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竹子山古道
關於竹子山古道,林宗聖先生「陽明山十大傳奇」一書,如此敍述:
「這條日據時代就遺留下的山道,因位置最偏遠,交通最不便,
僅剩當地人知曉,再加上林相變化大,採筍期間
才稍有當地人進出,所以當地人稱此路為『家道』,不輕易向人道之,所以是區內最神秘的古道。」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報告」一文並未將竹子山古道採列為正式的古道。
竹子山古道,就如北海岸幾條古道
一樣,只是當地農民踏踩出來的採筍道。
台灣北疆五鄉鎮,自左而右,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皆面海背山,沿海鄉民以捕漁為業,
靠山居民則以務農為生,或築塘闢田,從事農作,或深入山林,採筍收果。
本區域內的幾條古道,如二坪頂古道、大屯溪古道、
八連古道、圓柳古道、竹子山古道等,皆為先民入山的採筍道,
歷史都在百年以上。這些古道路遠地僻,人煙稀微,便漸為世人遺忘,成為登山客尋幽探訪的秘境。其中,竹子山古道更偏遠,
更為落寞冷清。
竹子山古道,因路遙地僻,路徑又不明,我的探訪古道計劃,原本將它排在後期。最近因緣際遇,山友蕭郎願為嚮導,機會難得,
於是跟行。果然不虛此行,順利達成探訪目的。今天若無蕭兄帶領,我想成功獨自走完這條古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沿途,可以找到太多理由說服自己回頭是岸。尤其是最後登頂的一段箭竹路,枯死的箭竹迎面倒來,
宛如箭陣。500公尺的箭竹路,我們竟走了一個半小時。
連蕭兄都說,這是他走過最艱苦的箭竹路。翻閱資料,去年五月二十四日有一隊山友探訪竹子山古道,闖過這段箭竹路時,
留下這樣的記錄:「經過一番奮戰,每人手臂都傷痕累累。」
圖:古道途中的土地公廟
竹子山古道位於金山鄉兩湖村倒照湖附近。開車從台北出發,可走北二高,自萬里至金山,約一小時;或自台北坐皇家客運,
在重光站下車。
若從金山鄉市區走陽金公路往台北方向,約三、四公里,過達樂花園(已廢棄),
右側有叉路(北25鄉道),轉入叉路,沿著鄉道蜿蜒向上走,沿途會經過三和國小、環湖一、二、三橋、
「勝境如桃源」石碑、三和兩湖分校招牌。
續往上走,在一處轉彎叉路,彎入左側小路,可通往附近民宅(倒照湖47號)。叉路口處無明顯地標,
僅有一簡易標誌寫著「x霞寺」(註:忘記寺名)。稍不注意,極易錯過。這段鄉道,自陽金公路、
北25鄉道叉路口起算,約四、五公里遠,
若採徒步,約須一小時。
今天從倒照湖47號登山口起算,至登上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反射板),總計費時五小時。
一般的登山記錄,大約是三個半小時至
四小時之間。竹子山古道,可略分為前、中、末,三段路程,苦甘各有不同,分述如下:
竹子山古道「前段」路程約一小時,是全程較輕鬆的路段。自倒照湖47號民宅出發,沿途有竹林、姑婆芋及零星的筆筒樹,坡緩上。
古道無明顯石階路,只是一般泥徑,交雜著零散石岩塊,路旁可發現零星駁坎。古道沿兩湖溪畔而行,兩湖溪枯乾無水,
沿途無淙聲悅耳,
就景觀而言,不如大屯溪古道或內雙溪古道。
沿途主要的景觀是一片美麗的筆筒樹林,位於溪對岸山坡。此外,就是一處菁礐遺址。大約穿過一小段箭竹林後,
右側道旁出現一明顯的石砌疊石,撥開草叢後發現為一寬約三公尺的圓形窪地,上方處又有一類似遺址,
上下相連,判斷這是一處菁礐遺址。在竹子山古道找到菁礐遺址,可以推斷,這條古道的歷史有可能更早於日據時代。
