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56)

[苗栗南庄].獅頭山.獅山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獅頭山勸化堂

獅頭山,位於新竹峨眉與苗栗南庄之界, 屬於「參山國家風景區」,是著名的寺廟聖地。

從日據時代初期,佛教僧侶就利用獅頭山現成的天然岩壁洞穴興建寺廟, 最早的獅巖洞(元光寺),建於明治28年(1895年)

後來勸化堂、梵音寺、輔天宮、開善寺陸續興建,寺廟的建築風格,既維持中國寺廟的傳統,也受當時流行的西洋建築風潮影響, 使得獅頭山的寺廟建築呈現中西合壁的多元面貌。

獅頭山的寺廟,遍及前山(獅頭)及後山(獅尾),前後山之間有山路相通,全長約5公里, 即今日所稱的「獅山古道」。獅山古道前山的登山口在「頭南公路」(124縣道頭份至南庄)22K處, 登山口有一典雅的山門,上頭橫鐫「獅頭山」金色大字。這座山門建於昭和15年(1940), 是為了慶祝日本皇族2600週年而興建的。同年,獅頭山的前山開始鋪設石板路,直到翌年才完工。

舊登山口路旁有幾戶人家,都已人去樓空,顯得冷清。現在新闢的公路可直接開車抵達獅頭山勸化堂下方的大停車場。於是就少有遊客會從這裡上山了。

圖:開善寺

勸化堂停車場的規模,讓人感受到獅頭山風景區的魅力。

由停車場旁的登山口踏石階上行,不久就抵達獅頭山最著名的山門-「紫陽門」。

獅頭山每一座寺廟前,都會有一座山門。信眾穿過山門,才抵達廟的前庭。紫陽門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於大正5年(1916年),為穿堂重檐歇山式建築, 木構屋頂與磚造壁牆結合,古樸典雅,門側的壁堵雕飾也古色古香。

穿過紫陽門,來到輔天宮。輔天宮建於大正4年(1915年),為三合院式傳統中國寺廟建築。 獅頭山的寺廟都依山壁岩洞而建,輔天宮是唯一的例外,建於山腰平台上。輔天宮已高齡九十二,與紫陽門一樣, 歷經歲月風霜,目前正在整修中,被鷹架團團圍住。

過輔天宮,拾階而上,抵達勸化堂。勸化堂建於明治33年(1900年),是獅頭山最早期的寺廟之一。 獅頭山的寺廟都依山壁而建,缺乏一般寺廟具有內外殿的縱深,只能向兩側發展,所以都呈現出三合院式的建築格局。

續前行,抵達道德門,門旁有一九丁榕老樹。道德門,有左右叉路,右線是古道正路,爬往獅山大石壁。 左叉路則通往舍利洞、開善寺、凌雲洞及觀日亭,然後繞至獅山大石壁與右線相會。左線繞得較遠, 途中較可觀的是建於昭和2年(1927年)的開善寺,中西合壁式建築,全殿有12根羅馬式的圓柱,而殿內的三聖佛, 是當年總督府特准砍伐千年巨樟雕刻而成,漆以金身,法像莊嚴。

圖:獅山古道,青石鋪成的石板路

從道德門起,進入獅山古道的菁華路段,一階階的石板路,爬往獅山大石壁及獅山古道最高點的望月亭。

雖是一路上坡,但以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歷經一甲子的歲月,古樸有致,而沿途有老樹綠林,景色怡人, 使人渾然忘卻登爬之苦。

約10分鐘,抵達獅山大石壁。剛才繞往觀日亭的左叉路至此會合。獅山大石壁為垂直的巨大岩壁, 石板路貼緊岩壁下方而行。這樣的巨岩石壁景觀,是獅頭山的地質特色。 獅頭山的寺廟就是以這種天然巨岩壁為屏障構築而成。獅山大石壁的位置陡峭而且腹地狹小,所以得以保留原貌,僅岩壁上有佛語刻字而已。

沿著大石壁向上爬,約7、8分鐘,抵達望月亭。望月亭即是日據時代的「高仰亭」。民國50年(1961年)改建, 由黃杰將軍題字,並命名為望月亭。從獅山大石壁爬向望月亭的途中,林間開闊處, 可遠眺中港溪流域及南庄一帶的景色。望月亭,是苗栗與新竹縣的界址,立有一塊界石。

過望月亭,附近有獅巖洞(元光寺),山門前有古樸的石柱及題字,但寺廟主體建築已改建, 已看不出這座獅頭山最古老寺廟的舊風采。

我的獅山古道行程只至望月亭為止,若續前行,至獅尾約2.5公里,約1小時路程,沿途仍有不少寺廟, 例如霞雲洞、金剛寺等,建築都有可觀。但古道已失舊貌。後山的地形平緩,步道已於民國60年(1971年)拓寬為三公尺寬的柏油道路。 前山陡峭,古道都是石階路,難以拓寬,反而因此得以保存古道舊貌。

