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323)

[陽明山].內寮古道.竹篙山南峰.瑪礁古道∼環狀登山路線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2004.08.04)
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

我己經多年沒有走訪陽明山國家公園坪頂地區與擎天崗之間的古道群了註1

當年曾經與老婆一起走訪這一帶的古道,轉眼之間,已是十四年前的往事。

內寮古道有一座古老的石砌小土地公廟,當年老婆曾在此許願,後來她偶爾提到,以後有機會再走內寮古道時, 要來這座土地公廟拜拜還願。說著,說著,就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最近打算重走這區域的古道群,安排行程的首選自然就是內寮古道(又稱「礁坑古道」)了。 十幾年後,老婆終於有機緣再次來到此地。

圖:內寮古道登山口(小19公車內寮站鄰旁)
內寮古道登山口(小19公車內寮站鄰旁)

今天出遊,天氣並不如意。原以為下午才會變天,不料變化提前到來。

上午十點,抵達陽明山平菁街93巷小19公車終點站(內寮站)時,天空下起毛毛雨,又不時傳來陣陣雷聲。

小雨不愁,而古道於幽林之中,也不虞雷電,於是仍依計劃出發。今天的路線規劃是從內寮古道上山,至擎天崗附近,銜接瑪礁古道, 然後由瑪礁古道下山,再接回內寮古道登山口,完成一圈環狀的路線,預估時間約3小時。

上次我走內寮古道,是在七年前,今天走的路線,感覺又與上次的印象不同。古道先是沿著礁坑溪溪岸而行,然後漸漸脫離溪谷,爬向山腰。 沿途路徑清楚,不過雨勢漸增,我們穿上小雨衣,冒雨前進,雷聲則漸漸歇息。

圖:竹篙山南峰小草原
竹篙山南峰小草原

爬至山腰,與古道舊路會合,接著進入較平坦的山腰路段,一路平緩好走。

抵達古道越溪之處,卻發生走錯路的意外狀況。

由於越溪的小徑不明顯,我們竟不自覺的順著路況良好的山路繼續往前走。不久即轉為上坡路,甚至出現輔助的攀爬繩索,這時才發覺走錯了。

我判斷這條山路應是近年來山友開闢的新路,通往竹篙嶺山南峰,銜接竹篙嶺古道,串連內寮古道,形成另一種環狀登山路線; 於是心念一轉,將錯就錯,先探訪竹篙山南峰,再繞回內寮古道。

內寮古道原本越溪之後,約3至4分鐘,即可抵達小土地公廟;我們繞這段遠路大約多花40分鐘時間。上坡之後, 路徑變為平緩,約15分鐘,抵達竹篙山南峰小草原。

這裡也是舊遊之地。十四年前,我與老婆從平菁街43巷巷底,走竹篙嶺古道往竹篙山, 曾路經此地,很喜歡這處宛如桃花源祕境的小草原;今日意外舊地重遊,可惜跟當年一樣,是在雨中造訪,無緣仰臥草地,享受陽光沐浴。

圖: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
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

我們在小草原樹下休息一陣子,然後從草原邊緣的森林小徑下行,走往內寮古道。

森林中,牛徑與山徑交錯,路徑紛岐,遵循防迷地線,跟著登山條,一路往下坡方向前行。

大約走了25分鐘,山徑終於接回內寮古道,不過路段已超過小土地公廟了。於是沿著內寮古道往回走, 約5、6分鐘,終於抵達內寮古道的小土地公廟。

闊別十四年,老婆終於重臨此地。她從背包中拿出餅乾,放在廟前,簡單徒手向土地公拜拜致意。 石砌的小土地公廟,應有百年歷史,廟聯寫著:

「白雪知公老,黃金賜福人。」

我問老婆:「你還記得當年在這裡許什麼願嗎?」她說忘記了,大概就是一般平安之類的祈福,時間久遠,自然就忘記了。 幸好我當年的旅記有文字存證:

老婆靠近細覽,對門聯刻字興趣盎然,喃喃自唸,並向土地公虔誠膜拜,突然轉身說:「老公,明天大樂透獎金上看十億。如果中頭彩,我一定會回來還願。」

我聽了哈哈大笑。抬頭望,穿過林梢,我看見一片浮雲而已。

-----------------

圖: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2004.08.04)
內寮古道石砌小土地公廟

當年老婆的祈願,隔天就希望落空了。

那麼老婆為何後來又想回來內寮古道向土地公還願呢?

