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17)

漳州返鄉記-我的中國初體驗(三)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桂林

第一眼看見桂林,是從飛機上俯瞰的。坐在靠窗的座椅,所以能幸運地一睹桂林的全貌。

數不清的小山頭, 像天女散花般的灑遍在桂林周遭,一座座小山就像插地矗起的綠色高樓,山與城交織在一起,這美景,令人難忘。

抵達桂林的第一天,遊覽了伏波山、疊彩山、象鼻岩、蘆迪岩等名勝。第二天從桂林搭船至陽朔遊灕江, 是這次旅遊最精華的一段路程,然後再從陽朔坐遊覽車返回桂林,晚上就飛回廣州了。在桂林只住宿一晚, 來去匆匆,當時覺得很遺憾,至少應該再停留一晚。

屬於石灰岩地質,因此山形奇特,嶙峋有致,又擁有石灰岩洞穴,以鐘乳石景觀著稱。山的海拔 都不高,大約都在一、兩百公尺之間,所以容易親近。我帶著三老,伯父及父親,都可輕鬆爬上伏波山, 俯瞰漓江與桂林市區的山水麗景。

蘆迪岩,則是廣西著名的石灰岩洞,洞內有各種倒吊的鐘乳奇石,玲瓏多姿,爭奇鬥艷。岩洞規模頗大, 進入之後,大約一個小時,才從另一端走出來。洞內最寬廣處,可容納百人以上,相當壯觀。參觀時, 驚奇於這絕妙的天然奇景,不過也感慨景觀維護過於人工化。七彩的探照燈光,使鐘乳石變得紅黃青紫, 色彩繽紛,變為濃妝艷抹;而沿途無地質解說資料,只見導覽解說員持著麥克風,配合燈光,不時要遊客抬頭, 順著燈光的方向,目光跟著移向某一鐘乳石,然後聲調一揚,說:「大家瞧,這鐘乳石像不像西遊記裡的 豬八戒?」遊客驚嘆聲此起彼落。出入口處,則有大批小販跟隨一旁兜售紀念品。

相較之下,遊漓江,從桂林至陽朔的航行,留給我極難忘的回憶。兩、三個小時,站在甲板上飽覽漓江沿途的 山水風光。漓江,可稱得上是中國最美的一條河流,自古以來,即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詩句, 沿途風景,山奇水秀,絕無冷場。而河流行經之處,河岸兩側多保有原始自然的美景,偶見廣西壯族的零星小屋點綴其間。 江山如畫,深印心底。時隔18年,不曉得漓江景色是否依舊如昔?

遊完漓江,當晚回到了廣州。這趟大陸行,旅遊行程已接近尾聲,而我的主要任務才正要開始。

桂林伏波山入口 伏波山,俯瞰桂林市區及漓江美景

我與三伯父合影於象鼻岩 二伯父與父親留影於象鼻岩附近

蘆迪岩洞穴內合影 桂林至陽朔的漓江風光

【小註】我選旅行照片時,一向以風景為主體,很少放人物照片, 但這篇旅記卻是例外。18年前,數位相機還沒有問世。 傳統相機,耗費底片,又要沖洗費用,所以拍照的數量受限,而當時的習慣, 取景又以人物為主,風景為輔(證明到此一遊),所以這次旅行拍攝的純風景照片, 少之又少。挑選照片時,捉襟見肘。

圖:桂林疊彩山風洞

次日上午,告別旅行團其他團員,我獨自帶著伯父及父親從白雲機場飛往廈門。

在飛機上,與一位大陸女子同座,從她的談吐之間,看得出來是一名知識份子。

她得知我來自台灣, 親切問好之餘,便私下問我關於天安門事件之後的海外輿情。她說身在中國大陸,取得的資訊很有限。

我婉轉表達對於天安門學生遭遇的同情,並不敢深談。畢竟這趟福建行,我帶著老人家返尋鄉,責任在身, 人在中國大陸,不敢觸及敏感的政治話題。她也感受到我的顧慮,未再多問,簡短交換心情而已。

