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7)

頂山南峰.瑪番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頂山南峰登山口(福德宮旁)

台北的天氣依然沒有起色,天空陰陰霾霾,地上濕濕雨雨,老婆卻說想要出去走走。

這種天氣何處去?巧夫也難為。 「上陽明山泡湯如何?」老婆這麼建議。這正合我意,也適合這季節。

而以我三年來的體驗,泡湯過癮之道無它,一要選對季節,二要在爬山之後。若夏日時泡湯,則邊泡邊冒汗,內外交迫, 何樂之有?而若開車直驅溫泉館,縱身入池,則只是身體外皮浸湯而已, 快樂亦薄淺,必得爬山之後,筋骨舒暢,神清氣爽, 此時泡湯,皮與骨與溫泉融為一體,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上一番議論,無非是想說服老婆,先爬座山,再去泡溫泉而已。老婆也覺得此話有道理, 但窗外下著濛濛雨,藕斷又絲連, 該爬何山呢?

我突然想起我預定行程中的頂山南峰。據山友表示,上個月藍天隊剛新打通這條路, 沿途有古厝,我前幾些日子探訪登峰圳時, 剛好有經過這個新登山口,知其位置,而範圍又在陽明山區域範圍內,路程預估三十分鐘而已。 打鐵何不趁熱?我提此議, 老婆一拍即合。於是備妥雨具後,即刻出發。

開車往外雙溪,過聖人橋,走產業道路(至善路三段336巷)至上方的至善路三段370巷。 我在這區域已算是識途老馬註1。 很快就抵達福德宮登山口。下車。此時細雨紛飛。山上的天氣比山下差,我早有心理準備, 而因應之道不難,既來之,則安之。

圖:山路循稜而上,平緩好走

但福德宮旁的泥土徑陡上,還是讓人有一點擔心,這新開發的路線,又加天雨, 不知好不好走?這個疑慮只維持了三十秒。

一爬上小陡坡,進入樹林間,就發現路跡清晰,雜草不侵,頓時安心許多。循稜緩緩而上,乍見路旁有頹毀、 只剩半截的舊式木製電線桿, 我猜想這曾是一條舊農路,已荒廢一段時間,經藍天隊發現而重新打通。

沿途綁了不少登山條, 布條新且鮮。據我所知,登山開路極辛苦,往往須數次探勘,披荊斬棘, 非一人所能獨力完成,須號召熱心山友, 齊出刀相助,才能順利打通山路,而山路既通,登山條則亦僅顯示團體名稱, 如「藍天隊」而已,參與闢路的山友則未留姓名, 可謂是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我行走其間,心生感激之情。

前行十分鐘,路旁有石柱,寫著「陽明山農場」、「輔導會」等字,與高頂山古道途中所見相同, 足見這條路線為昔日農墾路。 向上走,果然見路旁有駁坎殘跡,皆已廢毀,而路旁則有大樹,粗約兩人圍抱。續前行,山路漸陡,林間漸漫迷霧,部份路段出 現輔助繩索;小段陡路本不難行,但雨中濕滑,不免礙手礙腳。老婆走在前頭,拉著繩,回頭說: 「這比北插天山還難爬。」我則持保留意見。 一晴一雨,如何比較難易?下雨時,泥土上坡路,坡坡皆辛苦。老婆難道已忘了北插天山那八十分鐘的最後陡上路?

圖:頂山南峰的小草原

接近山頂時,坡度減緩,森林迷漫霧氣,若是獨行至此,或許會覺是神淒影冷, 此時反而覺得十分浪漫,可說是境隨心轉,心又隨人而轉。

不久,前方樹林後方明亮一片,我判斷已快接近山頂了。

果然,一出樹林,便來到一處草原,景觀與高頂山相似, 但這裡只是小片草原而已。出發至此,花了五十分鐘。我們很快就看見頂山南峰的三角點。頂山南峰,海拔650公尺, 有一北市第65號四等衛星控制三角點,它的正式山名為「頂山溪山」註2

山頂雲霧彌漫,無法看清遠處,不見牛隻,但草地上卻見新鮮牛糞。這種天氣,下坡路更濕滑,我便想走往頂山步道, 改由風櫃嘴方向下山,但迷霧間不知頂山的方向。往前走有泥濘的牛路,但沒有登山條;往左往右則各有一條山徑, 皆下坡路;右邊登山條較少,左邊登山條多且新。我往三個方向各探一下路,一時拿不定主意。老婆說:「若沒把握,不如走原路。」

若走原路下山,一則路滑,二則沒新鮮感。為保險起見,我選較多登山條的左路。

圖:迷霧森林景象

這條下山路,平緩許多,沿途有一小段松林,有造林遺跡。途中有不少岔路,但跟著登山條走,不虞迷路。

約七、八分鐘,抵達一岔路口,出現藍天隊的路標,寫著「往瑪番山」註3

老婆見到路標寫爬向另一山, 不免心慌。我則安慰說,頂山附近的山都像草原一般,不高也不陡,到了瑪番山,應有路可接往頂山步道或返回登峰圳。

於是繼續前行,附近有平坦的林間空地及茂盛的竹林,路旁則有一石厝殘跡。石厝只剩一面殘牆較明顯,廢棄已久, 石牆顏色與森林色系相彷,若匆匆走過,或許不會發現。

過竹林,前面有條小溪,過溪,另有小徑沿溪畔而下,不知通向何處,或許就是下山的路,但沒有任何登山條。路況不明,只能跟著 登山條往上坡路走。緩緩上坡,樹林間有零星駁坎,霧又漸濃,不久,出樹林,變成草芒景觀。迷霧中仍有能見度,於是循著登山條, 從草叢間的小徑往上走。來到上方草地,就突然看見瑪番山的三角點。瑪番山,高702公尺,有一四等三角點,編號138。 從頂山南峰至瑪番山,約二十五分鐘。這裡的草原比頂山南峰廣闊,草叢之間,處處有小片草地。可惜,天雨,無法席地而坐。 略停留後,繼續前進。而路標明指「往坪頂古圳」,與我判斷一致。老婆也終於放了心。

