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329)

航行福爾摩沙北端:從西岸淡水到東岸雞籠,並附滬尾、艋舺和雞籠的評論(上)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這篇文章是英國博物學家庫斯伯特.科林伍德(Cuthbert Collingwood, 1826–1908)於1867年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刊發表的一篇旅行記錄註1,記述其從淡水搭乘船隻,航行淡水河至艋舺,然後折返至關渡,進入雞籠河, 沿途經過芝八蘭、錫口、水返腳至八堵,然後循陸路越嶺至雞籠港。

圖:英國皇家蛇艦
英國皇家蛇艦

同治元年(1862),淡水正式開放成為對外通商口岸,外國領事、洋商、學者及傳教士,陸續抵達北台灣的淡水,展開商務或傳教事業。

科林伍德在1866至1867年間,搭乘英國皇家海軍船艦前往中國水域進行自然史調查。他也來到台灣進行考查,乘船遊覽台北盆地, 因而創作了這篇旅誌。

閱讀古人遊記,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旅行的形式。透過科林伍德的文字描述的150年前台北盆地內河航行之旅, 我們得以神遊與遙想當年台北盆地的風貌。今昔對照,可以感受一個半世紀以來台北盆地風貌的變遷。

本文匆匆譯述,難免有所錯誤或疏漏,敬祈讀者先進不吝指正。
註:本文所選圖片僅作為閱讀輔助參考,並非作者原文所附圖片。)。


圖:淡水
淡水

淡水位於福爾摩沙的西北海岸,擁有優良的港口。

吃水12又1/2英尺的英國皇家蛇艦在漲潮時,可以輕鬆航行進入淡水港。

淡水港的入口有兩座醒目的美麗山丘作為標記,左側的稱為觀音山,有兩個突出的山峰,海拔分別為1720與1240英尺。 右邊是大屯山,是一座壯觀的山脊,頂峰高達2800英尺。

港口入口處,寬度半英里,但是淤積的泥沙使港口寬度減少了一半。然而駛進海港內,河道就迅速擴增至四分之三英里, 甚至達到一英里,為較大型的輪船提供良好的定錨停泊環境。

進港之後,立即看見左側的岸邊有一座小型的中國式堡壘(譯註:同治年間興建的中崙砲台,又稱白砲台,毀於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 ,而在堡壘上方約半英里處有一座方形的荷蘭城堡(譯註:淡水紅毛城), 以紅磚砌造,砲臺式建築,高於海平面約50至60英呎。無疑的,這座城堡具有非常強大的防禦實力。

淡水河口觀音山(2005年拍攝)。 淡水紅毛城(2007年拍攝)。

圖:淡水福佑宮往重建街的窄巷石階路(2012年拍攝)
淡水福佑宮往重建街的窄巷石階路

淡水,通常被稱為「滬尾」,一個長條狀的小鎮,商店街在地勢高一點的地方。

大多數的店鋪都是在狹窄的街道內,而且店鋪外觀不佳。

淡水的路面鋪著大塊的鵝卵石,街道上有大小的豬隻和吠叫的狗兒,某些狹窄的街巷甚至無法容納兩個人擦肩而過。

副領事( (Mr. Gregory;格雷戈里先生)定居在淡水,還及其他三、四個歐洲人定居此處,從事商業事務或受雇於中國海關。 作為代表大英帝國的領事館,看起來只是一棟糟糕的建築而已。

這裡的居民,大多從事苦力工作,有時也有一些遊蕩的流氓。淡水人對於對房子有一種偏見,反對超過一層樓的樓房, 所以滬尾沒有兩層樓的房樓。

鎮上有一間非常華麗的廟宇(譯註:可能是淡水老街的福佑宮媽祖廟), 有精致雕刻的石柱,工匠以相當靈巧的技術,雕刻出一隻繞著石柱的巨龍。行廟宇的裝飾工作正持續進行中。

圖:蓪草
蓪草

小鎮鄰近地區是丘陵地帶,散落著一些房子;鎮外有一個大的圓形廣場,遍佈墳墓,形成了一處大墓區。 墓地上方有著豐富的紙菸捲植物(蓪草),附近有很多這種植物都從滬尾出口。

這裡的土壤非常肥沃,由相當深度的沖積層組成,其中有許多棱角分明的圓形石塊,其中有些非常的大。

在滬尾旅途沿線的其他城鎮居民,大多數是窮人,穿著簡單,男人通常只穿著一件短衣或一些替代的遮蔽物, 年紀較小的兒童則完全赤身裸體。然而婦女和女孩總是衣著得體,很少有小女孩會赤裸到腰部以下。女人纏足是很普遍的現象。

附近大量生產稻米,但是政府禁止出口稻米,因為官員認為本島稻米的產量不會超過家庭消費所需要的數量。 但是為了官員的利益,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稻米貿易透過迂迴的方式暗中進行。

這裡很少有公牛、山羊等家禽,但是豬隻非常多,雖然很少人能夠忍受豬隻令人作嘔的習性及骯髒的餵食方式, 但人們仍然喜歡吃豬肉。鴨子的數量也很多。

有一位職等較低的官員駐守在淡水,名字叫做林清芳,他隸屬於淡水廳官署。滬尾只是一個小鎮,淡水廳主要的市鎮是在艋舺。

圖:淡水河岸的舢板船
淡水河岸的舢板船

我們雇用了一艘舢舨,這是當地傳統的船隻,有三個船夫。

我們租用舢舨兩天,帶著相機、採集的裝備,希望能悠閒的進行這次的航行。

這艘船是平底船,以適應這次特殊的航行。船隻長度約20英尺、寬6英尺,覆蓋一個竹製的遮陽篷, 船上鋪有草席。借助著大帆和海風,我們的船隻迅速的進入淡水河。

航行的前4英里,河流寬度變化很大,而河面平均寬度約1英里。從觀音山山腳下,我們朝東南方向行駛,陽光照耀下的觀音山, 有醒目突出的錐形外觀,山腳下有穿孔的洞穴。右岸有一片平原,一直延伸至大屯山,這片平原隨著我們的航行而向東擴展開來。

