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80)

宜蘭南澳.朝陽國家步道.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蘇花公路眺望烏石鼻岬角

大約兩年前,得知宜蘭南澳的「朝陽國家步道」時,就很嚮往這個景點。 南澳,位於宜蘭的南境,位置偏遠。我以往至宜蘭旅遊,最遠只至蘇澳而已。

南澳還在蘇澳以南約二、三十公里。從台北開車到南澳,起碼得三、四個鐘頭。 我只好耐心等待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後, 才踏上這期待已久的南澳之行。

今天清晨六點從台北出發,走新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台北至礁溪五十分鐘,礁溪至蘇澳三十分鐘,一路順暢。 從蘇澳起,進入蘇花公路(台九線),公路盤升於崇山峻嶺,約至116公里附近時,望見了東澳、南澳之間的烏石鼻岬角。 美麗的岬角突向大海,有晴朗的天空與蔚藍的海岸互相映襯。美景當前,心情也跟著奔放起來。

過東澳,公路繞過烏石鼻岬角,便抵達南澳。在「新澳橋」前,看見「朝陽國家步道」 的標誌,於是跟著指標左轉娜娘路。入口牌樓寫著「朝陽山海生態村」。由此進入,約一公里多, 娜娘路與朝陽路交會,左轉可通往「朝陽漁港」,右轉則通往南澳火車站。我先取右行, 去探訪附近的「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紀念碑座落「震安宮」廟旁的小石亭裡, 是為了紀念同治十三年(1874年),羅大春率兵開鑿「北路」的事蹟。

圖: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北路的開闢,起因於「牡丹社事件」。同治十年(1871年),有66名琉球漁民遇颱風飄流至台灣南端, 登陸上岸後,有54名遭到台灣原住民殺害。

日本向清廷提出抗議,清廷卻以「台灣生番為化外之民」答覆, 不願負責,於是給予日本出兵台灣的藉口。同治十三年,日本派出遠征軍,由屏東車城登陸,攻打牡丹社,史稱「牡丹社事件」。

日本侵入台灣,才引起清廷的重視,急忙派遣欽差大臣沈葆楨赴台加強防務。 沈葆楨派遣官兵分別修築北中南路,以打通台灣東西之間的聯絡道路,以加強東台灣的防務註1

其中,「北路」由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領十三營官兵,開闢蘇澳至花蓮奇萊之間的道路。 這條北路,後來被稱為「蘇花古道」,即是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

北路完工後,羅大春囑咐僚屬勒石立碑,以為紀念。歷經一百三十幾年,這塊石碑仍然保存良好, 民眾在碑石前放置香爐,加以祀奉。碑文經過漆金,字句清晰可讀註21。 由碑文得知,南澳舊名「大南澳」。

參觀完開路紀念碑,沿著朝陽路前往漁港,過「朝陽橋」, 有右叉路可通往「朝陽國家步道」的第一登山口,附近有昔日清軍的營盤遺址。我仍取朝陽路直行,進入朝陽社區, 先參觀漁村的天后宮,然後走至路底的朝陽漁港。 「朝陽」,是當地的里名,舊名「娜娘仔」(蘭娘仔),是日語「浪速」的音譯。日據時期,日本軍艦「浪速號」曾停泊南澳外海, 日本人便以「浪速」為地名,漢人將其音譯為「娜娘仔」。台灣光復後,才將地名改為「朝陽」。

朝陽漁港只是個小漁港而已。港口正對著烏石鼻岬角,港口右側海岸邊有一處古銅礦遺址, 但海岸築起高高的海堤以保護漁港,無法走向東側海岸,只能站在海堤上遠遠眺望那若隱若現的古銅礦坑口。

圖:朝陽國家步道

漁港繞一圈後,來到漁港附近土地公廟旁的「朝陽國家步道」的登山口。這裡有詳細的步道導覽圖。

朝陽國家步道主線全長2.2公里,路程約60至90分鐘可走完。中途另有一條支線下山。 因此朝陽國家步道共有三個登山口。漁港附近的這個登山口是正式的入口,入口處有一座國家步道的景觀標誌。

