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的風光
《台灣的風光》,山崎鋆一郎編著,出版於日治時代昭和十三年(1938)4月1日,
全書共56頁,收錄了約65張台灣風景照片。
本文影像來源引用自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雖然自修日文已有一年時間,但日文程度仍然不足,譯述不能得心應手。
翻譯時,遇到挫折,我以彈性因應,或全譯、或略譯、或猜譯、或不譯,而以避免誤譯為最高原則。
雖然譯述過程跌跌撞撞,停停頓頓,總算終於順利的翻譯完這本小書。
對於台灣老照片,我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與情感,所以能策勵自己,不畏困難,持續不懈的譯述日治時代含有台灣老照片的日文寫真書籍。
透過老照片裡呈現的影像,自己可以更認識台灣過往的歷史,比較今昔之間的社會變遷與歷史滄桑。
由於日文程度粗淺,翻譯疏誤之處,自知「罄竹難書」。此文所以輕易發表,目的在拋磚引玉,
若能因此得到讀者先進對於文中疏誤之處的不吝指正或補充意見,將是辛苦譯述之後的美好收穫與安慰。
旅記日期:2015.04.15
p.s.本書為日治時代的著作,作者為日本人,其政治立場、觀點、文字用語(例如稱台灣原住民為蕃人、對前朝紀元採日本紀元),已不符當今主流價值,亦與今日台灣史觀不同。
本文如實翻譯內容,以反映時代的真實風貌,並非代表筆者的立場或觀點,敬請讀者諒察。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台灣的風光》
◎基隆新岸壁:
基隆是台灣的咽喉之地。基隆港大船往來頻繁,這裡是內地(日本本土)前來台灣上陸之後的玄關。
來到基隆,一上岸就會對碼頭眾多各種裝載的貨物感到驚訝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譯註】基隆新壁岸。岸壁,碼頭之意。基隆新岸壁,現為基隆西岸二、三號碼頭。
◎基隆停車場:做為基隆的玄關及代表著台灣的門戶,坐落於基隆港碼頭附近,巍然聳立的高樓,裝飾精美。
基隆人口約九萬(其中內地人佔二萬一千人),停車場(火車站)附近最基隆最耀眼的菁華區域,
附近的聯合廳舍、近海郵輪、大阪商船、稅關、市役所、郵便局等大型建築物櫛比麟次。
◎基隆市街:基隆市街環抱著基隆港,是台灣北端的市街,距離首都台北僅二十八公里,實為本島北門鎖鑰,更是內地通往中國、南洋之間的要港。
對內則是縱貫線及宜蘭線的起點,連結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宜蘭等主要城市。與高雄並稱為本島兩大港都,市街整齊美觀。
【譯註】左邊建築現為基隆市政府。
◎台灣總督府:由基隆出發,
接近台北時,從車窗就可以遠遠望見一座聳立的高塔突出於城市之中,這就是台灣總督府,
是台灣的首府,座落於台北市的中央位置,有威風鎮四鄰的氣勢。明治四十五年(1912)興工,
歷經六年的歲月才完成,經費二百八十萬圓,總建坪共二千一百坪。
【譯註】台灣總督府今為總統府。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台灣神社:
台灣唯一的官幣大社,位於台北市以北約四公里處。神社後倚大直山青翠山色,前俯基隆河清澈流水,神木鬱蒼,靈域莊嚴。
主祀大國魂命、大已貴命、少彥名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譯註】台灣神社舊址今為圓山大飯店。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19篇-劍潭公園.台灣神社遺跡
◎台北市街 榮町:
亭仔腳真棒!這裡是台北市二十八萬四千市民(內地人八萬二千)購買名品的好地方。
在樓屋相連的大廈之下,有亭仔腳提供人行通道,下雨天逛街也不用撐傘。
