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入選為高中國文98課綱送部審定版本)
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開發及建立制度),
以立我丕基(偉大的基業),
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屬於)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
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且府志(台灣府志)重
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西元
1764年),臺、鳳、彰、淡(台
灣縣、鳳山縣、彰化縣、淡水廳)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
苟欲以二三陳編(古書。指前人的著作。)而知臺灣大勢,
是猶以管窺天(透過竹管看天,僅見天的一小部分。
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以蠡測海(用勺水的瓢
來測量大海的水。比喻見聞短小淺陋。),其被囿也亦巨矣。
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
顧自海通(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台灣開放對外
通商)以來,西力東漸,運會之趨,莫可阻遏。
於是而有英人之役(道光20年,西元1840年,
鴉片戰爭,英船進犯台灣港口),有美船之役(同治6年,
西元1867年,美船羅發號在屏東外海觸礁,船員上岸後遭原住民殺害;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率艦登陸報復),有法軍之
役(光緒10年,西元1884年
,清法戰爭期間,法軍攻佔基隆),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
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朱一貴、林爽文)以下
,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番,
析疆(開闢疆土)增吏,
正經界(測量土地疆界),籌軍防,
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氣象一新矣。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龜甲可
占卜吉凶,鏡子可照見美醜。比喻警戒和反省)也。代之興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
是以郢書燕說(郢人在給燕相的信中
誤寫「舉燭」二字,而燕相則解釋尚明、任賢之義。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穿鑿附會,
扭曲原意。),猶存其名;晉乘楚
杌(ㄐ|ㄣˋ ㄕㄥˋ ㄔㄨˇ ㄨˋ;乘,晉國史書名。
杌,檮杌,楚國史書名。晉乘楚杌指晉國史書乘,和楚國的史書檮杌),語多可採;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
蒐羅匪易(不
易);郭公夏五(郭公,
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夏五,指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郭公
夏五比喻缺漏的文獻。),疑信相參;則徵文難(求證
困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
改隸(改朝換代)之際,
兵馬倥傯(ㄎㄨㄥˇ ㄗㄨㄥˇ;
兵荒馬亂),檔案俱失;私家收拾(蒐藏),半付祝融(被火
焚毀),則欲取金匱石室(古代國家祕藏重要文書的
地方)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風雨,亂世。
名山,古帝王藏書之府。全句比喻亂世不朽的著作。),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
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
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橫不敏,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偷閒),遂以十
稔(ㄖㄣˇ;收成,古代一年收成一次,
十稔指十年)之間,撰成《臺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八篇,
表圖附焉。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
洪惟(深思)我祖先,渡大海,
入荒陬(ㄏㄨㄤ ㄗㄡ;偏僻荒遠的地方),以拓殖斯土,
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
若涉深淵,彌(愈)自儆惕(警惕)。
烏乎!念哉!凡我多士,
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民族性格);
此則不佞(不才,作者自謙之詞)之幟(理想)也。婆娑之洋,
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偉大使命),
實式憑之(依託在這塊土地)。
連橫(1878-1936),字武公,號雅堂,晚號劍花,別署慕真,清光緒4年生於台南,
祖籍福建龍溪。 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連橫時17歲。
1908年,連橫開始撰寫《台灣通史》。歷經10年,完成了這部60萬字的台灣歷史巨著,
成為連橫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連橫另有詩集傳世。1936年,病逝於上海,享年58歲。
include('../footbar_taiku.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