圖:淡水附近的風貌(年代:1871年)
淡水附近的風貌(年代:1871年)

經過一段長時間之後,我們抵達一個叫作「甘豆」(Kan-tow)的小村(譯註:關渡)。 溪流在這附近一分為二,左邊的溪流(譯註:雞籠河)持續往東, 流經種植著稻米、甘蔗、玉蜀黍的鄉野。

我們繼續直行約三又二分之一英里,抵達大稻埕(Twa-tu-teen)。 這裡一個大聚落,而繼續往南行航行,大約再一里半,抵達了艋舺。艋舺是淡水廳主要的城鎮。

艋舺是一個大城鎮,充滿狹窄和難看的街道,就如先前提到的滬尾。街道的一側有一種拱廊走道, 另一側敞開,更為髒亂,主要都被豬隻和兒童佔據,他們擠滿各處。 汙物就堆積在居民的家門口,而婦女性穿著明亮而艷麗的服飾,就坐在足以滋生瘟疫的沸騰污穢池旁。

在艋舺可以乘坐椅子或轎子,由人力抬著,遊覽這個城鎮。但是在一些街道的角落非常狹窄,必須靠很露靈巧的操縱才能讓轎子轉彎通過。

有一個單身的歐洲商人,來自漢堡的馬利施先生(Mr. Mallisch), 居住在艋舺一棟漂亮的兩層樓房子。這是我在當地看見唯一的房子,違反一棟房子不高過另一棟房子的建築風俗。

從淡水到雞籠的旅程,須從淡水河的另一條往東南的支流前往(譯註:雞籠河),那是我先前曾提過的那條支流。艋舺無法直接通往雞籠。我曾經與船長布洛克(Bullock)、領事格雷戈里(Gregory)先生搭乘皇家蛇艦造訪過雞籠。 在那次的旅行,我們訪問了該區的軍事官員慶永(譯音)。我們有事先預約,所以得到官方正式接待。

這位官員的官邸位於雞籠郊外。我們抵達時,受到了三聲槍響的歡迎儀式。我們入坐客廳時,一群服務生以蛋形的瓷器茶杯獻上茶飲, 他們也成功地驅趕了一群好奇跟在我們後面而來、衣衫襤褸的人群。

這位官員穿著一件有醒目藍色鈕扣和孔雀羽毛裝飾的衣服,身旁有一位年約35歲的優秀聰明的翻譯,他流利的翻譯, 使這位官員與格雷戈里先生能自由的交談。大約二十分鐘後,我們離開時,仍然受到抵達時的禮遇儀式。 這位官員首次接受布洛克船長的邀請,答應次日來到滬尾,登艦參觀我們皇家蛇號。次日,剛好是女王陛下的生日,而這位官員沒有失約。

圖:台灣山區的樟腦寮
台灣山區的樟腦寮

大量的戎克船抵達艋舺,顯示了艋舺做為貨物集散地的重要性。

淡水河其中的一條支流,上游來自三角湧(譯註:三峽),該地出產大量的樟腦。

戎克船載運著樟腦這重要的商品來到艋舺。

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這樣的貿易,除了獲得中國政府特許壟斷經營的商人。商人每年支付4萬元以獲得樟腦買賣的許可特權。 特許商收購樟腦每擔(約133磅)價格5元,然後以27元售出。由於每擔樟腦必須支付1元的關稅及一些費用, 增加大約10%的成本。樟腦在運輸過程,因為保存不當而蒸發,會造成損失。而眾所周知的,這個國家保守與官僚的官員, 並不會採取將樟腦裝在盒子內以避免樟腦蒸發的耗損。

即使如此,樟腦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一位在滬尾的年輕德國商人萊斯勒先生就樟腦壟斷的合法性問題向法庭提起訴訟, 我相信樟腦這個重要的貿易很快就會開放競爭給歐洲商人。

譯註:台灣開放通商之際,樟腦貿易被英國商人掌控。1863年,清廷官府宣佈樟腦改為官辦,不准民間交易。 後然英商仍透過私下收購,時遭官兵查緝,因而發生衝突。1868年,英商收購的樟腦,遭官府扣押,雙方談判分裂。英艦因此砲轟安平港, 清軍潰敗,駐安平水師江國鎮自殺,史稱「樟腦戰爭」。事後清廷廢除樟腦官辦,開放外商收購樟腦。台灣的樟腦產量曾經高居世界第一。

淡水河的另一條支流,可以行駛船隻,經過一系列急流,抵達原住民的國度(譯註:大嵙崁山區)。 我是從副領事格雷戈里那裡得知這個我感到有興趣的主題。(∼待續

日期:2018.06.03  


註1:
原文題名為:《A boat journey across the northern end of Formosa, from Tam-suy, on the west, to Kee-lung, on the east; with notices of Hoo-wei, Manka, and Kelung》


【照片】

淡水河口。觀音山。(拍攝年代:日治初期)

淡水港(日治初期)。

淡水街上忙碌於準備外銷美國的茶葉(烏龍茶)

淡水街道(日治初期)。

干豆,日治時代又稱「江頭」,今稱「關渡」。

關渡附近淡水河與雞籠河匯流處風光(2012年拍攝)

藍色公路關渡碼頭(2017年拍攝)

大稻埕附近的淡水河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