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80)

擎天崗.魚路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入口

今日又全家出遊,選擎天崗大草原,來個冬陽草原日光浴。

出發晚,陽明山仰德大道已管制, 只能改走外雙溪上平等里。

繞道遠山,過平等里,暫停車,至平等國小休憩。 這是第二次造訪這所小學。兩次理由皆同,因老婆及女兒有「緩急」之需。

雖然只將平等國小視為中繼站,但每次停留時間皆超過半小時。這是因為這所小學在小丘上, 操場可散步或跑步,林蔭下又有鞦韆及遊樂區,頗適合小朋友及童心未泯之中年人,因此總是順道一遊,今天亦是如此。

離開平等國小,就直奔擎天崗了。今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草原上並無一般冬日寒風刺骨之苦, 反而冬陽殷勤送暖。碧草雖不如夏日青翠,但綿延起伏的無際草原景觀,令人舒懷展顏。我們步行 至金包里大路(魚路)城門口,在附近找塊草坪,攤桌巾鋪於草坪,席地而坐,看山巒翠草,看人群歡遊。 女兒建議玩捉迷藏,我樂於奉陪,在附近草地草叢處,輪流作鬼,鬼來捉人,被捉到的當鬼,規則簡單。

中年人玩這遊戲,雖然超齡,但我亦玩的興緻盎然。約半小時,稍為盡興, 便回到休憩草坪處。老婆席地曬太陽、看看書而已,頗自得其樂。

我在草坪附近,看見「陽明山農場」舊碑,而站上土丘,俯瞰魚路古道將一片草芒劃出兩條小徑, 左為「河南勇路」,右為「日人路」,奔向金包里(金山)而去。不禁怦然心動。返身問老婆及孩子, 可願給我二十分鐘,往返走一段魚路古道?妻女皆同意。為爭取時效以走遠,於是棄書、棄水、 棄背包,我空手隻身往魚路古道而去。

圖:魚路古道(左為河南勇路,右為日人路)

一時五十分出發,自魚路古道入口處走石階路下行。至分叉口,直行為「河南勇路」, 右行為「日人路」。

前年夏天,我曾帶著老婆與女兒走魚路古道至上磺溪遊客中心,當時走河南勇路, 今天決定走日人路。

魚路古道以河南勇路為主路線,遊客多走此路;日人路,反而更幽靜。兩路區別為何?河南勇路以石階為主, 距離短,日人路為泥土徑,彎延如蛇行,距離較長。日人路闢建於日據時代,為走馬匹、拖砲車, 舊有石階路不宜,因而另闢新徑。

走進日人路,愈行愈深,路徑寬闊,似一般山林所見過的日據時代保甲路。 兩旁冬芒,已呈枯黃蕭瑟,蔽蔭這條山徑不受日曬,頗適宜行旅。我不禁陶然於此境此景,心愈想往下走。 但心想,走魚路古道至許顏橋,約1.4公里,二十分鐘豈能往返?頗後悔只向老婆及孩子提議二十分鐘而已。 但橫心一想,山中無歲月,先走再說,或許擎天崗的大草原會讓老婆及孩子忘了我的離去。

右繞一圈,又繞回中線,與河南勇路交會,然後日人路又向左繞去。繞左路,景愈奇,大油坑就在前方遠處, 硫煙繚繞,白霧騰空。稍停留賞景,往前走,右繞,不久便聽到泉水淙聲,前行,抵水源地。立有解說牌。 我也效法先民,以清澈冷泉洗臉,以解塵勞。

日人路又與河南勇路交會於此。未停留,續走日人路, 山徑漸入森林,愈古樸,不久在轉彎處遇小土地公廟。彎過後,附近森林漸密,突瞥見不遠處有農舍。 走進看,為兩間古樸的石塊厝,屋頂覆以茅草。我走下石階,至屋前,有解說牌,敘述石屋歷史。 石屋保持良好,大門有門牌,但門戶已深鎖。屋前庭園有廢棄的石臼、石缸,附近有茂盛的竹林及柳杉林。 這兩間農舍隱身於這片森林之中,宛如世外桃源。

二時十五分,正徘徊於石屋庭前,距我承諾返回時間已逾時五分鐘,此時手機響起。頗恨山中收訊如此清晰, 老婆來電,不得不接。於是魚路之旅匆匆畫下句點。返回走,用小跑步,未一分鐘,已氣喘不順;改採疾步走, 體力又不行,只好放慢腳步,腳踏實地而走。

爬回日人路與河南勇路交會處的水源地,稍作停留。觀解說牌,俯瞰下方遠處的清代守硫營地及練兵場遺址, 亦有感觸。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曾至北投附近採硫,寫出《裨海紀遊》,成為台灣最早的旅遊文學。

郁永河離台後,清廷便下令封礦,直到光緒末,劉銘傳設硫磺總局,才恢復開採硫磺。八年間,採硫磺二千五百零八噸。 這其間大油坑附近設有守硫營地,派兵駐守。官兵只守了八年,台灣便改朝換代。這「河南勇路」,正默默記錄了這段採硫磺的歷史。 而「日人路」的存在,也訴說著台灣有過的另一段歷史。兩條路在這片山林間幾度交會糾葛,各自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圖:魚路古道樸拙的安山岩石階路

我選擇河南勇路的石階返回走。這段石階上坡路走來有些喘。

雖然趕路,我並沒有忽略欣賞這條古樸的石階路,這一塊塊石階是由安山岩鋪成,歷經歲月刻痕,散發著幽緻的氣氛。

先民擔著魚貨,自金包里(金山)出發,踏著石階,走向台北城。 這一塊塊石階,都蘊藏著歷史的氣味,行旅步踩間,怎不生思古幽情與歷史情懷呢?

