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惡篇第二十三(節選)

荀子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人之性惡(人的本性為惡), 其善者,偽(指人為; 後天的作為)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順 著這種本性),故爭奪生而辭讓亡(喪失辭讓之 心)焉;生而有疾惡(嫉妒之心)焉,順是, 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 從(放縱)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 合於犯分(本份)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 之化(君師法制的教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 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枸木(彎曲的木材)必將待檃 栝(矯正彎木的工具)、烝 矯(加熱矯正)然後直;鈍金必將待 礱厲(磨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 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 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 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人之所以能夠學習), 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本 性與後天作為)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 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喪失善良本性), 故也(才變成惡人)。」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 生而離其樸,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樸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樸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 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

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 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 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 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卿(約西元前313至235年),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人稱荀子。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大儒,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 《荀子》一書,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曾在齊下講學著書, 後離楚赴楚,任蘭陵令。後卒於蘭陵。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一書,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該書共三十二篇,除《大略》、《宥坐》、《子道》、 《法行》、《哀公》、《堯問》為弟子所述,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