圖:獅山大石壁

從望月亭出發,爬向獅頭山主峰,入口在望月亭斜對面,有設立指標,距離約700公尺而已。

傳統的泥土小徑,平緩好走,約七、八分鐘便登頂獅頭山。

主峰設置了一座氣象監測站及通訊中繼站,腹地變得狹小, 展望也不如望月亭。但摸到三等三角點基石,才有登頂的感覺。

獅頭山可說是我記憶最久的一座山。這座山存在我腦海已將近40年。我從前不曾來過獅頭山, 對這座山的記憶是來自一張難忘的獅頭山遊覽圖。

當年我大約還是小學二、三年級生,或許年齡還更小也說不定。記得有一位長輩拿了一張從獅頭山帶回來的遊覽圖給我看。 地圖上的獅頭山被畫成一隻像真實獅子的模樣,獅頭,獅眼、獅鼻、獅嘴、獅身、獅腳、獅尾都輪廓清楚, 而步道就繞著整隻獅子走一圈,沿途有許許多多的寺廟。我對這張獅頭山遊覽圖的印象極為深刻,一直沒有忘記。 現在年紀超過50歲的人,或許也曾經見過這張遊覽圖。

這次實地遊獅頭山時,心裡不時浮現這一張遊覽圖的記憶。獅山古道沿途解說牌提供的內容相當豐富, 我寫旅記時,不必蒐尋,即有大堆現成的文字資料可用。而我想嘗試蒐尋的是, 是否在這茫茫網路世界裡,能蒐尋得到我童年見過的那一張獅頭山遊覽圖?蒐尋結果,希望落空。然而卻找到了一絲線索。

民國93年(2004年),新竹市文化局曾舉辦「竹塹古地圖特展暨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 展出了230幾張文化局蒐集來的《竹塹古地圖》,地圖年代從明朝崇禎9年(1636年)至民國92年。有一位參觀者, 在網路上寫下簡短的心得如下:

參觀之後,印象最深的有四張圖:
1878年 清末 《全臺前後山輿圖》(清代治台時期,罕見的經典地圖)
1904年 日治 《台灣堡圖》 (台灣三角測量製圖的開始,距今一百年)
1935年 日治 《震災被害圖》 (新竹州關刀山大地震,死傷高於 921)
1967年 民國 《獅頭山遊覽圖》(竹東永昌畫館製,有一股濃濃古早味)

最後一張地圖《獅頭山遊覽圖》,繪製於民國56年(1967年),年代時間相符, 很可能就是我童年所看過的獅頭山遊覽圖了。沒想到這份地圖還存在於人世間,希望有一天有機會再看見這張地圖。

旅遊日期:2007.03.15


【路程時間記錄】
獅頭山停車場---15分鐘---道德門---10分鐘---獅山大石壁---8分鐘---望月亭---10分鐘---獅頭山主峰---3分鐘---獅巖洞(元光寺)

獅頭山停車場---15分鐘---道德門---15分鐘---觀日亭---10分鐘---獅山大石壁---8分鐘---望月亭---10分鐘---獅頭山主峰---獅巖洞(元光寺)

【交通資訊】
走中山高,頭份交流道下,接124縣道,再接台三線,往三灣,然後再接124縣道,約在23K附近,左轉竹41,遇叉路,再左轉 至獅頭停車場。若直行竹41,則可抵達獅尾的獅山旅遊服務中心。


[行旅照片]

獅頭山舊登山口,位於124縣道22K。
獅頭山停車場,可以望見紫陽門及獅山大樓。
紫陽門,獅頭山寺廟最具代表性的山門。
紫陽門,建於日據時代大正五年(1916年)。
勸化堂。
從開善寺方向眺望勸化堂。
開善寺,中西合壁的建築。寺廟依岩壁而建。
觀日亭。
獅山古道,以青石鋪成的石板路,歲月超過一甲子。
獅山大石壁。
獅山大石壁。岩壁訴說著歲月滄桑。
石板路與獅山大石壁。
古樸的青石石板路。
石板路爬向望月亭。
望月亭,獅山古道最高點,新竹苗栗縣的縣界。
獅巖洞,獅頭山最早建立寺廟的地方。
新竹苗栗縣界石。
輕鬆一躍,從苗栗縣跳到新竹縣。
山林小徑爬向獅頭山主峰。
獅頭山三等三角點,編號二五號基石。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