【譯註】榮町今為台北市衡陽路。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29篇-城中區老街散步(一):表町、榮町、京町的昨日與今日
◎台北建功神社:
坐落於南門町台北植物園內。昭和三年(1928)七月舉行鎮座祭。建功神社祭祀改隸以來,本島因公務戰死或殉職有功勳的英靈,
目前共祭祀一萬六千六百六十餘名英靈。建功神社的特色是具有異國建築風味。
【譯註】台北建功神社舊址為今南海學園。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12篇-台北植物園.布政使司衙門.南海學園
◎台北新公園:
位於台北停車場(火車站)往南約半公里處。園內有博物館、音樂堂、放送局、兒玉前總督、後藤新平前行政長官的銅像。
公園內有美麗清澈的池塘,又有青綠的樹蔭,山丘造景,安靜怡人,又有悅耳蟲鳴。走累時有休憩之處,清涼舒適。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33篇-淺逛西門町.二二八和平公園(新公園)
◎台北三線道路:
相思樹在和薰的風中搖擺帶來涼意!這是台北令人誇讚的三線道路特有的輕快氛圍。
這是拆除台北城原有的城壁之後,新建的道路。平坦的三線道路相當美麗,而且路旁挾帶樹木,
一改舊城的市街風貌。舊城僅遺留東西南北等城門殘跡。
【譯註】圖片中的三線道路為今日的台北市愛國西路。
◎台北橋:
跨越淡水河的唯一道路橋樑,聯繫台北市的北部大橋町與對岸的大橋頭,是南來北往重要孔道。圖片中河對岸的聚落是大稻埕。
◎台北明治橋:
位於台北市的北方,跨越基隆河的明治橋,通往官幣大社台灣神社的參道,
橋頭直接面對神社的大鳥居。以前是鐵橋,如今改建為鋼筋水泥橋,總工程費五十三萬零六百餘圓,
從昭和五年(1930)一月二十五日興工,八年(1933)三月二十日竣工。
【譯註】明治橋今名中山橋,建造於明治34年(1901),
1912年橋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曾入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昭和五年(1930)明治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拱橋,1933年完工(第二代明治橋)。民國101年(2012),
台北市政府將中山橋登錄為歷史建築,
但以基隆河防洪需要,拆除中山橋,現暫放於倉庫之中,等待尋覓適當地點重新組建。
◎劍潭寺:
西班人的劍及茹苳樹傳說形成的劍潭地名,鄰近台灣神社,俯臨基隆川的深淵。
劍潭寺是明朝末年開拓此地的福建人創立的寺廟,祀奉觀音菩薩,廟宇華麗,非常醒目。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114篇-劍潭古寺
◎草山溫泉公共浴場:
草山溫泉距離士林驛約十一公里,位於羊腸之谷的山區,今日的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遊覽此地,而成為著名榮耀的溫泉區。
自動車可以抵達草山溫泉公共浴場,交通便利,山深之處,泡湯閑靜,幽寂別致。大正二年完成的官營公共浴場眾樂園,設備齊全,最適合溫泉療癒。
【譯註】草山溫泉公共浴場為今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台北市北投區陽明山建國街2號,陽明山前山公園旁。)
◎淡水港:位於淡水河出海口,戎克船帆檣林立。近年來因逐漸淤淺,港埠繁榮已被基隆港取代。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04篇-淡水.福佑宮.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
◎淡水高爾夫球場:淡水高爾夫球場距離市區約二公里,設備完善,已成為台灣新八景之一。
