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07)

天母.水管路步道.三角埔發電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第三淨水廠日式拱橋,橋頭處為「陽明湧泉」水源地

天母水管路步道,約略可區分為三段,我走過其中兩段。

第一段,最為精華,是天母水管路步道的源頭。它位於水管路最上游的水源地,門禁森嚴,禁止遊客進入。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陽明山尋覓水源,終於在此地找到豐沛的地下水(今稱「陽明湧泉」) 。

泉水自地下湧現, 經岩石層層過濾,味甘而美,為渾然天成之礦泉水,被日本人譽為「亞洲第一湧泉」。 於是在此建淨水廠,設氣曝室、架連絡井、築辦公室,並興建水泥拱橋跨越松溪(南磺溪之支流), 以巨大的黑水管運水下山,供應台北地區十五萬人飲用。整個水道系統,長約十餘公里,稱為「草山水道」。 時為日本昭和七年(1932年)。

因此,建於昭和年間的第三淨水廠,其建築及設施,如日式拱橋、黑色水管、日式房舍等,歷史都已超過七十年,現場 洋溢著悠悠歲月之古樸氣氛。拱橋下,松溪上游處,又有美麗的文大瀑布,溪谷岸則多青楓。深秋時分,拱橋流水, 映帶楓紅,景色足以令旅人流連徘徊不忍離去。此地與外界長期隔離,外人莫曉,知者有限,宛如一世外桃花源地。

去年十二月下旬,我曾以游俠行徑密訪此地。韓非子說:「俠者以武犯禁。」,足以危亂社會秩序,為國法所不容。因此, 我對該次旅遊的路線,口風甚緊,十分低調。然而,一到深秋,心中常興起再犯之衝動,只能時時勤拂內心,莫去惹柵欄。

前一陣子,曾聽聞,台北市政府已將「草山水道」列為市定古蹟。政府自來水事業單位則打算開發第三淨水廠之「陽明湧泉」, 製成礦泉水,以行銷於市面,且計劃於週末假日開放第三淨水廠給遊客參觀,並提供導覽解說服務。此一計劃如能成真, 則天母水管路將能以完整之面貌與世人見面,應是我輩小民之福。我也不必再內心惶惶不安,對犯禁之事耿耿於懷。

孔子說:「君子不二過。」我且忍住再犯的衝動,謹期待第三淨水廠早日開放參觀。

圖:天母水管路菁華段(水管埋於地下)

水管路的第二段,是菁華步道區。這段路大約1.6公里,全程走於寬闊平坦的水管之上,但行走時不見水管。

第三淨水廠巨粗的水管沿山腰等高線繞往天母方向,水管埋於地下,上面鋪上泥土,形成一條道路,這也是水管路名稱的由來。

去年(2003年)十二月,我曾帶著老婆走這一段水管路, 印象深刻而難忘。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當中,大概只有二子坪步道 足以跟這段步道相媲美。兩條步道長度接近,同樣寬闊、平坦,同樣是屬於林蔭怡然的 森林浴步道。但水管路的交通較便利,鄰近於山仔后文化大學華岡校區,步道中途又有岔路可前往南磺溪谷的翠峰瀑布。 這一段路,我願意推薦給還猶豫於登山與否的台北人。

水管路的第三段,可稱之為「艱苦段」。我還沒有走過這一段。當時,我看了一眼,就放棄了。這段步道大約長一公里, 石階一千三百級,高低落差209公尺。有多陡呢?當年日本人從頂端的水源地引水管到這裡,看到這種陡地形, 就想到可以水力發電,於是在上方設調整井室,水管引水至此,然後如溜滑梯快衝而下,山腳下則設置了三角埔發電 所,註1

我當時從華岡走水管路到這裡(調整井)時,因為車子停於華岡,所以不敢往下走;怕下去之後,還得爬一千三百級石階回來取車。 也因此,我錯過了山腳下三角埔發電所這個景點。

三角埔發電所早已走入歷史。近年來,學校愈重視鄉土教學,人們也愈關心於家鄉文史的追尋,於是這個已人去樓空、 大門深鎖、庭院寂寥、機器閒置的電廠,又被人所記憶起。地方文史人士探訪的腳步,驚動發電所內的蜘蛛蟑螂老鼠,紛紛走避。 地方人士於是呼籲將三角埔發電所做為古蹟予以保留。三角埔發電所算不算是草山水道的一部份?要不要保存?我還沒打聽出消息。 我想,飲水思源,應是電廠可以保存的理由之一。

