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51)

石門洞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石門洞

石門洞,是老牌風景區,我再熟悉不過,不過這些年來,卻不曾來此一遊。

去年七月,我曾經過此地,當時烈日酷陽,老婆孩子都不肯下車,只有我下車, 遠遠眺望石門洞海岸幾眼而已,便匆匆離去, 還談不上是重遊石門洞。

今天經過石門洞,也是路過性質,臨時停車,上個廁所而已。只是既來之,便順道逛逛, 活動一下筋骨,算是旅程途中的小歇。像石門洞這樣的觀光區,眾所熟知,無奇可記, 我怎麼會想為此寫篇旅記呢?

我第一眼看到海岸淺礁海水的魚群時,就有了這種想法。 我記起三年多以前帶著女兒去野柳撈魚, 辛苦捕魚,卻毫無所獲,沒想到石門洞的海岸淺礁淺水處,竟有不少魚群及寄居蟹,令我感到驚奇。 不知這是正常現象,還是我剛好躬逢退潮時分,所以海邊礁石間才會有這麼熱鬧的魚蟹盛景。

我望見不遠處那礁石之間的白色拱橋時,才驀然想起,我上一次走過那石橋時, 是小學四年級的遠足旅行,屈指算來, 已三十五年。我們那個時代的台北市小學生,印象最深刻的遠足, 大概就是所謂的「北海一周」,遊覽車繞北海岸一圈。 其中,野柳岬角、石門洞,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點。

圖:礁石淺水處,魚群多

我來到了石門洞。石門洞前的海岸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令人想起墾丁的貝殼海灘。

我記憶中的北海岸似乎未曾見過這種貝殼沙灘,雖然只是一小片沙灘,仍讓人感到驚豔。

沿著礁石間的步道走往白色拱橋,附近整片的海岸礁石因海藻附生而染出一片綠, 有幾位當地漁家婦女彎腰俯身忙著採藻。

礁石淺水處,則有魚群倏游,魚蹤忽東忽西, 螃蟹亦機警而動,橫行亂竄。若讓女兒看見這景象,恐怕不免又會得意忘形。

不一會兒就來到白色拱橋。站在橋上,俯瞰橋下海溝,流緩水清,更多魚群在此迴游, 每當魚隻翻身時,肚鱗便反射出閃耀的白光,煞是迷人。這是什麼魚呢? 我看不出來。若不考慮海水魚、淡水魚等基本常識,我會猜是溪哥, 外形也有點像吳郭魚。猜錯無妨,看真魚真性情在咫尺外悠游,樂趣已足夠。

過石門拱橋,來到海岸最突出海面的礁石處了。站在這裡觀海潮沖礁石,雖然只有小潮小浪, 但天陰氣爽,在此望海觀潮,何嘗不賞心悅目呢?石門洞,景點雖小, 但不失為一處可尋幽攬勝的風景點,而海邊淺礁,水淺流緩, 帶孩子來此戲水抓魚蟹,也較無安全顧慮。

我在石門拱橋短暫望海而已。於是返回走,回到石門洞。石門洞是天然的海蝕洞, 是百千萬年受潮汐長期侵蝕而凹陷,而形成的洞穴。石門洞最初位於海平面下, 後來因地殼逐漸上升,而隆起至陸地上,而成為一地質奇景。

圖:石門洞及石門洞步道

石門洞前後的洞口上方都鑲著一塊大理石匾額,面向公路的洞口由黃杰題字「精忠照海」, (民國五十三年),面海的另一頭則由蘇清波題字「海天勝境」,(民國五十五年)。

這兩人,一是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一是台北縣長。以今日的眼光來看, 在天然而珍貴的海蝕洞上立匾題字,顯然是一種破壞的行為, 但卻是昔日規劃風景區的思維模式,倒也無可厚非。

石門海蝕洞,盛名久遠,歷史文獻早有記載。 康熙三十三年(1694)鄭開極的「福建通志」卷五,《山川誌》云:「石門山;旗干石西, 一石中空如圓門,故名。」 石門鄉的地名即是因這個海蝕洞而來註1。 同治年間的《淡水廳誌》 將「海岸石門」列為淡水外八景之一。石門洞與金山的燭臺雙嶼, 都是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

石門洞前兩側有石階步道可爬到海蝕洞的頂部,上方有一觀景平台。步道入口處有一直立石碑, 正面題字「北石門名勝」,立於民國六十年元旦;背面題字為「海蝕石門天然紀念物」。 這背後的題字則引起我的興趣。碑石雖是新的,但文字所寫內容則是日據時代的命名。

圖:石門洞崖頂俯瞰石門洞海岸

「天然紀念物」語出自昭和五年(1930年)頌佈的「台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

當時台灣總督府成立「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會」,並任命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擔任委員, 進行名勝天然物的調查。

後來分別於昭和八年、十年、十六年陸續公佈史蹟及天然紀念物的保護名單, 史蹟部份共二十九項,天然紀念物共十九項註2

其中「海蝕石門」在昭和八年的第一回推薦時,就已被列為應保存的天然紀念物。

我後來對照石門洞今昔照片,海蝕洞外觀幾乎沒有改變, 但昔日的整體外觀較為天然原始,今日則是多闢了一條人工步道通往海蝕崖頂, 讓遊客可以爬上海蝕洞上方觀賞風景。天然紀念物因此變得有點不那麼天然。