【譯註】淡水高爾夫球場開幕於大正五年(1916)。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268篇-淡水.滬尾砲台公園
◎北投溫泉:
全島第一的溫泉。位於台北市街往西約十二公里處的大屯山山麓。溫泉為硫酸泉、
炭酸泉,湧出量極大,有州營的公共沿場及幾十間溫泉旅館,各項設備完備,交通便利。
浴客來此泡湯,可以欣賞瀧之湯的溫泉奇觀。地獄之谷也是奇特的景觀。
◎北投公園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浴室:北投溫泉擁有美麗公園的自然風光,也有充滿文化風味的公共浴場。
公共浴場是壯麗的和洋折衷式建築,落成於大正二年(1913),耗資七萬元。屋內的共同浴室,是一座大溫泉池,泡湯其中,別有一番風味。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25篇-北投公園.溫泉博物館
◎角板山全景:
◎角板山蕃屋及蕃人:現在蕃人生活的現狀。昔日馘首的野蠻惡習已經革除。總督府對蕃族一視同仁,皇恩優惠,致力改善其生活。
這是蕃人居住的小屋。
◎角板山鐵線橋:
蕃地河川深谷架設吊橋,提供部落蕃童朝夕往返教育所之用,以及農作物的運送。鐵線橋是蕃地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成為風景名勝。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282篇-角板山公園
◎角板山的登山台車:
離台北約一小時的時間。抵達桃園火車站,然搭乘登山台車,大約再經過三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海拔630公尺的角板山。
大正十四年(1925)秩父宮殿下行啟來台,曾親臨此地觀光。車佚苦力以人力方式推著台車上山,是此地獨特的交通工具。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919篇-角板山樟腦收納所.角板山輕便鐵道
◎新竹東城門:
台灣最有古味的城鎮之一。雖然台北的發展已超越此地,多少有衰微的風貌,然而新竹州廳、電燈、製糖、製茶等各種會社座落於此,
街衢整然,交通頻繁。東城門是新竹古城的殘跡,也是東、西、南、北城門中唯一殘存的城門。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08篇-新竹市役所.護城河.新竹州圖書館.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神社:
銅製威猛的一對銅馬佇立於神社的社殿之前,令人想起北白川殿下在華氏一百三十八度的炎熱天氣下,御駕親征,
與頑強的匪徒在此激戰的情景。神社位於新竹停車場(火車站)以南約三公里的松嶺山,樹木茂盛的神域之內。
神社屬於縣級神社,祀奉的神靈由台灣神社分靈而來。
【譯註】第一代新竹神社落成大正7年(1918),被列為「縣社」;昭和15年(1940)第二代新竹神社落成,升格為「國幣小社」。
新竹神社舊址位於今新竹市松嶺路122號,現為大陸人民處理中心(靖廬),未開放參觀。新竹神社拆除後,狛犬(石獅子)被移至今新竹市議會前;
部份神社遺物(如石燈籠、手水舍)被移置於青草湖附近的靈隱寺。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767篇-青草湖.靈隱寺
◎新竹爽吟閣: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因匪賊盤據尖筆山抵抗,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七日,在新竹街西門附近潛園的吟爽閣御靜養休憩,這裡成為御遺跡紀念所。現已移置於新竹神社境內保存。潛園是新竹名園。
