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29)

龍潭大池.鄧雨賢紀念銅像.台灣創作歌謠的回想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龍潭大池

我曾幾次經過龍潭,知道龍潭市區有一座大湖,湖中小島有一間大廟,周遭環境很人工化,沒有吸引力,我每次都只是路過而已。

後來才得知龍潭的地名,與這座大埤有關,這才引起了我的興趣。

這座大埤塘早期的面積高達十八甲,水面生長野菱,當地人稱之為「菱潭陂」。每逢乾旱時, 這座陂塘的水卻不曾乾涸過,供給當地灌溉之需,於是農民相傳潭中有龍,具有靈氣,遂稱之為「靈潭」或「龍潭」,成為龍潭鄉地名的由來。如今這座大埤被稱為「龍潭大池」。

我今天前往龍潭三坑子附近探訪古道, 回程進入龍潭市區,順道來參觀龍潭大池。印象中的龍潭大池只是一座大湖而已,這次來,發現大池之上蓋了親水吊橋,岸邊則經過美化, 類似宜蘭冬山河水岸的景觀設計,環境變得美輪美奐。岸邊豎立一塊「龍潭大池整體景觀美化工程沿革序」大理石碑,詳述歷經三期四年美化工程的建設成果。 龍潭大池位於市區,交通便利,自然成為當地居民休閒的好去處,現場有不少遊客。

雖然龍潭大池的景色還不錯,但給我的感覺倒沒有太多的驚喜。龍潭大池公園大致可比擬於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 大則大矣,美則美矣,但終究是屬於市區內的公園,缺少自然原味,還不如走在一條原始的森林小徑。

我在吊橋附近的觀景台看見了鄧雨賢的紀念銅像,才覺得這趟龍潭大池之旅還有值得一寫的東西。 鄧雨賢是誰?年輕的一輩或許不熟悉,但若說起《雨夜花》、《望春風》這些歌曲, 則幾乎無人不曉。你若問我,這輩子最早學會的一首歌是哪一首?我當時年紀小,記憶模糊。但如果要我做答, 我的答案不是《哥哥爸爸真偉大》,也不是《妹妹揹著洋娃娃》,而是《雨夜花》。我從小就會唱這首歌。

圖:鄧雨賢紀念銅像

鄧雨賢紀念銅像,簡單的碑文,是這麼寫著:

龍潭的傳奇人物-鄧雨賢

鄧雨賢先生,日據時代明治39年(1906)年生於桃園龍潭的書香世家。台北師範學校畢業,曾任教職於芎林國小。 一九三二年創作第一首台語歌曲《桃花泣血記》,以後陸續創作多首世人熟稔歌曲《望春風》、《雨夜花》等, 曲曲動人心弦,半世紀以來傳唱不衰,深植人心,台灣人民已把它當做台灣民謠。

他的作品旋律優美動聽,且有誠摯的「台灣民謠風」,旋律曲風深切地反映出對時代、民族的關懷, 可惜英年早逝,一九四四年因病逝於竹東時,年僅三十九歲。他的一生印證了「人生短暫,藝術永恆」這句名言, 他不僅是龍潭人的驕傲,也可尊稱為臺灣歌謠界之父。

碑文末並附錄鄧雨賢所創作的四十二首曲目(註1)。曲目中並無《桃花泣血記》這一首。 我印象中,《桃花泣血記》並不是鄧雨賢所作,碑文表達的意思或許有誤。

我一向對台語老歌有興趣,也曾讀過相關的資料。我的書架上還有一本莊永明、 孫德銘合編的《台灣歌謠鄉土情》一書,內容介紹台灣創作歌謠的歷史,以及當時一些重要的作曲、 作詞家。鄧雨賢可說是台灣最早的流行歌謠創作者,也是當時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台灣創作歌謠萌芽於日據時代昭和七年(1932年),前後約七、八年間,成績輝煌。今日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台灣歌謠,大多數是在這個時期創作出來的。

圖:龍潭大池一景

昭和七年之前,台灣的歌謠多屬於民歌性質,不知作者姓名,亦不知起源於何時。

例如宜蘭民謠《丟丟銅仔》、客家山歌、嘉南民謠《一隻鳥仔哮救救》、《牛犁歌》, 恆春民謠《草螟弄雞公》、《思想起》等,都是自然產生的民謠,來源無從可考,當時並沒有所謂的創作歌謠。

二十世紀初,由於留聲機、電影的發明,逐漸產生了對音樂的商業化需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促成了 創作台語歌謠的發展。第一首正式創作的台語歌謠是《桃花泣血記》,誕生於昭和七年(1932年) 。

當時上海聯華影 業出品的《桃花泣血記》電影來台放映,台灣的電影業者為招徠觀眾,於是聘請兩位「辯士」 (註2)-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創作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桃花泣血記》, 在大街小巷播放,以宣傳電影。歌詞最後一句:「結果發生啥代誌(什麼事情)?請看《桃花泣血記》。」 廣告意味濃厚。

這首歌曲卻意外走紅,紅遍大街小巷,因而帶動風潮。後來每部電影上映時,都會仿照製作電影宣傳歌曲。 由於《桃花泣血記》歌曲的風行,當時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註3)負責人柏野正次郎將《桃花泣血記》灌製唱片發行, 結果大發利市,因此決定繼續發行台語流行歌曲。他當時找陳君玉主持文藝部,先後聘請作詞家李臨秋、周添旺、作曲家鄧雨賢、王雲峰等人。

