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97)

[南投仁愛].合歡山主峰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台14甲公路(合歡山登山口附近)
台14甲公路

抵達清境的第二天,清晨八點,出發前往合歡山。

合歡山距離清境約24公里,車行時間約需40分鐘,海拔則從1750公尺一路上升至3000公尺以上。

老婆和孩子都不曾來過這麼高海拔的山區,不曉得會不會有高山症反應? 為保險起見,沿途慢慢行駛,幾次停車休息,以漸漸適應海拔上升的變化。

公路在山區盤繞,經過梅峰、翠峰、鳶峰等地,一路爬升,公路漸與遠處的中央山脈等齊, 不知不覺中,車子已爬升至3000公尺之上。 過公路里程29K處,看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景觀標誌,隨即抵達昆陽休息站。 昆陽海拔3070公尺,原址是日治時代合歡山駐在所,設有遊客休息站及停車場。

從昆陽續往上行,前往武嶺的這段公路,經過合歡山的山腹,是台灣海拔最高的公路, 也是東亞最高的高山公路。合歡山主峰登山口就位於昆陽與武嶺之間的公路旁, 由於登山口禁止停車,所以車子只能停放於昆陽或武嶺的停車場。其中武嶺距離合歡山登山口較近,相距約0.7公里。

圖:武嶺停車場(3275公尺)。
從清境國民賓館眺覽中央山脈

武嶺,海拔3275公尺,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設有停車場及觀景平台。

武嶺座落於合歡山主峰、東峰之間的鞍部,這裡是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的發源地。 溪水源頭就位於武嶺觀景平台南側的山坡。由於河川向源侵蝕的作用,源頭所在的山坡出現岩石裸露的崩陷地貌。

武嶺,日治時代舊稱「佐久間峠」,地名源自於大正三年(1914)的太魯閣戰爭期間。 當時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發動對太魯閣族的討伐戰爭,動員兩萬兵力,兵分東西路, 東路軍由總督府行政長官內田嘉吉率領警察部隊由花蓮港進軍,沿著塔次基里溪(立霧溪)、三棧溪、木瓜溪沿岸推進; 西路軍則由佐久間總督親率陸軍部隊由霧社進擊,越過合歡山,與東路軍會師,完成對太魯閣族的包圍之勢。 佐久間左馬太親臨前線,抵達此處,日本人因此將此地命名為「佐久間峠」以紀念此事。「峠」, 日文是指山頂高處或鞍部的意思。佐久間峠,後來改名為「武嶺」,則與蔣介石總統的故鄉地名有關。

武嶺觀景台的一隅,立有一塊解說牌,簡單敘述太魯閣戰役的經過。當時太魯閣族的戰士僅約二千多人,面對十倍的敵軍, 激戰六十餘日,終於不敵而被迫歸順。 台14甲公路經過合歡山,其前身即是當年日本政府為發動太魯閣戰爭而修築的「理蕃」道路, 後來擴建成為合歡越嶺道路,日後又演變成為今日的台灣中部橫貫公路的東段(台8線)及中橫霧社支線(台14甲線)。

圖:合歡山主峰登山口
合歡山主峰登山口

合歡山附近,共有七座主要山峰,分別為合歡主峰、東峰、北峰、西峰及石門山、石門北峰、合歡尖山, 合稱「合歡群峰」,其中前五座更名列台灣百岳。

從日治時代1935年合歡越嶺道路全線完工後,登合歡山就蔚為登山界的風潮。 當年的合歡越嶺道路是僅寬約1.8公尺的徒步道路,從霧社前往合歡山,須步行25公里,一路上爬的海拔超過2000公尺, 攻頂合歡山至少需要三天兩夜時間,並非輕鬆的登山路線。

民國四十九年(1960),台灣中部橫貫公路及中橫霧社支線完工通車後, 公路直抵3200公尺的合歡山山腹,合歡山從此成為最為平易近人的高山百岳, 很多挑戰台灣高山百岳的山友,第一座就是從合歡山開始的。

我們從武嶺停車場出發,步行前往合歡山登山口。走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公路, 遠處中央山脈峰峰相連,景致壯觀;近處合歡箭竹草坡,青翠美麗,高山景致,令人陶醉。

步行約10分鐘,抵達合歡山主峰登山口,由此登合歡山,距離約1.8公里, 海拔上升僅約200公尺而已。登山步道是平緩上坡的小車道,是因為山頂設有通訊基地台,因此建有小車道供公務車行駛。

