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2)

車埕.淡基橫斷古道初探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百拉卡公路三芝社區巴士終點站(車埕18鄰)

車埕,行政區域屬於台北縣三芝鄉興華村,位於北新莊往陽明山的百拉卡公路(101甲)約二至三公里之間。

三芝鄉社區巴士行駛百拉卡公路,終點站約在3.1公里處,巴士開車至此處便折返。這裡沒有公車直接 通往陽明山註1

終點站的站名為「興華18鄰」,站牌對面有一條柏油路通往車埕18鄰,站在公路上看不見這條馬路的盡頭。 像這樣的馬路,在百拉卡公路上還不少。這一帶山區聚落多呈散村,分佈於坡緩的山坡或溪谷處,而以小馬路與公 路相銜接。遊客開車走公路,小村若無景點名勝或餐飲商店,誰會想到繞進去逛小村呢?小村只有尋常農家景緻而已。

今天會冒著細雨,老遠跑來車埕18鄰,是為了探訪「淡基橫斷古道」。這條古道其中一段的入口,就位於車埕18鄰。

淡基橫斷古道,是一條被遺忘的古道。網路蒐尋,能找到的資料十分有限。一條古道若久沒人走,便自然而然地消失堙滅; 就像歷史,若沒有人去讀它,就會被遺忘。歷史為何是歷史?是因為持續有人記得它,所以能夠代代相傳。古道何以是古道? 也是因為一直有人記得它的存在,而且願意繼續行走在這已走入歷史的道路上。

圖:車埕18鄰

關於淡基橫斷古道,正式的調查報告,始自於民國八十八年(1999)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古道調查報告」註2。 報告內容提及:

淡基橫斷古道:約闢建於1892年,可算是「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三年之後的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 日本開始治台。淡基橫斷古道的途中設有一座河南營。

淡基橫斷古道途中的「河南營」,位於擎天崗以西600公尺的雞心崙上,距離冷擎步道的觀景台不遠,我曾經探訪過這處遺 址註3。河南營早已消失而淪為荒煙蔓徑,遺址成了放牧牛群之地。

淡基橫斷古道聯絡淡水、基隆兩地,古道以「河南營」為界,分東西段,東段起自基隆的蚵殼港,經大武崙、循萬里鄉瑪鋉溪谷, 接鹿窟坪,至擎天崗以西的雞心崙河南營。然後西行,經竹子湖,通往三芝,至淡水註4

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萬里瑪鋉溪谷上游的鹿窟坪、後尖山尾等地,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範圍內,破壞少,景觀較原始, 因此古道原貌較為完整;淡基橫斷古道的西段,則因後來闢建公路(如中湖戰備道路、陽金公路、百拉卡公路、淡水三芝101公路等), 古道變得支離破碎。據陽明山國家公園探勘,淡基橫斷古道西段,僅存「十八彎古道」、「蜜蜂巢古道」、 「打石窟古道」註5三小段有跡可尋,但已多為芒草所侵掩。民國八十七、八年間,陽明山國家公園首 次探勘這三段古道,並於調查結論中確認這條古道為國家公園內珍貴的文化資產,是繼魚路古道之後,值得規劃的第二條歷史古道。

這三段殘存的古道當中,「十八彎古道」經過百六砌聚落附近,因此又被稱為「百六砌古道」。這一段的古道,起點位於車埕18鄰50號 的民宅旁。車埕位於百六砌聚落的下方,所以又被稱為「百六砌腳」註6

圖:車埕51號雅樸的古厝

今天的古道探索,是從百拉卡公路3.1公里的巴士站牌出發,開車走小馬路進入18鄰。

不久就在一處轉彎處,發現路旁有一古樸的小土地公廟,高約一公尺,廟屋頂屋簷佈滿青苔,像是一大片海苔附在廟屋頂上; 廟正面還擺著兩片厚石板做為廟門,以保護土地公。

古老土地公廟,透露出幾許古道氣氛。這條通往車埕50號的柏油道,應該就是淡基橫斷古道的一部份。小土地公廟旁有一戶閩南三合院民宅。

柏油路直行到底,僅有幾戶人家,新舊屋舍雜處。路盡頭前方有一溪流。越過溪流,似有小徑,不過這個方向不是淡基橫斷古道, 而是通往淡水楓樹湖地區,也是一條古道,被稱做「楓樹湖越嶺古道」,連接楓樹湖與車埕之間,但這條古道已無人行走。

