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99)

「地圖臺灣特展」參觀筆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國立台灣博物館

今天前往台北市區探訪幾處古蹟,順道去國立台灣博物館參觀「地圖台灣特展」(註1)。 這項特展展出十六至二十世紀初有關台灣的古地圖,是國內難得一見的地圖展。

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地圖記錄地理,可與歷史相互佐證。雖然地圖是靜態的,像是對某一歷史空間的瞬間攝影,然而一張地圖,總給人無窮的想像空間。 在展覽會場中,一張張台灣古地圖,令人徘迴流連,不忍離去。

令人高興的是,台灣博物館並不禁止攝影(但不得使用閃光燈及腳架),這對我來說,方便許多,可以用數位相機做為記錄工具,節省抄筆記的時間。

台灣最早的地圖大約出現於十六世紀,正是所謂的「大航海時代」。從西洋東來的葡萄牙人首先「發現」了台灣,稱之為「福爾摩沙」(Ilha Formosa),意即「美麗之島」。其實中國人更早發現了台灣。史書記載,三國時代孫權(東吳)黃龍二年(西元230年)派兵萬人,渡海尋求夷州,並擄掠數千人而還, 是中國經營台灣的開始,但夷州是否就是台灣,並無直接的證據,只能算是史家的推測而已。

元朝順帝至元元年(1335年),於澎湖設巡檢司,徵收鹽稅,是中國最早在澎湖設置政府機構的記錄。明朝繼承之, 自此之後,澎湖成為中國的固有領土。1622年,荷蘭人侵入澎湖,曾引起明、荷軍事對峙,最後明、荷各自讓步,荷蘭人承諾退出澎湖,明朝則默許荷蘭人取得台灣。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灣。

圖:中國戎克船-從宋、元至明、清,中國以這種木質船進行海外貿易,西方人稱之為「戎克船」

從孫權派兵征討夷洲,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至明末的一千多年間,「台灣」不斷地出現於中國的史書,但名稱不一,頗難認定其真偽。

這也顯示一千多年來中國人對於台灣的地理位置的認識其實是相當模糊的。

最早清楚認識台灣島的中國人,可能是明朝中葉起橫行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民間海上武裝力量-海盜。其中後來較著名的顏思齊及鄭芝龍都曾以台灣為根據地。

台灣的位置就這麼曖昧不明,若隱若現,直到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的艦隊東來,在十七世紀初的大航海時代裡,台灣終於以「福爾摩沙」之名,躍上了國際舞台。

這篇旅記是這次參觀「地圖臺灣特展」的筆記。圖文皆取材自這項特展,僅經過微幅編輯及補充而已,做為自己溫習之用,也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