飛機終於抵達福建,降落於廈門機場。當時的廈門機場尚未改建,規模簡陋, 大約就像當時台北車站旁的公路局車站,與今日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出了機場, 搭計程車,一上車,司機以閩南語問好,那一瞬間,有返回故鄉的感覺。我在香港、澳門、廣州、 桂林等地,都不曾有這種感受。於是彼此很快就熱絡地聊了起來。

來到福建的第一晚,我們住宿於廈門市郊的悅華酒店,是旅行社代訂的飯店。飯店相當豪華, 房間內,還有隔間,先經過房內客廳,然後再進入臥房;這樣的坪數空間及設施,以當時台灣的五星級飯店, 恐怕房價要1至2萬元,而當時住宿一晚的房價大約台幣1500元左右而已。

悅華飯店位於廈門市郊,當時周遭還很荒涼。伯父及父親歷經多日旅遊,進入飯店後,就不想再外出。 而我有責任在身,不敢一個人單獨前往廈門市區,只好也待在飯店休息,看看電視而已。

圖:半個世紀前交待的返鄉任務,如今終於實現

當時隨意選台,看到有一台正在演出歷史劇,內容是關於「湖南起義」。

我還算熟悉中國現代史, 對於國共內戰知之甚詳。電視劇內的主角人物程潛,是我讀過的歷史人物,只是劇情所述,恰恰與我的認知相反。

民國38年(1949年)8月,國共內戰進入最後階段,國軍節節敗退,當時負責駐守湖南省, 掌握湖南軍政的省政府主席程潛卻變節投共,率領軍隊投共,造成湖南省一夕赤化。 湖南一失守,國民政府在大陸最後的根據地兩廣便失去屏藩,面臨嚴峻的挑戰。次年, 大陸就全部失守了。

當年,國府若能守得住兩廣,或至少保住廣東省,則今日的局面便大不同矣。廣東省現今人口約一億, 經濟實力雄厚,國民生產總額已逼近台灣。

我讀過的中國現代史,程潛是「變節投降」;而在中共眼裡,則是「起義來歸」。歷史評價, 剛反顛倒。我記得讀大學時,一位老師評論中國現代史的人物是非時,曾如此比喻,兩個互相敵對的村落, 隔著一條河,互相仇視鬥爭。你在村落裡殺了人,村民會視你是殺人犯;但你若是游泳至對岸殺人,則村民會視你為英雄。 你在自己的村落殺了人,然後逃至對岸,則殺人犯的身分就會變成了義士的身分。是非價值,因此變得混淆。 年輕時,接受社會科學的薰陶,已漸漸體認到,我所讀過的中國現代史,可能是一半事實,一半說謊。

圖:我在漳州原鄉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只見古厝一角)

次日上午,我們從飯店包了一輛計程車,前往漳州。

廈門至漳州,還有一段不短的路程, 途中部份路段的路況不好,顛顛簸簸。

計程車司機不辱使命,順利找到漳州市郊的這個地址。祖居地所在的村落距離公路還有一段小距離, 鄉間小路未鋪柏油路,小路蜿蜒且泥濘, 終於來到村落前。

祖居地是傳統的農村,很原味的閩南紅磚厝及土埆厝,雞鴨放養在村內空地,也放任豬隻在村內自由走動。 由於事前無法先聯絡,我原本有點擔心突然造訪,是否會太過唐突。 村人見外地訪客,得知是從台灣來的,立即通知村長,不久村內老老少少都好奇地聚攏而來。

村長熱情地歡迎我們的來訪。村長說,去年底就接獲國台辦相關單 位通知,有台灣的族人在打聽祖居地,可能會回來漳州尋根,因此他們早有心理準備。 我們先在村內辦公室坐了一會,然後轉往村內一戶長輩家裡茶敘。

