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309)

[北市內湖].圓覺瀑布.鯉魚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鯉魚山
鯉魚山

午後,趁著冬陽和暖,來到內湖登山小旅行。

今天選定圓覺瀑布、鯉魚山這條來回約兩小時的環狀登山路線。

這條路線,我已走過多次,是很大眾化的登山路線,交通也很便利。

從捷運文湖線大湖公園站下車,步行大湖山莊街約七、八百公尺, 抵達大溝溪親水公園,穿越公園,走至盡頭的葉氏祖廟。登山口就在葉氏祖廟鄰旁。

葉氏祖廟前有空地可以停車,所以我就直接開車來到這裡,省卻上述一段路程。

從葉氏祖廟出發,步行一小段,抵達大溝溪親水公園上游處的溪潭。 小橋流水,小瀑淙淙,由此而上,即進入林蔭幽雅的大溝溪上游溪谷。

圖:圓覺瀑布步道
圓覺瀑布步道

步道沿溪行,一路有溪流相伴。

不久,遇左岔路,可登往鯉魚山,我回程預定由此下山。

仍取直行,先走往圓覺瀑布。這個路段,上坡平緩,步道平直,緊依溪流, 但見溪水潺流,水中有魚兒悠游。

幾次走過這條步道,覺得今日步道溪流風光格外怡人,我想應是冬日溪水豐沛, 陽光和煦,走來一路清涼舒爽,而又無蚊蠅之患。

步行不到20分鐘,抵達圓覺瀑布。山中谷地,翠巒環抱,自成一桃花源之境, 圓覺瀑布如一抹白練自高高岩壁流蕩而下。瀑水較往昔豐沛,水流淙淙, 便覺溪谷生趣盎然,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在此休憩。

圖:圓覺寺
圓覺寺

略休息,賞瀑布,然後循石階路上行,走往圓覺寺。

沿途頗多石階,一路上行。約十二、三分鐘,抵達圓覺寺。

圓覺寺,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十三年(1924),年代遠遠晚於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不過是內湖地區最早設立的佛教院寺。寺院以當地砂岩石材砌建,是主要的建築特色。

從圓覺寺沿著車道走出去,接碧山路,取左行,即可望見鯉魚山登山口。 鯉魚山與鄰近的圓覺尖、忠勇山,合稱「內湖三尖」。 鯉魚山登山步道長約一公里, 步道途中兩側有民眾私自雕塑的風景名勝模型,宛如小人國樂園,是步道主要的特色。

圖:鯉魚山主峰涼亭
鯉魚山主峰涼亭

鯉魚山步道,又稱為「鯉魚小人國步道」。

步道沿途的袖珍版名勝風景雕塑是一位劉老先生以十五年的時間創作的。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沿著步道地勢綿延的萬里長城雕塑了。

他的創作努力,如今得到政府的認可,並以小人國為步道命名;沿途立有解說牌, 並籲請遊客勿破壞這些雕塑作品。

上行約15分鐘,登頂鯉魚山,山頂有一座涼亭。亭旁有日治時代土地調查局埋設的圖根點基石, 作為土地測量的基準點。過此以後,逐漸轉為下坡路,沿途的小人國各種景點雕塑, 而隨著歲月,多已漸漸凋敝毀損。

圖:大溝溪畔,大正十一年(1922)石砌土地公廟(檔案照片)
大溝溪畔,大正十一年(1922)石砌土地公廟(檔案照片)

一路下行,出口接回大溝溪畔的圓覺瀑布步道。

想起今日走圓覺瀑布步道上山,沿途沒有看見溪對岸的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 於是再走往上游,去探訪這座小土地公廟是否別來無恙。

這次目光認真蒐尋,終於看見這座日治時代大正十一年(1922)建造的小廟隱身於對岸樹林間。 位置大約是經過忍字碑後,續行約四、五十公尺處的溪流對岸。

今日溪水豐盈,難以踏石過溪,所以就隔溪望廟而已。然後原路折返,沿著步道下行, 返回步道入,再走回葉氏祖廟。

這樣的一圈環狀路線,路程含休息時間,大約兩個小時。沿途風景,昔日旅記都有記述, 今天就為這條登山路線拍一支影片,作為旅行記錄。


旅遊日期:2018.01.15(寫於2018.01.19)  


【路程時間記錄】
葉氏祖廟→20分鐘→圓覺瀑布→15鐘→圓覺寺→20分鐘→鯉魚山→25分鐘→葉氏祖廟,環狀一圈,含休息時間,約2小時。

【延伸閱讀】

.第0054篇 -2002.08.18 碧山巖.圓覺瀑布
.第0449篇 -2007.02.24 鯉魚山.忠勇山
.第0620篇 -2008.08.19 圓覺尖.鯉魚山
.第0790篇 -2010.08.18 葉氏祖廟.碧湖步道
.第0870篇 -2011.10.07 圓覺瀑布步道.大溝溪步道
.第1477篇 - 2020.01.08 旅行影片:大溝溪花海.圓覺瀑布



【旅行照片】

圓覺瀑布步道,沿著大溝溪,走往圓覺瀑布。

忍字碑。

過忍字碑,續行約40~50公尺,即可望見溪對岸的石砌土地公廟。

圓覺瀑布。

步道續往圓覺寺。

從圓覺寺眺望鯉魚山。

鯉魚山步道入口前段。

鯉魚山步道旁的萬里長城雕塑(山海關)。
從鯉魚山步道眺望圓覺寺(後方為圓覺尖)。
鯉魚山,海拔22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鯉魚山步道下行,往圓覺瀑布步道。
接回圓覺瀑布步道,完成環狀路線。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