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白米甕砲台
基隆多雨,也以砲台多而聞名。
基隆擁有的砲台遺跡約有十餘處,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變化,有的仍然保存完整,
有的則只剩殘跡而已。
目前這些砲台被列為國家古蹟的共有五處,都位於基隆港周遭,由西而東分別是大武崙砲台、
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槓子寮砲台。這幾座砲台我都曾經探訪過。其中的白米甕砲台,我曾於十五年前來探訪過。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側的山丘上,扼守基隆港進出門戶。砲台旁側有三根高聳直立的大煙囪,
就是基隆地標之一的協和火力發電廠。
白米甕砲台的範圍不大,但格局特殊,因砲台設置位於狹長的山丘上,所以指揮所、四座砲台及觀測台呈一字橫列排開。指揮所在最左側,
觀測台則位於最右側的小丘高處,中間設置四座砲台,砲台已拆除,只剩空蕩的砲盤區。砲盤區呈半圓形,直徑約15公尺,
從上面俯瞰,宛如四個大圈圈排在山丘。砲台所在的山丘上,綠草如茵,圍欄之外,
大海滄茫。遠眺海天,遼闊浩渺。因為砲台面向西方,所以向來是欣賞夕陽的佳處,自清代以來,即有「米甕晚霞」的美譽,為基隆勝景之一。
圖:白米甕砲台砲盤區
白米甕砲台,俗稱「荷蘭城」,相傳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曾在此地設堡壘。
清朝光緒年間也曾在這附近修築砲台,
今日的規模則是日據時代修建的(註1)。
白米甕砲台源自於荷蘭時代,這個傳說有事實根據。荷蘭人於西元1654繪製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曾標示出基隆港灣附近的一些堡壘及建築名稱。
根據歷史學者翁佳音教授考證這張古地圖(註2),
引述荷蘭文獻《臺灣日記》與《巴達維亞城日記》,得知當時西班牙人在基隆附近興建了四座堡壘,
其中有一座堡壘,名為「Milaen」,位於基隆港入口處。
荷蘭軍官優司特•戴•弘特(Joost de Hont)的《從淡水林子到雞籠的報告》曾提及,
他們的隊伍從萬里鄉的馬鎖越山之後:
「...我們從那裡〔指越過山之後的地點〕走中間之路...共花費半小時之久而抵達西班牙豬仔兵(Specken)所拆毀的Songo角面堡。」
從路線的敘述來判斷,翁佳音教授認為報告中所說的「西班牙豬仔兵所拆毀的Songo角面堡」,
即是指西班牙人建造的「Milaen」圓塔,就是民間傳說為「荷蘭城」的「白米甕砲臺」。而所謂的「荷蘭城」,
其實不是荷蘭人建的,而是西班牙人所建立的。
西班牙人雖然在基隆港興建了四座堡壘,用來防守基隆港,但由於後來日本實施鎖國政策,西班牙喪失與日本的貿易機會,
雞籠做為東亞貿易航線中繼站的重要性降低,西班牙人於是將重心轉至菲律賓群島的經營,於是駐守雞籠的兵力大為減少。
許多堡壘都因兵力不足而裁撤。「Milaen」堡壘也遭到廢棄。
西元1640年,荷蘭人得知雞籠防務鬆弛的情報,於是決定派艦北上,企圖奪取雞籠。1642年,荷蘭艦隊載著一千名士兵攻打雞籠。
由於「Milaen」未設防,荷蘭船艦輕易駛進雞籠水道。荷、西之間並未發生激烈戰爭。
當時西班牙僅剩180名士兵防禦社寮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因兵力單薄,西班牙士兵很快就豎白旗投降了。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從白米甕砲台眺望基隆嶼
基隆自古以來即為要塞之地,由於擁有良好的港灣條件,加上附近的天然資源豐厚,
總是吸引敵寇覬覦此地,而不得不廣設砲台以防禦。
細數歷史,台灣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基隆一樣,曾經歷過如此多次的外敵入侵。例如:
●西元1560年,日本海盜「蝴蝶軍」曾入侵雞籠,作為基地之一。
●西元1609年,德川幕府派有馬晴信征台,在雞籠登陸,但遭原住民扺抗,失敗而返。
●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從雞籠社寮島登陸,佔領台灣北部,統治了16年。
●西元1642年,荷蘭人進攻雞籠,驅逐西班牙人,將北台灣納入版圖。
●西元1662年,荷蘭人被鄭成功擊敗,退出台灣。西元1664年,荷蘭人捲土重來,重新佔領雞籠;
直到1668年,鄭經派軍北征,荷蘭人才打消重佔台灣的念頭,船艦撤出雞籠。
