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言,是指臣子對國君進言的種種困難。忠言逆耳,若進言不合君主之意,
反而引起種種猜忌,則不但無法達成進言的目的,反而遭來災禍。因此,
臣子並非沒有才華或辯才,而是伴君如伴虎,對國君進言便困難重重。
臣非(韓
非)非難言也(不
認為進言表達能力有困難),所以難言者(對
國君進言所以困難的原因如下):
言順比滑澤(言論
依附國君而言辭流暢),洋洋纚纚(ㄕˇ ㄕˇ;
洋洋灑灑)然,則見以為華而不
實(被國君認為言論華
而不實)。敦祗恭厚(過於敦厚恭敬),
鯁固慎完(耿直、謹慎周密),
則見以為掘而不倫(言論拙笨而
缺乏條理)。
多言繁稱(引證太繁瑣),
連類比物(引事比喻過多),
則見以為虛而無用。總微說約(總括精微大要,
論說過於簡約),徑省(坦率
簡要而直言)而不飾(言詞修飾),
則見以為劌(ㄍㄨㄟˋ;
說話刺傷人)而不辯(沒有口才)。
激急親近(言詞激烈以表達對國君的親近及忠心),
探知人情(揭人隱私),
則見以為譖(毀謗別人)而
不讓(謙讓)。閎大廣博,
妙遠不測(言論深遠而無法捉摸),
則見以為夸(浮誇)而無用。
家計小談(只談論一些家庭瑣碎小事),
以具數言(歷歷指出具體的細節),
則見以為陋(見識淺陋)。
言而近世(言論接近一般世俗意見),
辭不悖逆(不敢提出議異),
則見以為貪生而諛上(諂媚國君)。
言而遠俗(與世俗意見相差太遠),
詭躁人間(驚世駭俗),則見
以為誕(荒誕)。
捷敏辯給(思維敏捷),
繁於文采(富於文采),
則見以為史(文勝於質;文采超
過事實)。殊釋文學(棄絕經典;
文學指經典),以質信言(以事
實直說),則見以為鄙(沒有文
化素養)。時稱(時常引
稱)《詩》、《書》,道法往古,則見以
為誦(背誦古書,食古不化)。
此臣非之所以難言而重患也(難
以向國君進言而深深感到憂慮)。
故度量雖正,未必聽也;義理雖全,未必用也。大王若以此不信,
則小者以為毀訾誹謗,大者患禍災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謀
而吳戮之(伍子胥屢
次諫言,而遭夫差殺戮),仲尼善說而匡圍
之(孔子受匡人包圍,
幾遭不測),管夷吾實賢而魯囚
之(管仲被魯君囚禁
,而送回齊國)。故此三大夫豈不賢哉?而三君不明也。
上古有湯,至聖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說至聖,
然且七十說而不受(伊尹
七十次遊說而不被接受),身執鼎俎為庖
宰(伊尹拿著廚具去當
商湯的廚師),昵近(
親近)習親(熟悉
而親近),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
故曰以至智說至聖,
未必至(一相遇時)而
見受(受到重
用),伊尹說湯是也;以智說愚必不
聽,文王說紂是也。故文王說紂而紂囚之
;翼侯(鄂侯)炙(被紂王處
以烙刑);鬼侯腊(被紂王切成肉塊,
腌成肉乾);比干剖心;梅伯醢(ㄏㄞˇ;剁成
肉醬);夷吾束縛;而曹羈奔陳(曹羈三次諫言魯莊公,不聽,只好
出奔陳國);伯里子道乞(百里奚沿途乞食,最後
成為秦國宰相);傅說轉鬻(被人當奴隸販賣,後成為商王武丁
的名臣);孫子臏腳(孫臏受割腳的
酷刑)於魏;吳起抆泣
於岸門(吳起守西河,遭諂害,被召回京,過岸河時,流淚傷心),
痛西河之為秦(哀傷西河將被秦國所奪),
卒枝肢解(最終遇害被人肢解)於楚;公叔痤言
國器反為悖(公叔座臨終向魏王推薦公孫鞅是國家的人材寶器,
但魏王不聽),公孫鞅奔秦;關龍逢(夏桀賢臣,因諫
言被斬)斬;萇宏(周靈王時賢臣,因諫言被殺)分
胣(|ˇ;古代剖腸的刑罰),尹子(事蹟
未詳)阱於棘(陷入牢獄;荊棘,指牢
獄);司馬子期(楚惠王時官員)死
而浮於江;田明辜射(辜磔,被肢
解);宓子賤、西門豹不鬥而死人
手;董安於(春秋末晉國大夫,被智伯逼死)死
而陳於市;宰予不免於田常;范睢折脅(被魏國大臣魏齊打斷肋骨,
後來流亡秦國,成為宰相)於魏。此十數人者,
皆世之仁賢忠良有道術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亂闇(暗)惑
之主而死,然則雖賢聖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則愚者難說也,故君子難言也。
且至言(誠懇真切的言論)忤
於耳而倒於心,非賢聖莫能聽,願大王熟察之也。
韓非(約前275年-前221年),為中國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為韓國貴族子弟,他綜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法家思想,發展成為完整的理論。
韓非多次上書韓王,卻不為所用,憤而著《孤憤》、《五蠹》等篇,十餘萬言。
其後,秦王嬴政讀到韓非的文章,大為讚賞,於是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至秦國後,卻受李斯忌妒,向秦王進讒,陷韓非入獄,最後在獄中服毒自盡。
韓非子一書所談論的核心主題是「主道」(君主的統治術),這套學說成為秦統一
天下之後兩千年來帝王專制統治所奉行的法則。韓非的政治主張未必全然適用於
現代社會。而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韓非子》一書,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兩千多年前,
韓非竟已能寫出如此犀利深刻的議論文,其文章修辭語言精練,句法富於變化,
極具邏輯及分析力,又善於運用大量的歷史、傳說、典故、寓言以強化論證的說服
力及生動性。據《史記》記載,秦王贏政(秦始皇)看到韓非的《孤憤》、《五蠹》
文章時,慨嘆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include('../footbar_taiku.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