台灣大菁藍染產業的全盛時間約在十九世紀中葉至末葉。過菁礐遺址,約五分鐘,便抵福德祠。
福德祠土地公廟是竹子山古道最代表性的地標,也是珍貴的古道遺址。土地公廟位於兩湖溪畔,附近有較平坦的腹地,廟身古樸,
廟柱對聯寫著:「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福人」。在偏僻的山林裡,這樣的土地公廟算是有點規模,廟屋頂約略高於成年人的身高。
在此處,不禁令人懷想當年農民採收大菁,在菁礐池裡浸泡大菁,工作之餘,在這土地公廟前閒坐聊天的景象。如今此處空空蕩蕩,
香火冷清,土地公必定相當寂著吧!竹子山古道,僅就探幽目的而言,至土地公廟折返,已算不虛此行。附近溪谷有溪水,幽雅靜謐。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北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己霧茫茫一片
自土地公廟起,途經「重光溪谷」,攀抵竹子山東北延伸下來的稜線,為竹子山古道「中段」。這段路溪貌漸盛,可聽到淙淙水聲,
主要的景觀為一巨型的九丁榕板根(註1),是這條古道的著名景觀。
這段路途中,可看見大小九丁榕,其中最大一棵,根部厚大,令人稱奇。若喜歡觀察植物者,行旅
終點至此處,也算此行圓滿,可以無憾。
再往前走,兩次溯溪,遇幾棵奇樹,亦可見殘留的駁坎及石厝地基遺址,皆廢棄已久。接著,路徑消失,
接溪谷,開始溯溪,溪石溼滑。
這段溯溪路,山友文獻稱之為「重光溪谷」,約三十分鐘,途中有兩巨石,貌似蟾蜍,人稱「蟾蜍石」。
爬上重光溪谷,便抵達稜線。竹子山古道「中段」,我們走了約一個半小時。
上了稜線,可展望北海一線,但因天候關係,景象只是濛濛朧矓,金山兩湖村則池塘偏佈,宛若水鄉澤國。竹子山古道,
若只走至此處,
遠眺遼闊的石門、金山海岸美景,然後踏上歸途,也可心滿意足。我們在稜線休憩,並研究後續路段,眼前一片箭海。
從此處出發便是竹子山古道的「末段」路,也是真正艱難的一段路。GPS測量,距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的直線距離只有500公尺,
這段路卻讓我們走了一個半小時。
若是獨行至此,要給自己找個理由回頭其實不難。天氣不佳,山頂籠罩雲霧中,就算爬上去,也沒有展望;箭竹路路徑模糊,
亦有迷路之虞。我若獨行,走到此處,已是極限,絕不敢再深入冒險。今天,結伴而行,又有嚮導,便能奮勇前進。
這一段箭竹路,
前緩後陡,走走停停,前進緩慢,雖不疲累,但惱人的枯死箭竹迎面刺來,既得顧臉部,也得顧身體。
走在前端的嚮導蕭郎邊找路,
邊撥竹折箭,最為辛苦。最後,我們終於登上竹子山北北峰。北峰高1037公尺。登頂時刻,雖然四顧茫茫,毫無風景可賞,
但心情極興奮。我特別與峰頂的導航板合照,以為留念,我想這輩子再上竹子山北北峰的機會恐怕不大,經驗一次便已足夠回味。
圖:Tony的手套在導航板下休息
上山花五小時,下山較快,只花不到三小時。尤其是箭竹路,邊走邊滑,滑倒次數不計其數,山友個個皆狼狽。
下午四點四十分順利回到登山口。
今天行程,由蕭郎領隊,隊員有Daniel、Jason、Ivan和我,共五人,還有倒照湖登山口民宅的黃狗(小黃)也全程參加。
小黃為竹子山古道響叮噹的「人物」,許多山友探訪竹子山古道的登山記錄都有提到牠的名號。小黃經常主動加入
來訪的登山隊伍中,沿路前導,陪同山友攻頂。走訪竹子山古道,勇闖箭竹林,牠的次數記錄無人可及。
今日走竹子山古道,上山下山,耗時將近八、九小時,破我個人記錄,頗有成就感。回到家,開門時又見老婆笑語迎人,
頗欣慰。脫髒褲時,老婆突然驚叫,原來我身上掉落一隻螞蝗;我隨即看看自己的腳,接著換成是我驚呼,
