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68)

八斗子.北部火力電廠宿舍舊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北火電廠」員工宿舍區,怡人林蔭

一個已經消失的景點,還值不值得為它寫篇旅記?

今年(2004年)四月二十八日山友K.H.Lin兄在我的網站留言,我因而得知, 在八斗子附近舊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對面,有一處日式員工宿舍區。

他如此形容這個區域:

「十多年來,那裡是我們一家人的秘密花園,那兒有長長的榕樹綠色隧道, 那兒有一條很乾淨卻不常看見火車的深澳支線,那兒有比金瓜石還有味道的日式宿舍, 那兒有長滿孤挺花的紅色長坡,最後還有汁甜味美的小桑椹。可是現在海工館來了, 首先日式宿舍被夷為平地,接下來呢?我有著劉克襄寫水道頭時的心情。」 註1

人對於資訊的記憶往往是選擇性的,也很微妙。Lin兄這段明明寫的很清楚, 我惟獨對「那兒有比金瓜石還有味道的日式宿舍」這句話印象深刻,卻沒記得「日式宿舍被夷為平地」這句話。於是一直想去這個景點走走。

對我來說,金瓜石是「在異鄉的故鄉」。我不是金瓜石人,卻在金瓜石找到故鄉的感覺與童年的記憶。

圖:「北火電廠」日式舊宿舍區(只能想像)

七月七日,我至基隆探訪二沙灣「海門天險」砲台,於是便順道繞往八斗子。

Lin兄描述的「北火電廠」並不難找,濱海公路過八斗子市區,約百來公尺,即望見路的左側有一龐然大物般的灰舊大樓。

這就是已停止運轉、荒廢二十年的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簡稱「北火電廠」)了。

北火電廠對面,有一柏油小路,旁有新整理的草坪,草坪上豎立一雅緻的招牌,寫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 我開車轉入柏油小路,直行,夾道成排的綠樹,一駛入這個區域,原本濱海公路的車流喧囂頓時轉變為幽靜清雅。 於是停車路旁,下車時,即遠遠看到一對新人在前方榕樹下拍婚紗照。

這裡便是北火電廠的舊員工宿舍區了,但我感到訝異。路旁林樹之後所見卻是空蕩一片,到處有殘磚殘基,而樹樹孤立,失所無依。 一位迎面騎車而來的中年男士,看見我手持相機,停下車與我聊天。

「你來遲了。這宿舍區一年前就拆掉了。」他說。

「怎麼會呢?今年四月,我有朋友還來過這裡呢!」我回答。

但眼前卻是事實。我目送他騎著車沿著那榕樹成蔭的巷道遠遠而去。我看到另一巷道遠處有仍有一排紅磚牆, 於是散步過去,那裡還有幾戶屋舍,但屋舍破舊,殘院裡,野草滋長,狼藉不堪。

我更深入宿舍區,驚訝於這宿舍區域相當廣大,可以想像當年這個電廠的規模。

圖:「北火電廠」舊址

北火電廠建於昭和十二年(1937),昭和十四年完工,佔地四千坪,以基隆、瑞芳附近煤源為燃料, 進行火力發電。

北火電廠發電量達三萬五千瓦,是當時東南亞發電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電力供應台灣北部之需。

第二次大戰期間,電廠遭烽火波及。戰後,民國四十二年(1953),當時任職台電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主導修復, 並擴建廠房,仍成為重要的火力發電廠,直至民國七十二年(1983)才停機除役。這座位於八斗子海濱的電廠, 曾伴隨著當地居民一起走過六十幾個寒暑歲月。

電廠對面的這一員工宿舍區則佔地數十公頃, 自日據時期即已存在,後由台電接收,為北火電廠員工宿舍。電廠關閉後,人去樓空, 時間於是凝結塵封於過去,不隨時光流轉,宿舍區依舊保存著昔日的風貌。

民國八十六年(1997),政府選定北火電廠舊址及員工宿舍區做為興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用地。

我在宿舍區,愈走愈遠,繞進更偏僻的小巷。宿舍區有點像是座森林公園,於深僻處,有身處山林的感覺。 行走於小徑步道,右側遇一斜坡,有石階上天橋。爬上去,天橋下,是深澳鐵路支線。兩條平行的鐵軌安靜地躺臥著,周遭寂寞。

