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485)

淡兰古道总复习(上)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兰阳平原

●前言

最近探访北宜古道归来,写完旅记之后, 淡兰古道的悠游心情未已,于是便思将近年来散写于各篇旅记之中,与淡兰古道的 相关的内容做一整体回顾。不同时期写的淡兰古道旅记,因资料搜集及认识不同,所写的旅记 内容或有不一致的情况,无法一一修正,在此做一总整理,以温故知新。亦提供给有兴趣的山友或读者们参考。

●何谓淡兰古道?

所谓“淡兰古道”,是指“水厅”到“噶玛厅” 之间往来的道路。淡水厅的成立,可追溯至清朝雍正初年(1723元),当时清廷刚平定朱一贵事件, 深感台湾地区原有“一府三县”的行政区域已不敷统治需求,于是扩编调整为“一府四县二 厅”注1。新成立的淡水厅,厅治设于竹堑 (新竹市),管辖的范围包括从大甲溪以北,至贡寮的远望坑,与蛤仔难(噶玛兰)为界,疆域大约涵盖了 今日北台湾的台北县市、基隆市及桃园县、新竹县市、苗栗县的沿海地区。

淡水厅的成立,代表着当时台湾的发展,已逐渐由南向北推进,由于嘉南平原较早开垦,土地开发接近饱和, 因此新至的垦民逐渐向人烟稀少的北部发展。至乾隆晚期,台北盆地亦已大幅开发,于是汉人的拓垦更深入位于后山 的蛤仔难(噶玛兰)。当时蛤仔难尚属“番地”,并未纳入清朝版图,属于化外之地。嘉庆元年(1796年), 吴沙率领三籍(漳、泉、粤)流民入垦蛤仔难,在头围建立据点,为汉人正式拓垦宜兰的开始。 此后,汉人陆续涌入蛤仔难开垦,淡兰之间的交通路线亦逐渐形成。

汉人陆续涌进蛤仔难开辟荒亩,规模日渐扩大,移民之间以及汉人、原住民的冲突渐多, 于是垦民吁请台湾府将蛤仔难收归版图,设官治理。嘉庆十五年(1810年),清廷奏准于蛤仔难设厅, 并将蛤仔难改名为“噶玛兰”,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嘉庆十七年(1812年),噶玛兰厅正式设立。

图:草岭古道虎字碑

噶玛兰正式设厅,淡兰之间的交通日趋频繁,官府便计划开辟淡兰之间道路,以做为公文往返及警备之用。 噶玛兰当时治安并不安定,有移民间的族群冲突(如漳泉械斗),有海盗的劫掠骚扰,成为噶玛兰治安一大困扰。 因此淡兰之间须保持交通畅顺,万一噶玛兰有事,淡水厅的兵力可迅速前往支援平乱。

根据《噶玛兰厅志》的记载,厅治设立之初,当时评估条三条淡兰路线:

“兰初开时,预筹进山道路,以备策应。其路凡三条:一由淡水三貂过岭抵头围(头城),系正路, 在漳人分得地界之内;一由艋舺之大坪林(新店大坪林)进山行走,经大湖隘抵东势之溪洲,在泉人分得地界之内; 一由竹堑(新竹)之九芎林(芎林)进山,经盐菜瓮(关西),翻玉山脚,由内鹿埔可出东势之叭哩沙喃(三星) ,在粤人分得地界之内。”

这三条民间走出来的淡兰古道,分别通过漳州人、泉州人及广东客籍移民主要的拓垦区域,而以绕经东北角的这条 为正路,也是吴沙入垦噶玛兰所走的路线。吴沙是福建漳州人,当时他率领三籍移民入兰开垦,其中大部份是漳州人。 当年入兰开垦以漳州人为主,因此今日宜兰人的祖籍以福建漳州占大多数。

第二条路线是沿新店溪经过新店的大坪林、屈尺,溯南势溪至乌来福山,再越岭阿玉山, 至今日宜兰员山乡的大湖、溪洲(七贤村),也就是所谓 的“哈盆越岭古道注2。 这条路线经过乌来的泰雅族领域,做为淡兰的官道,有其困难。

第三条路线更奇特,是由新竹经九芎、关西入山,然后越岭至今日宜兰的三星乡。这条路线在后来的淡兰古道文献中 很少再被提及。这条路线的可行性极低,因为这条路线穿越泰雅族人核心的居住地,汉人如何平安走此路往 返竹堑、噶玛兰?这条道路应是泰雅族人联络淡兰之间各部落的一条社路,或许当时新竹山区的客家人 与原住民有贸易往来,曾利用这条道路往返淡兰。这条淡兰之间古道,有人认为就是新竹尖石乡 的“司马库斯古道”注3

这三条淡兰路线,其中两条都经过内山,容易遭到原住民袭击,因此绕经东北角的这条路线遂成为淡兰之间主要 的官道。这条路线位置最北,我将它称为“淡兰古道北线”。

图:三貂岭古道金字碑

●淡兰古道北线

淡兰古道北线,最初的路线是由艋舺出发,经由锡口(松山)、水返脚(汐止)至八堵,折入鸡笼(基隆), 循海过深澳,再南下越岭至瑞芳,然后经由三貂(今双溪)、杠仔寮,至澳底、福隆,然后翻越隆 岭(隆岭古道),进入噶玛兰。吴沙即是走这条路线入兰开垦,可说 是最早形成的淡兰古道。《噶玛兰厅志》叙述这条路线的隆岭段如下:

“隆岭在厅治之北五十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烟雨笼树。所谓隆岭夕烟, 乃八景之一。岭脚有防汛,为从前入兰孔道。”

