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59)

澎湖紀行(5):天后宮、中央街、水仙宮、郵便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澎湖天后宮(國定古蹟)
澎湖天后宮

參觀完施公祠、萬軍井,我接著來到澎湖天后宮。

澎湖最有名氣的古蹟,應當就是天后宮了,這是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

十七世紀初荷蘭人繪製的澎湖地圖中,澎湖海邊已出現一間小廟。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地方民間信仰, 可能隨著早期的漁民或元明以來駐守澎湖的官兵而來到澎湖。

媽祖廟在清代以前,或稱「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 媽祖有「天后」之名,是在康熙二十三(1683)。前一年,清朝將領施琅消滅台灣的鄭氏政權。 當時兩國大軍在澎湖灣決戰,清軍、鄭軍各動員數百艘兵船。 澎湖海戰,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海戰。鄭軍陣亡一萬多名士官兵,戰艦損失一百九十餘艘, 整個澎湖灣佈滿浮屍焚船。

施琅趁南風之利,執意選擇多颱的夏季七月冒險攻打澎湖。即使經過長年的準備, 澎湖海戰,瞬息萬變,戰爭成敗,有難以掌握的偶然變數。當時海上火砲交織, 初期鄭軍佔上風,清軍進攻失利,施琅在交戰中,右眼被火銃射傷,差點無法脫困。成敗之間,不容毫髮。

施琅將澎湖海戰的勝利,歸功於媽祖的庇佑,戰後奏報朝廷,請晉封媽祖為天后。 於是康熙大帝敕封媽祖為天上聖母,媽祖宮從此改名為「天后宮」。

萬軍井,或稱萬歲井
澎湖天后宮正殿(左圖)、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右圖)。

圖: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

澎湖天后宮有一塊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石碑,刻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文。

這塊古碑是日治時代天后宮重修時,挖掘出土的。古碑見證了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東亞貿易爭奪戰的歷史, 台灣就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從與世隔絕的海外孤島,而躍上了國際舞台。

160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艦攻打澳門, 企圖奪取葡萄牙人在中國貿易的據點,由於軍事失利,韋麻郎只好另外尋找貿易據點。

1604年,韋麻郎率軍抵達澎湖,打算以此為據點,向中國請求貿易往來。當時福建官府得知消息, 立即派遣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拒絕貿易請求,並要求荷蘭人立即撤出澎湖。由於通商無望,荷軍又缺乏補給, 韋麻郎只好撤出澎湖。明朝政府於是在澎湖立碑以記此事,即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的由來。

1622年,荷蘭人捲土重來,再次佔領澎湖,並打算永久佔領,在此修築城堡,於是再次與明朝政府發生衝突。 雙方交戰七個多月,彼此均感疲憊,於是達成和議。荷蘭人答應退出澎湖,明朝政府則同意荷蘭轉往占有大員(台灣), 1624年,荷蘭人從澎湖轉往大員。台灣從此出現於東亞的歷史舞台。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古碑旁還有另一塊方形殘碑,則是台灣第二古老的石碑。這塊殘塊與沈有容諭退紅毛碑是同時出土,當時由於碑文風化模糊難辦而未受重視。 近年來經由學者考證,這塊古碑的年代大約在1681∼1683年之間,碑文「總督劉」,指是劉國軒。劉國軒就是澎湖海戰時的鄭軍主帥, 是鄭氏政權後期傑出將領。劉國軒在澎湖戰敗後,氣餒逃回台灣,已無戰志。他的態度影響了當局,促使鄭克塽決定投隆, 施琅的艦隊因此一帆風順的駛入鹿耳門臺江內海前來接收台灣。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拍攝於1992年11月初遊澎湖時)。

圖:中央街(大井街)
中央街/大井街

從澎湖天后宮沿著惠安路,我走到了中央街的南端老街入口,附近有各式各樣的觀光商店。

中央老街,舊稱「大井街」,毗鄰天后宮及媽宮港,是早期媽宮最熱鬧的市街。

近年來中央街經由規劃整治,石地板、紅磚牆、木門窗,古街的整體意象逐漸恢復。 老街也有一些文創商店,販售各種紀念或特色商品。

清朝乾隆年間,中央街就已形成市街雛型。走在這條寬約4.5公尺、長約將近200公尺的老街, 一時之間,感覺彷彿走在鹿港古市街,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心情稍覺遺憾的是,中央老街有鹿港味,卻缺澎湖味。老街整修採用的建材多為台灣老街常見的閩南磚, 而非澎湖當地所產的玄武岩或老古石。雖然時代變遷,老街的整治未必一定要完全使用當地石材,但至少部份外觀可以運用當地石材做為裝飾, 才能展現老街的地方特色。在老街巷弄之間,偶爾可以看見少數當地石材建造的古厝,可惜多已漸漸破舊凋零。