下天橋,繼續沿小徑,往上走,遇石階,階旁樹根盤纏。爬上階梯,又接回柏油馬路,有一辦公大樓, 原來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的臨時辦公室。我舉起相機拍照時,辦公室警衛機警的快步走了出來。 我發出善意的微笑並表明身分,我只是個尋幽的旅人而已。

圖:日式舊宿舍區道路旁,有典雅的石欄杆

從這裡,沿柏油路往回走,兩旁是幽緻的榕樹形成一綠色隧道,有一隻小松鼠在林間上下玩耍。

剛剛看到的新人還在這附近拍婚紗照。榕樹旁有舊水泥欄杆,古典雅緻。

為什麼新人總喜歡挑在年代久遠的舊建築拍婚紗照呢?想當年,我也選在仁愛路一段台大醫院舊館的迴廓前拍結婚照外景,是日據時期的建物。

經歷歲月的景物會散發出一種天長地久的氣氛,拍攝出來的婚紗照可以塑造出一種幸福恆永久的印象。

我又繞回到路口,來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的招牌處。隔著馬路,我望著這棟大門深鎖的北火舊廠大樓, 好奇於它未來的命運。北火電廠,會被保留?或是拆除?網路上的訊息紛紛歧歧。

博物館籌備處曾認真考慮保存這棟舊樓,加以整建,以做為新博物館館址。籌備處曾費心努力找出昭和年間繪製的北火電廠原始建築藍圖, 詳加研究,但上級主管機關反對此議,主張拆除舊建物;文建會曾親臨北火電廠評估,認為該建物尚不符合古蹟標準; 地方人士則呼籲保留這棟具有歷史記憶的建物。這些討論,似乎未有定論。如今這棟舊樓依舊孤寂地佇立於八斗子濱海公路旁。 我的心思則還沈緬於被夷平的日式宿舍的情緒裡。

民國八十八年(1999),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曾委託中原大學建築系完成一項《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地內台電宿舍區老舊房舍就地整建可行性評估》。 我還沒看過這份報告,今天只看到被夷平的土地。

圖:「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招牌

我望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的招牌,試著思索政府官員可能的決策邏輯。

國家若以「科技」立國,則科技日新又新,不斷汰舊換新。科技進步之思維邏輯如此,則拆舊屋、毀舊樓,理所當然,何足為惜。

而倘若國家想要以「海洋」立國,則應當效法海洋的精神。

海洋遼闊,兼容並蓄,所以能成其大。國家為籌建海洋科技博物館,慷慨撥出四十四公頃土地,預算六十億元。 博物館基址範圍既然如此廣闊,官員決策時,何以不能兼容八斗子地方父老區區眷戀故舊、保存一絲歷史記憶的卑微心願? 招牌後方空地殘磚殘基的附近林樹間,傳來鳥鳴聲,似有不平之意。

然而我亦看到了八斗子的遠景。國家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以旺盛的企圖心,矢言:「海洋科技博物館將使地方歷史與科技、人文相融合,成為國際間最獨特的海洋科技博物館。」 規劃中的展覽主題洋洋灑灑,包括海洋科學、海洋探測、漁業技術、漁業文化、水產科技、海洋生物、造船航海、未來海洋等。 建成之後,預估每年可吸引200萬人潮,將可繁榮地方經濟。若果真能如此,或許足以安慰地方父老的不平之心。

旅遊日期:2004.7.7 (寫於2004.7.29) 


註1:「劉克襄的水道頭」係指劉克襄先生所寫的一 篇自然旅記,描寫嘉義民雄、竹崎交界的「水道頭--最後的檜木老街」。

【延伸閱讀】
.第1469篇 - 2019.12.18 旅行影片:海科館容軒步道


[行旅照片]

北火電廠舊址。
柏油小路通往北火電廠宿舍區。
北火電廠日式舊宿舍區(只能想像而已)。
樹左側已成空地,遠處路旁尚有部份紅磚殘牆。
深澳鐵路支線。
幽僻的小徑,由樹根盤纏牆景象。
博物館籌備處辦公大樓。
林蔭巷道,有典雅的水泥舊欄杆。
松鼠在樹間爬上爬下玩耍。
宿舍區巷道一景。
路右側的舊式宿舍已全拆除。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