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1)

平等里.登峰圳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登峰圳

陽明山平等里地區有三條古圳,其中以「坪頂古圳」最為有名。

在台北生活,如果喜愛爬山,應當會走過這條古圳步道, 我曾走過好幾次。

「坪頂新圳」,名氣不如坪頂古圳,也較少人走。至於「登峰圳」,創建的年代更晚,就受到冷落了。

坪頂地區(平等里舊稱)的拓墾始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道光年間,屯墾人數漸增,為解決飲水及灌溉之需, 於是先民先後開闢了「坪頂古圳」及「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闢建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坪頂新圳則完工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歷史 都已超過一百五十年,是骨董級的水利工程。日據時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又開闢了第三條水圳,取名為「登峰圳」。

登峰圳,雖然開闢最晚,但歷史亦將近百年。空有百年歷史,卻很少人會走這條古圳。原因不難理解。 坪頂古圳的名氣太大,便搶走了登峰圳的光彩。我今天探訪登峰圳,也是無心插柳,出於偶然,以無意而得之。

圖:至善路三段370巷的民宅古厝

今天爬完紗帽山,時間有餘,於是臨時起意,開車往外雙溪, 想去探尋外雙溪往頂山的一條古道的入口。

依大略的印象,從外雙溪至善路三段右轉楓林橋, 走萬溪產業道路,約過4公里,左側有一條產業道路註1

轉入這條產業道路,約一公里多,路旁出現閩南式的紅磚古厝,左側路旁豎立一塊登山導覽 圖,導覽圖後下方有一條水圳,水圳旁則有柑橘園及其它農作。這地方我沒來過。

停車一看,導覽牌寫著「坪頂古圳步道」。我一時感到迷惑。我所走過的坪頂古圳,步道終點接平等里,水圳終點則接內雙溪, 這裡又是哪裡呢?我只茫然一下就想起來了。坪頂古圳步道從田尾仔橋往上走,會經過一個岔路口,一般遊客都會往左轉, 前往平等里,這是坪頂古圳的主路線;若是往右上走,路標寫著「往至善路三段370巷」。原來出口就是這裡。

我沒走過這一段步道,於是感到好奇,步下石階至水圳步道,往前走一段。這段步道是屬於坪頂古圳步道的支線, 支線步道都已鋪上新穎的花崗石, 我猜想坪頂古圳步道應已全線「淪陷」了註2

這條步道是「坪頂古圳步道」,步道旁的水圳,不是坪頂古圳。是坪頂新圳,還是登峰圳呢?後來我才知道是登峰圳。

圖:登峰圳一景

循著步道往前走,不久,步道與水圳就分道揚鑣了。

步道向左陡下,往主步道的方向而去;水圳則平緩向前直走,繞著山腰而行。 我自然是跟著水圳而行。

我喜歡走水圳路。一來水圳路平緩好走,讓人感到自在;二來沿途有水聲潺潺,讓人覺得清新。 清新與自在,就令人陶然。

我曾走過這一帶的坪頂古圳公館里水圳(狗殷勤古道), 都讓我有很陶然的感覺,雖然水圳風景並非瑰麗奇特,但走在水圳旁的幽林裡, 一條始終相伴的潺潺水流,會給人一種心神舒緩的感覺,帶來一種很 能沉澱心靈的效果。

登峰圳沿途走於幽雅的林蔭,與坪頂古圳的感覺蠻像的,水量則更為充沛,除了水圳外,一旁還有黑色的水管線沿著水圳而行, 沿途還有竹林農圃。約十五分鐘,水圳橫越內雙溪,內雙溪溪水也加入這條水圳。這處溪谷,溪水清澈,無遊客, 顯得格外幽靜,又是一處桃花源地。我略為停留,然後再前行。

登峰圳水圳路比坪頂古圳更迂迴綿延,水圳路大略呈U字型,而內雙溪剛好在U字的轉折處。過內雙溪後,水圳開始轉向, 漸漸地,370巷的民宅古厝變成在山谷對面了。這裡的水圳渠道內壁,一邊已抹上新式水泥, 靠山的一邊則仍維持原貌,由石塊整齊堆砌而成, 青青古樸苔蘚,透露歲月風霜。途中經過一處較陡峭處,水圳緊貼直峭的山壁,令人想見當年工程的不易。

大約又十五分鐘,水圳橫越坪頂古圳主步道,在此遇到一群遊客。他們好奇問我, 從哪裡來。我則問他們,從上面來, 遇到幾條水圳?他們說只有一條。 這一度讓我以為這條水圳是坪頂新圳註3

圖:登峰圳山洞渠道

我繼續沿著水圳路而走,感覺離平等里愈近了。

水圳旁又出現竹林, 不久到達一處無遮蔽的空曠處,向前眺望,山谷對面遙遠的山腰處, 正是我出發地點的民宅處。我頗驚訝這條水圳竟能引水這麼遠。

農業出身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曾說過,台灣水圳的總長度, 比萬里長城還長。此言確實不虛。

水圳雖然平凡,遠不如長城壯麗,但攸關民生福祉。 在歷代農民的眼裡,水圳應該比長城更令人感念吧! 中國最古老的四川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已存在二千多年,創建人為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四川人民感念至今。

