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福州山公园
有人说:“时间会改变一切。”这句话正可用来形容福州山的改变。福州山,
位于台北市辛亥路三段北二高台北联络道出口旁的北侧,早期做为公墓使用,景观紊乱不堪,就像乱葬岗。
我熟悉这里,是因为每年清明必来这里扫墓。我的家族有一座祖坟在福州山。
后来,市政府为美化市容,将福州山的公墓全部迁走,改建为福州山公园。几年前,经过辛亥路,看见福州山
正在整治施工,种植树木草坡,并铺设步道,整座山看起来还是光秃秃的。当时心里想,完工之后,谁会想来
福州山公园散步呢?
我今天从辛亥路三段的登山口,爬往福州山,这条步道正是我昔日走过的扫墓路。感觉真的不一样了。眼前所见的景象
无法与记忆联结。若不是山脚下辛亥路对面的市立第二殡仪馆不时传来肃穆的哀乐声,还有辛亥路一整排
仪葬社的店面招牌,否则很难将福州山与墓地联想在一起。对福州山,不禁发出由衷的赞美。
图: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
整治后的福州山,已挥别昔日的阴霾气氛,而成为一条怡人的登山步道。福州山令人惊喜,是因为台北市都会区
的郊山步道,有两个共同的缺点,而在福州山完全看不到。
台北都会区郊山步道的第一个缺点是:千篇一律地铺设又坚又硬的花岗石步道。施工只考虑石阶能抗滑及耐久,
而完全不考虑登山者爬山脚踏时的舒适度。福州山的登山步道完全没有使用花岗岩为石材,而以枕木及碎石子路为主,
走来极为舒适。
第二个缺点是:郊山被滥垦滥建。因为邻近人口密集的社区,因此容易被居民胡乱开发,
或私自搭亭,或私盖庙宇,或辟为晨操场地,或辟为菜园花圃;总之,民众各凭本事,
各取所需,造成整座山被滥垦或滥建的凌乱不堪。福州山,是公墓地,又是乱葬岗,人人避之惟恐不及,
所以没有这种弊害。一旦墓地全部迁走,整座山便毫无历史包袱,可以完整地规划,而用心经营之后,
便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森林公园。
虽然,老一辈的市民,或许对福州山仍存有既定的墓地刻板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演变,终究会淡忘。看今日的福州山,
我想起新竹市的十八尖山。新竹十八尖山,在清朝时代,还是一处乱葬岗,
至日据时代昭和初期才迁除墓地,辟建为森林公园,当时在十八尖山公路沿途设置了33座观音石雕,以镇邪避凶,
安抚人心。七、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十八尖山已成为新竹市区内最重要的市民森林公园,
墓地的印象或记忆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图:福州山森林公园
福州山也具备同样的条件。新竹十八尖山,是由连绵的起伏不大的小丘陵所组成,福州山也是如此。福州山,海拔仅103公尺,
附近山峦,多为起伏小的低矮丘陵,如六0高地、九三平台,都低矮平缓,适合做为老少咸宜的休闲游憩空间。
然而,福州山森林公园若要发展成如新竹十八尖山的远景,则未来辛亥路上第二殡仪馆以及附近山峦的墓地应该全
部净空,回归山林本色,使福州山至蟾蜍山一带的山峦能连成一气,则七、八十年后,台北市南区拥有一座大型国家级的
郊山森林公园应是可以期待的远景。
我在福州山公园,漫步于草坪及林间步道,沿途有枫香、樱花、杜鹃等花木树林,完善的木亭木椅,舒适的运动设施,
环境如此清幽怡人,今昔对照,感动之余,也有感触。
福州山可说是一座不幸的山。不幸被选为公共墓园,使原有的青山绿树,被铲平殆尽,土地蒙尘,沦为乱葬岗。
在昔日为悲情,而如今却成为了可贵的资产。可见事在人为。能用心,便能化悲为喜。
福州山,挥别过去,挣脱悲情,正准备迎接美丽的远景。值得为她写一篇
旅记并寄予祝福。
旅游日期:2007.03.28 (写于2007.04.02)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路程时间记录】
登山口---20分钟---福州山
【附注】
爬福州山,可考虑由富阳生态自然公园(富阳森林公园)进入,
交通较为便利(搭木栅线捷运),而且可以避开辛亥路三段的殡仪馆相关景观。
[行旅照片]
|
福州山辛亥路三段登山口标志。
|
|
枕木步道爬往六0高地、九三平台、福州山。
|
|
六0高地附近眺望台北101大楼。
|
|
山脚下为六张犁社区。
|
|
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1)
|
|
福州山怡人的登山步道(2)
|
|
登往九三平台,回望辛亥路。
|
|
九三平台,有观景平台、草坪及凉亭。
|
|
九三平台的凉亭。
|
|
九三平台的草坪。
|
|
九三平台支线步道的枫香林。
|
|
碎石子路走往福州山。
|
|
福州山公园,最高处有小平台,无基点。
|
|
福州山平台,正好面对着台北101大楼。
|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