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石記

葉小鸞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汾湖石者,蓋得之於汾湖(今江蘇省吳江縣東南)也。 其時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崖出。有人曰:「湖之湄(水邊、岸邊)有石焉, 纍纍(繁多、重積的樣子)然而多。」遂命舟致之。 其大小圓缺,袤尺(袤,音ㄇㄠˋ;東西曰廣, 南北曰袤,指長短尺寸)不一。其色則蒼然,其狀則崟(|ㄣˊ; 高的樣子)然,皆可愛也。

詢其居旁之人,亦不知誰之所遺矣。豈其昔為繁華之所,以年代邈遠,故湮沒而無聞耶?抑開闢以來, 石固生於茲水者耶?若其昔為繁華之所湮沒而無聞者,則可悲甚矣。想其人之植此石也,必有花木隱映, 池臺依倚,歌童與舞女流連,遊客偕騷人嘯詠。林壑交美,煙霞有主,不亦遊觀之樂乎?今皆不知化為何物矣。 且並頹垣廢井、荒塗(途)舊址之跡,一無可存而考之。 獨茲石之頹乎臥於湖側,不知其幾百年也,而今出之,不亦悲哉!

雖然,當夫流波之衝激而奔排,魚蝦之游泳而窟穴, 秋風吹蘆花之瑟瑟(形容寒冷瑟縮的樣子), 寒宵唳(鳥類高聲鳴叫)征雁之嘹嘹(形容雁鳴的聲音, 響亮悠長)。蒼煙白露,蒹葭(ㄐ|ㄢ ㄐ|ㄚ; 荻草與蘆葦)無際。釣艇漁帆,吹橫笛而出沒; 萍鈿(ㄉ|ㄢˋ;以浮萍為裝飾)荇帶, 雜黛螺而縈覆(圍繞、纏繞)。 則此石之存於天地之間也,其殆與湖之水冷落於無窮已耶?今乃一旦羅之於庭,復使壘之而為山。 蔭之以茂樹,披之以蒼苔。雜紅英之璀璨,紛素蕊之芬芳。 細草春碧,明月秋朗。翠微(山色青縹之色)繚繞於其巔, 飛花點綴於其岩。乃至楹檻之間,登高台而送歸雲;窗軒之際, 照遐景而生清風。回思昔之嘯詠,流連遊觀之樂者, 不又復見之於今乎?則是石之沈於水者可悲,今之遇而出之者又可喜也。 若使水不落,潮不涸,則至今猶埋於層波之間耳。 石固亦有時(遇時)也哉!


葉小鸞(1616∼1632),明末,江蘇吳江人。自幼才華橫溢,四歲誦《楚辭》, 十歲能成妙對,十二歲工詩,十四歲能奕棋,十六歲善彈琴。《汾湖石記》作於1632年, 作者時年17歲,此記文字多用駢句對偶,文字婉麗,展現文思才華。可惜,這一年葉小鸞 未婚而卒。《汾湖石記》也成了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