溪畔附近的民宅為車埕52、53號,卻不見50號民宅。53號民宅對面小坡上,則有一樸拙的古厝,門牌為51號。這間石厝的形狀呈「一」字型, 為一條龍的建築格式,是山區常見的住宅格局。山區腹地小,有時屋舍較難建成有左右護身的三合院,於是向左右延伸, 而成一條龍的格局。這間石厝的正面為平砌石牆,以長石條為材料,側面屋牆則令人驚豔,一整面的石砌牆,牆石佈滿青淡及金黃色的苔蘚, 牆面中間有一直立的紅磚煙囪,極為樸雅。

牆石為何會出現金黃色苔痕,會不會是岩石含有鐵銅等礦物質?後來查資料, 我判斷有可能是相思樹的落花黃色殘屑黏附牆石長期所造成的景象。古厝後方則有一樸舊的石砌豬舍。

這附近未找到50號民宅。於是開車往回走,中途有一條小岔路,通往另一處民宅。於是轉入這條岔路。果然沒錯,路底有一間兩層樓民宅, 門牌寫著「車埕50號」。在這條小岔路途中,路旁也有一座古樸的小廟,高約一公尺,為石磈砌成的古廟,趨近看,並非土地公廟,而是祀奉地基主。

圖:車埕50號附近之地基主廟

地基主,是對房屋地基的祭拜,與灶神、門神一樣,只限於對個別建物神祉的祭拜。

地基主是指房屋的先住者或原地主,俗稱「開基主」, 民間視為癘神。若不加以祭祀,則會對後來的居住者作祟,使居住者不得安寧。

我印象中,地基主只是在自家祭拜而已,但我在淡水鎮山子頂及楓樹湖探訪古道時,卻看到路旁有不少像土地公的小廟,卻是祀奉地基主, 是淡水、三芝一帶很獨特的景象。在101公路約11公里山子頂附近的馬路中間就有一間地基主廟,碑牌刻著「張、陳、林地基主」,不知有何典故? 我眼前這座地基主廟,牌位則刻寫著「張、陳、許地基主」,姓氏略有不同。根據三芝鄉公所的地方開發簡史記載,車埕地區是由清乾隆年間許姓人士所最先開墾的。

這條18鄰的道路,前有土地公廟,後由地基主廟,連成一系,而道路終點則為車埕50號民宅,也是十八彎古道的起點。十八彎古道, 從這裡出發,可接百拉卡公路5.6公里處,然後沿著草濫溪的右側而行,並穿越大屯自然公園。這段古道,據說因蜿蜒曲折有十八彎,故被稱為「十八彎古道」。

50號民宅旁的入口處,有一間古樸的小廟,似為土地公廟。根據山友提供的資料, 50號民宅居住的是杜聰明先生的後代,而這間小廟祭拜的是杜氏的祖先。我俯身細覽廟內碑牌,字跡已模糊難辨。小廟看起來極為古樸,與剛剛看過的土地公廟、地基主廟的石材類似, 年代應相當久遠。小廟周圍有紅色布條綁在樹幹圍成圈。我有些納悶,若是祖先牌位,何以不放在屋舍的正廳,而放於戶外路旁呢? 註7

圖:從十八彎古道俯望車埕50號民宅

杜聰明先生,則是台灣醫界名人,他是日據時期台灣人第一位醫學博士,在當時是一件轟動地方的盛事。

杜聰明先生誕生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十一歲進入滬尾公學校就讀,以第一名畢業;十七歲考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又以第一名畢業; 二十三歲考取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 二十九歲(1921年)通過博士論文,獲授予醫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台灣人。

台灣光復後,杜聰民先生曾出任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民國五十三年創辦高雄醫學院。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病逝,享年94歲。

我人在杜聰民先生的故鄉,不禁有所感懷。車埕18鄰,不過幾戶人家而已,又處於僻遠的百六戛腳山區內。日據初期,台灣都會之區, 如台南古都,如台北新府,又如台灣其它北中南城市,無一不是人文薈萃之地,而台灣第一位博士誕生之地,乃在此不在彼,豈地靈因素能夠解釋? 應是豪傑人物能刻苦自勵,克服環境劣勢,所以能出類拔萃而有所成就。

淡基橫斷古道,聯繫當時北台灣兩個重要的商港-淡水與基隆,這兩個港口是北台灣的門戶,地位極其重要。光緒十年(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 法軍進犯台灣,淡水、基隆為主戰場。淡基橫斷古道以軍事用途為主,使兩地兵力得以道路相支援。它被稱為「清代最後一條軍道」, 則反映出台灣歷史不幸的際遇。這條軍道完工三年後,台灣便被清廷割讓予日本。