我的右小腿也黏著一黑色小螞蝗。急忙出手揮落螞蝗,在驚聲中,又引來女兒圍觀尖呼。在老婆緊急命令下,
我抱歉地將螞蝗丟入馬桶裡。
登山兩年多來,終於第一次遭到螞蝗吸吻,心情複雜中帶點喜悅。聽說專業的登山家,沒有人不被螞蝗侵襲過,
螞蝗吸吻,只損失幾CC血,不痛不癢。這微小的傷口,彷若是個榮耀的印記,象徵著我在登山生涯階段裡,
又向前邁進一步。若登山界也有「五燈獎」,從今天起,我正式由一度五關,順利升上二度一關。先回到寶座休息一下,
讓老婆為我按按摩,準備下一次的挑戰。
旅遊日期:2004.01.31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行程記錄]
8:09倒照湖民宅出發…8:28筆筒樹林(略停留)…8:54小箭竹林隧道…9:08菁礐遺址(略停留)…9:18土地公廟(休息約15分)
…9:39九丁榕板根(略休息)…9:49越溪…9:53又越溪…10:28重光溪谷溯溪…10:56上稜(休息處)…11:23出發…
11:41遇大樹(略休息)…13:18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14:00下山…14:42原稜線休息處…15:42土地公廟…16:40倒照湖民宅
註1:原文為「銀葉板根」,許多登山記錄均如此認定,
可能是以訛傳訛的結果,經作家劉克襄先生指正,此樹應為「九丁榕」。今據以修改,謝謝。----- Tony補註於2006.08.16
[註]
竹子山古道的黃狗小黃(原名嘟嘟),已於今年初生病死亡,以下為小黃參加本次活動的英姿照片:
竹子山古道小黃(嘟嘟)紀念照片
(Tony補註於2005.7.13)
[山友迴響]
閱讀旅記:"竹子山古道"記得八十一年我勘查內柑宅舊聚落遺址時,巧遇一中年人帶了三位孫子,閒聊中,中年人指廢棄石屋說,
我小時是在此地出生,祖先是小雞籠人,今天帶孫子回來給他們看看祖先住的地方,中年人指著竹子山上的雷達站說,
我們長輩說以前山上是我們的獵場,有一條路是通阿哩蹦部落的,那是親戚的家,後來漢人就在山上駐兵,路就斷掉了。
實際上竹子山古道它在漢人入墾前就是內柑仔小雞籠社平埔人越嶺石門金山的姻親道,只是後來成為採筍道罷了。....陳岳(2004-5-6)
(註:感謝陳岳前輩補充說明。... Tony)
[行旅照片]
出發! (8:09)
溪對岸一片筆筒樹 (8:28)
接近土地公廟附近的古道,極幽雅 (9:17)
土地公廟 (9:18)
巨大的九丁榕板根樹 (9:39)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古道「中段」沿途多奇樹 (9:57)
重光溪谷溯溪行 (10:34)
在稜線上眺望兩湖村,似水鄉澤國 (10:57)
勇闖箭竹路 (13:05)
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 (13:18)
Tony的手套在導航板下休息 (13:20)
竹子山古道的最佳代言"人"-小黃(13:39)
北竹子山北北峰導航板,己霧茫茫一片 (13:58)
眺望遠處,無景可賞,只能賞霧 (13:58)
回到稜線,海岸風光漸明朗 (14:45)
重光溪谷的蟾蜍石 (14:55)
返回土地公廟(15:44)
返回倒照湖登山口,有一古厝(16:37)
登山口農家附近的池塘,遠處為磺嘴山。
登山歸來,小黃和老黃都累的像條狗,
小黃倒地而睡,老黃還得辛苦開車回家。
include('adsense2.php');
?>
[行旅圖]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