圖:天母水管路(1300級石階)和黑色大水管

今天去爬軍艦岩

回程還有時間,於是由榮總前的石牌路繞至中山北路七段232巷,去探訪三角埔發電所,也順去補走我欠水管路的那一段1300級石階路。

到達天母水管路登山口,老婆看到1300級石階,態度猶豫,溫柔地對我說:「我等你回來。」

今日之我,已非吳下阿蒙,對石階陡上路不再害怕。登山,除非一輩子要在郊山打滾,否則遲早還是要面對陡坡的考驗。 這一千三百級石階,確實有點累,但爬陡上石階,我已漸漸有心得。原則是:「不求快,但求穩。」爬坡時,氣調順, 氣調穩;腳步可以慢,但最好不要停。眼睛不要往上看,上看會打擊信心,而是要注視腳底下,專心一意,步步向上踏; 若能忘路之遠近,則一千三百級石階雖長且遠,一步步地走,積一成十,積十成百,積百成千;不知不覺就爬到 上方的調整井註2;調整井,是我去年走水管路的「棄守之地」,今天回來收復失土。

這一千三百級水管路沿途的景象不勞我殷勤介紹,市面上已有專書介紹天母水管路,而網路資料亦極豐富。步道旁黑色大水管, 最令我印象極深刻!站在水管旁,還可聽到水管內急速的水流聲。這流水已流過七十個年頭了吧!

我從調整井繼續往前走一小段平坦的水管路,但擔心老婆久等,於是中途折返。回到調整井前,準備下山時,卻遠遠看見老婆已爬至 下方約一、兩百公尺處。我且喜且憐,趕快奔下去迎接。

然後,我們一起爬上來調整井處。在此處涼亭休息一陣子,然後再下山。

圖:三角埔發電所

回到登山口,我走往鄰旁的三角埔發電所。我原以為三角埔發電所會門禁森嚴,恐怕又要內心掙扎。

沒想到鐵柵門竟是微微打開, 於是我迅速誤闖而入。

入口柵欄內有丟棄的垃圾,石階上佈滿落葉。拾階而上,踩著枯葉,有種蕭索氣氛。石階盡頭左側的警衛室,空無一人。 整個發電所寂靜而空蕩, 只聞發電所後方有淅瀝的水流聲。該怎麼形容這種落寞氣氛呢?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繞道後方,原來水聲來自山壁排水道的水,而不是黑色水管引來的流水。我看到黑色水管從山壁鑽出來,但又彎曲鑽入水泥地下。 這裡已不再發電,流水過而不入,但不知流向何方。後方山坡上,有一位工人正低頭忙著工事,或許是電廠管理員,我趕緊閃開, 以免驚擾到他,還得下來詢問我。

發電所的旁邊則停著一台挖土機。我想電廠應該沒有什麼建設工程了吧!或許地方人士爭取保留電廠,變更為歷史建物, 已有眉目,或許這裡已經劃為市定古蹟,政府準備開始整地了。我希望是如此。

這附近,中山北路七段232巷,是菁華的住宅地段,有建商正在推案。建商的廣告看板離三角埔發電所並不遠。看到挖土機, 心裡難免也會感到一絲不安吧!

旅遊日期:2004.11.15  


【延伸閱讀】
.第1590篇 - 2020.08.25 旅行影片:翠峰瀑布.天母古道.半嶺步道


註1:三角埔發電所地址在「中山北路七段232巷11號」。 「三角埔」為天母舊地名。電廠完工於昭和六年(1931年),利用調整井(標高300公尺)與發電所(標高91公尺)之間落差209公尺來進行水力 發電,發電量相當於916匹馬力。

註2:一千三百級石階,約爬20分鐘。

[行旅照片]

第三淨水廠日據時代拱橋。
文大瀑布。
水管路步道菁華段(1)
水管路步道菁華段(2)
水管路步道登山口(中山北路七段232巷)。
水管路步道,1300級石階陡上。
黑色水管出現了!
調整井(標高300公尺)。
回程,黑色水管在右側。
三角埔發電所,柵欄微開。
繁華如落葉,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警衛室,空蕩無人。
三角埔發電所主要建物。
三角埔發電所招牌。
三角埔發電所(從背後拍攝)。
三角埔發電所與挖土機。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