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貞觀政要》卷一《君道第一》,旨在談論帝王之道,包括以存養百姓為先,
論明君與暗君之區別,以及論守天下困難的原因在於君王貪圖安樂等。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
猶割股(割大腿肉)以啖
腹(吃飽肚子),腹飽而身斃。
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
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
又擾生民(百姓)。且復出一非理之言,
萬姓為之解體(指人心叛離),
怨讟(ㄉㄨˊ謗)既作,離叛亦興。
朕每思此,不敢縱逸。」
諫議大夫魏徵對曰:「古者聖哲之主,皆亦近取諸身(從自身
的修養做起),故能遠體諸物(遠遠地體察各種事
物)。昔楚聘詹何(楚國人,楚莊王召
以問國事),問其治國之要,詹何對以修身之術。楚王又問治國何如,詹何曰:
『未聞身治而國亂者。』陛下所明,實同古義。」
貞觀二年(西元628年),太宗問魏徵曰:「
何謂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
廣泛聽起各方意見);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只相
信片面的意見)。《詩》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ㄔㄨˊ ㄖㄠˊ;
割草砍柴的人;指鄙陋的人)。』昔唐、虞(指堯與
舜帝)之理(治理國家),辟
四門(廣開四方之門),明
四目(廣開四方的視聽),達
四聰(指全面了解國家狀況),是以
聖無不照(明)。故共、鯀之徒,
不能塞也;靖言庸回(回,違也;指恭維及邪淫的言論),
不能惑也。秦二世(胡亥)則隱藏其身,
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及天下潰叛,不得聞也。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闕
,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
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貞觀十五年,太宗謂侍臣曰:「守天下難易?」侍中(唐
初門下省的最高長官)魏徵對曰:「甚難。」太宗曰:「任賢能,
受諫諍,即可。何謂為難?」徵曰:「觀自古帝王,
在於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懈怠),言事者
惟令兢懼,日陵月替(指逐漸衰退),以至危亡。
聖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安而能懼,豈不為難?」
註:《君道第一》另有蒐錄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吳兢(670-749),唐代史學家。開封人。少時勵志勤學,博通經史。
武后長安年間被詔入史館,撰修國史。公暇時,私撰《唐書》、《唐春秋》,撰述甚多,
僅《貞觀政要》一書傳世。《貞觀政要》分類記載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齡、
杜如晦等人的問答、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設施。吳兢修史四十餘年,被譽為唐代良史。
include('../footbar_taiku.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