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513)古迹欣赏-台湾的近代建筑 |
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西门红楼(1908年)
最近看了不少古迹建筑,写旅记时,也参考了一些相关的古迹资料。学然后知不足,于是便整理一下 阅读的资料,写成这篇文章,既可做为自我复习之用,也顺便提供给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我对古迹建筑的认识相当粗浅,所以勇于野人献曝,甘冒浅陋之讥,区区此心,只因志在推广风气而已。 如有疏漏之处,敬祈读者谅察,并不吝赐正。 所谓“台湾的近代建筑”,是指台湾受到西方近代建筑思潮所影响下的建筑物。“近代”,是相对于“现代” 而言,两者的划分,并无清楚的界线,学者往往根据主题不同,而有不同的时代划分。例如,探讨中国近代史, 学者常以1840年至1911年为中国近代史,1912年以后为中国现代史。1840年是中英鸦片战争,1911年则是大清 帝国的最后一年。 至于讨论建筑,则以1912年为近代、现代的分野则意义不大,我们可以的笼统地说,“近代建筑”,大约 是指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初期的建筑形式与风格。 清朝同治元年(1861年),可视为是台湾近代建筑的开端。这一年,清廷与英法签定《天津条约》, 开放台湾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淡水、安平、打狗(高雄)陆续开港, 台湾与国际接轨。外国领事馆、外商及教会纷纷来台,也带来了第一波的西方近代建筑,领事馆、洋楼及 教堂,成为台湾近代建筑的先声。 教会、洋楼出现于台湾,虽然是西洋建筑,但因本地工匠的参与,以及为了拉近与本地人民的 距离,建筑物或多或少融入本地的文化特色。例如马偕博士在淡水传教时建立的偕医馆、理学 堂大书院(牛津学堂),就出现了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图:台湾总督府(1919年)
1895年,是台湾近代建筑另一波潮流的开始。这一年,日本领有台湾。初期,日本殖民政府忙于平定各地的民间 反抗力量,军费繁多,财务负担沉重,并无暇建设,台湾总督府及其官署多仍沿用清朝时代的官署建筑, 或征用寺庙等公共建筑做为办公、部队驻札或学校校舍使用。 直到台湾岛内反抗势力沉寂,统治稳固,台湾总督府才开始大规模兴建官署、学校、车站等公共建筑。这一时期由 台湾总督府主导的公共工程建设,设计风格不走日本式,而是设计及建造出一栋栋西洋式的建筑物。 为何如此呢?这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积极师法欧美富强之路,派出大批留学生前往欧陆留学,学习西方文明。 同时亦聘请西方学者至日本大学教书,传授西方新学。当时即不少外国学者受聘至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西洋建筑, 因而训练出一批熟悉西洋近代建筑技术的建筑技师。 而台湾为日本新取得的殖民地,公共建筑的建设需求殷切,更吸引不少东京帝大毕业的建筑技师接受 台湾总督府的聘任,来台一展长才。新的殖民地,无传统历史包袱作梗,使他们得以尽情施展所学,引进了当时 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 当时台湾大型的公共建筑都是由官方机构的营缮单位所属的技师负责设计,例如台湾总督府初期设有民政部 土木营缮课,后来又扩大为台湾总督府官房营善课,聘用许多学有专才的建筑技师来台, 例如野村一郎、近藤十郎、森山松之助、井手薰等。台湾不少著名的公共建筑都是出自于他们的设计,如今都已 成为国家历史古迹。
图:台北州厅(今监察院)(1915年)