> 圖:瑪番山三角點

走下坡路,不久,越過一防牛隻竄逃的鐵絲欄,然後走於稜線雜樹林裡,與來時的路況相似,沿途可見駁坎、堆疊的矮牆, 還有零星的竹林,至下方處時,出現較大片的竹林。

最後穿出竹林,出口竟就在高頂山的登山口旁。再往下走, 約五分鐘,就來到了登峰圳註4。下山時間約四十分鐘。

再走馬路到福德宮,約十二、三分鐘而已,剛好繞一圈,回到出發地。這條路線,遠近適中。事實上, 應該可以連走頂山南峰、 瑪番山、頂山、高頂山,路線如何變化,視個人體力及興趣組合而已,既富於變化,也算是一條夢幻路線。

此時我們兩人鞋褲一片泥濘,若跑去泡湯,會不會被拒於門外呢?於是先在登峰圳旁洗滌一番。 「登峰圳之水清,可以濯吾鞋。」不消幾分鐘, 已將鞋底清洗乾淨,然後直奔陽明山聯勤招待所(逸園)註5

陽明山聯勤招待所溫泉湯屋寬敞舒適,溫泉溫而有味;房屋外天寒地凍,湯屋內則充滿硫氣磺霧; 泡在溫泉裡,暖和而舒暢; 爬山之後泡湯,實為人生一樂也。溫泉使人陶醉,而溫泉池裡,迷迷濛濛間,老婆的粉頸香肩, 亦有可觀之處,但此景此情與登山主題無關,亦非關公眾之利益,故謹省略而不寫。

旅遊日期:2005.01.07 


[路程資訊]
福德宮登山口...50分鐘...頂山南峰...25分鐘...瑪番山...40分鐘...登峰圳

[附記]

近日接連有山友於網站留言,提及頂山南峰路線的登山條遭人移除,路線變為不明, 特摘錄卡國兄最近的留言供山友參考,若要規劃這條路線時,請特別注意安全問題。… Tony (2005.5.17)

TONY兄,

先前留言版中有人提到他們循tony的足跡上了瑪蕃山,但找不到登山條可以連接到頂山南峰一事; 今日我帶朋友也去走這一路線,事實上兩、三個月前我曾連續走這路線兩趟,也都很順利的找到路 走到頂山南峰,再接上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到頂山到石梯嶺的主步道,也找到杏林山、北五指山、高頂山 循荷籣古道(河南古道)下風行咖啡。

但是今天從土地公廟到瑪蕃山的路上只有看到台北市山岳協會的登山條5條,瑪蕃山上的山水雲的標誌 不見了,樹上只綁了兩條登山條,往左邊鑽進樹林也找到正路了,但是就是找不到任何登山條,自恃先前 曾來過兩次老神在在的闖了進去,沒想到走了20分鐘後迷路。在森林裡上上下下的找路都找不到,倒是 在一處棄耕竹林處,發現石厝,離石厝不遠處,看到一條大蛇,約7∼8呎長,有手臂粗,驚嚇之餘再也無 心找路。原路退出,也幸好原路徑還認得,不然可狼狽了!

我在此想建議TONY兄在您頂山南峰的文章內提醒讀者,若路徑不熟也無路條可資辨認時不要硬闖,畢竟留 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卡國 (2005.5.17)

註:山友卡國兄後來補說說明,他們有到達北市65號基點(頂山南峰),而瑪番山則沒找到。此外, 還有所有陡坡拉繩已全被拆除了。 .... Tony補記


註1:最近我連寫了三篇與此區域有關的旅記:
登峰圳
高頂山古道
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萬山煤礦

註2:請參考臺北市四等衛星控制點分佈一覽表(士林)「頂山溪山」的命名由來,可能是因為這座山位為頂山溪的上游而得名。

註3:路標日期為93年12月5日,約一個月以前新設立的。

註4:出口的民宅門牌為「至善路三段370巷56號」。

註5: 聯勤陽明山招待所


[行旅照片]

登山口。福德宮旁(照片右側)。
雜樹林,路跡清楚。
路徑平緩好走。
陽明山農場的界柱。
路旁大樹。
附近有駁坎。
後段稍陡,某些路段有繩索輔助。
迷霧森林,浪漫多姿。
頂山南峰草原。
頂山南峰三角點。
繼續前行,來到岔路口,通往瑪番山。
岔路口附近有一荒廢石厝,僅存殘牆。
附近有大片竹林等拓墾遺跡。
過溪,往上爬,又出現迷霧森林景象。
在迷霧草芒中前進瑪番山。
瑪番山三角點。
天雨,未久留,下坡走往坪頂古圳方向。
林間路徑清晰好走。
最後穿出竹林,接高頂山古道。
高頂山登山口。右側為瑪番山下山的出口,
但被農民以籬笆封住,只能從旁穿竹林而出。(參考上圖)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