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265)

[前人遊記].1903年《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臺風雜記(佐倉孫三

◎前言
《臺風雜記》是日治初期殖民官員佐倉孫三來臺任職期間的筆記,內容包括臺灣文化、風俗、習慣、物產、生活等, 總計一百一十多篇,出版於1903年。

佐倉孫三(1861-1941),號達山,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人。1895年5月,他跟隨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抵臺, 成為日治時期第一批來臺的日本官員。佐倉孫三在臺期間,擔任學務、警務等工作,因職務之需,得以遊歷臺灣各地, 認識臺灣風土民情。

佐倉孫三師承日本著名漢學家三島毅,精通漢文,《臺風雜記》即是以漢文書寫。我最近剛完成《臺風雜記》譯述, 將原書文言文譯寫為現代白話中文,並選錄了一些與主題內容相關的日治時期臺灣老照片穿插於內文。原書每篇文章都附有評論, 其中包括作者自評,也有作者友人橋本矯堂、細田劍堂、山田濟齊及《臺灣新報》記者臺灣人某氏等人作評, 亦為本書添色不少。至於作者的觀點,囿於文化差異,也難免有失之主觀之處,然而透過他的描述, 我們得以一窺一百二十年前的臺灣社會風貌。

以下選錄《臺風雜記》數篇,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們。


圖:鴉煙
鴉煙

◎ 鴉煙
臺灣人嗜好鴉片煙的程度,甚至超過食色。

男子大概從十七、八歲開始吸食鴉片,至老年時還無法戒除。

每個家庭的床鋪寢台都擺設煙器,讓人可以橫躺著吸食;有客人來訪,也提供鴉片招待客人。以我觀察的情景, 鴉片煙管大小像洞簫,裝入鴉片液,以燈火燃熱。吸食二、三回之後,漸入佳境。雲霧迷濛,宛如漫遊仙境。 其舒爽感覺,真讓人飄然忘記生死。

一般貧民一天花費二、三十錢;至於有錢人則花費八、九十錢吸食鴉片,而不覺得可惜。花錢事小,鴉片毒害猛烈, 吃久漸染毒癮,面容枯槁,元氣沮喪,很多人因此於無法工作。

清國曾經下定決心要革除鴉片卻遭遇失敗,留下巨大的弊害直到今曰,實在是令人感嘆。或許有人會說:「臺灣人吸食鴉片固然不好,然而日本人嗜好喝酒,醉後吵架爭鬥,倒臥路旁,被警察取締的醉徒也非常多,為了喝酒而傾家蕩產而毫不在乎,這也是令人感嘆啊。」我回答說:「酒可以振奮元氣,適度飲用,有何傷害?因而傾家蕩產、敗壞風俗的人,並不是飲酒,而是沉迷於酒的人。吸食鴉片的弊害是飲酒所無法比擬的!」

【評論】鴉煙的毒害更甚於纏足,都是清朝的社會痼疾,應當儘快制定矯正的方法。而鴉片煙毒深入心腹,漸漸為為毒癮,其症狀比我國酒精中毒者更為嚴重。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吸煙,精神萎靡,以致於無法工作。我曾經在打狗警察署逮捕土匪,偵訊時,起初這名土匪的對答還像一般普通人,不久就精神恍惚,無法應答。我覺得奇怪,詢問通事,通事回答說:「這就是所謂的癮毒發作。若讓他吸食鴉片就可以恢復精神了。」於是讓他吸口煙之後,他就忽然張眼開口,繼續應答,接受偵訊。於是我才明白煙癮的症狀。目前臺灣的治理無法完全禁絕鴉片,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圖:臺灣廟宇
臺灣廟宇

◎祈禱者
臺灣婦女信仰神佛的風氣,完全不輸內地人。

大稻埕城隍廟及媽祖宮,農曆元宵時,婦女都盛裝打扮,穿著彩繡衣服,三、五成群,進入廟裡焚香祈禱; 香煙繞繚,香油錢堆得滿滿的,其敬神佛的誠心值得嘉獎。

然而男子拜神禮佛,也像婦女一樣,或割竹根為兩片(筊杯), 形狀像蝦魚,默禱時,將其拋在地面,以其正反轉的情形來卜算吉凶。

或有裸著身體,右手持庖刀、 左手執小旗,一邊跳躍一邊揮刀;庖刀砍地,甚至砍傷額額,流血淋漓,似發瘋的病患,使人悚然豎毛髮,可說是非常的迷信。

【評論】我國也有信徒在嚴寒的天氣沐浴冷水,或裸體踩踏於雪地,或絕食數十天,以向神佛祝禱。豈只是臺灣人才有如此奇異習俗呢?

