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記述明代毫雕奇人王叔遠,能在細小的核桃雕刻出
一條船,主題為蘇軾泛舟遊赤壁,船上人物栩栩如生。本文描述這件毫雕創作出來的作品)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罔不(無不)因勢象形(依
木頭紋理形狀雕刻成各種樣子),各具情態。嘗貽(贈)余
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雕刻蘇軾遊赤壁的景象)。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餘),
高可二黍許(約兩顆黍粒那麼高)。
中軒敞(軒為高,敞為寬)者為艙,
蒻(ㄖㄨㄛˋ;竹皮)篷覆之。旁開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石青(一種礦物色青翠,條痕淡青色,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
質脆。顏色經久不變,畫家多用之)糝(ㄙㄢˇ;摻入)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金
山寺的和尚)居右,魯直(黃庭堅,
字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
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
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相並)者,
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相似)彌勒,
袒胸露乳,矯首(抬頭)昂視,
神情與蘇、黃不屬(不連貫)。
臥右膝,詘(彎曲)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
右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分明的樣子)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木槳)。
楫左右舟子(船夫)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蒲葵
做成的扇子,俗稱芭焦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
寂(眼睛注視,神情端正安靜),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平坦),則題名其上,文曰「
天啟壬戌(明熹宗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秋
日,虞山王毅叔遠甫(王叔遠,字毅,虞山人)刻」
,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分明),其色墨。
又用篆章(篆文刻的印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朱紅色)。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
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
選擇)桃核修狹(細長)者為之。
魏子詳矚既畢,託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莊
子列子書,多載神奇技術鬼怪)所載,稱驚猶鬼神者多,然唯有
游削(任意雕刻)於不寸之質,
而須糜(鬍鬚)瞭然者?假有人焉,
舉我言以復於我(若有人拿我這一段描述來
告訴我),亦必疑其繇(|ㄡˊ;由;
懷疑其真實性),乃今親睹之。繇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
母猴也(意指核桃可以刻成一艘船,
那麼棘刺的尖端應可刻成一隻母猴)。嘻,技亦靈怪矣哉!」
魏學洢(1596—1625年),字子敬,嘉善(今浙江省嘉善縣)人,明末散文作家。
為明代名臣魏大中長子。七歲能詩,少有文名,為當地知名秀才。天啟五年(1625年),
魏大中因彈劾魏忠賢得罪奸黨,被羅織罪名下獄,受嚴刑拷打,死於獄中。魏學洢亦被捕下獄,
同年病卒。
include('../footbar_taiku.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