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北樓記

袁中道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萬曆庚戌(萬曆38年,西元1610年)夏 ,中郎(袁 宏道,袁中道的二哥)請安歸,卜居(選 擇居住的地方)沙頭,得敝樓葺之,名之曰「硯北」。 余問其故,中郎曰:

「昔通人(博覽古今者, 曰通人)段成式(唐 朝臨淄人,博學強記,著有《西陽雜俎》)云:『杯宴之餘,常居硯北( 几案面南,人坐硯北,意指從事讀書或寫作)。』夫人生閒適之趣,未有過於身在硯北,時 親韋編(書籍;韋,熟皮。韋編指古代未發明紙前, 用竹簡書寫,然後用皮繩編聯成冊。後作為書籍的代稱。)者也。我 昔居柳浪(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六年, 日擁百城(意指讀書。語出李謐言:丈夫擁書萬卷, 何假南面百城!),即夜分猶手一編,神甚適,貌日腴。及入宦途,簿書 鞍掌(指煩勞。《詩》:王事鞅掌), 應酬柴棘(繁雜),南北間 關(指道路難行艱辛),形瘁心勞,幾不 能有此硯北之身。今幸而歸矣。中年以後,血氣漸衰,宜動少靜多,以自 節嗇(儉省)。山水雖適,跋涉亦苦 。此亦宗少文築室江陵,息影臥遊時也(宗少文, 南朝南陽人,嘗登荊州各山,以疾還江陵,嘆曰:老病俱至,名山死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臥 以遊之。)。然而寂處一室,又未能即效寒灰古木(語 出莊子云: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之事,勢不能無所寄( 寄託),以娛此生。」

「柳下之鍛,叔夜(稽康,字叔夜)所 以寄也(稽康性好鍛劍,常於暑夜柳樹下鍛劍);吾 不堪勞。麴蘗(ㄅㄛˋ;指酒)之 逃(藉酒以避世)元亮( 陶潛,字元亮)所以寄也;吾無其量。《白鶴何常》之調,戴仲岳(戴勃, 字仲岳,善琴音)所以寄也;吾不解操(琴曲)。 若夫貯粉黛(比喻美女),教歌舞,以耗壯心而遣餘年, 往時猶有此習,今殊厭之。」

「昔裴公美一生醉心祖道(佛法),而 晚年托缽歌伎之院(裴休,字公美,晚年流連於歌妓院, 棒缽乞食),自云可以說法度人。白樂天(白居易)亦解 《乘》理(佛學道理),至頭白齒豁(殘 缺、缺損),時攜群 粉狐(指歌妓)牛寄章宅中鬥歌;此有何好 ,而自云天上人間,無如此樂。雖云遊雲幻霞,無所染汙,然道人自有本色行徑(本 來的面目及行跡)。湯能沃雪,雪盛湯凝(熱湯可以澆雪 ,但雪太盛,會使湯凝固);火能銷冰,冰強火滅。出水乖蓮花之質,切泥 損太阿(古代名劍)之鋒。以此為寄, 是以漏脯止飢(漏脯,被屋漏水浸染的隔夜肉類, 會生漏脯毒,食後上吐下瀉,胸膈滿脹,腸如刀割。漏脯止飢,比喻只顧眼前小欲, 而不顧後患),白雪已濁也。吾必不為。然則吾之所寄,惟此數千卷書耳。」

陶宏景(南北朝人,齊高帝時嘗為諸王侍讀,後隱於句 曲山,年八十五,無疾而卒)謂人生解釋,不能周於天壤,區區惟恣 五欲(佛家以色、聲、香、味、觸為 五欲),實可愧恥。掛冠(指棄官 而去)神武(城門名;永明十年, 陶宏景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遂居積金澗松風閣,孜孜批閱, 此吾師也。往周旋龍湖老子(李贄,字卓吾, 居龍湖,故稱龍湖老子),見其老不廢書;人或規之,老子曰:『他日青蓮池上,諸大 士娓娓豎義(立義,即說法),我以固陋,張口雲霧 ,此幾許痛苦。』人以為謔,吾實心佩其言。今而後,將聚萬卷於此樓,作 老蠹魚(書蟲),遊戲 題躞(ㄒ|ㄝˋ;卷軸的軸心;此指書 籍)。興之所到,時復揮灑數語,以疏瀹(ㄩㄝˋ;疏 濬、疏通)性靈,而悅此硯北之身。吾志畢矣,吾計定矣。此余命名意也,弟其為我記之。」

余曰:諾。遂退而次其語為記。


袁中道,(1570—1626)字小修,湖廣公安(今湖北公安縣)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 累官至南京吏部郎中。性格豪爽,喜遊山水。與大哥袁宗道、二哥袁宏合稱「公安三袁」。 公安派自成一文學流派,其文學主張,反對摹擬,崇尚自然。創作強調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反對明代中葉前後七子以秦漢或唐宋文章為學習榜樣的復古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