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篇第四(節選)

荀子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鬥者(為私利爭鬥的人)忘其身者也, 忘其親(父母)者也,忘其君者也。 行其少頃(片刻;短暫時間)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妻子 兒女)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被殺害),然且為之, 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 是刑法之所不舍(捨;指嚴禁)也,聖王之所 不畜(不容)也。乳彘不觸 虎(彘,音ㄓˋ,豬;哺乳的母豬不去招惹老虎), 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 而曾(乃)狗彘之不若也。

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 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 戈(狐父,地名;用狐父出產的優良之 戈)(截;砍)牛矢(牛 糞)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邪? 則危莫大焉。人之有鬥,何哉?我欲屬之(歸諸於)狂 惑疾病(精神疾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懲罰)之。 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又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鬥,何哉?我甚醜(厭 惡)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 不辟(避)死傷,不畏 眾彊(強),牟牟 然(貪欲的樣子)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 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 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對付)之, 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 橈(撓;屈服),是士君子之勇也。


(ㄔㄡˊ)、 鯛(ㄉ|ㄠ)(魚 名),浮陽之魚也(喜歡浮出水面曬太陽 的魚),胠(ㄑㄩ ;擱淺)於沙 而思水(擱淺在沙灘時,才想回到 水裡), 則無逮(來不及)矣。挂(ㄍㄨㄚˋ ;掛;觸犯)於患而思謹,則無益矣(處於禍害時,才想到要謹慎, 已經於事無補了)。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失之己,反之人(自己有過失,卻責怪別人), 豈不迂乎哉!


榮辱之大分(根本區別),安危利害之 常體(常規):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愨(ㄑㄩㄝˋ; 忠厚,恭謹)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 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凡人有所一同(人的本性都相同):飢而欲食, 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之所同也。 目辨白黑美惡,耳辨聲音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 辨寒暑疾養(痛癢),是又人之所常生 而有也(人的共同本性),是無待而然者也, 是之所同也。可以為(聖人), 可以為(桀為暴君, 跖為大盜),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埶( 勢)注錯(措)習俗之所積 耳(在於人的行為舉止及生活習性的長期累積所 造成的差別)


荀卿(約西元前313至235年),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人稱荀子。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大儒,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 《荀子》一書,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曾在齊下講學著書, 後離楚赴楚,任蘭陵令。後卒於蘭陵。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一書,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該書共三十二篇,除《大略》、《宥坐》、《子道》、 《法行》、《哀公》、《堯問》為弟子所述,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