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篇第十二(節選)

荀子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請問為國?(如何治理國家?)曰:聞修身, 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日晷,利用日影來測量時 間的儀器),民者,景也(景,影也;影子), 儀正而景正。君者,槃也(裝水的圓盤子),民者, 水也,槃圓而水圓。君者,盂也(裝水的容器), 盂方而水方。君射(喜歡射箭), 則臣決(決,射箭時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套子; 此指喜歡射箭)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 忍著飢餓不食,以求瘦腰)。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為己用,為己死, 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 不可得也。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狂生者, 不胥時(不必等得多久)而落。故人主欲彊固安樂, 則莫若反之民(反過來以人民為依歸); 欲附下一民(使人民一統,依附自己),則莫若反 之政(治理政事);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 彼或蓄積而得之者,不世絕。


故君子之於禮,敬而安之;其於事也,徑(直)而不失; 其於人也,寡怨寬裕而無阿(諂媚);其為身也, 謹修飾而不危;其應變故也,齊給便捷而不惑;其於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 其於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爭能,而致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 均遍而不偏(公平而不偏心);其交遊也, 緣類(尋找志同道合者)而有義;其居鄉里也, 容而不亂。是故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 閔(ㄇ|ㄣˇ;窮),明達用天地理萬變而不疑, 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於天地之間,仁智之極也。夫是之謂聖人, 審(明白)之禮也(對 禮有充份的認識)


人主無便嬖(ㄆ|ㄢˊ ㄅ|ˋ;此 指受君主信任的左右近臣)者,謂之暗;無卿相輔佐足任使者,謂之獨;所使於四鄰諸侯者非其人, 謂之孤;孤獨而晻(ㄢˋ;昏昧),謂之危。 國雖若存,古之人曰亡矣。《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荀卿(約西元前313至235年),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人稱荀子。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大儒,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 《荀子》一書,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曾在齊下講學著書, 後離楚赴楚,任蘭陵令。後卒於蘭陵。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一書,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該書共三十二篇,除《大略》、《宥坐》、《子道》、 《法行》、《哀公》、《堯問》為弟子所述,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