以谋求劳工及一般受雇者的权益, 一年内,有40多个团体加盟,会员一万多名,声势超越“新文协”,成为台湾当时重要的劳工运动组织。
图:台共领导人谢雪红(前排右二)、林木顺(后排右一)赴莫斯科留学前留影(1925年.上海)
台湾共产党(简称“台共”):1928年,“台湾共产党”成立于中国大陆的上海,隶属于“日本共产党台 湾民族支部”,主要诉求为“台湾民族独立”与“建设台湾共和国”。 1929年,“台共”领导人之一谢雪红返回台 湾,秘密发展组织,陆续将“新文协”及“农组”纳入“台共”的外围组织,扩大了“台共”的影响力。1931年, “台共”内部因路线之争,导致分裂,不久其组织被总督府破获而瓦解(注6)。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1930年,“台湾民众党”内部一些较持稳健路线的成员(右派),不满蒋渭水带领的“台湾民众党” 逐渐左倾,于是脱离“台湾民众党”,另外成立“台湾地方自治联盟”。“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成员以地主及资 产阶级为主,诉求实施地方自治,要求议员全数改为民选。由于主张体制内的改革,并宣称目标达成后便解散组织,因此在所有 政治团体中,最能得到总督府的容忍。 上述的政治团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内部不断出现路线之争,而受到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各政治团体逐渐走向激进路线。台湾 总督府对于左派政治团体采取严厉地的取缔行动,“台湾民众党”、“农组”、“新文协”等左倾的政治团体陆续被宣布为非法 组织而遭到查禁,干部被逮捕入狱。“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也在1937年因中日战争爆发,政治气氛日趋紧张,而自动宣布解 散(注7)。
图:1920年台湾行政区域图
◎台湾地方自治的选举 1920年,文官总督田健治郎上任后,实施行政区域的调整,将全 岛划分为“五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三厅(花 莲港、台东、澎湖)”,在州、厅之下,设有郡、市、支厅、街庄、区等地方行政单位。各级地方首长由官 方派任命。 当时各地方政府都设有“协议会”议员,但只扮演提供谘询的角色,议员全数由官派委任。1920年代台湾各种社会 运动的抗争刺激下,总督府于是考虑将释出部份的自治权力。 1934年,总督府以天皇名义,敕选辜显荣为日本贵族院议员。 翌年(1935年)修改地台湾地方制度法规,推行地方自治,同意将“市会”议员、街庄“协议会”协议员的 半数由民选产生,且市会议员将具有市政决策的权力。不过由于议会代表的半数仍然由州知事(州长)指派, 因此只是形式上的地方自治而已。 include('../adsense2.php'); ?> 1935年,台湾举行首次经由选举产生的民选议员,不过并非所有公民都能投票,选民资格排除了妇女与贫民, 只限年满25岁的男性,且年缴税额在五圆以上(相当于一般工人5天的工资),在选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才有选 举权。 这次的选举,因当时主要的政治团体,如“台湾民众党”、“农组”、“台湾文化协会”等,都早已遭到查禁解散, 只剩“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推荐了几位社会菁英出来竞选。 当时的投票方式,是由选民直接在空白的选票上写出被选举人的名字,因此不识字的名众必须先练习书写候选人的名字, 以免书写错误,成为废票。台湾史上第一次的地方议员选举,投票率高达95.9%,当选席次上,日本人与台湾人的比例, 在“市会”的部份为51:49;街庄“协议会”则是8:92。 日治时代,台湾总共办过2次选举,1943年预定举办的选举则因战争日趋紧张激烈而停办。据老一辈的台湾人回忆, 当时的选举,在助选员额及竞选费用都有相当的规范,也没有贿选买票、办流水席、黑道暴力介入的 现象(注8)。(~待续) 日期:2008.01.27【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include('../adsense1.php'); ?>