西方近代的建筑思潮,在1920年以前,流行典雅复古的建筑风格;1920年以后则走向现代主义,前后风格明显 不同。这样的建筑潮流也反映在当时台湾公共建筑的外观。 1920年以前的建筑潮流,主要是模仿十九世纪欧流行的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样式,称为“样式建筑”, 其主要特色是建筑物力求典雅,并追求华丽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原意是“奇异古怪”,是西洋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于 建筑之上,则建筑物力求表现,外观有点离经叛道,所以被称为“巴洛克”,原意本带有贬意。 然而巴洛克风格反对旧有僵化的建筑格式,追求活泼自由,强调装饰繁复,表现世俗趣味,却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反映出文艺复兴后,摆脱宗教清规戒律,追求自由时尚的世俗思想,因而逐渐流行于欧洲。 样式建筑深受这股巴洛克思潮的影响,极为注重建筑物的装饰,因此建物的外观,从屋顶、门窗、墙面、入口, 无不挖空心思,追求华丽变化。素材则取自古希腊、罗马,甚至古埃及等古代建筑的元素,用来表现建筑物的 华丽与变化。 样式建筑的风格富于变化,例如立面石柱,造形多变;窗户造形花俏,搭配各种华丽的花草纹饰、鲍鱼饰、涡卷形托 架等。此外,屋顶的山墙、山头形状或尖或圆,形状不一,檐口的装饰也都极尽花俏之能事。在建材方面,则大量使 用新式的材料,例如水泥、钢筋、人造石、洗石子、面砖等,以表现建筑物的华丽特色。
图:三峡老街
这股由官方带动的样式建筑风潮,亦逐渐影响民间的建筑。大正9年(1920年),台湾总督府实 施“市区改正法”,要求市街店铺须整齐划一,于是商店纷纷整修或改建,街头出现大量仿巴 洛克风的建筑。由于是民间建筑,因此大多兼具巴洛克与本地的建筑特色。 现在的大溪、湖口、三峡, 等地的老街都还可看见这种建筑风格的老房子。 192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这股潮流亦被引进台湾,至1930年代末期,成为 建筑主流,取代了样式建筑。巴洛克的建筑风格,由于过于注重华丽的装饰,发展至极致,便流 于矫揉造作,因此现代主义兴起,以矫正其弊病。 现代主义的建筑,注重实用,减少不必要的装饰,以水平简洁的线条取代繁复的装饰,以呈现出现代感。 稀奇古怪的屋顶被水平简单的屋顶取代,复杂多变的门窗被平实的方形门窗取代,浅色的墙面取代了 多彩多丽的墙面。 当然,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是一夕之间取代了样式主义建筑。移风易俗是一种渐近的过程,在这替换的 过程中,设计者渐渐减少采用繁复的装饰,采用更多现代主义的一些元素,在过渡时期的1920至1930年代, 出现了一种所谓的“折衷建筑”。这种建筑物兼具古典样式建筑与现代主义的建筑元素。 另外,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气氛炽烈,也出现了一种充满东方色彩的“兴亚帝冠式建筑”,屋 顶类似军帽,充满权威的意味(例如高雄火车站就是典型的代表)。此外,为因应战争防空的需求,这时的公共建筑多采用所谓的“国防色”,例如 土黄色的浅色壁砖,以做为保护色,避免建筑物过于目标明显,而遭空袭炸损。 而当时全台各地兴建的日本神社、武德殿,由于带有浓厚的日本文化传统,因此建筑风格都沿袭传统 ,采用日本传统的建筑格式,成为迄今台湾近代建筑群中最具日本味的建筑物。 193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主义建筑已成公共建筑的主流。这个时期兴建的公共建筑,虽然已历经70年的岁月, 很多都仍然做为政府机构的办公室使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不少建筑物,因逐渐老旧或面积不敷使用, 而被拆除改建成 新大楼。直到最近几年,政府较注重历史古迹的保护,各县市政府成立文化局之后,这一时期的公共建筑才 受到重视,有不少已被各县市政府列入县定或市定古迹。 因为公权力的介入及保护,终于使得193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初期的历史建物摆脱了被拆除的命运。
旅记日期:2007.11.18 【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include('../adsense1.php'); ?>
include('../footbar_his.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