雖然沒中頭彩,不過四個月之後,老婆卻中了另一個機率微乎其微的事情; 而在隔年十月,生下了小東。

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老婆將這人生的際遇,與在內寮古道土地公祈福之事,產生了某種心理的聯結。 舊地重遊,往事浮現。回想十多年來,我給老婆添的新麻煩,她不以為苦,而認為是福; 情操令人感念,旅記豈可不記呢?

時光飛逝,十幾年的時間,已將我們的人生帶到了中年的尾段。歲月雖無情,古道卻有情, 保存了我們走過的人生記憶。

我因此想推薦內寮古道給我家小東。十四年之後,若有機緣,建議小東可以帶女朋友來這裡走走。

圖:從內寮古道走往瑪礁古道
從內寮古道走往瑪礁古道

說來也有點神奇,我們抵達小土地公廟,拜拜完畢,不久天氣就忽然放晴了。

我們在此地用餐休息,停留50分鐘。而後段的行程,就一路陽光普照了。

由土地公廟上行,約10分鐘,抵達番婆厝。 過此之後,遇岔路,取右行,爬向擎天崗。上坡路段結束,即抵達內寮古道終點附近的岔路口。 左岔路經芒草區,通往竹篙山及擎天崗環形步道,右岔路接瑪礁古道,繞回坪頂地區。

我們走礁坑古道循稜而下,一路下行,然後從途中轉右岔路,接回內寮古道的登山口。沿途風景及路況,有興趣山友,可以參考以下的旅行影片。

原本預計3小時的路程,因為天雨慢行、迷路走往竹篙山南峰、多次休息停留,結果總計花了5個小時。下午三點鐘, 返抵內寮古道登山口。

今天的行程,對老婆來說,是還願之旅;對我來說,則是感恩之旅。而我感恩的對象,並不是內寮古道的土地公。


旅遊日期:2018.04.12 (寫於2018.04.16)  


【路程時間參考】
內寮古道登山口→4分鐘→瑪礁古道岔路→25分鐘→山腰路→12分鐘→越溪處迷路(註:越溪→4分鐘→土地公廟)→15分鐘 →竹篙山南峰小草原→25分鐘→接回內寮古道→6分鐘→土地公廟→10分鐘→番婆厝→18分鐘→古道終點岔路處(續接瑪礁古道) →60分鐘→右岔路往內寮古道→10分鐘→內寮古道→4分鐘→內寮古道登山口,不含休息時間約3小時。

【延伸閱讀】
.第0171篇 -2004.08.04 平等里.礁坑古道(內寮古道).番婆路
.第0871篇 -2011.10.12 內寮古道(礁坑古道)

註1:坪頂地區與擎天崗之間的古道群包括(由西而東): 竹篙嶺古道內寮古道(又稱「礁坑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又稱「坪林坑溪古道」)高頂山古道(俗稱「荷蘭古道」)

【補充說明】
1. 內寮古道的登山口位於平菁街93巷小19公車終點站(內寮站)站牌旁的巷底100號民宅旁。由此出發,原有兩條上山的古道路線,其中左側的入口已被柵門封閉,只能選直行的溪岸路。

2. 由於山友新闢內寮古道往竹篙嶺南峰的新路徑,因此順著古道走,可能會不小心錯過古道越溪處,行進時請特別注意。

3. 竹篙山南峰小草原附近有很多牛徑,路徑紛岐,又未設登山指標,防迷地線亦可能引導走向竹篙山(竹篙嶺古道),須注意行進方向,走下坡路,往內寮古道方向; 沿途多注意登山條,才不會迷路。

4.坪頂地區與擎天崗之間的古道群,縱橫交錯,並未被列入國家公園的正式步道,沿途岔路處,並未設立正式登山指標,部份路段收訊不佳, 建議有興趣造訪的山友們,隨身攜帶參考旅行地圖及照片(例如:事先可以將相關登山記錄拍攝或瑩幕截圖,儲存於手機內。),以便隨時作為參考指南。


【旅行照片】

內寮古道。

內寮古道土地公廟(廟聯:白雪知公老,黃金賜福人。)

老婆在內寮古道小土地公廟之前還願。

  2004.08.04 造訪內寮古道的記憶。

番婆厝。

番婆厝舊地重遊。

  2004.08.04 造訪番婆厝的記憶。

走瑪礁古道下山。

從瑪礁古道走往內寮古道。

越過礁坑溪,接回內寮古道,走回登山口。

內寮古道之行,我的感恩之旅。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