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忠堂
在網路蒐尋淡水楓樹湖跤頭趺崙步道時,無意間看到了淡水神社的資訊。
距離楓樹湖不遠的樁子林忠山國小附近,行忠社區內的行忠堂,保存淡水神社的遺跡。
淡水神社舊址就是現在的淡水忠烈祠,座落於滬尾砲台附近。我在11、12年前曾走訪過淡水忠烈祠,為什麼淡水的郊外地區也有淡水神社遺跡呢?
看到網路上的照片,覺得驚訝,行忠堂保竟保存了許多淡水神社的石燈籠,也有手水舍、制札等神社遺物。
於是今天走訪跤頭趺崙步道之後,第二站前來樁子林探訪行忠堂。
楓樹湖前往椿子林,距離約3公里,循101線公路,再轉入北6線(行忠路),過忠山國小,遇右岔路,路口有行忠社區及行忠堂的石碑,
路口兩旁各立了一座石燈籠,就是淡水神社的遺跡了。轉入這條岔路,道路下行,來到迂迴轉彎處,就望見山腳下的行忠堂。
行忠堂,全名「屯山古聖廟芝蘭行忠堂」,清代同治二年(1863),漢學家李錫疇在此地創辦私塾,
日治初期(1900年)建立廟宇,主祀關聖帝君。雖然廟宇是中國傳統建築,不過一到廟門口,
就感到這裡充滿了濃郁的日本神社的氛圍。行忠堂左右兩處入口,兩旁都有日式石燈籠,廟埕廣場更有一對大型的石燈籠。
燈座有刻字,寫著「昭和十三年十一月吉日」(1938)、「淡水郡小公學校職員兒童一同」,隨著歲月漸久,字跡已漸模糊。
圖:逍遙園(行忠堂環山步道)
行忠堂雖然是古廟,不過歷經改建,外觀並無古味。
看到唯一的古物是廟旁庭園的通道旁立有一座清朝的石砌旗竿座,底部刻有「乾隆六十年乙卯科恩式貢元黃登榜監」(1795年),
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古旗竿與古代科舉功名有關,旗竿年代遠遠古於行忠堂的歷史,而現場並無任何導覽解說,不知其來歷為何?
行忠堂廟後方接近山麓一帶,規劃為逍遙園,內有荷花池、籃球場、椰林步道,並依丘陵山勢建有環山步道,設置涼亭,
栽種綠樹,以提供民眾遊憩。園內還鑿有一座八仙洞,設有南北口,洞內通道彎曲,走道兩側有各式大小石雕。
可惜平日不開放,來訪時無緣一見。公園內還有各種饒富趣味的動物雕像,小朋友來此當會好奇喜歡。
初春時,園內櫻花盛開,這裡也是一處賞櫻景點。
比起淡水天元宮賞櫻季節車水馬龍的盛況,
幾公里外的行忠堂逍遙園顯得幽靜,是一處幽靜的賞櫻景點。
逍遙園的範圍不大,行忠堂環山步道繞一圈,悠遊慢行,大約15分鐘即可以輕鬆走完,很適合親子郊遊。
對登山客來說,可能會覺得這裡太過小兒科,然而行忠堂迷人之處,不在山林,而在人文。
include('../adsense_cont.php');
?>
圖:逍遙園椰林大道
逍遙園獨一無二的特色仍在於淡水神社的歷史遺跡了。庭園入口處及園內椰林步道加起來就有6對石燈籠。
昔日淡水神社的手水舍置於椰林步道旁,改建為溪秀亭;神社御札仍做為公告欄使用,
從外貌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淡水神社的遺物。
石燈籠的捐獻者有當時淡水郡的機關學校及商工團體、日本人名及日治紀元,字跡雖模糊,
彷彿還默默的想訴著過往的歷史。
行忠堂離淡水忠烈祠頗遠,淡水神社遺物怎會跑到這裡來呢?
起因是民國63年(1974)淡水忠烈祠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當時行忠堂為保存歷史文物,
出資向負責工程包商購買神社拆除下來的石燈籠、手水舍、手洗缽、御札等遺物,佈置於行忠堂廟堂的周遭。
日本神社在台灣遭到破壞,大致集中於兩個時期,一是政權交替的光復初期(或稱「戰後」),另外就是民國60年代初期了,
而民國60年代對日本神社的破壞更為嚴重。光復初期,喪亂之後,百廢待舉,而內戰又起,
國民政府財政凋弊,所以能省則省,現有日本神社建築莊嚴典雅,拆掉可惜,於是僅將鳥居、本殿神龕的神主牌拆除,
就可以改成中華民國忠烈祠。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台灣與日本成為盟友,冷戰期間,
台灣、日本同為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反共前哨的盟友,彼此關係友好,當時台灣政府對於日治時代的歷史遺跡,
態度也較為寬容。
圖:淡水神社手水舍遺跡(屋頂)
民國60年(1971),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隔年日本與台灣斷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引起政府的仇日情緒。
政府認為日本忘恩負義,舊仇加新恨,行政院內政部頒布「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
於是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舊建築遭到整肅清除,各地廟宇的日本紀元刻字也遭到塗抹或刪改。
淡水神社的石燈籠、手水舍、御札等遺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從淡水忠烈祠流浪到椿子林行忠堂。
從今天的歷史眼光回顧當時的作為,自然覺得政府的作法並不恰當。
與其破壞前朝舊物,以消一時之恨,其實不如保存歷史遺跡,做為歷史見證。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看看從前,想想今日。當我們以「正義」之名,想要清算、破壞前朝或舊政府時代的歷史文物以消心中不平或憤怒時,
也要省思我們是否正在重蹈前人的覆轍?我們今天感嘆前人的作為時,也要想想後人會不會也感嘆我們今天的作為?
旅遊日期:2015.02.17 (寫於2015.03.13)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行忠堂。
行忠堂大門日式石燈籠來自淡水神社。
廟埕廣場的淡水神社石燈籠(昭和十三年)。
清朝時代的石砌旗竿座。
旗竿座刻有「乾隆六十年乙卯科恩式貢元黃登榜監」(1795年)。
include('../adsense_pict.php');
?>
行忠堂逍遙園入口。
軍警雕像與淡水神社石燈籠。
逍遙園椰林步道有5對石燈籠。
逍遙園庭園有許多動物雕像。
溪秀亭。屋頂是昔日淡水神社的手水舍舊物。
淡水神社御札,移作逍遙園公告欄。
逍遙園庭園步道。
八仙洞(北口),有南北兩處入口。來訪時未開放,無緣入洞參觀。
行忠堂環山步道(逍遙園內),櫻花正盛開。
行忠堂環山步道。
行忠堂環山步道,走一圈大約15分鐘。
行忠堂環山步道沿途有幾座涼亭供遊客休憩。
淡水神社舊照片(今淡水忠烈祠)。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如何前往行忠堂?
【自行開車】︰從台北往淡水,行駛淡金公路(台2線)至林子,右轉行忠路(北6線)至忠山國小前,左轉往行忠社區,續行即可抵達行忠堂。
【大眾運輸】從捷運淡水站搭乘公車870或F102線至忠山國小站。
include('../foo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