圖:惜字亭
惜字亭

◎惜字亭
官府衙署及街上,處處都有以煉瓦建築的小亭子,形狀如小燈台,稱為惜字亭。

收拾屋外及路上所遺棄字紙,投入惜字亭的爐中焚燒,可說是一種美好的風俗。

我國古時候亦重視字紙,近年來民情風俗浮薄,輕視紙張如鹿土,甚至有投棄廁中而不顧者。今天聽聞臺灣有此風俗,難到不會感到羞恥嗎?

【評論】聽說我國有一位翻譯員承租民屋居住,有一天誤將字紙丟入廁中,屋主看了覺得不忍心,將字紙拾起,清洗乾淨,貼在牆上曬乾。這位翻譯員看見,覺得很不好意思,而向對方道謝。聽到這件事的人,因此都變為更謹慎,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過錯。另外,以前兒童學習寫字,毛筆寫禿之後,就將毛筆供放於管廟,或埋葬於土中,並立碑紀念。如今這種風俗已經漸漸廢棄,真是令人感慨。


圖:婦女濯衣
婦女濯衣

◎婦女濯衣
臺灣人並不會討厭物品骯髒。

凡是日常生活使用的飲食器具,及至於家室的水井池塘,塵埃堆積,發出異臭,也不會介意。

且而身體皮膚汙垢油膩,也不想洗澡,實在是令人奇怪。唯有婦女洗濯衣服非常勤勞, 不管是河水、池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洗濯衣服。其洗衣的方式,跪坐水邊, 像是膝蓋著地;洗衣時,或磨擦石面、或棍棒打衣,洗來洗去,打了又打,至衣服乾淨後才停止; 洗衣的辛苦可想而知。而可惜的是洗衣服卻不選擇水質;衣服掠乾後,還留有臭味,令人覺得可厭。

【評論】聽說臺灣人洗濯衣服,會預先貯存尿水於桶中,再加入清水,用來洗衣服,這樣容易除去汙垢及油膩; 此事並非虛誕。我在臺灣三年,民間習俗,大概都知道,但不曉得此事是真的,還是誤傳?


◎牛糞代炭
我曾經讀過竹添井井先生《清國漫游》的〈棧雲峽雨日記〉。竹添先生住宿於偏僻鄉邑的旅舍, 旅舍主人燒馬糞以取暖。當時我認為他所說的事是虛誕的。去年我遊覽澎湖島,島上的居民畜牛以耕田, 到處堆積牛糞,農夫撿牛糞,或塗?於牆壁,或曬乾後用來燃燒,以替代木炭。於是才相會竹添先生所言不虛。
【評論】日本的風俗忌諱以穢物投入火中,認為會受到神明的懲罰,所以謹慎相戒,不會將污穢物投於火中。 像這種會屎糞來升火的事情,實在是做夢都想不到。


圖:臺灣街道
臺灣街道

◎不潔
臺灣的市街,石砌的牆壁,瓦片的屋脊,漆塗各種色彩,美輪美奐,大概不輪西洋各國。

惟獨街道非常狹窄,路面砌凹凸不平,加上汙垢堆積,又有積水,飼養的豬鵝雜處,異臭撲鼻,使人聞到就想嘔吐,而臺灣人毫無感覺。

而且家裡沒有設置廁所,就在街上設一個大公廁,每個人毫無隱私遮掩的上廁所,也是令人厭惡。 若是有潔癖的人身處在這種環境,將不知作何感想。然而我國領有本島以來,致力於街衢的清潔, 或建造新的排水溝,或填敷砂礫,使道路平坦,車馬舒適的行走。而且挖掘新的水井,取得乾淨的水源, 可以洗澡、洗濯衣裳,比起從前街衢灰塵積垢的情景,差別有多麼大啊。

【評論】清國人勤儉努力賺錢的風氣,大概是一種天性;因此建立市街經營商舖,以謀賺巨額利潤。 所以國家有多餘的財富,百姓生活沒有饑餓,這是最令人欽佩之處。唯獨一生汲汲於賺錢而不顧衛生, 處於汙垢不潔之環境而仍然覺得高興。這是歐美人士所討厭忌諱的事情, 所以時常有不歡迎清國人的議論,真是為清國人感到惋惜。


