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姦(節選)

韓非子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八姦,提指八種篡奪君權的手法,這是韓非子總結春秋戰國時代各種逆臣篡位奪權的手法, 並為國君提出應付八姦的辦法。文章邏輯嚴密,條理分明,而這些內容對於今日的領導者, 仍具有啟發性與實用的價值。

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術:一曰在「同床」。何謂同床?曰:貴夫 人(尊貴的夫人), 愛孺子(受寵的年輕嬪妾), 便僻(ㄆ|ㄢˊ ㄅ|ˋ;便嬖;諂媚 寵愛)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處之虞( 趁安居閒暇娛樂之際請託事情),乘醉飽之 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也。為人臣者內事( 私下俸事)之以金玉(賄賂錢財), 使惑其主 ,此之謂「同床」。

二曰「在旁」。何謂在旁?曰:優笑侏 儒(指國君身旁得寵的佞幸小丑), 左右近習(貼身的小臣),此 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 君王還沒開口,就揣測其意而奉承君王的旨意),觀貌察色以 先(事先測知)主心者也。 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與君 王採取相同的意見及行動)以移(影響; 改變)主心者也。為人臣者內事之 以金玉玩好,外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謂「在旁」。

三曰「父兄」。 何謂父兄?曰:側室公子(與國君血緣相近的王室貴族公子),人主之所親愛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與 度計(商討國事)也,此皆盡力畢議,人主之所必聽也。為人臣者事公子側室以音聲子女(能奏樂表演的年輕女子),收(收買)大臣廷吏以辭言(籠絡的言辭),處約言事(利用平時相處,進言說事),事成則進爵益祿(使這些王公貴族能進爵加封),以勸其心使犯(干擾;擾亂)其主,此之謂「父兄」。

四曰「養殃」(養成禍殃)。何謂養殃? 曰:人主樂美宮室臺池,好飾子女(女子)狗 馬以娛其心,此人主之殃也。為人臣者盡民力以美宮室臺池,重賦歛以飾子女狗馬, 以娛其主而亂其心,從其所欲,而樹私利其間,此謂「養殃」。

五曰「民萌」(民氓;即民眾; 塑造輿論意見)。何謂民萌?曰:為人臣者散公財 以說(悅)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 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

六曰「流行」(流利的辯論)。 何謂流行?曰:人主者,固壅(閉塞)其言談, 希於聽論議(國君處於深宮,容易閉塞言論, 很少聽見外界的意見),易移以辯說(因 此人臣容易用流利的雄辯改變其想法)。為人臣者求諸侯之辯士,養國中之能說者, 使之以語其私,為巧文之言,流行之辭,示之以利勢,懼之以患害, 施屬(設置連 屬)虛辭(虛浮不實的言 論)以壞(危害)其主, 此之謂「流行」。

七曰「威強」。何謂威強?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為威強 者也(國君因擁有群臣百姓才覺得威強, 因此重視群臣及百姓意見)。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 不善之。為人臣者,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為己者必利,不為己者必死, 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謂「威強」。

八曰「四方」(國境之外)。何謂四方? 曰:君人者,國小則事(服侍)大國, 兵弱則畏強兵,大國之所索(索求), 小國必聽,強兵之所加,弱兵必服。 為人臣者,重賦歛,盡府庫,虛其國以事大國,而用其威求誘其君; 甚者(情況嚴者重)舉兵以聚邊境而制歛於 內(挾制本國), 薄者(情況輕微者)數 內(納結;交 結)大使以震(恐嚇)其君, 使之恐懼,此之謂「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姦, 世主所以壅劫(被蒙蔽及挾持), 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明君之於內也,娛其色而不行 其謁(請求), 不使私請。其於左右也,使 其身必責其言(考察其言行), 不使益辭(誇大其辭)。 其於父兄大臣也,聽其言也必使以罰任於 後,不令妄舉(胡亂推薦人才)。 其於觀樂玩好也,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進,不使擅退 ,群臣虞(揣測)其意。 其於德施也,縱禁財,發墳倉,利於民者,必出於 君(出於 君主的意志),不使人臣私其德(私 自用恩於百姓)。其於說議也,稱譽者所善, 毀疵者所惡,必實(證實)其 能,察其過,不使群臣相為語(不讓群臣相互稱譽 或誹謗)。其於勇力之士也,軍旅之功無踰賞, 邑鬥之勇無赦罪,不使群臣行私財(徇私 收買)。其於諸侯之求索也,法則聽之, 不法則距之。所謂亡君者,非莫有其國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令臣以外 為制於內(臣子利用國外力量挾制本國), 則是君人者亡也。聽大國為救亡也(順服外國 以求不被滅亡),而亡亟(急)於 不聽(比不順服外國還亡得更快), 故不聽。群臣知不聽則不外(外附)諸侯, 諸侯知不聽,則不受之臣誣其君矣。

明主之為官職爵祿也,所以進賢材勸有功也。故曰:賢材者,處 厚祿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賞。官賢者量其能, 賦祿(分發俸祿)者稱其功 。是以賢者不誣能(隱藏才華)以 事其主,有功者樂進其業,故事成功立。今則不 然,不課(不考核)賢不肖, 論有功勞,用諸侯之重(任用諸侯看重的人), 聽左右之謁(請求),父兄大臣上 請爵祿於上,而下賣之以收財利及以樹私黨。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 有左右之交者請謁(請求關 說)以成重。功勞之臣不論,官職之遷失謬。是以吏 偷官(怠惰官職)而 外交(結交外國), 棄事而財親。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勸(勉 勵),有功者隳(ㄏㄨㄟ;毀 壞)而簡(簡慢;怠慢)其業, 此亡國之風也。


韓非(約前275年-前221年),為中國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為韓國貴族子弟,他綜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家思想,發展成為完整的理論。 韓非多次上書韓王,卻不為所用,憤而著《孤憤》、《五蠹》等篇,十餘萬言。 其後,秦王嬴政讀到韓非的文章,大為讚賞,於是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至秦國後,卻受李斯忌妒,向秦王進讒,陷韓非入獄,最後在獄中服毒自盡。

韓非子一書所談論的核心主題是「主道」(君主的統治術),這套學說成為秦統一 天下之後兩千年來帝王專制統治所奉行的法則。韓非的政治主張未必全然適用於 現代社會。而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韓非子》一書,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兩千多年前, 韓非竟已能寫出如此犀利深刻的議論文,其文章修辭語言精練,句法富於變化, 極具邏輯及分析力,又善於運用大量的歷史、傳說、典故、寓言以強化論證的說服 力及生動性。據《史記》記載,秦王贏政(秦始皇)看到韓非的《孤憤》、《五蠹》 文章時,慨嘆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