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政體(節選)

吳兢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本文節選自《貞觀政要》卷一《政體第二》,記載唐太宗記取歷史經驗,雖國家太平無事, 仍不敢怠懈,期勉臣子應善盡輔佐之力,君臣協力同心,以使國家長治久安。

貞觀初,太宗蕭瑀(南 朝梁明帝之子,唐初任尚書左僕射)曰:「朕少好弓矢,自謂能盡其妙。近得良弓十數, 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則脈理( 木材的紋理)皆邪,弓雖剛勁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 朕以弧矢(弓箭)定四方(平定天下), 用弓多矣,而猶不得其理。況朕有天下之日淺,得為理之意,固未及於弓,弓猶失之,而況於理乎?」 自是詔京官(在京城的官吏)五品以上, 更宿(輪流住宿)中書內省, 每召見,皆賜坐與語,詢訪外事,務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貞觀四年,太宗蕭瑀曰:「隋文帝(楊堅, 北周大臣,廢北周幼主靜帝,創建隋朝)何如主也?」對曰:「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 或至日昃(太陽西斜),五品已上,引坐論事; 宿衛之士(宮廷守衛軍士),傳飧 而食(傳食物而站立用餐,不得休息), 雖性非仁明,亦是勵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本性苛求細節)而 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人事)。 又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隨文帝篡位以得政權), 恆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百官), 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順而已。 朕意則不然,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 皆委百司(百官)商量,宰相籌畫, 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 五條不中(不合於道理),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豈如廣任賢良,高居深視, 法令嚴肅,誰敢為非?」因令諸司,若詔敕頒下有未穩便者,必須執奏,不得順旨便即施行 ,務盡臣下之意。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興有衰,猶朝之有暮, 皆為敝其耳目,不知時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諂者日進,既不見過,所以至於滅亡。 朕既在九重(帝王之門有九重;指深居宮闈), 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設置各官公卿)等, 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 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魏徵對曰:「自古失國之主, 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臨深履薄, 國家歷數(指國祚), 自然靈長(綿延長久)。臣又聞古語云: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人云:『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焉用彼相?』(孔子語)君臣之義, 得不盡忠匡救乎?朕嘗讀書,見關龍逄(ㄆㄤˊ;夏朝賢大夫,多次規勸 及觸犯夏桀而被 殺)鼂錯(鼂錯建 議景帝削減諸侯,引起七國之亂,以誅殺鼂錯為名,於是景帝殺鼂錯以平諸侯之怒), 未嘗不廢書歎息。公等但能正詞直諫,裨益政教,終不以犯顏忤旨,妄有誅責。朕比來臨朝斷決, 亦有乖於(違背)律令者。 公等以為小事,遂不執言。凡大事皆起於小事,小事不論,大事又將不可救,社稷傾危 ,莫不由此。(隋煬帝)殘暴, 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蒼生(天下百姓), 罕聞嗟痛(一點也不覺悲痛)。公 等為朕思隋氏滅亡之事,朕為公 等思龍逄鼂錯之誅,君臣保全,豈不美哉!」


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長安城),宮 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徵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 故夙夜孜孜(早晚努力不懈), 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 年穀豐稔(農作成熟),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貞觀十六年,太宗謂侍臣曰:「或君亂於上,臣治於下;或臣亂於下,君治於上。 二者苟逢,何者為甚?(萬一遇到這種狀況,哪一種較嚴重?)

特進魏徵對曰:「君心治,則照見下非。誅一勸百,誰敢不畏威盡力? 若昏暴於上,忠諫不從,雖百里奚伍子胥之在,不救其禍, 敗亡亦繼。」

太宗曰:「必如此,齊文宣昏暴( 北齊文宣帝高洋,自以功高蓋世,嗜酒淫樂,行為 殘暴)楊遵彥(北齊文宣帝時的尚書令 ,總攝大政,政清人和)以正道扶之得治,何也?」

曰:「遵彥彌縫(補救缺失)暴主, 救治蒼生,才得免亂,亦甚危苦。與人主嚴明,臣下畏法,直言正諫,皆見信用,不可同年而語也。」


吳兢(670-749),唐代史學家。開封人。少時勵志勤學,博通經史。 武后長安年間被詔入史館,撰修國史。公暇時,私撰《唐書》、《唐春秋》,撰述甚多, 僅《貞觀政要》一書傳世。《貞觀政要》分類記載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齡、 杜如晦等人的問答、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設施。吳兢修史四十餘年,被譽為唐代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