日軍領台初期,抗日義軍游擊往來於金包里、三芝、淡水、竹子湖、擎天崗之間與日軍周旋。淡基橫斷古道, 這條清廷修築的軍道此時卻變成了日軍憲警入山清剿抗日軍的保甲路。杜聰明先生的回憶錄曾述及幼時親見日軍進入百六戛腳的情景。

今天我只在古道入口觀望而已。因為天雨,路況不明,所以未能深入古道。雖然未實際探訪,但找到確定的古道入口,心情上已有收穫。 等天氣好時,我一定會再回來。

旅遊日期:2004.12.25 


註1:今年(2004年)五月二十四日,我與妻子曾走菜公坑古道至三芝鄉, 回程坐三芝鄉社區巴士至此終點站,然後健行返回陽明山的二子坪,因此 對此地點印象深刻。請參考: 菜公坑古道.百拉卡公路(百六砌古道)

註2:李瑞宗著,《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 國家公園管理處,民國八十八年出版。

註3:請參考: 擎天崗.雞心崙.河南營遺址

註4:《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第7-10頁)引述日據時期大正 七年(1918年)台灣總督府事務官藤井恭敬「台灣郵政史」一書資料:光緒十八年(1892年)清廷政府開鑿了基隆、滬尾 之間的道路,即由基隆河的河殼港(蚵殼港)起,過大武崙、瑪鋉橋頭,至內港腳,再經過鹿窟坪、後尖山尾、竹子湖、小 基隆、最後抵達滬尾。而光 緒十九年(1893年)當時任職台東知州的胡傳在「台灣日記與稟啟」(十二月十五日)的私人日記亦描述這條古道如下:
「自基隆西北取道循山而行:四里至三角嶺,六里至大武崙,七里至馬鋉莊,八里至大坪腳,四里至鹿角坪,七里至磺山頂, 七里至竹子拗,十四里至水鏡渡,十里至滬尾。皆由山間取徑,海上窺望不及;無險阻,直捷而平坦。」

註5:這三條古道行經的大致路線如下:

  • 十八彎古道:車埕(百六砌腳)-大屯自然公園。
  • 蜜蜂巢古道:大屯山中央氣象局鞍部氣象所-竹子湖。
  • 打石窟古道:馬槽台寶公司附近-小油坑。

    註6:關於百六砌地名由來,相傳係由一○一號甲公路6.5公里處下至 百六戛溪,由溪岸處至車埕,早期為泥土路,下雨濕滑,先民挑炭及挑茶下山至滬尾,需著草鞋防滑,於是以蛇木鋪階梯, 以便於行走,總共一百六十階,被稱為「百六砌」。於是位居下方的車埕村人稱山上為「百六砌頂」,而將車埕地區稱為 「百六砌腳」。日據時期,將百六砌改名為「百六戛」。

    註7:山友Wneli兄於2004.1.2探訪十八彎古道,至車埕50號民宅時, 曾請教主人,住戶乃羅姓人家,杜氏後人係居住於43號對面坡道三叉路往左轉直到底,或由43號屋旁循河溝可達。 至於50號民宅旁的小廟,何以用紅布巾圍起來?是因路旁正施作駁崁,施工中恐有不敬之處,故以紅布巾圍起來,用以討喜。 Wenli兄亦表示,50號門前那條水泥路可通到百六戛溪,直上即可達百六戛,也就是昔日舖設160根蛇木的處所。 由50號旁的十八彎古道上至101甲5.6公里處約僅七八百公尺,路徑清晰,可說是綠色隧道,雖下過雨,但還是很好走, 由101甲5.6公里處上枕頭山的那段十八彎古道,路徑也還算明顯。.... Tony補註於2005.1.3 (感謝Wenli兄提供資訊)

    [補註]
    根據2005年9月14日公視「淡基橫斷古道」的節目,車埕50號民宅的住戶姓盧,而非姓羅,僅提供山友參考。.... Tony補註於2005.9.15
    杜聰明先生故居,請參考旅記:[台北三芝].百六戛古道(百六砌古道)


    [行旅照片]

    車埕18鄰。
    路旁古樸的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屋簷佈滿青苔。
    車埕18鄰路底附近景象。
    車埕51號古厝,為一條龍格局。
    車埕51號古厝,側牆極為樸雅。
    金黃苔蘚的美麗石砌牆。
    石砌牆與四孔的石柱。
    另一條岔路,通往車埕50號(天雨,鏡頭溼了)。
    路旁的地基主廟。
    地基主廟。
    路旁的桃花在12月開了!
    從十八彎古道俯望車埕50號民宅。
    50號民宅旁的小廟,據說是祀奉杜氏的祖先靈位。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