【譯註】新竹富紳林占梅在道光29年(1849)建潛園於新竹城西門內,佔地2甲餘約30畝,工程費18萬兩,爽吟閣為全園精華所在。
日治時代潛園因市區改正規劃為道路地而遭拆除。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進兵新竹時,曾住宿爽吟閣,爽吟閣因此被列為御遺跡。大正8年(1919),
爽吟閣被移至新竹神社境內保存。戰後(1945)因缺乏維護,只剩殘跡。
◎台中停車場:椰子樹的葉蔭,車站大樓的異風,
充滿南洋的風味。台中停車場(火車站)是台灣縱貫鐵路的中點,南北交通的要道。
從車站前開始是台中熱鬧的業街,往西北擴展。車站後方的街衢則是工場地區,發展非常迅速。
◎台中州廳:台中市是明治十八年(1885)前清時代台灣省台灣省會預定設治的所地。
現今人口約七萬人(內地人約一萬六千人),市街發展迅速。州廳具有南國風味,非常宏壯的建築物。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08篇-台中州廳.台中市役所.新盛橋.台中火車站
◎台中公園:明治四十一年(1908)縱貫鐵路通車時,在台中公園舉行盛大的通車儀式。
當時閑院宮殿下蒞臨揭幕,曾在此池畔小亭休憩,至今仍保存其遺跡。台中公園有全島第一公園的美譽,設備及規模都很完善。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07篇-台中公園.砲台山
◎砂糖王國:台中的平野有許多蔗田,因此台中地區有很多製糖會社,鋪設了一些專門載運甘蔗的鐵路用來輸送砂糖原料,
工場也採用各種機械化的製糖設備。
◎甘蔗運入製糖工場的實況。
◎香蕉市場:
台中州是香蕉的盛產地,台中市是台中州香蕉市場集散地,市場規模全台第一。
◎日月潭蕃人的杵搗:
月夜下,湖水泛著美麗的亮光,漸漸響起隆降哀調的蕃歌,這是蕃婦的搗粟之歌。日月潭海拔730公尺,周圍16公里,周遭大山聳立,
夜晚更添森幽氛圍,伴著湖畔傳來如詩歌般的搗粟歌聲。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019篇-日月潭之旅(1):日月潭.拉魯島.伊達邵
◎霧社全景:
霧社位於海拔1500公尺的高台,東側有海拔3300公尺的能高山,北邊有海拔3200公尺的奇萊主峰、合歡山;南有安東群山,都是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
霧社名列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昭和五年(1930)曾突然爆發二百多名內地人遭到慘殺的悲劇事件。霧社蕃地山河依舊如昔,靜默的訴說往事。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68篇-霧社事件的省思-從電影《賽德克.巴萊》談起(上)
◎北回歸線標塔:
北回歸線每年向南移動約14.4米,數百年後,這座標塔將成為歷史遺物。北回歸線標塔以南屬於熱帶地區。
這座標塔坐落於嘉義車站以南約5公里之處,從火車車窗望向右邊即可看見,是南國旅行的特殊印象之一。
◎嘉義市郊外吳鳳廟:
位於嘉義西門外東南約3里中埔附近的社口庄。吳鳳,漳州人,幼時移居台灣,出入蕃界,因熟悉蕃情而成為通事。
吳鳳為革除蕃人馘首的惡習,獻出自己的首級。事後災疫流行,蕃人震恐,而廢除馘首習俗,並為吳鳳立廟。
現在的吳鳳廟是明治四十二年(1909)重建的,廟內「殺身成仁」的匾額,是佐久間總督所題字。
【譯註】關於吳鳳故事的真實性,學界迄今仍未有定論。在台灣原住民團體抗議下,
教育部已將吳鳳的故事從教科書中刪除。關於吳鳳的故事,雖然清代的地方志有記載,然而故事廣為流傳則是在日治時期,
當時日本人為了進行山地教化,而將吳鳳的事蹟加以美化及歌頌,興建吳鳳廟,塑造吳鳳神話,並將吳鳳故事編入小學教科書,做為教化之用。
國民政府來台後,繼續沿用,將吳鳳故事編入小學國語、生活與倫理課本,故事內容則直接取自日治時期的國語讀本。