圖:歌妓
歌妓

◎歌妓
臺灣的歌妓,類似我國的藝妓。年紀大約從十二、三至十六、七歲,衣裝鮮麗,打扮艷麗。

來到宴席時,先撥弦歌唱幾回。酒筵之中,與賓客敬酒周旋,賓客隨意賞錢,絲毫沒有作何失禮節的嬌情姿態。

而且吹奏樂器,輕妙自在,有如黃鶯出谷;身材婀娜,有如蓮花,嬌柔可愛。只是與賓客同坐飲食、 以手拭涕鼻這兩件事,與我國藝妓不同而已。

【評論】歌妓與賓客同座一起飲食,又有什麼關係呢?至於用手拭涕鼻,不太衛生,則應該加以改進。


圖:選茶婦
選茶婦

◎選茶婦
臺灣北部產茶,每年輸出數千斤以上。

臺灣茶業,香味濃厚,與我國宇治狹山所產的茶葉,顏色稍為不同, 但香味相似,稱為「烏龍茶」;美國人最喜歡喝這種茶。

臺北大稻埕茶房櫛比,有許多富有的茶商。 茶葉採收時,多雇用婦女挑選茶葉。雇用的婦女不只是臺灣婦女,也有遠從福建漳州、泉州來的。 一日的工資白銀四、五錢至十五、六錢。每天上午,採茶婦女三三五五成群結隊, 踩著蓮花小碎步,進入茶廠,坐在小板凳挑選茶葉。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二、三十人。 有少女,也有老婦,穿著花色服裝的苗條婦女,在茶廠工作,紅綠相伴,實在是一種奇觀。 相較於我國橫濱烘焙茶葉工廠的悶熱雜亂,真有天壤之別。

【評論】我國紡織、絲織、火柴、焙茶等工廠,至少有千百家,而從事這種勞動工作的婦女大多是出身於窮苦人家, 穿著粗糙衣服,往往有可憐值得同情的人。而臺灣的婦女則相反,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來工作。由此可知臺灣婦女較為富裕。


◎浴場
臺灣人不喜歡洗澡。滿身灰塵汙垢,僅用熱水洗拭手腳而已,因此身體常有異臭。 唯有夏天時會開設浴場,名曰「盆池」,與內地的浴場不同。「盆池」是大桶的熱水,用來洗滌身體,類似我國所謂的「行水」。 而來洗盆池的人,都是男人,婦女則未必敢來洗澡。

以往臺北市還設有二、三家盆池店,如今已完全沒有了。而日本人統治臺灣以來,到處設立浴堂以招呼客人,熱水滾滾、溫水漫漫,可以泡澡,可以沐浴,讓人皮膚暢快舒爽,袪除塵勞。最近也漸漸有臺灣人前來浴堂。曾經有臺灣人遊覽過內地,告訴我說:「我回到臺灣之後,不能忘懷的有二件事:一是浴場的舒適;一是廁所的清潔。」。由此可見,臺灣人受到日本人的感化,必然會漸漸興起喜愛清潔的風氣。

【評論】聽說以前大稻埕日本人所設立的浴堂,有一位臺灣婦人前來沐浴,洗濯全身時,左右顧盼,頗有得意的神色;旁觀的人認為這是第一次有臺灣婦女進入浴堂洗澡。我深切盼望臺灣的男女能接踵而至浴堂,與日本人較量誰的身體清潔。

另外,又有人說,臺灣人不進入浴堂,是因為日本人所設的浴場,人多混雜,曝露身體,而且日本人用洗過陰部、臀及腳的污水來洗臉及頭髮,是所謂的以血洗血,所以不想去浴場沐浴。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然而男女浴場,本來就有區隔,雖然裸露身體也不致於令人感到羞恥。而且浴場也另外設有乾淨的熱水。沐浴完畢也會注入清淨的新水,所以用來洗淨全身,怎麼會不清潔呢?


圖:人力車
人力車

◎人力車
臺北城有人力車數百輛,外觀大致與內地的相同,然而坐墊沒有彈簧,直接承受車台,所以車輛行進時,身體並不舒適。

再加上路面石頭鋪得凹凸不平,車伕腳力如駿馬,車輪轉動快速,令人頭暈心悸。

然而當地人乘坐人車力則頗為自在,還能得意的左右顧盼。若是讓他們遊覽東京,在銀座街頭乘坐人力車,則不知會更快活多少倍啊。

【評論】以人力來載人,是以人力來代替牛馬;西洋人常恥笑說這是東洋人的陋習。我國都還不能完全脫離這種陋習,何況是臺灣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