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湖社區少棒隊告別菊島盃
八月二十七日中午,內湖社區少棒隊與高雄金潭國小少棒隊以3:3戰成平手,
預賽賽程結束,戰績二勝一和。
菊島盃在暑假期間舉行,內湖社區少棒隊首次參加,球團在報名之初,
即決定將這次來澎湖比賽,兼作為今年國小畢業隊員的畢業旅行,為少棒生涯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由於今年畢業的幾位球員,年齡超過菊島盃規定的年齡限制,於是球團先向大會報備,
說明情況,經主辦單位同意,內湖社區少棒隊只參加預賽賽程,成績不列入晉級評比。
於是可以讓小六畢業的球員能夠上場,開心的打一場畢業之戰。
因此預賽結束,內湖社區少棒隊也結束在菊島盃的賽程。我們預計晚上搭機返回台北。
下午還有半天的空檔,於是安排遊覽澎湖白沙、西嶼的幾個景點。
圖:通梁古榕(通樑古榕)
用完餐,先前往澎湖觀光產業推廣中心參觀選購名產。
接著就前往白沙鄉通梁村的保安宮,造訪廟前著名的通梁古榕。
保安宮是一間有三百年歷史的古廟,據傳創建於明末清初之際。嘉慶元年(1796),遷移至現址。
保安宮原主祀黑府千歲,後改祀康府三王爺,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民國八十三年(1984),
保安宮改建成今貌,已失去古味。
通梁古榕座落於保安宮前的廣場,相傳最初為通梁村先民林瑤琴所植的兩棵白榕。
由於白榕具有氣根茂密及枝幹橫生的天性;澎湖冬季北風凜洌,枝幹更往橫生展幅,
而白榕垂下的氣根,及地之後又形成新幹,終於形成今日盤根錯節,榕樹氣根近百條,樹幅覆蓋面積達二、三百坪的奇觀。
通梁古榕的樹齡據說達三百多歲,而根據日治時代大正四年(1915)年出版的《澎湖島之造林》的記載,
「通梁神木」有兩棵樹頭,樹齡約一百二十年,依時間向前推算,則古榕約栽種於1795年,
大約與保安宮在此建廟的時間相符,據此估算,則通梁古榕的樹齡約二百二十年。
日治時代的通梁古榕老照片。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跨海大橋
通梁古榕不遠處,就是澎湖著名的跨海大橋了。這座大橋連結白沙、西嶼兩座島嶼。
澎湖跨海大橋從民國五十四年(1965)春天興工,當時動用海軍支援,
組成工作船隊,冒著急流與強風進行造橋工程,歷經五年歲月,終於在民國五十九年(1971)年底通車啟用。
當時竣工的跨海大橋,橋長2160公尺,為遠東第一深海大橋,而成為澎湖觀光的景點。
民國七十四年(1985)起,跨海大橋進行整修及拓寬工程,歷經十年工期,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三月完成雙線通車,全長約2.5公里,
即今日所見的橋樑面貌。跨海大橋橋前的拱形橋門,也成為澎湖著名地標,也是遊客停留攝影留念之處。
我們停車於橋頭,步行走了一段跨海大橋,欣賞海上風光及橋下的洋流。白沙嶼、西嶼之間的海域,
冬季東北季風來襲時,怒濤凶險,有「吼門水道」之稱。夏訪來訪,海面則風平浪靜。
跨海大橋。 廢棄的舊橋墩。
圖:大果葉玄武岩
通過跨海大橋,就來到了西嶼鄉。西嶼是澎湖群島中的第二大島,舊稱「漁翁島」。
來到西嶼的第一站,先前往大果葉觀賞當地著名的柱狀玄武岩。
大果葉(註1),就是台灣黃槿,俗稱「果葉樹」,
因耐風抗鹽,常種植為海岸防風林,這裡昔日多黃槿樹,因此成為地名。
大果葉面向澎湖本島的馬公港,跨海大橋尚未興建以前,這裡的漁港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西嶼與馬公之間,
成為西嶼南部居民對外的交通港口。日治時代在此地興建港口碼頭,開挖山石做為造港石材,
因此而發現了大果葉的玄武岩列柱。
柱狀玄武岩是澎湖代表性的景觀之一,經常出現於介紹澎湖觀光的圖片中,其中以盤桶嶼的柱狀玄武岩最為知名,