萬軍井,或稱萬歲井
大央街(大井街)。

圖:水仙宮(台廈郊會館)(縣定古蹟)(中山路6巷9號)
水仙宮(臺廈郊會館)

水仙宮座落於中山路6巷的巷內,沒有一般廟宇常見的三間開格局,立面很狹窄,只有一個進出門戶而已。

這間廟宇的建築外觀卻頗有特色,一樓是日治時代昭和初期兼有巴洛克及現代主義風格的折衷式建築樣式, 二樓則純為傳統閩南廟宇建築風格,如此建築相當罕見。

水仙宮創建於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所建,是媽宮著名古廟之一。現在廟宇外觀是昭和四年(1929)時重修後的外貌。 當時一樓做為台廈郊會館註1,二樓為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或說是善於治水的大禹,被後人尊為水神。水仙是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下游與東南沿海一帶的信仰, 先民渡海來台時,有「划水仙」的風俗,向水仙王祈求平安。

「划水仙」動作就像划龍舟。當船遇風浪有翻覆之虞時,船上的人員每人手拿羹匙和筷子,一起拼命做出划船動作, 並齊喊吶,模仿鑼鼓聲。據說這樣做可以得到水仙王的救助。無論實效如何, 這麼做至少可以平穩船身,避免船員因慌張亂竄而更增加翻船的危險。 先民有言:「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道出當時渡海跨越黑水溝的凶險。 媽祖的信仰,水仙的崇拜,隨著成功渡海來台的台灣人傳承至今,成為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

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水仙宮(台廈郊會館)

圖:澎湖郵便局(歷史建築)(中山路75號之1)
澎湖郵便局

沿著中山路來到中山路、民族路路口,就被路口轉角一棟日式建築風貌的建築所吸引住。

這棟建築就是著名的澎湖郵便局了。

澎湖郵便局創建於日治昭和元年(1926),是日治時期的郵電所,在澎湖通訊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郵便局的建築入口面向角街,屋頂採切角頂形式,出簷較大,下方以三角木架做為支撐。

我曾經見過日治時代澎湖老照片,有這棟歷史建築的身影,親臨現場,感覺有如舊識。 現在的中山路,當時稱為「棧橋通」。對照今昔,除了建築物的外觀顏色有所改變, 建築樣式大致維持舊貌。牆上則換上了中華電信的企業標誌。

澎湖郵便局
日治時代澎湖郵便局及棧橋通(今中山路)一景。
澎湖郵便局 澎湖郵便局

澎湖郵便局

圖:澎湖警察文物館(歷史建築)(臨海路40號)
警察文物館

位於郵便局斜對面不遠處的警察文物館,也是一棟歷史建築。

警察文物館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領有台灣之後, 即在媽宮港成立水上警察所,管理船隻進出及海上巡邏。

明治三十一年(1898),更名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明治三十三年, 在媽宮城即敘門(小南門)外的現址,興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廳舍。 明治四十年、昭和三年又整修改建,現在建築是民國九十五年(2006)重修後的樣貌, 設為澎湖警察文物館。

我在清晨時候來訪,中華電信的郵便局尚未營業,而澎湖警察文物館也還沒開放參觀。 中山路、臨海路的這兩棟歷史建築,我只能站在外頭參觀而已。

從警察文物館再往走幾十公尺,就是來到了馬公港。我在碼頭稍作休息,看港口海水,然後再繼續馬公市區古蹟之旅。 (∼待續

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日治時代澎湖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右為媽宮城即敘門(小南門),已拆除。
日治時代的媽宮港(馬公港)。

旅遊日期:2015.08.17 (寫於2015.09.01)  


【相關旅記】
.第1055篇 - 澎湖紀行(1):菊島盃.孤拔碑.媽宮城.觀音亭
.第1056篇 - 澎湖紀行(2):內湖戰馬光.奎壁山地質公園
.第1057篇 - 澎湖紀行(3):內湖戰新進.吉貝嶼.西崁山
.第1058篇 - 澎湖紀行(4):城隍廟、四眼井、施公祠、萬軍井
.第1060篇 - 澎湖紀行(6):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台、第一賓館
.第1061篇 - 澎湖紀行(7):菊島盃.內湖、金潭之戰
.第1062篇 - 澎湖紀行(8):通梁古榕.跨海大橋.大果葉玄武岩.二崁聚落


註1::「台廈郊」是由澎湖的台郊、廈郊所組成的。 郊是「交」(閩南語音Kau)的轉音,意指交易。「郊」是指的是商業公會組織。台郊是台灣籍的商家行號共組的同業公會,廈郊是廈門籍的商家行號共組的同業公會。



馬公港。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