這安山岩石階也讓我想起最近網路上熱烈討論的坪頂 古圳步道整建工程。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決定將坪項古圳的舊有石崁路更新,改鋪以現代化的花崗岩步道, 消息傳出,引起山界譁然,痛批政府決策粗糙,而建設局辯稱,因原有安山岩石階年久失修,佈生苔痕, 遇雨則不免溼滑,行人有滑倒之虞,而應當地居民之求,才決定鋪新步道。

環保人士為挽救古道,以憨厚的熱忱,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活動,並呼籲工程暫停。 為此,建設局召開協調大會。據說當天場面火爆,平等里居民怒責環保人士,令山友難以招架。 既然當地居民贊成步道翻新,工程亦已發包,有「民意」做後盾,建設局官員也樂於按照原計劃繼續施工。

讀此新聞,自有感慨。雖然自古以來,「理想」與「現實」相爭,多半是理想落敗, 結果如此本不足為奇。更何況,事起之初,建設局未深思熟慮,預算既已核下,工程既已發包, 則更難協調。設若建設局官員稍有文史知識,稍有歷史情懷,則雖平等里居民有此提議, 豈無對策可尋?

當地居民為安全計,要求鋪新步道,憫其情,無可厚非,但花數百萬元翻修步道, 何不若說服當地里鄰長,以先人古道為念,以長遠觀光資源為重呢?或者以利益交換, 由政府撥預算,聘請當地農民,於閒瑕時,刷刷石階青苔,以維護步道安全,不僅可提高農民收入, 又可保百年古道免於堙滅,豈不兩全其美!

若居民仍有安全疑慮,則不妨呼籲大企業認養坪頂古圳步道, 為當地年滿60歲以上居民投保百萬古道滑倒意外險,則一年保費亦不過區區數十萬元而已, 何必非毀棄原有百年步道不可?如大企業無人願贊助,或政府不願追加預算, 則亦可輔導當地農民組坪頂古圳文化委員會,設關卡,凡山友走訪坪頂古圳者, 須繳交30元古道維護費(以定期刷青苔)或須向當地農民購買一斤柑橘,則農民是否會心動呢?

總之,官員若有心, 豈無解決之道?平等里居民豈無緬懷先人之心?豈無愛鄉護土之心?若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 誘之以名,彌之以利,豈能無法溝通?而建設局既已撥款,工程既已進行,要居民平白退讓, 僅訴之以環保道德理想,亦難矣。

坪頂古圳步道,我一年內走訪兩次(第1次第2次), 雖非雨季行走,但平心而論,古道樸拙可愛,確實不滑亦不危險。不知官員決策前是否曾實地走訪,用心考察 ,亦或只是選舉前,不加深思,即對地方工程慷慨補助呢?如今古道蒙難,官員得無愧疚檢討之處?

圖:擎天崗大草原人牛分道,鐵絲欄將草原一隔為二

我返抵擎天崗,時間二時四十分,比預定時間晚三十分鐘。

我發現老婆及女兒也沒有在草原上痴痴地等, 老婆仍悠閒看書,女兒則在草叢處嬉戲。我又陪女兒玩一下,然後決定至竹子湖,找家餐廳吃野菜。

回至擎天崗環形步道處,這裡遊客頗多。轉入環形步道的碎石路,走一段,體驗一下擎天崗步道的變化。 這曾經是廣闊的草原,筆直的步道,曾幾何時,已人牛分道。環形步道兩側豎立了長長的鐵絲欄, 一路延伸至遠處。據說是因為先前曾發生擎天崗牛隻刺傷遊客的意外,國家公園為保護遊客而設置了鐵絲欄,以保障遊客安全。

雖然設置護欄的立意頗佳。但以我個人的觀察,擎天崗草原的牛群一向溫馴, 遊客若不故意靠近加以戲弄,牛隻是不會主動擊人的。當然,我生肖屬牛,自小又愛牛, 這番為牛辯護的意見,或許不夠客觀。這鐵絲欄將這片美麗廣闊的大草原一分為二,阻絕牛隻,使遊客的生命獲得保障,雖然居功至偉,但有得亦有失。

鐵絲欄既設,便宛如柏林圍牆。若草原東方的公牛與草原西方的母牛原本相戀, 則自此以後,相隔兩地,相見難矣,豈不哀哉!而鐵絲欄雖可防牛,但若遇桀驁不馴、 好動成性之男孩,在草原追馳奔跑,亦有觸網成傷之虞,可不慎哉! 鐵欄既成,多感無益,得失之鑑,且留給歷史公評。
(註:擎天崗環形步道舊觀

旅遊日期:2003.01.26


[行旅照片]

平等國小及操場。
老婆女兒玩鞦韆。
擎天崗草原。
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入口。
陽明山農場舊碑隱沒於草叢牛道。
女兒Peggy、Jessica攝於擎天崗(左起)。
女兒Jessica、Peggy攝於擎天崗(左起)。
老婆和女兒Peggy攝於擎天崗。
魚路古道(左為河南勇路,右為日人路)。
日人路一景。
日人路途中眺望大油坑。
日人路進入森林後,更為徑靜。
森林小徑的小土地公廟。
森林裡的兩處石頭厝古宅。
石頭厝以屋頂覆以茅草。
日人路與河南勇路交會處的水源地,俯瞰遠處的河南勇守硫營址。
魚路古道樸拙的安山岩石階路。
被父親暫時"遺棄"的女兒自得其樂地在擎天崗玩草嬉戲。
歸去時,擎天崗環形步道正遊人如織。
擎天崗大草原人牛分道,鐵絲欄將草原一隔為二。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