旅遊日期:2005.09.20  


註1「地圖台灣特展」展覽期間2005/05/18∼2005/09/30,週二至週日,上午十點至下午五點。


「地圖臺灣特展」

◎古今華夷區總要圖 約北宋天符年間(1096-1100)
北宋的古地圖,無法確定台灣的名稱及位罝,當時漳、泉的外海有三佛齊、蝦夷、昌國、流求等島嶼。
◎世界地圖 (1554年)
葡萄牙人手繪的航海圖,是目前所知最早繪出台灣的一張地圖。葡萄牙人是最早「發現」台灣的西方人,並將這座島嶼命名為「福爾摩沙」。
◎東南海夷圖(明嘉靖34年,1555年)
明嘉靖34年,正是海盜肆虐中國東南沿海的年代。這張地圖中,福建興化外海出現的島嶼名稱有:彭湖、 小琉求、大琉求、日木、馬四矢、倭奴、毛人等。
◎坤輿萬國全圖 (明神宗萬曆30年,1602年) (局部圖)
利瑪竇所編繪的著名世界地圖。圖中並未明確標示出台灣的位置。在小琉球與大琉球下方有一無名島可能就是台灣。 利瑪竇(Matteo RICCI)明神宗萬曆11年(1583年)來華,明神宗萬曆38年(1610年)卒於北京。 他是第一個將當時西方先進的知識,例如天文學、地理學、曆法、數學、醫學等知識引進中國的歐洲人。
〔補註〕據讀者告知,地圖標示「大琉球」的島嶼就是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
◎日本江戶初期東洋諸國圖 (約1600年以後)
台灣在地圖中被命名為「高砂 」,由上中下三島構成。上有經緯線、比例尺、八分儀等西方當時地圖測繪之符號, 推測為受十六世紀葡萄牙製圖學影響之海圖。西元1609年,德川幕府命九州島原藩主有馬晴信征台,但遭到台灣原住民抵抗, 失敗而返。這是日本初次經略台灣的開始。其後,日本採鎖國政策,暫時退出了東亞的角逐。
◎福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 (明熹宗天啟6年,1626年)
1626年,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並於社寮島(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本地圖主要描繪17世紀西班牙佔有基隆的港灣地形,如港灣深淺,泊靠港灣, 防禦工事,住民聚落格局等,可以看出當時船隻多於社寮島進行補給。(地圖為日據時代重繪)
◎皇明大一統總圖(明思宗崇禎9年,1636年)
地圖中台灣一帶被畫成北為雞籠澹水,中為北港, 下連澎湖的上下相接三島。顯示明代官方對台灣地理認知的模糊。 此時的台灣南部已經被荷蘭人統治了12年,但當時北台灣的基隆及淡水為西班牙人所控制。這張地圖倒是反映了當時台灣「南北分治」的政治情勢。
◎福爾摩沙、澳門與廣東圖(明思宗崇禎9年,1636年)
圖中台灣南部繪出一個大海灣,說出了大灣(Tayouan)地名的由來,是當地漢人因此地海灣的廣闊, 故稱之為「大灣」(閩南話),後來演變為全島的稱呼(台灣)。
◎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清順治11年,1654年)
1642年荷蘭人擊敗佔領雞籠的西斑牙人,勢力正式進入北台灣; 1654年荷蘭人繪製出台北盆地的地圖,顯示荷蘭人對台北盆地已有相當的了解。 這張地圖重點在描繪港灣、河流交通要道,以及沿岸村社。 地圖中有1至61號的阿拉伯數字,左上角為各數字的說明文字。 這張地圖也反映出,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北台灣,除了原住民以外,中國人與其它外來民族早已在此地活動的事實。
以下兩圖為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教授所考證出的第1-61號地名的位置。有興趣進一步了解1-61號地名的讀者可參考:
翁佳音著,《大台北古地圖


◎康熙台灣輿圖(摹本) (清康熙43年,1704年) (局部圖)
「康熙臺灣輿圖」,為清佔領台灣後的第一張地圖,也是現存最早的一幅臺灣古地圖。 原作因年代久遠,畫心絹質疏鬆脫落,畫跡模糊,已送至日本修復中。本地圖為摹本。地圖的繪製採中國國畫的風格,既是一幅地圖,也是一幅山水畫。

◎南瞻部洲萬國掌果之圖 (清康熙49年,1710年) (局部圖)
日本的佛教觀世界地圖,參照明代《三才圖會》、《圖書編》、《明一統志》等書的地圖而繪成, 台灣出在圖的右下方,寫著大冤、台灣、東寧等不同名稱。
◎中華沿海地區海圖 - 廣東,福建與福爾摩沙島 (清雍正6年,1728年)
本圖反映出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的台灣,除了西岸, 也標示出東部山區一帶的原住民村落。這顯示荷蘭人曾數次至花蓮地區探勘, 可藉此地圖來探討當時荷蘭人所走的路線。 註:地圖年代標示為1728年,令人困惑。荷蘭人在1662年就已被鄭成功驅逐出台灣了。或許是1628年的筆誤。(...Tony註)

◎台灣前山圖(清雍正8年,1730) (局部圖)
出自台灣總兵陳倫炯所著的《海國聞見錄》。地圖中台北盆地附近出現的地名有:大雞籠、金包里、小雞籠、大屯、 外北投、內北投、八里分、干豆門(關渡)、淡水城、淡水港等。金包里的外海有旗竿石、雞心嶼;雞籠城則被獨立標示出來。