石門洞已風光不再,只成為北海岸的一個小景點而已。但交通便利,海岸近在咫尺, 仍是一處適合老少出遊的風景名勝。 尤其是站在石門海蝕洞內,陣陣海風拂面吹來,沁涼舒適,面對著一片細白貝殼沙灘時, 還是會有一股感動洋溢在心裡。

旅記日期:2005.04.22 


註1:參考「台北縣石門鄉公所」網站資料。

註2:日據時代「台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如下:
一.史蹟勝物:
01.北白宮能久親王遺跡地(註:多已消失。分佈全台各地,共38處)
02.北荷蘭城城址(註:已消失。基隆和平島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用地)
03.耶魯騰布夫城址(註:已消失。基隆和平島山頭部隊用地)
04.台北城門(註:僅存北門保存原貌)
05.圓山貝塚
06.芝山岩
07.南菜園(註:已消失。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別墅,今位於南昌路一段與和平西路一段口的南昌公園)
08.乃木館(註:己消失。第三任總督乃本希典的官邸,今位於寶慶路遠東百貨對面附近)
09.乃木母堂之墓(註:己消失。墓已遷回日本,原址位於林森北路第十四、十五號公園)
10.三角湧戰跡(註:己消失。忠魂碑位於台北縣三峽鎮隆恩埔)
11.竹塹城迎曦門(註:新竹市東門)
12.熱蘭遮城城址(註:安平古堡殘跡)
13.普羅民遮城城址(註:赤崁樓)
14.台南城門(註: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
15.伏見宮貞愛親王遺址(註:己消失。分佈全台,共3處)
16.鳳山縣城舊址(註:南門及北門保存較完整)
17.民蕃境界古令埔碑(註:又名「奉憲封禁古令埔碑」,今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六堆天后宮的三川步口右壁)
18.佳平社蕃屋(註:位於今屏東縣泰武鄉境內)
19.第二師團枋寮登陸地(註:位於今屏東縣枋寮鄉)
20.琉球藩民之墓(註:位於今車城往四重溪199號道路途中的統埔村)
21.石門戰蹟(註:位於屏東縣四重溪東北方三公里的石門古戰場)
22.明治七年龜山本營之址(註:牡丹社事件時日軍的大本營,位於屏東車城龜山附近)
23.恆春城
24.墾丁寮石器時代遺跡(註:現稱墾丁遺址,位於台二十四省道31.5公里處,石牛橋北邊,石牛溪東岸)
25.太巴塱社蕃屋(註:已消失,原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富田二街)
26.文石書院(註:位於澎湖馬公市西文里,今改為孔廟)
27.千人塚(註:已消失,今澎湖馬公國中體育館及操場)
28.比志島混成枝隊良文港登陸地(註:位於澎湖湖西庄)
29.海軍聯陸戰隊林投登陸地(註:位於澎湖湖西庄林投)
(註:第1,2,7,8,9,10,15,19,20,21,22,27,28,29項等十四項史蹟勝物,與日本侵台的歷史有關)

二.天然紀念物
動物
1.儒艮(海牛)(註:已絕跡)
2.華南鼬鼠
3.穿山甲
4.黑長尾雉(註:瀕臨絕種)
5.水雉(註:瀕臨絕種)
6.櫻花鉤吻鮭
7.寬尾鳳蝶

植物
1.芝山岩
2.野生稻種自生地(註:一處在桃園,一處在竹南)
3.仙腳石海岸原生林(註:今新竹市西北方八公里海岸,台灣西海岸唯一的原生林)
4.台灣原始觀音座蓮及菱形奴草自生地(註:今南投縣魚池鄉五城村附近)
5.高雄灣紅樹林(註:今高雄市旗津區及小港區的海岸邊)
6.熱帶性海岸原生林(註:今墾丁鵝鑾鼻香蕉灣一帶)
7.毛柿及榕樹林(註:今墾丁鵝鑾鼻墾丁牧場上方)
8.小紅頭嶼植物相(註:今小蘭嶼,位於蘭嶼東南方四海浬的一座死火山島)

地質礦物
1.海蝕石門(註:今石門鄉石門洞)
2.北投石(註:今台北市新北投附近)
3.過港貝化石層(註:今苗栗縣後龍鎮港里,後龍街西南方八公里附近)
4.泥火山(註:今高雄縣燕巢鄉橋頭車站以東四公里附近)
參考資料:吳永華著,《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的故事》,晨星出版,2000年。


[行旅照片]

石門洞。
石門洞岸礁淺水。
藻礁一片綠。
白色拱橋。
礁石淺水處,魚群多(1)
礁石淺水處,魚群多(2)
石門洞與白色貝殼沙灘。
石門洞與石門洞步道。
碑石正面:「北石門名勝」。
碑石背面:「海蝕石門天然紀念物」。
石門洞崖頂的觀景平台。
俯瞰石門洞海岸。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