從登山口出發,一開始是枕木鋪成的步道,踏踩舒適。不久,枕木變為棧道木梯,曲折向上,約十分鐘,抵達第一座觀景台。 在這裡可俯瞰朝陽漁港及烏石鼻岬角。再往上走,一小段棧道陡上後,坡度變緩,又變為枕木步道, 接著便來到第二處觀景台,乃是明媚的港灣岬角風光。

之後,變為泥土路,間雜著木板工法的土階。路愈平緩, 林間清風徐吹,捎來涼意,擺脫了方才上坡路的悶熱。走於樹林間,不時可穿過林間縫隙,瞥見那碧波無際的太平洋。 這正是朝陽國家步道迷人之處,步道位於山海之交,烏石鼻岬角構成的海灣弧線,交織出明媚的山海美景。

又約十分鐘,抵達十字叉路口。右岔路為步道的支線,通往第二登山口,左岔路則通往龜山最高點的觀景台。取左行, 約兩分鐘,抵達觀景台。這裡地勢高,位置又突出,因此視野最佳,南北向都有展望,向北可以望見烏石鼻岬角, 向南則可俯瞰南澳溪出海口的海灣。附近的海灘被命名為「神祕海灘」,而內灘、外灘之間的長條帶狀湖則被稱為「定情湖」, 海岸處的小丘則稱「定情山」。一百多年前的清軍曾在觀景台這附近設置砲台, 因此龜山又稱「砲台山」。如今已不見任何砲台遺跡。

圖:龜山頂觀景台眺望烏石鼻岬角

從觀景台回到主步道, 繼續前行,約五分鐘,便來到龜山的三角點基石處。

龜山,海拔約181公尺。附近地勢平坦寬闊,搭建了一草亭,供遊客休憩, 也設置圓木樁做為木椅,可做為野外教學的森林教室。

續前行,開始下坡路,愈走愈輕鬆,沿途有不少大頭茶樹。不久,經過一小片桂竹林,山路蜿蜒下坡,都是質樸的泥土路。 後來,又出現枕木步道,再經過一座觀景台之後,便抵達了第一登山口。 路程約一個小時而已,包括休息及賞景,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應該很充裕。

第一登山口附近有幾間民宅。我向一位老伯打聽清軍的軍營遺址,老伯卻說沒聽過。我猜測營盤可能位於民宅旁鐵絲網圍住的農圃後方, 但無入口可進入。我記得看過公共電視台的《台灣古道誌》節目,介紹「蘇花古道」的那一集,有提及大南澳的清軍遺址。 我印象中好像有一位農民曾帶著古道學者李瑞宗先生在農圃裡找到一些駁坎遺跡,經判斷為清軍營盤的遺址。

接著,我沿著山邊的小車道步行返回朝陽漁港。沿途稻田綠野,景色美,但頂著太陽走, 也很悶熱。約二十分鐘,回到朝陽漁港。天氣熱,暫時打消了前往神祕海灘的想法,先開車前往南澳車站, 在7-11超商買杯冰淇淋,坐在門口吃冰解暑。

圖:南澳溪出海口-神祕海灘、定情湖

下午天氣轉陰時,我才前往神祕海灘。海邊風浪不小,無法涉水由內灘至外灘,所以僅在沙灘漫步而已。

附近另有一座湧泉湖。我來到湧泉湖時,一對父子剛游完泳,正準備離去。

這位男子對我說,這湖水是封閉湖,由湧泉所形成的,屬於冷泉。湖面有小水泡激起小漣漪, 他指著對我說,那就是湧泉。我伸手試了一下, 湖水果然沁涼,如冰冷的山泉。不久,又來了幾位原住民小朋友。小朋友個個神勇,脫了衣服,也不做熱身操, 就縱身跳入冰冷的湖中,笑鬧戲水。

離開湧泉湖,佇足欣賞附近鄉野景色,綠油油的一大片稻田,透出黃澄澄的穗影。稻穗漸成熟, 大地一片綠,南澳平原呈現著安靜詳和的氣氛。

南澳,這個由南澳溪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 面對浩瀚無際的太平洋,三面被崇山峻嶺所包圍,遺世獨立,住民以泰雅族為主。這麼一處與世無爭的小地方, 卻曾躍上台灣近代史的舞台上,曾有過紛擾與衝突。