淡兰官道的修筑,则在设厅之前,就已经展开。主要是为了防范海盗的侵扰。嘉庆十年(1805年), 海盗蔡牵骚扰蛤仔难,知府马夔升为加强海防,而在大三貂港口(澳底)设“汛”,并在十六里外的深山处 的灿光寮设“塘”,以作为外围防线注4。 大三貂港与灿光寮之间,有兵勇往返巡守。

嘉庆十二年(1807年),海盗朱濆船泊苏澳,准备攻击蛤仔难,杨廷理由艋舺率兵取陆路,赴兰驰援。当时, 杨廷理越过三貂岭后,不走旧路,而另辟新路,经由牡丹坑(三貂村),通往灿光寮,接汛塘路,至澳底、 福隆,由隆岭古道进入宜兰平乱。

这条翻越三貂岭的道路,最初为平埔族人白兰氏所开辟,经过杨廷理修建,后来成为淡兰古道的官道, 称为“三貂岭古道”(又称“金字碑古道”)。 嘉庆十三年(1808年),杨廷理为加强防务,于三爪仔(位于瑞芳)设汛,而 与灿光寮塘、大三貂港口汛连接成一道防线,有巡防的汛塘路相通。因此在东北角地区出现了一条不经由 三貂岭,而是改由瑞芳、九份、树梅、灿光寮至澳底、福隆的新路线(灿光寮铺古道)。

图:草岭古道

嘉庆十七年(1812年),噶玛兰正式设厅之后,淡兰公文往返频繁,嘉庆二十年(1815年),台湾知府将北海岸的 四个铺递站注5-淡水铺、 圭柔山铺、金包里铺、鸡笼铺裁撤,移至新兴的艋舺(万华)、锡口(松山)、水返脚(汐止)与暖暖, 各铺都设有铺司一名及铺兵四名,同时新设柑仔濑(瑞芳)、灿光寮、三貂岭等铺。这七个铺递站相连成的路线, 即是视为是淡兰之间的官道。

这条官道的路线从艋舺至瑞芳后,分为两路,一由瑞芳经九份、树梅至灿光寮,为兵勇巡守的汛塘路(同时也是 传递公文的邮铺路),一条则是由瑞芳经猴硐,越过三貂岭至牡丹坑,再转向灿光寮,两条路线在灿光寮会合后, 再续往澳底、福隆,越隆岭古道,进入噶玛兰。

然而这条官道较为迂远,民众都还是习惯走旧路,即越过三貂岭后,不走往灿光寮,而是直行至顶双溪、 杠仔寮、远望坑,至福隆之后,再越过隆岭进入噶玛兰。

这条旧路在噶玛兰厅设立之后,又再做修正,更往南移。古道越过三貂岭之后,至杠仔寮(贡寮)的远望坑后, 不往福隆,而是直接越过草岭,至大里简(大里),抵达头围(头城)。于是草岭古道取代了隆岭古道,成为淡兰之间 的主要道路。道光初年姚莹《台北道里记》所记载的淡兰古道,即是指这条经由草岭的路线。同治六年(1867年), 台湾总兵刘明灯北巡噶玛兰,在三貂岭段留下“金字碑”、在草岭段留下“雄镇蛮烟”、“虎字碑”的历史遗迹, 成为这条淡兰古道上珍贵的历史见证。

这条淡兰官道从台北艋舺出发,绕经东北角的草岭,至噶玛兰,全长约二百余里,路程须三天两夜,颇为迂远, 商旅咸感不便。而随着移民不断向内山拓垦,讲求效率的私人商旅,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考量下,不断从内山寻找 更便捷的淡兰路线,于是淡兰古道的路线不断向南修正,淡兰之间的距离,也从二百余里而缩短为一百余里。
(~待续

旅游日期:2007.08.07 (更新日期:2008.08.08)

 


注1:
“一府三县”为台湾府,下辖:台湾县、诸罗县、凤山县。
“一府四县二厅”为台湾府,下辖:台湾县、诸罗县、凤山县、彰化县、淡水厅、澎湖厅(新设)

注2:现有的资料认为这条路线 是“桶后越岭古道”。但根据山友萧郎兄表示,这条路线比较可 能是哈盆古道,因为现今员山乡大湖地区的东边仍有隘界圳、隘界路,大湖隘应该是员山通往双连埤的门户, 延伸往乌来则是哈盆古道。今据以修改为哈盆古道。

注3:据历史学者法宾兄表示, 嘉庆九年巴宰族岸里社潘贤文率西部平埔族一千余人翻越中央山脉进入罗东地区(后来迁至三星), 可能就是走这条路线。但从关西前往宜兰,似乎不必走司马库斯古道,可从关西马武督至罗浮, 然后沿溪谷(今北横公路)进入宜兰。或许是因为平埔族人能通泰雅族语,所以得以平安通过 泰雅族人的区域,一般汉人恐怕难以走出这条淡兰古道。

注4:“铺”,现代的用语,就是“邮局”的意思。 台湾的邮政始于明郑时期,称为“铺递”。清朝时,在台湾各地设有五十几个铺递,负责递送公文。 。当时铺递多设于开发较早的南部平原。雍正元年(1723年),在竹堑(新竹)设置淡水厅,治理北台湾。其后, 台北盆地逐渐开发,官府陆续设置铺递,大甲溪以上共设十一铺,包括大甲、猫盂、吞霄、后龙、 竹堑、南?、淡水、圭柔山、金包里、鸡笼等铺。

注5:“汛”、“塘”都是清代绿营的编制。 清廷的军营编制依大小分为“营、汛、塘、堆”四级。汛是有将官、士兵的军营单位;塘是无将官, 仅有士兵驻守的军事单位。

[行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