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一)

近思錄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本文選自《近思錄》卷二《為學》,是程頤在20歲左右遊於太學時,胡瑗考試諸生,程頤所作的答卷。 程頤指出,為學大要在於「正心養性」,透過力行,則人人可以為堯舜。所謂的聖人,並非天縱聖明, 而是「由學而致」(透過學習達成的)。

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顏子(顏淵)為好學。 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 好者,何學也?」伊川先生(程頤)曰:「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

「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天地之間儲孕精華), 得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 是由這五種元素所構成)之秀者為人。 其本(人的本性)也真而靜, 其未發也五性具焉(人的本性尚未表現出來,就含有五種基本德性),曰仁義禮智信。 形(身體)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觸動內心)矣。 其中動而 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指本性被干擾而破壞)矣。

是故覺者(明覺之人)約其情(約束其情感), 使合於中(中道;規矩),正其心,養其性。 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桎梏;束縛)其性而亡之。 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 所謂『自明而誠』也(中庸原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之之道(誠實內心的方法), 在乎通道篤(篤信於天道)。通道篤則行之果(果決),行之果則守之固。 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倉促間)必於是,顛沛(仆倒流離 時)必於是』,出處(進仕與退隱)語默(議論和沈默)必 於是。 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

顏子所事, 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真摯誠懇,心悅誠服的牢記 在心)而弗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 『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此其好之篤,學之道也。

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指孔子不思慮而可以獲得;不勸勉而可以達 到中道)顏子則必思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聖人相去一息(一呼一吸之間,比喻相去不遠),所未至者, 守(篤守)之也, 非化(隨心所欲地造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給予)之 以年(經過一段歲月),則不日(不用多久)而化矣。

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以為聖人是天縱聖明,生而知之), 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 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聞強記巧文麗辭為工( 精巧),榮華其言(追求華麗的詞 藻),鮮(少)有至於道者。 則今之學與顏子所好異矣。」


《近思錄》是朱熹與呂祖謙共同編訂的儒家著作,輯錄了北宋著名道學家周敦頤、 程顥、程頤、張載等四子的言論與事蹟,同時也反映了編者為重振儒家道統的理想。 是書成於淳熙二年(1175年),收錄語錄六百二十二條,分十四門。朱熹曾對弟子說:「 《近思錄》好看。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在南宋及 元明時期,《近思錄》是影響廣大的一本儒學入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