同治七年(1868年)時,英國人荷恩(James Horn)在德國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資助下, 帶領數名外國人及三十幾名噶瑪蘭人在南澳河口登陸,在此地建立堡壘,展開屯墾。然後逐步擴大基地,伐山煮腦, 添僱兵勇,以殖民統治者自居。清廷得知此事,勸阻無效後,透過外交交涉,向英、德提出抗議。 英國領事雖然同意將荷恩撤出南澳,卻遲未行動,同時也聲稱大南澳為生番居住地,不屬於中國領土。

同治八年(1869年),英國更派出軍艦至蘇澳,在大南澳停留三日,實際支持荷恩的屯墾行動。就在清廷與英、 德持續交涉之際,同年十月卻傳來荷恩遭遇船難溺斃的消息,荷恩的屯墾行動後繼無人,「大南澳侵墾事件」才告落幕。

荷恩拓墾南澳期間,獲得泰雅族人的信任,還娶了一名泰雅族頭目的女兒為妻;短短的時間內, 成功地在南澳建立起殖民勢力,最後以悲劇收場,是一段充滿傳奇的歷史。據說今天的南澳地區,還有荷恩的後裔在此生活著。

旅遊日期:2006.06.21


【延伸閱讀】
.第1519篇 - 2020.04.03 旅行影片:宜蘭南澳.朝陽國家步道

[路程時間記錄]
第三登山口(朝陽漁港)…40分鐘…龜山三角點…30分鐘…第一登山口 (步道全長2.2公里)。南澳車站至朝陽漁港約2.5公里。

註1: 沈葆楨來台,帶法籍軍事顧問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同行,因偵知日本人幾度到東部番地偵察,且將分兵東部, 在日意格建議下,緊急調派部隊開闢三路通達東部以加強防務。三路皆開工於同治十三年八月, 當時日軍已登陸車城,北、南二路於同年底完工,當時清日已經議和、日軍退兵。 日軍撤退後,沈葆禎始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1875/1/12)奏請「開山」(全面開放山地,准許漢人入墾), 光緒元年正月十日(1875/02/15)奉准開禁。
...Tony補註於2017.10.13(感謝呂學麟先生指正旅記原文疏誤之處)

註2:碑文如下(原文無標點符號):
大清同治十三年六月丙戌,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欽奉諭旨,巡防臺朔,開禁撫番, 秋七月癸丑,師次蘇澳,八月辛未,達大南澳。初,臺澎道江右夏獻綸以千人伐木通道, 自蘇澳及東澳,七月戊午,還郡東澳。以往萬山茸然,恒古未薙,兇番伏戎,大為民害, 大春徵募濟師,斧之、斤之、階之、級之、碉之、堡之,又從而以番說番,招撫之。 於戲!軍士縋幽鑿險,宿瘴食雱,疫癘不侵,道路以闢。朝廷威福也,將校用命也, 不可不紀,囑幕次三衢范應祥撰文,三山應道木書丹,龍眠方宗亮、齊安高士俊選石 勒諸大南澳道左。黔中馮安國監造。


[照片]

蘇花公路眺望烏石鼻岬角(約在116公里附近)。
蘇花公路眺望烏石鼻岬角及東澳海灣。
娜娘路。路口有「朝陽山海生態村」的牌樓。
石亭內供奉「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朝陽路,通往朝陽漁港。遠處為「龜山」。
天后宮。
南澳朝陽漁港。
朝陽漁港右側海岸的古銅礦遺址(若隱若現)。
朝陽國家步道入口(第三登山口)。
枕木步道。
棧道木梯。
從觀景台俯瞰朝陽漁港及烏石鼻岬角。
棧道。
森林泥土路及解說牌。
最高觀景台。眺望烏石鼻岬角(北向)。
俯瞰南澳溪出海口的神祕海灘及定情湖(南向)。
龜山三角點附近的森林教室。
森林浴步道(大頭茶林)。
步道旁的里程標示。
從第一登山口下山(路程約60-70分鐘)。
從小車道沿著龜山山麓繞回朝陽漁港(約20分鐘)。
南澳火車站。
神祕海灘。
定情湖。
湧泉湖。
湧泉湖附近的大片稻田。
烏石鼻岬角。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