◎台灣後山圖 (清雍正8年,1730年) (局部圖)
此圖標示出台灣東部一些重要的港口(標註「港可泊舟」)、 河川與聚落地名。一般大眾的認知,噶瑪蘭是吳沙於嘉慶元年(1796年)入墾的,但從這地圖則顯示「後山」 並非化外之地,至少在清雍正年間與外界已有舟楫往來。龜山島被稱為「龜嶼」, 註明「山多林木,但水勢急流」。 地圖上方(黑線旁)註明:「蛤仔難與後籠對峙」。 在右下方註明「有內山番,往來宜避」。
◎福建省地圖(清雍正13年,1735年)
法國耶穌會教士馮秉正(Joseph Marie de Mailla)於康熙53年(1714年)奉康熙皇帝之命至澎湖、 台灣繪製地圖。馮秉正的足跡並未及台灣東部,因此繪出的台灣地圖只有西部,且在圖上標示出台灣島東西部的界線(limite), 此為「番界」。馮氏的觀察記錄也成為典型的台灣地圖影像,台灣東部為蠻荒無主的刻版印象不斷出現在日後西方人的記錄當中。 這幅地圖是法國耶穌會所繪製的福建省及台灣地圖,台灣的部份是根據 馮秉正等人的測繪,因此台灣東部一片空白。
◎福爾摩沙人(清道光7年,1827年)
西方人所繪的台灣原住民圖像,有著「食人族」的印象,外貌則是歐洲人的形像,一點也不像台灣的原住民。 十八世紀初,一位自稱是台灣原住民的西方人George Psalmanaaz在英國出版了一本有關台灣歷史、民族誌的書籍。 此書當時驚動歐洲上層社交圈,先後被翻譯成多國語文流通。這本書內容多憑想像, 可視為當時歐洲人的「東方想像」之作,並非真實反映台灣的面貌。
◎福爾摩沙雞籠港 (清咸豐5年,1855年)
這張雞籠港圖是依據Jones牧師等人之調查而繪成。此行所記後也收在1856年出版的「美國艦隊遠中國海域與日本紀」。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圖(同治7年,1868年) (局部圖)
主要描繪大清帝國的版圖。台灣在圖中造型奇特,東部俱為山地,沙馬崎頭(今貓鼻頭)圖中被畫成與台灣分離的小島。 沙馬崎頭(今貓鼻頭)在當時被視為是台灣的南界。圖中文字提及: 府境南北長二千八百四十里。這個奇特的台灣造型很可以明顯地看出當時的台灣「南重北輕」。

◎臺灣與澎湖圖 (清同治9年,1870年)
圖中由南至北明顯劃出一條縱貫台灣全島的「土番地界」線,成為其後許多西方人繪製台灣全島,原住民地圖主要參考的藍本。
◎廣東省富文齋,全臺前後山輿圖 (清光緒4年,1878年)
根據考證,這張地圖是由光緒初年臺灣道夏獻綸審定,余寵繪圖監刻,廣東省富文齋摹刻,是根據當時實地測繪資料繪製而成。 地圖上標示了衙署、汛塘、隘寮、路徑、山川,以及城、街市等重要軍事行政資料, 其中包括數年內開鑿完成的北、中、南三路橫貫「開山撫番」道路,以及新設立不久的恆春縣、台東廳的形勢, 可說是光緒初年為推展「開山撫番」等新政而完成的初步地圖測繪的成果。
◎帝國大日本新領部臺灣地圖(明治28年,1895年)
日本佔領台灣的第一年所繪製出的台灣全島圖。基隆、淡水、蘇澳、高雄等港都有放大圖。
◎堡圖(屏東一帶) (明治37年,1904年)
日本佔領台灣後,自明治31年(1898年)起進行「土地調查」。此項調查的目的是在製作土地台帳(地籍清冊)和地圖(原圖、庄圖和堡圖), 釐清土地所有權與訂定地目,並詳細查明地形。明治37年(1904)完成的464幅「台灣堡圖」便是這項土地調查的具體成果。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