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欲,生甚矣(人最強
烈的欲望是生存);人之惡,死甚矣(人最厭惡
的是死亡)。然而,人有從生(縱生;放棄生命)成
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
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過之而動不及(有時欲望強烈,
而行動不會強烈反應),心止之也(是心理節制了欲望)。
心之所可中理(合乎禮義),則欲雖多,
奚傷於治?(只要合乎禮義,即使欲望多,豈會
會傷害國家的治亂?)欲不及而動過之,心使之也。
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
奚止於亂?(若心理不合乎禮義,即使欲望少,
何能停止國家的混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無)於
情之所欲(國家治亂在於心所認可的,是否合於禮義,
而不在於情感的欲求多寡)。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去
追求與治亂無關的東西),雖曰我得之,失之矣。
性者,天之就也(人的本性,是自然天生的);
情者,性之質也(人性的本質);欲者,
情之應也(欲望是情感的反應)。以所欲為可
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認為欲望是正
確)而道(導)之,知所必出
也(是人的認知必然會驅使人們這麼做)。
故雖為守門(指職位低下貧賤者,),
欲不可去(仍無法消除欲望),
性之具也(本性所固有的)。
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欲望也無法滿足)。
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接近止盡)也。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節制)也。所欲雖不可盡,
求者猶近盡(使欲望接近止盡);欲雖不可去,
所求不得,慮者欲節求也(條件不充許,無法滿足欲望時,
則節制對欲望的追求)。道者(懂得治國之道的人),
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天下沒有比這種原則更好了)也。
凡人莫不從其所可(遵從其所認可的),
而去其所不可。知道(道理)之莫之
若也(既然知「道」是美好無比),而不從道者,
無之有也。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想到南方的欲望不
強烈),而惡北無寡(厭惡去北方的欲念卻很
強烈),豈為夫南之不可盡也(南方的路無法窮
盡),離南行而北走也哉?今人所欲無多,所惡無寡,豈為夫所欲之不可盡也,離得欲之道,
而取所惡也哉?
故可道而從之(去追求道所認可的欲望),
奚以益之而亂?(哪裡會因欲望增多而使國家混亂?)不
可道而離之(不認可道而放棄欲望),奚以損之
而治?(豈會因欲望減少而使國家安定呢?)故知
者(智者)論道而已矣,小家
珍說(不合正道的學者異說)之所
願者皆衰(消失)矣。
凡人之取(求取)也,
所欲未嘗粹(全)而來
也(人所欲望得到的,不會全部都獲得);
其去也,所惡未嘗粹而往也(人所厭惡而想拋棄的,
不會全部都丟棄)。故人無動而不可以不與權俱(
衡量行為標準)。衡不正(秤量的器具不
正),則重縣(懸掛重物)於仰,而人以為輕;
輕縣(懸掛輕物)於俯,而人以為重;此人所以惑於輕重也。權不正(人
對事物的權衡不正),則禍託於欲(禍害包藏在人們喜愛的事物),
而人以為福;福託於惡(幸福包藏在人們討厭的事物),
而人以為禍;此亦人所以惑於禍福也
。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自己
主觀的判斷),則不知禍福之所託。
荀卿(約西元前313至235年),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人稱荀子。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大儒,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
《荀子》一書,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曾在齊下講學著書,
後離楚赴楚,任蘭陵令。後卒於蘭陵。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一書,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該書共三十二篇,除《大略》、《宥坐》、《子道》、
《法行》、《哀公》、《堯問》為弟子所述,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
include('../footbar_taiku.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