◎吳鳳及其妃。
◎營林廠嘉義製材所:
嘉義是木材的街市,是阿里山木材的集散地。製材所、木材會社聚集,相當熱鬧。其中包括殖產局營林所經營的嘉義製材所佔地16萬坪的貯木場、
8萬坪的製林工場。昭和五年(1930)十月,嘉義改制為市,現有人口約七萬。由於嘉義多地震,市廳舍採耐震的建築材料興建。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16篇-嘉義紀行(三):噴水圓環.北門驛.檜意森活村
◎嘉義市役所(嘉義市政府)
◎媽祖廟:
有「台灣善光寺」的美譽。每年有40∼70萬的參詣人數,燒掉的金紙線香約15∼20萬圓以上。
媽祖廟坐落於北港繁榮的街道,廟宇是二百四十年前所建,建築華麗精美。
【譯註】北港朝天宮,又稱「北港媽祖廟」,創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現為國定古蹟。善光寺,為日本著名古寺。
◎阿里山登山鐵道:
獨立山著名的迴旋和折返式鐵道是阿里山登山鐵道最別具一格的特色。從嘉義火車站出發至阿里山的沼平站,大約7小時。天氣晴朗時,從阿里山市街上方即可眺見台灣西部的平野及台灣海峽,
及阿里山以東的高山群峰。
◎阿里山的展望。
◎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登山鐵道之旅,迴旋和折返式帶來的奇異與興奮之餘,望見窗外巨大紅檜聳立於鐵道旁,是有3000年樹齡的阿里山神木,令人有遠古的神思。這一帶有很多古老的巨木。明治神宮等神社的營建修繕,建材就是取自於阿里山。
◎新高山:
日本第一高山,海拔3950公尺。不像內地的山峰大多為火成岩,玉山屬於水成岩,有皺摺狀的岩壁,呈現豐富的光澤,成為登山家所鍾愛的山峰。
【譯註】玉山,海拔3952公尺,為台灣第一高山。日治時代因玉山海拔高於日本第一高山富士山,而稱玉山為「新高山」。
◎台南神社:台南是北白川宮臺逝世之地。台南神社祭祀宮臺,神社內保存了當時北白川宮臺當時做為御所的茅屋及生前遺物。參拜時,
目睹遺物,令人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
【譯註】據日本官方記載,明治二十八年(1895)10月28日,
率領近衛師團接收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因感染瘧疾,病逝於台南士紳吳汝祥「宜秋山館」宅第。
(台灣民間則流傳北白川宮能久是被台灣義軍所暗殺或傷重至台南死亡)。後來吳汝祥將宜秋山館捐給台灣總督府,
原址設立北白川宮親王御遺跡所及台南博物館。大正十二年(1923)日本政府將北白川宮親王御遺跡所擴大興建為台南神社,
而將台南博物館遷至台南州廳東側的原「兩廣會館」。
◎台南赤崁樓景:紅色的屋瓦,在熱帶又大又紅的火陽輝映下,宛如火光般的閃閃發亮,這是台灣名勝之一的赤崁樓。
是古早荷蘭人所所建的普羅民遮城遺跡,坐落於台南火車站以西約1公里處的山丘。
◎台南開山神社:祭祀台灣的開拓始祖-明朝延平郡王鄭成功。寬文二年(1662),
鄭成功病逝於安平城(今安平古堡),台灣人深感念其功德而建立一座小祠以慰祀其英靈,稱為「延平郡王祠」。
改隸之後,明治三十一年(1898)改稱「開山神社」,列為縣社,每年一月十五日舉行例祭。
◎台南孔子廟:位於台南市幸町。寬文六年(1666),明參軍陳永華倡議,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所創建。
後來增築擴建成為台灣學府,歷經多次擴建,規模宏壯,在全島孔子廟中,名列第一。這張照片是從台南神社神苑眺望孔子廟的外廓所見情景。
◎安平燈台: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57篇-安平紀行(二):安平古堡(熱蘭遮城遺跡)
◎高雄神社:高雄神社位於壽山,是高雄的名勝。壽山是因聖上陞下御遊而命名的。