●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清廷與英國爆發鴉片戰爭。次年,英艦「納爾不達」侵犯雞籠港,
遭清軍反擊,擊中英艦船桅,英艦觸礁船碎,船上大部份的英軍都被清軍擄獲。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基隆成了主戰場之一。法軍登陸基隆,曾佔領基隆長達八個月。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日軍接收台灣,避開基隆港的砲台,選擇從三貂角的鹽寮登陸,
迂迴前進,最後在基隆獅球嶺與與清軍激戰。
站在白米甕砲台遺址,遠眺飄渺無際的大海,總能引發無數的歷史感慨。
圖:白米甕砲台附屬遺跡正在進行修護工程
探訪白米甕砲台其實蠻容易的,車子可以直接抵達砲台區。
不過上山的道路,經過太白社區,巷道既陡又窄,幾乎只能單向通行,最好避免假日開車上山,否則可能會面臨進退維谷的處境。
我記得以前砲台區附近很難停車。現在明顯改善許多,基隆市政府經過整地,闢建了停車場,約可停二、三十輛汽車。
幾年前,市政府在闢建停車場時,發現了日據時代興建的白米甕砲台營舍遺跡,經過文化局會同專家勘察過後,認為有保存價值,於是將這些營舍列為歷史建築,加以保護。
這營舍的產權屬於國防部所有,後來國防部卻委託國有財產局則將這塊土地標售出去,得標的買主不甘損失,不顧文化局勸阻,
雇用怪手拆毀營舍。所幸當地里民搶救,沒有全毀,如今倖存的營舍已被鐵絲網保護住,正在進行搶修工程。
今天帶著老婆和兒子小東來遊白米甕砲台。小東對砲台興趣缺缺,卻獨厚於停車場旁的兒童遊戲場,高興地坐著小飛機玩耍。
小東年紀未滿一歲,還不懂事,既沒有歷史情懷,也不知古蹟的價值。小東對砲台興趣缺缺,情有可原,豈能責怪呢?
旅記日期:2006.09.22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交通資訊]
1. 搭301號公車至太白莊站下車,步行約30分鐘可抵達。
2. 自行開車前往,可走北二高至終點的基隆港西側,然後再仙洞附近迴轉,沿光華街,再左轉37巷上山。
路口有白米甕砲台指標。
註1:白米甕砲台為國家三級古蹟,古蹟解說牌內容如下:
類別:關塞
位置:基隆市中山區大白里光華路三十七號巷底
創建年代:清光緒年間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住基隆港門,形勢非常險要,可能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及荷蘭佔據時期即曾置砲台,
故白米甕砲台又有「荷蘭城砲台」之稱。白米甕砲台的創建年代在光緒年間,中法戰爭時,法軍曾登陸佔領它。今日所見之形貌,則為日據時期由日軍就其址改建而成。
砲台呈長形平面,一字排開面對外海,大致可區分為砲盤區,指揮所及觀測台三個部份。砲盤區共備有四尊砲,
每個砲座直徑約十五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其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指揮所及觀測台則分置於左右兩側的山丘上,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
白米甕砲台經過日據時期的改建,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
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實屬難能可貴。現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註2:參考翁佳音著,《大台北古地圖考釋》,第五章第50號及第六章第59號的解釋:
網址: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oldmap/doc/Taipei/Taipei06.htm
[行旅照片]
白米甕砲台,扼守基隆港西側(1)
白米甕砲台,扼守基隆港西側(2)
砲盤區(1)
砲盤區(2)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砲盤區放彈藥處。
指揮所陣地。
白米甕砲台緊臨協和火力發電廠。
協和火力發電廠。
石階通往小丘上的觀測台。
觀測所陣台。
遠眺基隆嶼。
基隆港。
白米甕砲台附屬遺跡-日據時代的營舍。
營舍搶救工程進行中。
白米甕砲台停車場旁的兒童遊戲場。
小東:不愛古蹟,愛飛機。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