我的刻板印象一直認為只有搭船才能從海上欣賞澎湖的柱狀玄武岩,沒想到在西嶼的大果葉漁港旁側,就可以欣賞到這種玄武岩奇觀。
玄武岩屬於火成岩,是經由岩漿或熔岩冷卻凝固而成。數百萬年前海底下的溶漿因地殼變動,
被推擠上升,遇海水冷卻收縮之後,而產生了如此齊整的五、六角形玄武岩列柱。
大果葉整齊劃一的柱狀玄武岩,遠遠望去,彷彿像是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神殿列柱,極像一處文明遺跡,
而這麼工整有序的列柱,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柱狀玄武岩前方有窪地,形成小池塘,玄武岩列柱倒映於湖面,形成湖水岩柱交映的美景。
這裡的玄武岩或許不如盤桶嶼的玄武岩壯觀,不過造訪容易,可以很近距離的觀賞岩柱。
圖:二崁聚落
離開大果葉,接著我們造訪附近的二崁聚落。
二崁,是西嶼著名的古聚落,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臺灣縣志》所附輿圖中,就已出現二崁的地名。
二崁以古厝聞名,整個聚落的老房子都以就地取材的澎湖玄武岩及咾咕石為材料,
打造出很有澎湖漁村特色的聚落風貌。
二崁原有三百戶人家,由於耕地有限,二崁子弟離鄉背井出外工作,聚落人口外流,
聚落因此沒落,變得寂寥冷清,也因為如此而能夠保持著古老聚落的風貌。
二十三年前,初冬的十一月份,我初次遊覽二崁聚落,老婆相陪,我手上抱著大女兒,還未滿一歲。
記得當時北風強勁,聚落肅瑟冷清,沒有任何遊客,在聚落裡只遇見一位老婆婆而已。
如今的二崁聚落,經過規劃整治,已成為熱門景點。聚落丰采依舊,而展現欣榮氣象,
不少老屋開店做起生意,可見遊客數量足以支撐在地經濟。二崁地方信仰中心二興宮,
以前只是低矮小廟,如今正在改建成高樓大廟。雖然感觸於舊廟的消逝,但也樂於看見聚落的復興。
圖:離開澎湖前的晚餐,小朋友紛紛向教練敬茶飲。
二崁聚落,一石一瓦,著實令人著迷,我著迷到忘妻拋子,流連穿梭於聚落古巷舊弄之間,而不能自己。
二崁這裡不只是老房子而已,也有我當年初為人父時的旅行回憶。
澎湖四天三夜的菊島之行,就在二崁聚落劃下了句點。
這次陪兒子小東隨著內湖社區少棒隊來澎湖比賽,於公於私,都收穫不少。
內湖社區少棒隊在菊島盃的預賽成績出乎預期,而小東攻守表現也愈來愈有模有樣,
漸漸在球隊中嶄露頭角。暑假過後,小東升上小學四年級,也將繼續隨著內湖社區少棒代表隊參加在台灣各地舉行的少棒盃賽。
小東樂在其中。而我呢?我也很樂意這麼陪著他成長,一路相挺,看著他走出一條自己的人生路。
(∼全文完)
旅遊日期:2015.08.17 (寫於2015.09.09)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相關旅記】
.第1055篇 - 澎湖紀行(1):菊島盃.孤拔碑.媽宮城.觀音亭
.第1056篇 - 澎湖紀行(2):內湖戰馬光.奎壁山地質公園
.第1057篇 - 澎湖紀行(3):內湖戰新進.吉貝嶼.西崁山
.第1058篇 - 澎湖紀行(4):城隍廟、四眼井、施公祠、萬軍井
.第1059篇 - 澎湖紀行(5):天后宮、中央街、水仙宮、郵便局
.第1060篇 - 澎湖紀行(6):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台
.第1061篇 - 澎湖紀行(7):菊島盃.內湖、金潭之戰
通梁(通樑)古榕。
澎湖跨海大橋。
從跨海大橋眺望通梁漁港。
大果葉玄武岩列柱。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二崁聚落。
二崁聚落二興宮,正在改建中。
二崁陳氏宗祠(2015.08.17)
二崁陳氏宗祠(拍攝於1992.11.08)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