登峰圳則是建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由吳超鄉出資金票六千五百三十圓開圳,水圳長約七公里。吳超鄉舊名吳登峰, 因此這條水圳被命名為「登峰圳」。

我再往前走不久,就遇到山洞了。水圳的水流入小洞口,流向平等里的方向。洞口還是當年的樸拙面貌。這山洞長400公尺, 出口已在平等里。從至善路三段370巷走到這裡,走走停停,大約40分鐘。

圖:土地公廟與有應公廟

從山洞處折返,循原路,回到出發地點。看水圳路仍往上游走,我繼續往前追溯。

原來登峰圳的取水口不只一處,除了內雙溪之外, 還匯集了不同處的溪澗,所以水量才特別的豐盈。

往前走,水圳道漸窄,於是我爬上馬路,繼續向前探索。不遠處的路旁有兩座並排的紅磚小廟, 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走近看,大廟是土地公,小廟是有應公。

兩座廟並排,就容易比較兩者的差別。兩座廟廟簷不同, 土地公廟的屋簷尾部微微翹起,有應公廟則是呈水平。這是因為有應公的神格階級較低, 所以廟屋簷不能翹起。這也是判斷一座廟是土地公 或有應公廟,最簡單的區別方式。

有應公廟是屬於「陰廟」,祭拜的是橫死的孤魂野鬼。數百年來,漢人移民台灣,橫越黑水溝, 以拓墾蠻荒。瘴疫疾病的侵擾、 自然災害的危迫,漢「番」之間的衝突、漳泉閩粵之間的械鬥,都造成死傷枕藉,產生無數冤魂, 生者期於哀憫而掩埋無主屍骨並建廟祭祀, 稱之為「有應公」或「萬善爺」,以撫慰亡魂。有應公廟的存在,反應出台灣特殊的移民悲情歷史。

沿著馬路走,來到了一處水源地。溪澗淙淙流水至此,匯入垂直的水泥渠道,渠道引水至登峰圳。 這裡豎立一塊巨岩,由「七星農田水利會」 會長題字「飲水思源」四字。七星農田水利會的歷史悠久,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清雍正九年(西元1731年), 芝蘭堡鄭維謙引大屯山七星墩(七星山)之水,首創「雙溪圳」,用以灌溉芝蘭堡部分拓墾的農地, 為台北盆地最古老的水圳。

清代水圳, 多為私人所闢建及經營管理。日據時期,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設「公共埤圳」, 大正十一年(1922年),改組為「水利組合」,將民間水圳納入 政府管理。昭和十六年(1931年),又將數個水利組合併為「七星水利組合」, 為今日「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前身。當時台北盆地兩大水利系統 組織,以基隆河為界,以北屬於「七星農田水利會」,以南則為「瑠公農田水利」。 後者是為了紀念瑠公圳的創辦人郭錫瑠; 前者則是因芝蘭堡地區的水圳主要水源來自七星山。

走過登峰圳,也引發了心中不少的歷史懷想。

旅遊日期:2004.12.22 


【路程時間參考】
370巷古厝---15分鐘---內雙溪谷---15分鐘---坪頂古圳步道---8分鐘---登峰圳渠道山洞

【延伸閱讀】
.第1325篇 -2018.04.27 坪頂三圳之旅: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
.第0216篇 -2005.01.04 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萬山煤礦
.第0044篇 -2002.06.16 再訪坪頂古圳
.第0020篇 -2001.12.30 外雙溪.聖人瀑布.坪頂古圳

註1:這條道路為「至善路三段370巷」。山區的路段巷弄很複雜。 從至善路三段走萬溪產業道路,繞了四公里,再轉入這條產業道路,路段卻變為「至善路三段370巷」。

註2:民國九十二年初,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決定將坪項古圳的舊有石崁路更新, 改鋪以現代化的花崗岩步道。消息傳出,山界譁然,痛批政府決策粗糙。建設局則辯稱,原有安山岩石階年久失修,遇雨溼滑, 行人有滑倒之虞,而應當地居民之求,才決定鋪新步道。山界為挽救古道石階,,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活動,並呼籲工程暫停。請參考: 第80期旅記

註3:坪頂古圳步道與三條古圳垂直交會;由上而下走,先後會經過「坪頂古圳」、 「坪頂新圳」、「登峰圳」。


[行旅照片]

至善路三段370巷民宅古厝。
坪頂古圳步道,已鋪上花崗石。(水圳為登峰圳)
步道與水圳分道揚鑣。
登峰圳(1)
登峰圳(2)
登峰圳橫越內雙溪谷。
登峰圳過內雙溪後,開始轉向平等里。
登峰圳渠道內壁,一邊改抹水泥,一邊仍是舊貌。
登峰圳,過坪頂古圳主步道的另一段。
至善路三段370巷民宅古厝已在對面山腰。
登峰圳渠道山洞口。
登峰圳,回程一景。
登峰圳,內雙溪取水口。
至善路三段370巷民宅附近的土地公廟與有應公廟。
兩座廟面向開闊的內雙溪溪谷。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