注1:当时台湾的社会运动,同时具有“民族”与“阶级”运动 的双重性质,包括日本在台湾实施殖民统治产生的“民族矛盾”,以及日本财团、本地资本家剥削台湾工农阶级产生 的“阶级矛盾”。在民族问题方面,统治者(总督府)是各社运团体抗争的目标,而在阶级问题方面,地主及资产阶级知 识份子与工农阶层的目标不同,前者只想争民主,寻求体制内的改革,而工农群众则企图推翻总督府,追求台湾独立及建立 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各个团体之间,既相互合作,也彼此斗争。 注2:日本治台之初,教育政策是台日采隔离教育,理由是认为台湾人 接受日本统治不久,学习国语(日语)有困难,因此不得不采分隔的教育系统,台湾人就读“公学校”,日本人就读 “小学校”,教材内容不同,公学校的教科书较为简易。这种差别待遇,除了初级教育外,也应用于中等教育。至于高等 教育,台湾人就读的机会更少。1922年新修订《台湾教育令》则规定只有初级教育(小学)仍维持台日隔离教学, 初中(含)以上,则废除区别主义,采日台共学制度。初级教育则一直到1941年修定《台湾教育令》 ,才取消“公学校”、“小学校”的区别,一律改称“国民学校”。
图:台湾文化协会第一回理事会
注3:“台湾文化会协会”成立时,推举林献堂为总理,杨吉臣为协理, 蒋渭水为专务理事,并设理事41人,评议员44人,会员最多时达1300余人。1927年1月,“文协”对发展路线出线分歧意见 ,最后由社会主义派连温卿、王敏川等取得主导权,于是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等人退出已左倾化的“台湾文化协 会”(新文协),于7月10日另组“台湾民众党”。 注4:“台湾农民组合”(农组)是日治时期组织最完整的农民运动团体, 由简吉担任组合长。简吉后来加入“台湾共产党”,后期的“农组”成为“台共”的外围组织,后来遭总督府查禁,简吉被捕, 判刑10年。台湾光复后,简吉因涉及参与中共组织,死于1950年的白色恐怖期间。大众电脑董事长简明仁(台塑集团董事 长王永庆女婿),为简吉之子。 注5:“台湾民众党”自第二届党员大会后,领导权被蒋渭水派掌握, 路线愈朝向支持工农群众运动,引起林献堂、蔡培火等地主阶层知识份子不满,于是脱离民众党,于1930年另组“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注6:1931年,“台共”内部主张激进路线(亲中共派) 的翁泽生、苏新、王万得等取得领导权,谢雪红(亲日共派)等人被逐出权力核心。改变路线后的“台共”,尚未展开行动, 随即遭到总督府破获,主要干部都被逮捕入狱,组织完全瓦解。台湾光复后,出狱的谢雪红重建“台共”组织,并于“二 二八事件”期间,领导“二七部队”,对抗国府军队,失败后潜逃至大陆,后来成为中共倚重的对台干部。 文革期间,谢雪红因亲日共及曾主张台湾高度自治的背景,遭到整肃,下放劳改,直到晚年才获得平反。 注7:除了课本简略介绍的这些政治团体外,1920年代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社团组织,各有不同的目标,或追求台湾独立,或追求自由民权,或投入劳工运动,或参与农民运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各种思想风起云涌,几乎当前台湾各种政治主张及论述,都可以在1920年代的台湾社会运动史,找到思想 的渊源。然而,1920年代蓬勃的社会思潮只是昙花一现,短暂的光辉而已。1930年代起,便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战时体制)的镇压 而归于沉寂。战后,台湾又历经数十年戒严体制的思想严控而更趋消沈。1920年代,台湾曾经蓬勃发展的社会运动,已然被大多数 人所遗忘,然而它却像是一座思想宝库,任何关心台湾前途或历史的人士,都可以从中挖掘出珍贵的历史遗产。 注8:当时的选风如此良好,主要的原因是街庄“协议会” 的协议员(相当于今日的地方乡镇市民意代表),只是虚衔,并无实权;既然无法掌控地方利益, 自然不会有人愿意花大钱贿选以求当选。课文所述这一段台湾地方自治的选举,本质上属于“鸟笼民主”, 议员半数是官派,只有半数经由选举产生,且街庄层级的协议员,只是谘询的功能,并无实质的意义。 教科书却颇费篇幅地描述这次选举的细节(如投票资格、投票率、当选席次比例及选风情形),以及地方选举制度的内容, 例如:(以下为教科书原文)
“市会议员、街庄协议员半数由民选产生,半数则由州知事派任;而州会议员半数由市会议员与街庄协议员透过 间接选举产生,半数则由总督任命。至于州会、市会、街庄协议会的议长仍由官派的州知市、市尹、街庄长兼任, 他们同时也是州、市或街庄的行政首长。” 光是这一段课文,我就花了不少时间向女儿解释,她还是听得“雾煞煞”。建议可以适度删减一些内容,毕竟这只是当时的 选制规则而已,应无太多历史意义。
include('../footbar.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