神社坐落於壽山的中腹,尊貴莊嚴,近年來道路交通闢建,山上風景展望絕佳,非常多人來此參訪。
【譯註】高雄神社為今高雄市忠烈祠(鼓山區忠義路30、32號)。神社舊建築已拆除,僅剩一座鳥居、數座石燈籠而已。
壽山原名「打狗山」,日治時代更名為「高雄山」。大正十二年(1923)裕仁皇太子行啟來台,台灣總督府在高雄山興建賓館供皇太子駐驆,因時逢皇太子壽誕,於是將賓館命名為「壽山館」,高雄山也因此更名為「壽山」。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高雄州廳:高雄市是高雄州的首府,縱貫鐵路的終點,高雄與基隆南北呼應,都是台灣重要的港口。近年來港口擴建,
現在已可停泊二萬噸的輪船,市街日益發展。高雄州廳舍位於市街東北部,高雄川(今愛河)的左岸,鄰近河流,建築宏壯優美。
【譯註】高雄州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受盟軍空襲轟炸而部份損毀,戰後修復,改為高雄地方法院。
民國七十六年(1987)折除改建,今為司法大廈。
◎屏東的瑞竹林:茂密的竹林,位於屏東台灣製糖會社的庭園中。今上陞下在東宮時行啟來台,
巡視此地時,製糖會社使用竹子搭建休憩所。枯竹突然生出新芽,被認為是國之祥瑞,皇太子賜名「瑞竹」,而成為台灣知名景點。
◎屏東台灣製糖會社構內:屏東台灣製糖會社的規模有全台第一之稱。工場最著名的景物是與皇室有淵源的瑞竹林,
還有美麗並排的椰子樹。椰子樹充滿熱帶原始的氣息,與此地製糖工場冒出的黑煙形成一股強烈的對比。
◎屏東蕃屋:在洋溢著南國風情的屏東公園內,展示的蕃屋,頗具地方色彩。這些蕃屋是南部蕃人的家屋型式,
用來提供做為下山的蕃人來到屏東市街時的宿泊之用,同時也提供觀光客參觀,以認識南方蕃人的風俗,可說是一舉兩得,
是當地的風景名所。
◎鵝孌鼻燈台:帝國極南之境的光輝燈塔,最初是清國因應美國政府的要求而於明治十五年(1882)設立的。
領台之初,燈塔曾遭清兵爆破,後來修復運作至今。燈塔周遭風景雄壯,令遊客心情飛揚。白色的燈塔高18公尺,二萬六千燭光,
燈光照射距離達36公里,是附近海域航行船隻的重要指標。
◎宜蘭市街所見:從台北搭乘往蘇澳的直行列車,大約3小時多的時間,就能抵達東台灣的第一個都會-宜蘭市。
宜蘭與基隆以多雨並稱,雨後天晴,街道河川的流水豐沛,提供居民洗濯衣物之用。往昔這裡是蕃人的居住地,如今是宜蘭平野農產品的集散地,
商業殷盛熱鬧。
◎台東沿海道路:沿海道路從台東沿著東北海岸通往花蓮港,自動車疾駛在台東新港一帶平坦的海岸道路上,
非常舒適快意。
◎花蓮港驛:花蓮港驛(火車站)地處溫熱帶交界之區,這裡是東台灣行旅的重要門戶,遊客貨物密集的出入口。
◎大濁水溪鐵線橋:大濁水溪鐵線橋是蘇澳、花蓮港之間臨海道路沿途壯偉的景觀。橋長515公尺,
寬4公尺,水泥橋墩支柱使用8號鐵線2600公尺,可同時允許5、6輛自動車行駛於微微晃動的橋面上。
【譯註】大濁水溪,今名「和平溪」,是宜蘭縣與花蓮縣的界河。
◎太魯閣峽仙賓橋:太魯閣峽谷是台灣最優美的峽谷,仙賓橋旁的峽谷更是首屈一指。
【譯註】仙寰橋已改建為今日的長春橋,位於太魯閣峽口長春祠附近。原橋位置在今長春橋上方。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95篇-太魯閣紀行(四):布洛灣.寧安橋.長春祠
◎蕃人:蕃人是台灣的土著民族,完全與現代文明隔絕,過著原始的生活。
曾經有馘首的惡習,現在受到文化的薰陶,已漸漸改進。目前台灣共有泰雅、賽夏、布農、邵、排灣、阿美、雅美七個主要蕃族。
◎蕃人。
◎木瓜香蕉:木瓜是台灣珍貴的水果,果實大小如同嬰兒的頭,由於容易腐爛,難以運送至遠方銷售。
木瓜以屏東出產最多。香蕉是台灣到處可見的水果,大約十月開花結果,次年三月收割。
更多Tony譯述的...《台灣老照片》
include('../adsense2.php');
?>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