這次返鄉之行,終於抵達目的地,而我卻在這關鍵的時刻,犯了一個大閃失。 進村不久,相機內的底片剛好用完,於是趕緊換裝一卷新底片,不料卻沒裝好,底片沒被捲入機身。 直到要離開廈門時,底片拍超過36張時,我才發現這個錯誤, 為時已晚。我在祖居地,只拍到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剛進村時,看見一頭豬在村內自由活動,好奇隨手拍了一張; 第二張照片是在村內辦公室的合影照片。其它照片,全部失敗。回到台灣後,不免被兄姊訕笑,說我辦事糊塗, 竟然連一張完整的原鄉照片都沒拍到。但訕笑之餘,長輩們也沒認為這是個大錯,畢竟大家只是好奇想看看漳州原鄉長得什麼樣子, 並不是為了用照片來撫慰鄉愁。

與村長相談之下,才得知,祭祖的祠堂早已廢棄,目前成了放置農具的倉庫,而族譜也已堙滅, 他反而訝異我們竟然還保有來台之後七、八代,二百多年的族譜世系。祖父想尋根以補足族譜不足的心願,終究是落空了。 或許這是因為中國經歷十幾年的文化大革命,破除四舊,致使許多傳統遭受嚴重的破壞。

圖:在漳州原鄉的第二張照片(村辦公室)

走在村裡,古厝屋簷,掛著燈籠,上面寫著黃家的堂號「紫雲」二字,讓人感到一股溫暖與親切感。

村內的小朋友則很純樸,未經塵染,當我舉相機對他們拍攝時,紛紛害羞走避。若是在台灣, 小朋友大概會俏皮比手勢,裝出可愛表情給你拍照。

回到原鄉,看到屋舍舊陋,又地處漳州偏壤之地,自能體會出二百多年前,祖先為何離鄉背井, 冒著生命渡海來台。也是迫於生計,才無奈不得不忍離家鄉。

時值中午,村長說要安排午餐,下午再帶我們前往附近山腳下的祖墳祭拜。 伯父及父親婉拒族人的招待,決定就此告別。我覺得如此告辭,似乎來去過於匆匆, 不如婉拒用餐,直接前往祭拜祖墳。伯父及父親覺得天氣熱而且路遠,對我示意, 我只好向村長致歉解釋說,我們下午還有行程,所以無法久留。臨行前,伯父及父親將準備好的紅包由我致贈給村長, 以補助故鄉建設。村長一再推辭,堅持不肯收,而我再三說明,這是台灣族人的一點點心意,最後他才勉為其難地收下。

離開原鄉,司機載我們進入漳州市,隨意參觀一、兩個景點。當日傍晚, 返抵廈門。次日上午,在中國大陸行程的最後半天,司機載我們前往廈門海邊參觀一處砲台古蹟。 我已忘記砲台的名稱。從這裡用肉眼就可望見金門前線的外島,可能是大膽或二膽島吧!? 投幣使用高倍率的望遠鏡眺望,可以清楚看見小島上豎立著巨大的標語,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面對廈門島。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金門, 卻是人在廈門。金門,屬於戰地,當時還未開放觀光,男生只有服兵役分發時,抽中所謂的「金馬獎」 ,才有機會至金門、馬祖等外島當兵。當然,這樣的機會,多數役男都視為畏途。倒不是擔心前線戰地 危險,而是不願與女朋友隔著台灣海峽兩地相思。

這趟中國返鄉之旅已接近尾聲,下午就要搭機返回台灣了。這時歸心似箭,鄉愁正濃。 站在廈門海岸的砲台小丘上,望向金門,望向台灣海峽。我離開台灣已整整一個星期了。 很想念人在台灣的女友。自從我們認識交往以來,還不曾彼此分離這麼久。 余光中的《鄉愁》之詩註1此 刻浮上心頭。而現在,我的鄉愁也在心中盪漾著: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台灣在那頭。

旅遊日期:1989.08.16 - 08.23 (寫於2007.11.28)


註1:余光中的詩《鄉愁》,原詩句為: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