走在合歡主峰步道,沿途觸目所及,是睽違已久的高山美景。 上一次的高山健行經驗,是在雪山;轉眼之間,已是十年前的往事了。

圖:合歡山主峰登山步道觀景平台
合歡山主峰登山步道觀景平台

兒子小東第一次登高山,一開始似乎適應不良,走來意興闌珊。

原因不在高山空氣稀薄,而是他志不在此,頻頻質問為何今天不是去清境農場看綿羊, 而來爬山。

既來之,則安之,我提議比賽,看誰能先登頂,他若先登頂,我就給賞金。談好價錢,獎勵果然奏效。 小東一答應,就忽然產生動力,拔腿向前走。

起初我還有意讓他,以維持孩子的士氣與鬥志。我沿途慢行,拍攝風景,等到發覺小東已不見人影, 這時想要追趕已經來不及了。畢竟高山空氣稀薄,走得快,容易累喘,老夫又何必與小子爭鋒呢? 何況老婆還遠遠的走在後頭。

大約花了一個小時,終於登頂合歡山。這時小東已坐在山頂岩石上,對我得意的說,已經等很久了。 不久老婆也登頂了。合歡山是老婆與孩子的第一座百岳。我其實領先他們並不多, 合歡山是我的第二座百岳。

小東登頂合歡山,並不覺得特別歡喜。果然是赤子之心,淡薄名氣,認為就是登一座山而已。 最後勉強給爸媽面子,才肯與合歡主峰海拔3417公尺的牌子合影留念。

圖:合歡山主峰山頂(海拔3417公尺)
合歡山主峰山頂

站在合歡山山頂,就接近台灣島的屋脊了,與中央山脈的主脊的奇萊主峰,遙遙相見歡。

合歡山之名,在清代方誌就已經出現了,不過指的並非現在的合歡山,而是雪山山脈的一座位置不明的山峰。

日治時代,佐久間總督實施五年理蕃計劃時,將隘勇線推進至中央山脈主脊時, 總督府野呂寧技師測量此地時,將現在的合歡山命名為「合歡山」。或傳說是因日軍東西路軍會師於此, 歡慶勝利,因此命名為「合歡」。

登合歡山途中,俯瞰合歡主峰、東峰、合歡尖山之間的山谷,有數棟長條形狀的建築物, 就是陸軍寒訓中心,其前身就是大正三年(1914)太魯閣戰役期間日本東路軍的司令部所在地, 佐久間總督曾親臨此地,坐鎮指揮;後來蔣介石總統在此設置陸軍寒訓中心,訓練將士,以因應未來反攻大陸時, 國軍可以適應在冰天雪地的中國大陸北方作戰。

佐久間總督如願的打贏了太魯閣戰爭,不過他在戰爭期間巡視前線發生意外墜馬落崖受傷,而於次年過逝。 蔣介石總統則在台灣苦心孤詣的籌劃復國大計,最後帶著遺憾離開人世。百年之間,世事滄桑,歷史無常, 而不變的是合歡山,依舊屹立於此,迎接一代又一代的旅人的到來。

旅遊日期:2016.07.05 (寫於2016.07.19)  


【相關旅記】
.第1195篇 -人止關.霧社事件紀念公園.霧社神社.花岡山
.第1196篇 -清境國民賓館.清境小瑞士花園
.第1198篇 -合歡尖山.石門山
.第1199篇 -清境農場.青青草原


【旅行照片】

昆陽(台14甲公路合歡山路段)。

武嶺,海拔3275公尺,台灣公路海拔最高點。

武嶺停車場旁的板岩峭壁。

從武嶺眺望合歡山主峰登山口(台14甲公路合歡山路段)。

合歡山主峰登山口(約台14甲里程30.6K處)。

遠眺昆陽休息站(原址為日治時代的合歡山駐在所)。

出發!走往合歡山主峰登山口。遠處為中央山脈。

合歡山主峰登山口。

登山口設有路障,禁止汽車進入。

登山步道就是小車道。沿著稜線有舊山徑,禁止遊客進入。

前方小山頭設有觀景平台。步道沿途共有三座觀景平台。

登山途中,俯瞰台14甲公路。公路最高處即為武嶺。
武嶺右側的崩壁為濁水溪的源頭;後方山峰為合歡山東峰。

步道沿途的高山景觀。

俯瞰陸軍寒訓中心,圖片左側獨立的青翠錐狀山峰為合歡尖山。

公路旁的軍事碉堡。

爬向合歡主峰。

最後登頂路。

合歡山主峰,海拔3417公尺。

小東與合歡主峰合影留念。

主峰附近的玉山杜鵑。遠處為中央山脈奇萊連峰。

登頂成功。下山。(前方左側木造建築為合歡山公廁。)

途中轉入支線山徑,直下武嶺停車場。

不少登山客選擇走這條山徑下山。下山反而較有登百岳的感覺。

下山途中回望合歡山主峰。(下山約半個小時,返抵武嶺停車場。)


(片長:3分48秒)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