昭和八年(1933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推出《望春風》(李臨秋作詞)、《月夜愁》(周添旺作詞),這兩首歌曲都由鄧雨賢所作曲。次年, 鄧雨賢又創作《雨夜花》(周添旺作詞)、《春宵吟》(李臨秋作詞),而成為受矚目的作曲家。

圖:龍潭大池觀光吊橋

當時唱片市場十分蓬勃,許多唱片公司加入競爭,台灣歌謠的創作呈現繁榮的景象。

許多經典的台語歌謠都是在這段時期創作出來的, 例如:《河邊春夢》(1935年) 、《白牡丹》、《三線路》、《青春嶺》、《悲戀的酒杯》(1936年)、《農村曲》、《四季紅》(1937年)等。

民國26年(1937年),中日爆發戰爭,日本加緊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報紙的漢文欄; 昭和15年(1940年),皇民化運動的最高峰,台灣總督府強迫台灣人改為日本姓、禁唱台語歌曲、不准使用漢文,蓬勃的台語歌謠的創作被迫劃下休止符。

當時鄧雨賢的名作《雨夜花》被改編成《榮譽的軍夫》進行曲, 《月夜愁》被改編為《軍夫之妻》,《望春風》被改編為《大地在召喚》,成為鼓勵台灣青年上戰場的「時局歌曲」。

直到戰爭結束後,台語歌謠創作才又再萌燃,這時的作品多能反映時代的心聲,如《望你早歸》(1946年), 成為期盼流落海外的台灣籍日本兵早日返鄉的訴曲;《補破網》(1947年),隱喻「補破夢」(同音),則代表戰後台灣人徬徨的心情。 其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港都夜雨》等作品,都成為膾炙人口的台語歌謠。

戰後台語歌謠的創作只是曇花一現而已。這個時期,唱片公司因成本的考量,大量引進日本現成的曲調,填詞翻唱, 如《黃昏的故鄉》、《孤女的願望》、《可憐戀花再會吧!》等,都是充滿東洋味的台語歌。大量的東洋翻唱歌曲, 造成本土台語創作歌謠的萎縮,老作曲家紛紛擱筆,退出市場。

此時,另一個因素則是來自政治上的打壓。政府推行國語,打擊方言,嚴格限制傳播媒體播放台語歌曲,於是國語歌曲漸成為市場主流。

一直到1980年代之後,台語流行歌謠又重燃生機,當時流行的歌曲,如《心事誰人知》、《舞女》、《愛拼才會贏》等,都紅遍大街小巷, 但作品的品質終難與1930年代的作品相比。1930年代可說是台語歌謠創作的黃金時期。

圖:龍潭大池觀景台

鄧雨賢從事於台語歌謠的創作,僅僅數年而已,他本人也英年早逝。

然而他當時所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如今已成為台語歌謠的經典之作。什麼樣的歌曲可稱之為「經典」?每個人的愛好及定義或許不同, 但應該會同意,「時間」是檢視作品經典與否的重要標準。

一首歌曲被創作出來,或流行一季,或流行一年,從紅遍到聽膩,從傳唱到漸少人唱,到被人遺忘,是很普遍的現象。 一首歌曲能歷經一甲子以上,還有人在唱,還為人所熟知,而且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就可算是經典之作了。

鄧雨賢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有所謂的「四、月、望、雨」,指的是《季紅》、《夜愁》、 《春風》、《夜花》等四首歌曲。鄧雨賢雖然只活了三十九歲,但有歌曲傳世,可說是雖死猶生。

我站在鄧雨賢紀念銅像前的觀景台上眺望龍潭大池。觀景台的棚架之上,鄉公所雕塑了一條巨龍,龍與潭相互輝映, 象徵著「龍潭」精神。龍潭若是地靈,我不認為是因為此地曾經出現龍跡,而是因為有了鄧雨賢。

旅遊日期:2005.12.23 (寫於2005.12.28) 


註1:鄧雨賢的四十二首作品如下:
《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滿面春風》、《芎林小調》、 《春宵吟》、《聞花嘆》、《想要彈同調》、《梅前小曲》、《十八姑娘一朵花》、 《文明女》、《對花》、《老青春》、《一個紅蛋》、《昏心鳥》、《閨女怨》、 《嘆世經》、《空抱琵琶》、《秋夜吟》、《寄給哥哥一封信》、《風中煙》、 《密林的黃昏不願煞》、《工場進行曲》、《請你想看覓孤雁悲月》、《小雨夜戀》、 《碎心花》、《純情夜曲》、《菅芒花》、《媽媽我也真勇健》、《黃昏戀》、《再生緣》、 《自君別後》、《山歇小調》、《南國花譜》、《情炎的愛》、《不滅的情》、 《鼓浪嶼之月送君曲》、《姊妹心》、《月光海邊》、《瓶中花》、《橋上美人》。

註2:「辯士」就是電影解說員。當時的電影還是默片, 因此電影開演前,先由「辯士」解說一遍劇情,讓觀眾明白電影情節,然後再開始放映電影。

註3:註3:當時的名稱為「台灣古倫美亞唱片販賣株式會社」, 即是後來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照片]

龍潭大池。

龍潭大池觀景台(1)
龍潭大池觀景台(2)
鄧雨賢紀念銅像。
紀念銅像附近的觀景台。
龍潭大池湖岸公園。
龍潭大池觀光吊橋。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